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名校名师点评“合肥三模”试卷分析及考前复习建议

2020-12-27 14:45:01
相关推荐

语文:注重价值引领考查核心素养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商红 刁海燕

商红,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硕士。合肥市骨干教师,合肥市学科带头人,合肥工业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一师一优课”省优课获奖者。她的学生曾获高考语文单科合肥市第一名、第二名、作文满分。她主持完成安徽省课题并获安徽省科研成果二等奖,在《中学语文教学》《语文学习》《语文教学通讯》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32篇,著编书籍34册。

语文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导向,精准落实高考评价体系,衔接高中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题理念,稳中有变,风格独特。

试卷分析

1.核心价值引领,立德树人导向

本卷选材格局宏大,情怀深远,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在完成考查目标外,实现了一次“春风化雨”的文化教育。论述类文本阅读以新教材整本书阅读为背景,取材陈占江教授的《差序格局与中国文化二重性》。作者立足费孝通的《乡土中国》,论述中国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找寻道义秩序重建和“心态”问题解决的精神资源,作者力倡文化自觉,体现了坚定的文化自信,也引导考生思考经典作品的当下意义;文学类文本阅读取材陆颖墨的《潮声》,小说细腻地描绘了海岛战士平凡而感人的生活,歌颂了战士守疆卫国的高尚品质,引导考生真切感受当代军人的奉献精神、爱国情怀、英雄情结,有力地阐释了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同时让学生接受了国家主权教育,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安全的意识。语言文字应用语段围绕岩画展开,也是民族文化自信的一次展示。

2.拓展知识边界,注重能力考查

写作题选取5月27日中国成功登顶珠峰素材,关注热点话题,关注科技发展,贴近时代脉搏。所给三个材料内容跨度45年,从“采用传统测量方法”到“采用传统大地测量与卫星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再到“最新科技方法”,珠峰高度测量的历程体现了国家综合实力和科学技术水平的飞速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革新,人们对“高度”的认识也在不断变化,由此,引出考生对“高度”的思考。本题命题方向明确,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凸显应用导向,突出情境设计

情境是实现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的载体。文学类文本陆颖墨的《潮声》选取鲜活的现实场景构成生活情境;17-20题则创设了真实任务情境,在阅读情境中对词语、语病、衔接、语意连贯进行考查;古代诗歌阅读中,黄庭坚草书诗歌《浣花溪图引》创设了园翁溪友、鱼鸟相亲、桃李无主的自然可人的审美情境,15题则进一步设置综合探究情境,要求考生结合“乐”与“愁”及二者关系分析杜甫既热爱生活又忧国忧民的立体情感世界,体会人情美;写作题是在对真实情境、典型任务、价值判断进行限制的同时也设置了立意角度、联想思考、文体等的开放问题情境,引导考生开放性地创作。“情境理念”不仅是“一核”金线和侧重素养与能力的“银线”的载体,更是高考评价体系与学科素养的共情共鸣,确立“情境理念”对2020年的高考备考有着鲜明的指导意义。

4.体现思维能力,注重思维品质

对考生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考查是本试卷亮点,贯穿试题始终。论述类文本、实用类文本、文言文、古代诗歌鉴赏、语言文字运用、写作等题目设置无不体现这一点。仅就论述类文本而言,我们在信息筛选与整合时要对文本关键信息进行定位、梳理、分析、判断并做出正确的选择;在文本分析时要理解文本作者阐述观点的论据、方法、逻辑、展现逻辑思维过程;在观点评价与推断时,要具有评价文本观点和逻辑推断能力,这是衡量考生实证、推理、批判能等思辨性能力的关键指标。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是高中阶段教学重要任务之一,更是高考考查的重点。

后期备考建议

1.研读高考评价体系,了解政策变化。关注高考综合改革试点省份拟制的适应性试卷释放的信号,在常规题型训练的同时,适当融入创新题型。训练考生逻辑思维能力,提升考生思维品质。

2.提高思想境界,厚植家国情怀。考生要积极响应时代召唤,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将小我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当中,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不负韶华,努力奋进,实现人生价值,这是时代对考生素养的要求。

3.保持备考定力,提升综合能力。回顾教材,夯实基础;梳理考点,查缺补漏;突破难点,补强弱点;归纳答题策略,规范作答形式,灵活运用写作素材,整洁卷面书写。

英语:重基础、查综合、考应用、讲创新

□合肥工大附中 陈玉珍(中学高级教师,英语学科高三备课组长)

