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品质教育——青蛙是益虫

2020-12-25 09:25:01
相关推荐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青蛙在江南水乡随处可见,蛙声时时脆响在童年的梦境里。钓青蛙是小时候必做的一项功课,青蛙也不时成为那个贫穷年代打牙祭的绝佳菜品;长大成家后仍不免做一盘青蛙烧毛豆子,咂一口鲜嫩的滋味,回味一下依稀的童年。

那年女儿上了幼儿园,情形就发生了变化。

“不能吃青蛙!”女儿神情严肃地说。

“这不是田间的青蛙,是饲养专门供人吃的。”我解释道。

“老师说,青蛙是益虫,不能吃!”女儿的小脸少有的庄重。

就因为幼儿园老师的一句“青蛙是益虫”,从此青蛙再没出现在我家的餐桌上。

每个上过幼儿园的人,记忆中也许还留存着许多关于小青蛙的童话故事:小蝌蚪找妈妈、青蛙——害虫的天敌,青蛙——庄稼的守护神等等。“青蛙是益虫”就这样在一个个看似幼稚的故事流变中,在孩子的心田上种下了一颗颗“善”的种子。

有人说孩子眼里的世界是一张白纸,你泼洒什么颜色,他看到的就是什么颜色;也有人说,孩子的心田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你撒下什么种子,它就结出什么果实。学校教育就是帮助孩子描绘世界,就是在孩子心田上播撒种子,让孩子认识世界的多彩、让孩子开出“善”的花朵。

“青蛙是益虫”这句话一直伴随着女儿玩过了童年、走过了少年,跨入了青年,相信会伴随她一生。我真心感谢当年的幼儿园老师,用一则简单的童话故事,在我女儿心田上植入了一颗“善”的种子,这颗种子逐渐发芽、生长,成为女儿人生路上向美向善的原动力。

什么叫教育无痕?这就是“润物无声”!当你在教育别人时,没有明确的功利性,不带任何的强制性,不追求任何的形式,任其如涓涓细流悄没生息缓缓流趟。

反观如今的一些教育,比如国学教学。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旗帜下,“国学教学”俨然是一句时髦语,谁不喊几声就是没文化,谁不搞一下就是落伍。 一谈国学教学,就是朗诵《三字经》《弟子规》,整排整排的学生站着,朗诵兼表演,场面好不震撼。甚至背诵个唐诗宋词也要好一番折腾。穿着不伦不类的汉服,装腔作势的摆着ps,拿腔拿调地读着所谓的“国学”,似乎只有模仿古人,还原古人的生活形式,才能学习国学,才能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形式,只是给学生带来了一点新鲜感,并没有让学生领略其间精髓;刻意地造势,曲解了国学,误导了学生:原来国学就是一场华丽的作秀啊。不知这样的国学教学,意义到底在哪里?

国学教学,如果是为了追求学习的形式,那这样的国学不学也罢,毕竟我们无法穿越,也无须穿越。浩如烟海的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优秀的文化都是在毁灭传承创新中获得永生,刻意追求形式的教学,是无法深深植入学生心田的。

“知”是为“懂”,更为“用”。“青蛙是益虫”就是中华优秀文化中善良品性最为通俗的的流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另一条路作文 幸福为题作文600字 国画作文 我真高兴作文400 恐怖的梦作文 布娃娃玩具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集 女人梦见写作文 国庆婚礼作文 你是我最难忘的人作文 老鼠和猫的故事作文 描写羊的作文 我的故事作文 写英雄事迹的作文 作文班级趣事400字 我是劳动小能手作文300字 拖地的作文300字 邓亚萍作文素材 夏天的海边作文 家庭小风波作文 秋天里的童话作文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作文 留言条的作文 关于心得体会的作文 有关亲情的作文题目 三年级作文400字 我的愿望作文200字 什么的滋味作文700字 英语作文五十词 父母的爱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