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九一八事变 张学良为何不放一枪一弹 弃守东北?晚年他道出实情

2020-12-26 15:35:01
相关推荐

张学良晚年自我评价:“我们张家父子,若不是为了爱国,会有这种下场吗?”

张学良与他的父亲,东北王张作霖,爱国立场毋庸置疑。也正因为守土有责,维护国家统一,拒绝与日本人合作,1928年6月4日,张作霖在日军策划的皇姑屯事件中,被日本人预先埋下的地雷炸成重伤,回到官邸后因伤势过重而逝世。

张作霖死后,作为长子的张学良继任成为东北保安军总司令。

国仇家恨交织在一起,27岁的张学良深明大义。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通电全国,宣布“东北易帜”,服从南京国民政府。

“东北易帜”标志着中华民国实现南北统一。张家父子,在民族大义面前从未向日本人妥协。然而三年之后,张学良在处理“九一八事变”,日本关东军入侵东北时选择“不抵抗”,却让他的一生备受争议。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为何不放一枪一弹?致使东北三省落入日本人手中,3千多万东北同胞惨遭日本人14年的统治与压迫,都与张学良的一个错误决定脱不开干系。

1931年9月18日晚,奉天北面七八公里以外的柳条湖南满铁路传来一声爆炸。现场留下3具尸体,身穿东北军士兵服装。日本关东军蓄谋已久,故意炸毁铁路嫁祸给东北军。日本关东军在板垣征四郎的指挥下,以东北军破坏铁路为由,兵分两路向驻守北大营的张学良军队发起袭击。

当时,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学良却远在北平,正陪同客人看戏。戏演到一半,突然收到电报,张学良走出包厢,匆匆离去。当天夜里,驻守北大营的中将参谋长荣臻令东北军:“不准抵抗,不准动,把枪放到库房里,挺着死,大家成仁,为国牺牲。”

张学良曾在12天之前,对奉天驻守的部下做出指示,无论日本人采取什么行动,都应该“隐忍自重”,不可因抵抗而挑起纠纷。张学良的密令,源于一个月前蒋介石的一封电报。蒋介石在电报中要他隐忍,“千万不要逞一朝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事件发生后的第二天,张学良在北京接受天津大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吾早下令我部士兵,对日兵挑衅,不得抵抗。故北大营我军,早令收缴军械,存于库房”。

蒋介石也在知悉东北事变后,于9月22日、23日发表讲话,要求要求“暂取逆来顺受态度,以待国际公理之判断”、“希望我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

蒋介石实际上是默认了张学良的不抵抗政策。本着“大事化小”的原则,东北军从最高长官张学良,到下级军官都没有要和日本人血战到底的意思。

但是蒋介石、张学良及其部下都没有想到,日本关东军此次并非常规“挑衅”,而是借机发动侵华战争,占领东北三省。之后日本更是扶持伪满洲国,对中国东北实行殖民统治。

因为执行张学良的不抵抗命令,东北军驻守北大营的8000人守军,被仅有300人左右的日军击溃。很快,日军在不到一个月时间,相继攻陷奉天、长春、吉林、齐齐哈尔等东北重镇,张学良率领东北军离开奉天,退守锦州。

锦州,本可以成为东北军据守翻盘的机会。国民政府及社会各界,都呼吁张学良积极抵抗。然而张学良一意孤行,为保存实力,率领二十万东北军从锦州撤回山海关内,锦州失陷。

1932年二月,日军占领哈尔滨。不到半年时间,东北全境沦陷,10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3000万东北同胞,遭受日寇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张学良当时驻守东北三省的军力在20万左右,日本关东军方面军力1.5万人,加上其他辅助部队,兵力约2.7万人。如果张学良下令誓死抵抗,东北三省绝不至于这么快就落入敌手,但是日本方面,肯定会增兵东北,尤其是驻守在朝鲜的日军势必第一时间增援东北的关东军。

不想让事态扩大,使得张学良投鼠忌器。结果20万东北军未放一枪一弹,弃守东北。

张学良为何选择不抵抗?分析后来的史料,可以总结出几点原因。

首先,东北军战斗力与日军没法比。日俄战争中,日本战胜了强大的沙俄。在1929年7月,张学良就中东铁路归属权向驻守中国的苏联军队发起进攻,遭遇惨败。此战让张学良深受打击,他更无把握能与曾经击败沙俄军队的日军一较高下。

因此,在锦州时张学良致电蒋介石,表示“锦战一开,华北全局必将同时牵动”,届时日本“以海军威胁我后方,并扰乱平津,使我首尾难顾”,非但锦州不可守,连华北地盘亦不保。东北不可守,战事一开,东北军必将损失惨重,且无法得到来自中央军的支援。

其次,蒋介石无暇顾及东北,对于抗日始终决心未定。中原大战,以李宗仁、冯玉祥、阎锡山等为首的实力派军阀,联手逼迫蒋介石下野。虽然蒋介石多次电令张学良,要他坚守锦州,但是自顾无暇的蒋介石,却未有实质性的表示。

而且,蒋介石与张学良,都寄望于国际联盟的居中调停。然而国际联盟实际上根本无力对日本侵略中国进行有效的干预。归根结底,蒋介石与张学良都未看透日本侵略者的野心。

作为封疆大吏,如果张学良能意识到日军发动侵略,他能重新选择抵抗到底吗?西安事变,张学良兵谏蒋介石,或许是对当年不抵抗的一种反思和弥补。

是非功过,任人评说。因为西安事变,张学良纵横军政两界的一生戛然而止,遭到蒋介石的囚禁。直到1990年,蒋经国去世后两年,张学良才全面恢复自由自身。

1995年,张学良移居美国。2001年10月14日,张学良在美国夏威夷病逝,享年101岁。

晚年,谈及九一八事变中的不抵抗责任问题,一向敢作敢当的张学良表示:

“九一八事变,是我当时的判断错了。我认为日本利用军事行动向我们挑衅,所以我下令不抵抗命令。我不想扩大事态,希望这个事件能和平解决。”

九一八事变,张学良年仅30岁,在处理东北问题上缺乏老道经验。如果换着其父张作霖,或许东北的局面会改写。然而历史没有假设,张学良没有看透的形势,蒋介石也没能看透。

张学良晚年自我评价:“我们张家父子,若不是为了爱国,会有这种下场吗?”或许张少帅心中,多少还是留下了遗憾与不甘。

END.

本文为百家账号@博书原创独家推送,转载抄袭,侵权必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玉兔之死高考作文 关于诸子百家的作文 我爱中秋节作文 重渡沟一日游作文 幸福就是现在作文 写事作文六百字 闯祸作文 最优秀的作文 那次我陶醉了作文 英语暑假作文50词左右 老师的手作文400字 中考作文指导 合唱作文 变化作文500 触动心灵的爱作文 感谢父母作文 关于读书的作文记叙文 我们心中的好老师作文 研学旅行作文 四百字写事的作文 关于导盲犬的作文 学生会感想800字作文 秋天的作文好词好句 筚路蓝缕的启示作文 写父母的作文 劝爸爸戒酒作文 家乡巨变作文 我会查字典作文 关于空气的作文 初一作文我的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