英语“三模”试卷遵循考纲,保持试卷结构稳定,试题难度设置合理。在试卷结构设计上重基础、查综合、考应用、讲创新。整套试卷题目没有偏、难、怪题,话题选材广泛,体裁多样,既具有时代感,又紧扣“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大主题语境,较为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英语基础知识积累和英语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听力部分贴近学生日常生活中所熟悉的话题,选材面广。所考查的听力微技能符合考纲要求,语速适中。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试题的答案不是简单的原文再现,而是需要考生借助所听材料的语境和上下文合理推测判断,突出了对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的考查。此外,第7段材料和第9段材料的主题分别是锻炼和读书的益处,具有教育性。第10段材料呼吁人们参与志愿者活动,制作口罩,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阅读理解所选语篇符合中学生的知识和经验水平,语言地道,题材丰富,具有较强的时代性和思想性。试题类型多样,难度具有梯度。后3篇文章取材外刊,而A篇应用文一反往常使用外刊文章的惯例,题材新颖,彰显了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部分试题的选项具有较强干扰性,考生需结合原文,仔细思辨,做出判断。

七选五是一篇说明文,围绕“如何阻止传播虚假信息”展开,话题具有教育意义和现实意义。设题覆盖了段首、段中和段尾,个别空需要考生特别注意句间的逻辑衔接。

完形填空试题是高考中较为常见的夹叙夹议的文章,作者以自己的人生经历感悟出对于梦想,要不畏挫折,永不放弃,满满的正能量。从设题层面看,考点设置仍然坚持以实词为主、虚词为辅的原则,尤其突出了对名词(7个)、动词及动词短语(7个)和形容词(4个)的考查,注重实词在语篇中的灵活运用。另外,一些答案的线索在文中遥相呼应。

近几年高考全国卷中的语法填空所考查的通常是基础语法知识,本次“三模”的语法填空也延续该特点,考点相对稳定。话题涉及“人与自然”这一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设空不是孤立地考查语法知识,而是需要考生正确解读语篇,分析句子,才能精准解题。

短文改错的话题是“保护传统文化”,设题基本上属于常规错误设置。错误类型涉及词法、句法和搭配等。基本功扎实的考生大多应该能较为轻松地完成。不过,这里需要提醒各位考生的是:在答题时,请务必注意答题规范。

写作仍然是书信,话题贴近学生生活,任务情境设计比较真实,学生基本可以学以致用,有话可写。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写作前应注意审题。而要想写出高分作文,考生在“要点齐全、内容完整,条理清晰、表达准确”的基础上,还要注意语言表达的多样性、连贯性和得体性。

复习建议

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和实际情况,对考前时间和复习任务进行合理规划,做到忙而有序,忙而有效。2. 继续夯实基础,注重积累,查漏补缺。同时要注重归纳总结,对于自己的易错点、常错点,要各个击破。3. 限时训练,规范答题,提高能力,确保高考时能得心应手。在练习中,一方面要加强规范训练,养成良好的答题习惯,保证该得的分不丢;另一方面注意及时反思总结,做到每道题都有收获。4. 加强考前心理调试和精神状态调整,不急不躁,确保高考时处于最佳状态。

数学(文):立足基础 素养为重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王峰

王峰,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合肥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合肥工大附中数学教研组长。

试题分析

1.立足基础,突出主干

合肥“三模”文科数学严格遵循了《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试卷注重对高中基础知识内容的全面考查,同时,在力求面面俱到考查的同时,试卷也突出了对主干知识的重点考查,这些主干知识的考查分值总共约占120分左右,即80%的分量,彰显了主干知识的“主力军”作用。

2.注重交汇,凸显能力

在知识交汇点处命制试题,可以很好地检测考生的综合运用数学知识处理问题的素养。综观本张试卷,可以发现,考查单一知识点的试题较少,试题绝大部分都是至少考查两个或两个知识点以上,面对不同知识交汇而出的试题,要求考生必须熟练掌握高中数学的每一个知识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3.重视通法,力避套路

