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 竟然是破解《郭店楚简老子》的钥匙!

2020-12-26 12:45:01
相关推荐

这篇,我们用甲骨文字义还原《郭店楚竹书老子》甲编的第六章(在通行本《道德经》第六十四章的后段),先看一下原文:

為之者敗之,□(執)之者遠<□(失)>之。是以聖人亡(無)為,古(故)亡(無)敗,亡(無)□(執),古(故)亡(無)□(失)。臨事之紀,□(慎)□(終)女(如)□(始),此亡(無)敗事矣。聖人谷(欲)不谷(欲),不貴難□(得)之貨;□(教)不□(教),□(復)眾之所□(過)。是古(故)聖人能專(輔)萬勿(物)之自肰(然),而弗能為。以上内容录自《郭店楚竹书老子校注》

一、老子在这章中,主要讲了什么?

在之前的章节中,老子介绍了很多关于「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在这一章里,老子主要讲了,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心智系统转换」是隐性人体的运用,不是运用显性人体。对于习惯了运用显性人体的普通学习者来说,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一般都会不自觉地运用显性人体进行「心智系统转换」,这样,肯定无法进行「心智系统转换」。

于是,老子提出了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如何练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方法。

二、本章的结构分析

第一段:為之者敗之,□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為,古亡敗,亡□,古亡□。第二段:臨事之紀,□□女□,此亡敗事矣。第三段:聖人谷不谷,不貴難□之貨;□不□,□眾之所□。是古聖人能專萬勿之自肰,而弗能為。

第一段是讲,普通学习者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不得要领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是讲,作为一个只会使用显性人体心智系统(以下简称: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普通学习者,如何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感受、接触、体验到隐形人体心智系统(以下简称:第一套心智系统)。

第三段是讲,在日常生活、工作中,感受、接触、体验到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诀窍。

三、第一段的内涵

為之者敗之,□之者遠之。是以聖人亡為,古亡敗,亡□,古亡遠。

这句「為之者敗之,□之者遠之」,是讲普通学习者,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遇到的根本问题。

「為之」与「□之」是指普通学习者,用第一套心智系统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这样的结果必定是「敗之」、「遠之」。

这里所提到的「聖人」并不是被后世所神化的圣人,就是一个懂得正确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人,在这里被作为正确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示范者。

「亡為」与「亡□」是示范者用第二套心智系统学习「心智系统转换」,所以,示范者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过程中,就能做到「亡败」与「亡遠」。

在这里,老子指出了普通学习者,在学习「心智系统转换」过程中的一个根本问题:用第一套心智系统是没法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的。

想要用第一套心智系统去转换第二套心智系统,在佛教中叫做「义贼擒贼」,贼怎么可能去抓贼呢?

也就是说,要转换到第二套心智系统,一开始就要用第二套心智系统!

这对于普通学习者来说,就有点困难了。因为不懂运用第二套心智系统才来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现在要求一开始就用第二套心智系统,这,不是矛盾吗?

这,看起来确实很矛盾,于是,老子在下一段中,提出了解决方案。

四、第二段的内涵

第二段:臨事之紀,□□女□,此亡敗事矣。

第二段,是本章的核心。对于广大想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人来说,也是最有价值的内容。虽然,第二句话残缺了三个字,但是,主要的第一句一字不少,所以,一点都不影响我们的解读。

在解读这段话之前,我们先来聊聊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对人类最大的贡献,其实不是他的《相对论》,而是他发现《相对论》的思考方法。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像其他的科学发现一样,都会被后世的科学发现所颠覆,但是,他发现《相对论》的思考方法,却为人类的认知能力打开了一道永恒的大门,想要学会「心智系统转换」的人,都将迈过这道门。

爱因斯坦与当时其他科学家最大的差别在于,其他科学家的研究,都建立在对显性世界的直接观察,然后在直接观察的基础上,进行研究……

但是,爱因斯坦所研究的对象:光子的运动,光速尺度下的宇宙。这两个研究对象都已经超出了人类能够直接观察的范畴,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是在超越感官观察情况下发现的。

问题就来了,没有观察,爱因斯坦是如何发现《相对论》的呢?

