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九一八事变后 张学良为什么不回援东北?

2020-12-26 16:40:01
相关推荐

张学良不是九一八的时候才撤到关内,而是在之前中原大战的时候就已经入关了。而且,基本上是东北军的精锐主力,都在华北地区。

张学良为什么入关呢?

因为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战局比较胶着,蒋委员长实际上处于下风。万般无奈之下,委员长电请张学良率军入关,从背后夹击,一举迫使冯军瓦解,阎锡山通电下野,晋军退回山西。张学良则几乎是兵不血刃占领平津地区。

之后委员长调中央军主力到江西围剿红军,华北主要靠张学良的东北军弹压冯阎余部。这时候东北就比较空虚了,给了日本发动突然袭击的机会。

所以,九一八发生之后,张学良了解情况之后的第一反应并不是率军回援东北,而是先给委员长发电报,请示怎么办。

这意思就是,如果我现在回东北,第一,你能不能搞的定华北?第二,我如果跟日本干起来,你能不能给我援助?

委员长继续坚持原来攘外必先安内的思路,认为日军占领东北是可以通过国际联盟的国际干涉解决的,不是腹心之患,真正的腹心之患还是军阀割据和各地的红军。

所以,委员长给张学良的指示是,让他忍耐,顾全大局,等待国际干预,先不要意气用事,不要着急回援东北。

为什么呢?

因为委员长很清楚,张学良如果回援东北,整个北方就又要乱套了,冯玉祥和阎锡山等待的机会就来了,不但委员长插手不了,而且会成为反蒋主战场。

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委员长就不得不抽调正在江西的部队到北方去,被迫陷入两线作战。这在战略上是非常不利的局面。

所以,张学良最后的决定是不但不回援东北,反而将剩余的东北军主力也撤入关内。

从这个意义上说,委员长和张学良在这个问题上都有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当时国内的整个局面造成的结果,不能说是某一个人就能承担得了这个责任的。

那么反过来说,如果张学良接到消息后,不管委员长的指示是什么,都丢下华北不管,直接率关内东北军主力回援,是否就一定能击败日军,夺回东北?

回答是未必。如果出现这种局面,如果东北军不能在短时间内击败并全歼在东北的日军,战争就会延长,日本就有可能提前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全面侵华,这是日本的既定战略,早晚都是要来的。而以当时国内的情况来看,是没有能力战胜日本的,而美国、苏联也未必能给中国什么实质性的支援。

但是反过来说,如果陷入长期战争,那么当时东北的各种资源,日本都是无法利用的。比如说,沈阳当时有全亚洲最大的兵工厂,东北军的空军当时在各军阀中也算是最强的,还有东北的钢铁、煤炭资源,最后都等于白白送给日军了。这些对日本后来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有很重要的作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行走 作文 乐乐作文 写美景的作文 意外作文 奋斗作文素材 一千字作文 那一次 作文 作文有你真好 做自己 作文 表白作文 作文600字左右 草莓作文 冬季作文 小作文300字 万能作文素材 创新的作文 我自己 作文 伤感作文 路的作文 秘密 作文 感谢 的作文 善良作文 作文550字 学习的作文 作文两百字 细节作文 散文作文 寻找 作文 偶像作文 乐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