本试卷非常重视对通性通法的考查。如选择题除了第12题外,填空题前三题,第17、18、19题等题的解答方法基本上都是通性通法。除此之外,也力避解题套路的使用,如第10题若用坐标法处理,则运用韦达定理不易,因为 不易被韦达定理的式子表示,这种命题理念就是在提醒考生在备考复习时要弄通弄透解法原理是关键,切记通过死记硬背解法套路去解题。

4.淡化技巧,强化运算

运用特殊手段如特殊化法验证、排除法等去投机取巧地速解客观题却很难奏效,可以说所有的客观题都必须老老实实地通过直接计算或推证方能获解。这样以来,就无形中强化了运算求解素养,切实地淡化了特殊的解题技巧,这一做法充分体现了以知识为载体,以素养考查为目的新课改观念。

5.加大探究,倡导自主

在后期备考中,要强化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6.体现课改,与时俱进

合肥“三模”命题的理念与时俱进,紧跟课程改革的步伐,为大家做到有效备考指明了方向。

备考建议

1.高考注重考基础,教材内容要夯牢。

2.试题强化交汇性,融会方能去贯通。

3.通性通法是法宝,后期备考要搞好。

4.强化运算实重要,投机取巧难奏效。

5.发展素养放首位,盲目题海该休矣。

6.顺应课改风向标,备考不能凭感觉。

数学(理):凸显关键能力 注重综合创新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余树宝

余树宝,正高级教师,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教坛新星,安徽省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合肥市高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合肥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试题分析

1.坚持立德树人,落实五育并举

模考命题秉承高考“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的命题导向,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发挥作用。如第3题以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抽调志愿者协助小区保安管理和宣传为背景考查古典概型,体现了中华民族凝聚力和大爱精神;第9题以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复兴号高铁速度为背景考查运算求解能力,体现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我国高速铁路的建设成就;第19题以城市节能减排改善空气质量和市民户外体育运动为背景考查统计与概率知识,反映我国重视环境治理和全民健康的成果。高考中的数学问题越来越富有时代内涵,体现了数学中的“五育五举”的教育理念。

2.聚焦核心素养,凸显关键能力

模考聚焦理性思维、数学应用、数学探索和数学文化等学科素养,凸显逻辑思维能力、运算求解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数学建模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关键能力的考查。如第7题考查古代埃及数学文化和数学建模、运算求解能力;第10、16题考查数学探索和逻辑思维、运算求解、空间想象能力;第20、21题考查数学建模、逻辑思维、运算求解和数学创新等能力,考查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具备较高的数学素养和关键能力。

3.强调基础应用,注重综合创新

模考强调数学的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和创新性。如第1、2、4、5、6、13、14题考查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经验;第8、10、12、20、21题强调学科间知识的融会贯通,考查知识点和方法技能上的综合,特别是第10题综合考查立体几何与解析几何、第21题综合考查函数、不等式与数列,是历年高考少有的;第3、9、13、19题突出了数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第16、21题分别以题型创新(多选)、设问创新(探究)为特色,预测今年高考的新变化。这些问题的解决要求学生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总之,数学(理)试题贴近高考,坚持重点内容重点考,注重知识的综合和应用,凸显数学能力的考查,在继承中有创新,对后期的备考复习有一定的导向功能。

备考建议

1.强化真题训练。除十分珍惜学校老师安排的每一次训练外,再一次限时训练近五年高考真题,领会真题的考点分布、命题风格和设计意图。对理解不透、掌握不够的考点,针对性地采取题组训练方式进行突破,梳理解题思路,归纳解题策略,提升解题能力。

2.重视错题回眸。题目是做不完的,但题型和知识点是有限的。后期要在埋头拉车的同时也要抬头看路,即在做题的同时,还是要对已做过的试题进行温故而知新,特别是对曾做错的试题要再做再想,避免一错再错。另在答题规范上下功夫,寻找自己的增分点,尽量减少无谓丢分,力争做过的和会做的得满分。

3.做好状态调整。备考最后阶段很关键,象打鱼的收网阶段,一刻也不能放松。同时也要克服自满心理,持之以恒,以平和心态迎接高考。

政治:重视知识整合,关注时政热点,规范答题训练

□合肥工大附中 王丽 陈明友

王丽:合肥工大附中高三文综、政治备课组长,合肥市优质课一等奖获得者。

一、试卷分析

政治试卷,能以高考评价体系为引领,考查学科主干知识,知识面覆盖广;选择题题肢设计灵活,提高考生分析问题和准确把握知识的能力;围绕重大时政热点重点,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试卷与去年高考题型基本保持一致,难度适中,对后期的复习备考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试卷内容考查基础知识、主干知识,课与课之间的知识整合,知识点覆盖多,如:主观题40题(2)考查的唯物辩证法总特征,既是主干知识,又是课与课之间知识的整合;考查的知识点既是常规知识点,又是重要知识点,如:生产与消费关系、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制度、对外开放、党的领导、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民族精神、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发展观和矛盾观点、认识论、民族精神、文化对人的影响等。