爱因斯坦把他的观察,归结于他的「想象力」,也就是说,爱因斯坦是在他的意识中进行观察的,而所观察的对象并不是显性世界中光子、光速尺度下的宇宙,而是在他意识中的光子、光速尺度下的宇宙的「意识影像」。

而光子、光速尺度下的宇宙的「意识影像」,都是爱因斯坦在自己意识中建构出来的。

也就是说,爱因斯坦通过观察自己在意识中建构出来的「意识影像」,也能发现科学真实,这是非常神奇的!

对于自己的「想象力」,爱因斯坦有过一段很著名的论述。

其实,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与我们平时所体验到的想象力,并不是一回事。爱因斯坦所说的「想象力」,其实是我们在之前文章中,一直介绍的「内思」。

完整的世界是「重叠结构世界」,完整的人是「重叠结构人体」,如上图,有一个外在的显性人体,还有一个内在的隐性人体。显性人体上有一套以外在意识(我)为主的心智系统(第一套心智系统),隐性人体上有一套以内在意识(吾)为主的心智系统(第二套心智系统)。

外在意识思考的时候,是以语言为主的,而内在意识思考,则是以为「意识影像」为主的。

爱因斯坦所讲的「想象力」,不是他的外在意识在思考,而是他的内在意识在思考。内在意识思考我们称之为:「内思」。

从甲骨文造字时代,一直到孔子、老子时代,中华先贤对人类的「内思」有着很深的认识。

《大学》中的「格物致知」的「知」,不是一般的知,就是「内思」的「知」。在《大学》中表示「内思」的字是「慮」,请看下面的《大学》结构图:

「内思」从某种角度来看,很像是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起步平台……

老子在这章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是从「内思」开始,金文「临」字就是「内思」的象形。

上图,最右边的是金文「临」字,这个「临」字的主要结构是来自上图中间的甲骨文「蜀」字。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解读过,甲骨文「蜀」字是向内感知「真正自己」的象形。现在「蜀」字中「人」字结构内表示「真正自己」的字符,被替换成了三个小点。这三个小点,就是内思时「意识影像」的象形,所以,金文「临」字是向内感知事物「意识影像」的象形,就是「内思」的意思。

所以,第二段的第一句「临事之纪」的「临事」就是用「内思」观察事物「意识影像」的意思,「之纪」是一直到把事情想明白的意思。

「临事之纪,□□女□,此亡敗事矣」的含义是,直接体验、使用「第二套心智系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在日常的生活、工作中使用「内思」,把事情思考清楚,把事情都做好。

这个含义与《中庸》里的「好问好察、执其中;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都是同一个含义,都是用「内思」把事情想透、做好。

「内思」是普通学习者步入「心智系统转换」的关键通道!

从「内思」开始学习「心智系统转换」,是中华原生文化非常重要的一个特征。

五、第三段的内涵

第三段:聖人谷不谷,不貴難□之貨;□不□,□眾之所□。是古聖人能專萬勿之自肰,而弗能為。

这段是讲,一个人如果要学会「内思」,需要做什么准备。

1、「谷,不谷」的内涵

「谷,不谷」前一个「谷」字表示「心智系统转换」示范者(圣人)的心智系统状态,这个「谷」字我们在之前解读过,表示隐性人体及其心智系统。

后面的「不谷」,「不」字是甲骨文的字义,表示从显性人体反向到隐性人体,所以,「不谷」表示前一个「谷」字的原因。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不谷」呢?就是「不贵难□之货」。

2、「不贵难□之货」的内涵

我们不要受这句话字面意思的误导,这里的「贵」字与「货」字,与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贵」与「货」一点关系都没有。

上图左边一组是甲骨文与金文的「贵」字,在甲骨文「贵」字中,与钱一点关系都没有,到了金文,「贵」字下面才出现了表示钱的「贝」字。

甲骨文「贵」字下面是个「土」字,「土」字我们在解读「虚」字的时候,已经解读过,表示真气。所以,甲骨文「贵」字用上面两只手,守护下面的真气的象形,来表示对真气的守护、重视。

我们再来看上图最右边的金文「货」字,「货」字的上半部是个甲骨文「北」字,甲骨文「北」字是左边显性人体与右边隐性人体的组合,表示重叠结构人体的意思。

而且,在金文「货」字下半部分也不是左边金文「贵」字的「贝」字,这个字符也应该表示真气,「货」字表示的是完整人体中的真气。

「不贵」的「不」依然是从显性人体反向于隐性人体的意思,所以,「不贵」就是内在意识「贵」的意思。

「不贵难□之货」的内涵是,「心智系统转换」的示范者,TA的内在意识平时更注重、守护内在的真气。引申的含义就是普通学习者明明知道了隐性人体及其心智系统(谷)的存在,却依然把注意力聚焦在显性世界中(欲字表示的就是这种情景)。

