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自我中心是许多人失败的根源 懂合作互助的孩子 才能成就自我

2020-12-25 00:45:01
相关推荐

文/霓裳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写道:

成年人中的失败者,大部分都是因为在童年时期就未对人生的定义形成正确的认识,并一直受此影响。其中包括那些在婴幼儿时期患病或存有缺陷的孩子,这样的孩子经历了痛苦的童年,根本无法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就是对社会的贡献。除非让那些经历相似的人对其加以引导,让其将关注力放在他人身上,否则他们一生都会以自我为中心。

01

学会共享与合作,找到真正的人生意义与价值感,是孩子成就自我的基础。

什么是价值感?

价值感,就是我的存在对这个世界是有意义的,我对他人是重要的,我对这个世界是有贡献的。比如:我能帮助他人,我能给社会带来福祉,我给人带来快乐等等。这些,都是一个人活着的价值感与意义的体现。

而所有的这些价值和意义,都需要在能够与人合作与共享的基础上体现出来的。

我们每个人都活在与周围其他人相互联接的世界里。与人合作,共同发展,这样我们的人生价值与意义才能得到最好的展现。一个人,是无法单独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的,这是由人类个体的弱点和局限所决定的。

当一个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并认为自己不会对社会有所贡献时,他们往往也很容易以此作为推断的依据,认为其他人也是这样。

这样的人,不相信自己能够得到其他人的帮助,因为他们不懂得如何合作与求助。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对别人不感兴趣,还很容易做出损人利已的事。这样的人在遇到困难时,往往也容易陷入困境甚至绝境。

精神病人、罪犯、酗酒者、问题少年、自杀者、堕落者等人之所以容易失败,是因为他们在处理职业、社交和两性问题时,从不寻求他人的帮助,他们对社会生活没有兴趣并缺乏安全感。其他人也根本无法共享他们的个人理想。

真正的“人生意义”,是具有普遍性的,可以与他人共享、绝大多数人可以接受的共同意义。

那些面对困难毫不畏缩的人,其意识中好像都明白人生的真谛在于对他人产生兴趣并且与他人合作。他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他人所关注,即使遇到困难,他也从来不将解决困难建立在伤害他人的基础上。

人们更愿意帮助这样的人,因此,他们也更容易获得成功。

02

在孩子人生的前五年,就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行为模式。

在周围环境中的地位,但是他们缺少社会经验,需要有人对他们进行解释,这些解释渐渐赋予了他们生活的意义。

五岁前,他们对意义的认知已基本定型。如果孩子对意义的认知已经偏离了正轨,即使他们的行为方式给自己带来了接二连三的错误,他们也不会改变。只有孩子认知改变了,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得到了改变,行为才会获得改变。

有时,犯错带来的严重后果会迫使孩子改变自己对人生的认识,然后完善自我。但,很多人可能一生也意识不到自己的问题与认知偏差,甚至因此酿成悲剧。

那些自杀、抗挫折能力差的人,常常意识不到这一点。他们陷入困境也不会找人帮助,最终导致了不可挽回的后果。

那么,是哪些因素导致孩子对人生意义的认知偏差呢?

03

阿德勒认为,身体残缺、被过于宠爱和被人忽视,是造成孩子错误认知的三个重要因素。

一、身体缺陷

那些有天生缺陷的孩子,大多数成为失败者的原因,是他们往往过于关注自己的缺失,内心形成一种无形的压力。

由于他们太在意这一点,就很容易因周围人的嘲笑或挤兑而变得更加自卑,并且认为自己不会对社会有任何贡献。他们因此切断了自己与他人的连接,变得内向甚至自闭,从而陷入了更加孤立无助的境地。

二、被过度宠爱

家长对孩子过于宠爱,也会导致孩子对人生意义的曲解。当孩子不用努力便可以获得一切时,他们往往会认为自己的权利与愿望是与生俱来的,觉得自己受到关注与照顾是理所当然的。

这样的孩子,已经习惯了只索取不付出,他们不懂得如何面对生活中的问题。他们脑中除了自己别无他物,根本不明白与人相处,相互合作的好处。

一旦他们不再是众人注目的焦点,或者别人不再像他们所希望的那样关注他们,他们便会不知所措,并觉得所有的人都对他们有所亏欠。

那些从小过于受宠的孩子,在长大后很可能会成为危险人群。因为,他们对人生的理解是错误的。他们认为人生的意义就是使自己至高无上,受人仰慕,并且可以为所欲为。

让他们像普通人一样合作完成某件事,会激起他们的对抗。一些人可能阳奉阴违,表面上对别人曲意奉承,却在私底下谋取更多的私利与专制私权。

如果他们不得到别人的关心和呵护,则会认为有人在背后使坏。如果人们对他们的行事方法无法接受,他们认为这就是对他们的欺凌,或故意与他们为敌,只要有机会他们,一定会进行打击报复。

三、受人冷落

从小受人冷落的孩子,同样容易偏离正确的人生轨道。因为他们很难体会到别人的关心与帮助,他们脑海中从来没有过这些好的因素,所以也没有关心和付出的概念。

这样的孩子,常常会高估困难的程度,而低估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也不愿意求助他人。因为他们怀疑别人,也无法相信自己。

他们看到社会冷落冷漠的一面,就会认定社会一贯如此。他们不知道,其实只要对他人尽一点点的绵薄之力,就可以赢得他人的尊敬和喜爱。

因此,他们很难拥有与人合作的能力。

04

如何培养孩子合作的能力?