选择题题肢设计比较灵活,并有一定的迷惑性,体现考查对知识点的准确性把握,如选择题:15题④"一国两制"方针是国家发展的政治基石; 17题②树立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为老百姓办实事;20题④弘扬时代精神,在与时俱进的基础上不断发展;23题③正确认识往往要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多次反复等。

试卷情景材料设计围绕重大时政热点,满满的正能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现实,引导考生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正确的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价值观、劳动观,要具备适应当代社会发展必备品格以及终身发展所需要的学科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如选择题:14题的维护我国的粮食安全,16题的澳门"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20题的我们尊崇和缅怀英烈弘扬民族精神,19题的让外国人深度感知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坚定文化自信;主观题:38题的了解坚持消费扶贫原则的意义,39题的中国始终积极推动全球抗疫的大国责任担当,40题的重视劳动教育的意义和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必要性等。

二、复习建议

1.考生一定要保持良好心态,课堂上紧跟老师的教学步骤和节奏,不能自搞一套,自乱阵脚。

2.回归课本,重视基础知识、主干和重点知识、抓住常考考点不放松;熟练掌握知识框架体系,从整体上把握知识的内在联系;注意学科语言和术语的正确表达,厘清易错易混知识点。

3.适当练习,提高审题的思维能力,注重答题的逻辑性和规范性;适当练习近年的高考真题,特别是了解2019年全国I卷题型的变化,全国I卷客观题中推导逻辑类题目消失,而消失了两年的漫画题重新出现,主观题增加了一个新题型--辨析题。对重新出现的和新题型要加强练习。

4.关注时政热点和重点,要把时政热点的材料和学科知识联系起来,做到举一反三,提高应用知识的关键能力。

物理:核心素养引领 重在关键能力

□合肥工业大学附中 吴长海

赵玮:合肥工业大学附中教研组长,合肥市高中地理学科带头人、合肥市特级教师工作战成员、全国优秀课例一等奖。

试题分析

地理试题紧扣课标,选材新颖、设问精巧,既考查学习能力,又关注学以致用,将家国情怀、全球视野、人地共生等理念渗透。对高中地理教学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回答了"为什么"。试卷主要体现以下几个特点:

试题紧扣时代的主旋律,突出对核心价值的考查。本次地理试题的文字、图像等多以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热点问题为背景,考查与之相关的地理核心知识、原理规律和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态、科技、资源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试题1-2题以"国际旅游岛"海南为背景,融入科技强国的理念;3-5题结合区域地理环境,关注聚落发展中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再如试题第36题以"一带一路"和全球化合作为背景,探究中阿两国的"太阳能电站"合作项目,把区域地理和时代热点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关注中国的发展、感受时代和世界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全球化的地理格局,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历史:夯实主干知识 培育素养与能力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沈家耀

沈家耀,中学历史教师,华东师范大学本硕。"一师一优课"市优课,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文综卷历史试题,在以往命题经验的基础上,稳中求变,变中出新,充分体现了高考评价体系的指引作用。既强调对于主干知识的真正理解,又注重学科关键能力、学科素养方面的考查,同时贯穿了核心价值的主线渗透。此外,也展现了三模考试特有的调节、适应、指导功能。

试题分析

1、立足主干知识,考查关键能力

从知识点的考察来看,三模试题聚焦的仍是主干知识,包括:法家思想、汉代儒学、抗日战争、改革开放、罗马奴隶制经济、全球化、中西文官制度对比等;但同时又强调对重要概念的真正理解,如24、25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对"严刑峻法"、"宗法观念"、"义利观念"进行辨析。三模试题也突出了对材料信息获取和解读能力的考查,如28题,题干提供了立宪派人物张謇辛亥年(1911-1912年)个人日记的高频词统计,实际意在考查辛亥前社会局势由立宪到革命的转变,这就要求学生对材料关键信息进行充分挖掘和有效解读。

