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福州冬至习俗“搓米时”

2020-12-25 02:05:01
相关推荐

通过图文解说冬至的起源传说、饮食文化及福建各地习俗等相关知识。李凯摄

中新网福州12月21日电 (吴晟炜 叶秋云)冬至俗称“冬节”“团圆节”。北方人流行在这一天吃饺子,南方人则多习惯吃汤圆。在福州,每到冬至时节,本地人有一种特殊的习俗“搓冬至圆”。

21日,冬至前夕,福建民俗博物馆工作人员走进福州屏东中学开展《迎冬至齐消寒·民俗文化共传承》主题活动,通过图文解说冬至的起源传说、饮食文化及福建各地习俗等相关知识,指导学生动手搓“米时”,宣传节日文化内涵,弘扬传统文化。

福州民俗专家郑子端表示,在福州,冬至这一天有特殊的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做“米时”。做“米时”需要将糯米磨成浆,然后搓成圆形丸子。食用时,需先煮熟,然后裹上用黄豆、糖磨成的粉。这一天,福州人家里都弥漫着米时、豆粉、花生粉的香气。

学生体验搓“米时”。李凯 摄

记者了解到,冬至圆也叫“米时”,“搓米时”有时来运转的意味。区别于制作糍粑使用的熟糯米,“米时”是将生糯米用磨盘磨成米浆,压成半干后搓成的圆形丸子。

郑子端告诉记者,冬至的那一天或者说前一天,刚出嫁的女儿一定要做“米时”送回去给她的父母,有尊重父母、孝顺父母、团团圆圆的意思。这个习俗一直流传下来,直到现在,福州基本上都还保留着。

据其介绍,旧时,邻里间平时有隔阂,就是通过送“米时”来化解。“米时”不仅仅是福州的一个传统习俗,还可以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和谐,这也体现了福州人孝顺、团结的美德,希望冬至习俗能够一代一代延续下去。

搓好的“米时”煮熟,然后裹上“米时”粉。李凯 摄

福州三坊七巷内游人如织。外地游客张女士表示,她是从上海过来的,但老家是东北的。在北方,冬至一般都要吃饺子。好像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冬至吃饺子,不冻掉下巴”,饺子的馅一般是芹菜、肉、白菜、虾仁。

张女士说,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大家都在不停制造机会与亲朋好友相聚,在一起乐呵乐呵,像这种传统节日就更应该在一起聚聚了。做一些自己喜欢吃的东西,和家人、朋友在一起,其乐融融。

福州市民郭女士也表示,冬至前夕,一家人都会围坐在一起搓汤圆,就为了第二天早上起来去蘸花生末,求个平安、团圆、喜乐。(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推荐一本好书作文500 开学计划作文600字 追梦路上作文600字 难忘的一天作文300字 打铁花的作文 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 感恩有你作文600字 可爱的小猫作文300字 追逐梦想作文600字 美好的回忆作文600字 新学期新征程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开头 沟通作文600字 尊重作文600字 大扫除作文600字 想象作文300字三年级 印象深刻的一件事作文 被老师打屁股作文 小学生优秀作文大全 初中生活作文600字 每逢佳节作文 五年级下册同步作文 寒假作文300字 拜年作文300字 春节作文250字 突破作文600字 元宵节400字作文 春节的作文200字 春节作文五百字 舌尖上的美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