也就是说,一个人要学会「内思」,这个人的注意力方向,价值观取向都要转变,从外在的显性世界,转换到隐性人体中。

3、「□不□,□眾之所□」的内涵

从前文的内涵来看,这里「□不□」所缺的「□」字,应该是示范者学习「心智系统转换」的意思,而不是教别人的意思。

所以,「学不学」更符合逻辑,「不学」就是反向以后内在意识的「学」,前面一个「学」字表示内在意识的「学」,后面的「不学」表示前者的原因。

后面「□眾之所□」的「眾」字,表示的就是「心智系统转换」的普通学习者,甲骨文中竟然专门造了一个字,请看下图:

根据之前解读的结论,与表示第二套心智系统的「谷」字相对应的,是表示第一套心智系统的「欲」字。

所以,「□眾之所□」中,前一个缺字应该是个「亡」字,后一个缺字应该是个「欲」字。

完整的句子应该是「亡眾之所欲」,意思是示范者用内在意识学,不会像普通学者那样把注意力停留在显性世界。

4、「是古聖人能專萬勿之自肰,而弗能為」的内涵

a、这里先说一下「萬勿」。这个「萬勿」我们在之前的解读中已经分析过,表示人所有作与为的总和。并不是天地万物的万物。

b、「自肰」的「肰」比「然」字更合理,「肰」字就是「然」的上半部,左边的「肉」字表示猎物,右边的「犬」表示追逐猎物的猎犬,「然」的古字是在「肰」字的「肉」字下面加了「火」字,表示猎狗抓到猎物以后,主人在烤肉。

很明显,「肰」字更能表示老子所要表示的「自肰」状态,猎狗追逐猎物就是一种「nature」状态。

c、「專」字的意思

这个「專」字其实就是后句「而弗能為」的「為」,是对「为」字的更具体的描述。这个「專」字用的也是甲骨文的字义,请看下图:

甲骨文「專」字,是一只手在弄丝的象形,表示一种非常精细的做事状态。

d、「是古聖人能專萬勿之自肰,而弗能為」的内涵

这句话是这章的总结,「心智系统转换」的示范者,用了「内思」以后,在做事的时候,能够按照事情的内在规律做。

「弗」字不是否定的意思,而是表示一种刚性、柔性之间的关系,「弗能为」意思是能把事做好。

这句话的隐含意思就是,学会「心智系统转换」,先从在日常生活、工作中,运用「内思」,把事情的在「内思」中都想明白了,做好了,你就能体验到「第二套心智系统」,体验到了「第二套心智系统」就能真正开始学习「心智系统转换」。

甲骨文字义还原《道德经》链接

1、《道德经》第一章:道可道……

2、《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智……

3、《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

4、《道德经》第十九章:绝智弃辩……

5、《道德经》第六十六章:江海所以为百浴王……

6、《道德经》第四十六章:辠莫重乎甚欲……

7、《道德经》第三十章:以道差人宔者……

8、《道德经》第十五章:古之善为士者……

篇幅有限,更多关于「重叠结构世界」、「心智系统转换」的内容,请阅读心智玩家百家号的文章,也可点击——导读:学习「心智系统转换」

用甲骨文字义还原《道德经》连载中,请关注:心智玩家——揭秘重叠结构世界、还原中华源头文化、体验心智系统转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在拒绝中成长作文 成长作文初中 父母之爱的作文300字 丰收作文300字 家庭教育的作文800字 责任作文开头结尾 防疫作文高中 西游记的故事作文 关于未来规划的作文 水污染的作文 冬天家乡的风景作文 影响你的人作文 关于做作业的作文 作文重要性 西红柿炒鸡蛋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霍金作文 山水游记作文高中 酒作文600字 看图写作文300字 描写地球的作文 广场舞扰民作文 二年级作文有趣的小动物 我身边熟悉的人作文 叙事作文650 赞美祖国作文400字 新奥赛作文 写花的作文200字 蚂蚁大战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250字 狗作文五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