2、依托情境设计,检验素养养成

随着高考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进而向"素养立意"的转变,学科素养的考查便在高考试题中得到充分展现,三模历史试题同样如此,依托不同的情境设计,充分考查学生素养培育的达成度。如29题,以毛泽东对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的比较为切入点,展现了五四运动的深厚群众基础,揭示了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实际考查了唯物史观。又如作为基础素养的时空观念,在试题中更是无处不在,31题入境旅游人数的时序对比(1976、1991年)、26题唐宋货币使用的时序对比、41题中外空间范围的对比联系等,都是很好的反映。这要求在后期复习中既要继续强化学科素养意识,更要注意学科素养培育的实现。

3、重视价值引领,落实立德树人

作为高考评价的"金线",立德树人的要求贯穿始终。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家国情怀,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在今年三模试题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如30题提到的敌后根据地体育比赛,与19年全国Ⅰ卷第26题唐代的拔河,命题思路非常接近,都旨在培育学生的体育观念、弘扬阳刚之气。42题对于中国历史发展道路的思考,明显呼应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命题,旨在培育学生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道路自信"。35题则考查了全球化大背景下,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谐共生意识。这要求后期复习中教师要继续以史实为依据,进一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并反过来作为解题的一种指引。

4、试题平稳有度,辅助心态调整

三模历史试题总体平稳,难度适中,很好地发挥了调节、适应功能,如选择题部分与42题开放题,12道选择题题干简洁大方,信息指向相对明确;42题开放题,材料通俗易懂、设问常规干练,这都利于学生在最后阶段自信心的提高。

复习建议

1、对标评价体系,了解高考动向

"高考评价体系是深化新时代高考内容改革的基础工程,是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南,是当下指导全国和各省份命题工作的标准测评体系"。后期复习中,需有意识以评价体系为指导,了解高考动向,把握高考的指挥棒作用,明确命题的指向性,知道高考"考什么、怎么考"。

2、夯实基础知识、充分挖掘信息

最后复习阶段,应避免大量无效刷题,回归课本、回归主干,真正理解掌握主干知识和必备知识,强化必备知识体系,以基础的扎实应对试题情境的多变。面对题干,应分清层次,仔细推敲,不轻易放过材料字句,充分挖掘材料的有效信息。

3、把握复习节奏,及时调整心态

考前一个月,"稳"字为重。复习节奏要稳、个人心态尤其要"稳"。愿你在考场中冷静以对,平稳发挥!

2.试题情境多样,注重考查地理学科核心素养。试题以真实的区域环境为背景,引导学生从不同尺度认识区域,注重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的考查。如阆中古城、那曲、海南、荷兰西部、刚果河流域、密西西比河流域、阿联酋等区域,重温学习区域地理的思维方法,强化区域认知素养。试题图(5幅图)文并茂,充分考查学生综合运用相关图文信息的能力,试题多涉及到成因分析、影响评价和策略制定,突出考查学生基于图文材料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好考查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如第37题以"阆中古城位置及明清阆中古城内部空间结构"为载体,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考查地形与气候的关系、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条件、古城城址变迁体现古人的智慧、商业区位选址的合理性等, 通过分析自然、人文和社会经济要素对该区域地理特征的形成及发展变化的影响并做出分析和评价,考查了思维过程,既考查地理实践力,又渗透人地协调观的理念,回答了"怎么考"和"考什么"。

3.试题重视基础,突出地理学科必备知识和关键能力的考查,体现了高考试题对试题基础性和综合性的要求,贴近高考题。既有气候、植被、河流等自然要素的考查,又有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综合开发等人地关系的考查。如试题第6题"气压带风带"、第9-11题"降水类型、森林景观不同的主要影响因素、河流径流季节变化"等试题通过新情境设置,引出问题,要求考生要立足于地理学科的核心知识,利用地理图像提取信息,运用地理方法分析和评价地理现象,解决地理问题。体现了试题的应用性和创新性。

后期复习建议。

首先要回归教材,查缺补漏。对薄弱的知识点模块加以针对性练习, 夯实主干基础知识,整理分析原卷,对于平时错误较多的类型题,重点训练,复习时要图文结合,加强区域定位与读图训练,尤其要重点训练从图表提取信息并解决的能力。