首先,在孩子没有能力照顾自己时,要积极回应和满足孩子的需求,让孩子对外界有依赖感。其次,当孩子有能力做事时,要尽量让孩子自己来。同时,在孩子需要时给予帮助,并鼓励孩子帮助其他需要帮助的人。

一、在孩子小的时候,建立孩子的安全感和对周围环境的兴趣。

在孩子幼小无助时,给出积极及时的回应。这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并对外界产生连接。

比如,3个月大的孩子因为饥饿醒来后开始大哭,正在洗碗的妈妈停下立刻手中的活:“宝贝饿了是不是?妈妈马上就过来了。”宝宝安静地吮了一下手指,他知道自己的需求对妈妈很重要,并且很快就会得到满足。这就是最初的信任与合作。

阿德勒把它称为依赖感。他说:

任何经验都无法与依赖感相提并论,母亲最初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一出生便感受到对自己的依赖,继而帮助孩子将这种感觉范围扩大到周围的所有环境。如果每次母亲没有完成这一任务,即没有让孩子对周围环境产生兴趣,并形成合作与互助的愿望,那么孩子就很难对社会形成关注,也很难再有与人合作的意识。

那些被人忽略的孩子,就缺乏对人的依赖感。他们对合作视而不见,就像是与世隔绝了,无法与人沟通,对互助互爱更是一窍不通。

二、多给孩子与同伴互动的机会,让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1、孩子在与小伙伴的互动中常常会发生矛盾。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他们渐渐学会了如何与人相处及合作。

“这是我的!”“是我的!”两个3岁孩子为争夺一个铲子吵了起来,谁也不让谁。一位父亲见状,轻轻地将他们分开。他将铲子递给其中一个孩子,又给了另一个孩子一个玩具推土车。

他向孩子们示范如何用推土机推土,并用铲子将土铲入桶中,然后教他们双方轮流。两个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如何应对冲突和失望,并通过玩耍建立了合作关系。

2、让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这不仅对培养孩子合作能力大有帮助,同时,孩子在集体活动中,能够从不同孩子身上学到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体会到每个人的差异性,学会了相互尊重与相互配合。

三、不以奖励为前提,让孩子参与家务。

父母可以让孩子一起摆桌子、清理玩具或洗车,并对孩子合作的付出给予特别的赞扬。告诉孩子他参与后的好处,指出一起合作的重要性,这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看,我们放桌子的速度有多快。现在我们有时间在晚饭前读书啦。”

“我们把车子洗得真干净。孩子,你真能干!”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学会适当的变懒和示弱,让孩子感觉到自己能够帮助父母做事,并从中提升了合作性和自我价值感。

比如,逛街或买菜的时候,父母可以将物品适当地分给孩子一些:“东西太多了,你可以帮忙提一点吗?”或“这很重,我们一起把它们抬回家吧。”

千万不要什么都自己大包大揽,否则孩子今后很可能就会表现出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状态。

比如,在打扫卫生时,可以和孩子一起协商怎么分工合作。并在事后表扬他:和你一起搞卫生,效果真是又快又干净。这个感觉太棒了!

这样,孩子就会越来越喜欢和善于合作。

四、鼓励孩子帮助他人

帮助别人,不仅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有能力,同时也有一种被需要的感觉。让孩子在与其他人的这种连接中,体会到自己的重要性和价值感,从而拥有更多的自信与幸福感。

另外,乐于帮助别人的孩子,也更加容易受到别人的欢迎和尊重,人们也更愿意与他们一起合作。在他们遇到困难或需要的时候,更容易得到别人的帮助,从而也拥有更多的成功机会。

而孩子积极的人生意义就在合作互助友爱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

这对于孩子的发展非常重要。我们也看到,在同样是身体有缺陷的情况下,一些孩子变得自卑,而另外一些孩子在克服困难的同时,会将自己内在的巨大潜能激出来。

这,就是不同人生意义和价值观带来的不同结果。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诚信的作文议论文 爱打游戏的爸爸作文 幸福与财富作文 我的房间英语作文 珍惜每一天作文 小学生满分作文大全 小学生作文点评 物微情浓作文 以挑战什么为题的作文 赶集作文 我的课余生活作文300字三年级 水杯作文 作文开头30字 秋天作文200字三年级 作文吴方法 优秀600字作文 初一上册语文期中考试作文 我的外号作文 初学者心态作文 关于春暖花开的作文 什么造就英雄英语作文 王者荣耀作文 日子作文600字 作文有书真好 描写夏季景色的作文 什么是好作文 不同眼光看问题的作文 难忘的眼神作文800字 游木兰山作文 某某真了不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