同时多结合生活、生产中的地理事物和现象,注重热点渗透,挖掘其中地理元素,提升调动和整合信息、深度剖析信息的能力,运用地理思维进行复习,提高学科核心素养。

还要保持良好心态,训练规范答题。高考仅仅是人生路上的一次考查,人生大考多在后,全力拼搏有精彩!要以一颗平常心,保持轻松的情绪、良好的心态,使自己发挥出最好的水平。试题解答应语言规范,书写有条理,注重学科语言,关注区域尺度,对综合题的答题思路进行提炼,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和技巧。

生物:注重基础题目新 看似简单高分难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郭泽刚

郭泽刚,特级教师,从事高中生物教学工作34年。国家生物奥林匹克优秀教练员;安徽省特级教师,安徽省优秀科技辅导员,安徽省中学生物学会常务理事,安徽省国培计划评审专家,安徽省高中生物骨干教师高端培训主讲专家。合肥市第一批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合肥市学科带头人。

试题分析

试卷维持了"一贯灵活"的风格,试题新颖,紧跟高考命题趋势;注意关注国计民生,侧重考查生物知识在现实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试题难度贴近或略低于高考,体现了三模培养学生自信心的目的;试题区分度良好。对于思辨和创新能力考查非常明显,信息分析和作答量适中。

1.基本分析:从考查内容看,严格按照高考范围和大致比例,必修一22分(1、2、29题);必修二23分(3、4、32题);必修三30分(5、6、30、31题);选修一和三各15分。从命题思想看,全面考察生物学素养,如体现生命观念的结构与功能观(1、3、4、29、32题)、物质与能量观(29、31)、稳态与平衡观(5、6、30、31题);科学思维题很多;科学探究(1、30题);社会责任(31、38题)。从考查目的看,体现了"注重基础、突出能力"的考查特点,以图形分析、曲线分析题(2、29、30、32、37、38)和以实验为背景的科学探究题(1、30)等形式,考查了学生观察能力、理解能力、获取信息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基本达到了模拟高考的目的。

2.试题特点:

(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知识考查

三模试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细胞代谢(第1、2、29题);细胞周期与癌变(第29题);基因表达与遗传规律(第3、4、32题);内环境与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第5、30题);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第6、31题);生物技术实践-提取胡萝卜素(37题);基因工程生产疫苗、单克隆抗体技术(38题)等。

(2)试题新颖,贴近生产与生活实际。

如:第1题中MTT与台盼蓝都能检测细胞的死活,而且颜色反应相近,但MTT是活细胞染料,而台盼蓝只能进入死细胞与DNA结合;第3题碱基的甲基化影响基因表达、第6题立体农业模式、第32题玉米的雄性不育、第38题新冠肺炎疫苗的生产及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等都与工农业生产密切相关。32题的"交换值"看起来超纲,实质不然,该题不仅新颖别致,而且可以很好地考察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试题看似简单,却很难得高分。有些题不容易回答准确,如:29(1);30(2)、(5);31(2)、(3);37(2)等。

冲刺阶段复习策略

1.目前学生普遍存在三点不足:

一审题能力不足,二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推理能力较差,三语言表达能力较差,答题不规范,专业术语常写错。

分析近几年高考理综生物卷的非选择题发现,逻辑思维能力、对比分析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考查显得越来越突出。因此,最后阶段复习,一要审题准,要学会从题目中找关键词、主次分明,抓主要矛盾;二是进一步夯实基础,理清知识结构,挖掘知识间逻辑关系,通过知识网络构建加深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三是加强书面表达能力训练。

2. 最后一月是基础知识复习和应试技巧提升的关键时期。

生物知识点多且零散,容易回生,每天必须保证一定复习时间。策略是:多看、勤思、精练。

有些考生总是"越基础越易出错",原因在于:轻课本重资料,轻基础重难题。冲刺阶段,需要把课本知识梳理一遍,加强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掌握,及时解决有疑问的知识点。具体做法:首先,全面厘清并记忆学科知识点(包括实验)。有效的方法是熟悉各册课本目录,精读黑体字、各章节前言及"本章小结"。其次,把握重点,抓主干,建网络。近几年生物考题,重点主要集中在细胞的组成结构及生命历程、细胞代谢、遗传与变异、生命活动调节、生态、微生物培养与应用,生物三大工程等。这些需优先掌握。第三,整理以往习题,尤其是大型考试题,着重"看透"错题,之后有目的地精选习题针对性训练,此刻最忌盲目大量做题,打题海战!第四,规范答题。强化答题得分点:①答案的准确性:要确定题目考查知识点。②答案的科学性:要用生物专业术语答题,提高科学性。③答案的完整性。否则,得不到高分。④答案的简洁性:要梳理要点,怎么问就怎么答。⑤紧扣得分点,答题准确到位。做法:通过高考真题练习,模拟高考答题方式,对照评分标准,修正并逐步达到理想的境界。

化学:突出主干重基础 关注热点覆盖广

□合肥工业大学附属中学 鹿钰锋

作者简介:鹿钰锋 高级教师,安徽省师德先进个人,安徽省第三届教坛新星,合肥市高中化学学科带头人,合肥市初中化学教师培训基地培训专家,包河区高中化学名师,包河区鹿钰锋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新疆师范大学硕士生导师,合肥师范学院校外硕士生导师。

试题分析

1.突出主干知识,重视基础,知识覆盖面广。考试的内容所选的知识点始终围绕着化学学科的主干知识和核心内容。包括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表、元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等。

2.题型设计多样,内容源于教材又略高于教材。试题中很多素材都在原有教材内容上进行挖掘,考查了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如第8题,是以硝基苯的制备和提纯为情境,考查了溶液的混合,发生装置的判断,物质的分离提纯等基本实验操作。

3.强化学科特色,注重学科思维,落实核心素养。学科特色浓郁,知识层次鲜明,既有描述性知识又有迁移性和创新性知识。第27题以用水合肼制备叠氮化钠为情境,考查了元素及化合物的相关转化,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实验及化学计算。要求学生选择调取已有知识解决陌生情境中的化学问题,落实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4.试题素材新颖,体现对社会热点的关注,能够联系生产关注生活。第10题,利用重排反应考查有机物分子结构特点,第11题,由新型电极材料的制备为背景,起点高落点低考查电化学的基本概念,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化学中的简单计算。第13题根据团簇分子的价键规律推断元素,并考查了常见元素化合物的化学性质。第28题以煤和甲烷在工业上的综合利用为情境,考查了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的概念应用及相关计算。

试题的设置目的是尽可能使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试卷难度适中,考查化学的基础知识,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性、解题的规律性、思维的灵活性。

后期复习建议

1.回归课程标准,进一步夯实基础。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重视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与应用,加强基本技能的培养,重视提取信息、加工信息、应用信息的能力的培养。后期复习中将注意力放在对学科主干知识、核心内容的记忆、理解、应用和纵横联系上,不盲目追求考试热点,关注各类考试信息中的命题焦点,不轻易迷信具体考点。

2.继续研究近五年全国卷,熟练考试题型,树立考试信心。研究高考试题,明晰高考试题中对各知识块的考查特点和出题形式,以及各知识块在高考理综试题中的题型特点,做到心中有数,提高对高考试题的熟练程度,提高考试信心。

3.细心审题,规范答题。在复习中必须把好三关:⑴表达关。平时要有计划地训练答题时注意用好字、词、句,注意语句精炼化训练,力求做到消灭错别字,逐步做到词到意出;⑵化学用语关。化学用语应用要准确、规范、严谨,包括能规范、正确地写出中学化学所要求的全部的化学式、化学符号、化学方程式,甚至单位符号等;⑶审题关。审题时选准切入点,注意关键词,不断通过专项审题训练来提高审题能力,包括提高审题的速度、审题的准确性。复习教学还要注重过程与方法,复习中要把概念的掌握与解题过程结合起来,通过解题前的思考,解题中的科学推理,解题后的认真反思,认真体会解题的过程与方法,逐步养成个人的解题能力。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童话故事作文 关于秋的作文 欣赏自己作文 自然景物作文 家乡的秋天作文 听雨作文 说明文400字作文 关于实验的作文 中考作文满分范文 我们的校园作文 我的小伙伴作文 我爱妈妈作文 教师资格证作文 800字作文大全 研究报告作文 初一作文大全 英语六级作文 美丽校园作文 一瞬间作文 传记作文 专升本英语作文 综合素质作文 小伙伴作文 感悟人生作文 作文评语大全 往事作文 竞赛作文 见闻作文 初中作文范文 作文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