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们的理想 在希望的田野上|改革开放40周年

2020-12-28 00:35:01
相关推荐

安徽阜阳,这个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之一,已经连续第十年粮食年产量超过百亿斤。葛浩新是这里的种粮大户,每年生产的粮食超过万吨。但在他的记忆中,15岁之前却没有吃过一顿饱饭。他曾经最大的愿望,就是想着啥时候地里能长出来吃不完的粮食,能够天天吃的上一碗面条。

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近10亿人口,8亿在农村。那时候,农村依然实行人民公社制度,土地集体所有,大伙儿绑在一起干活,生产效率低下。葛浩新家又因为缺少劳动力,每年分到的粮食都是村里最少的。6口人,120斤麦子,一人一年只有20斤的口粮。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改革的先行者。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秘密聚会,做出了一件在当时有坐牢危险的大胆决定:分田单干。为此他们甚至做了最坏的打算:在契约上按了红手印,写明如果出了问题将孩子托付给村里其他人照看到18岁的内容。

幸运的是,他们成功了,仅仅一年小岗村的粮食总产量就由3万斤激增到14万斤,结束了20多年吃救济粮的历史。包产到户是农民的伟大创举。1982年党中央颁发第一个关于农村工作的一号文件,正式承认农村的包产到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核心的农村改革,在全国迅速推广。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在距离小岗村仅200公里的安徽阜阳,葛浩新的家里分到了8亩6分地,分地之后葛浩新的家中的情况变为:“一年吃饱饭、两年卖余粮、三年盖新房”。江西安义的凌继河,家里分到了57亩地,不仅很快吃饱饭,还有钱买鱼买肉了。

国家政策补贴,助力中国农民奋进。

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葛浩新的家乡安徽阜阳,当地农民走出去打工的很多。而在阜阳农科所工作,从事种子研究的葛浩新,看到了一个多种地、多产粮的机会。

葛浩新把偏僻的、低洼的、产量不高的地,集中起来承包种粮,给农户一年一亩400斤小麦作为报酬,第一年种了240亩地。但开局不利。种的黄豆已经开出花来,一场大水让他欠下债务,花费五年时间才还清。

2006年,延续千年的农业税全面废止,种粮有补贴,购买农机也有补贴,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把葛浩新从低谷推向高潮,他是阜阳市第一个开着小车种粮的人。土地承包关系的巩固和延长,给葛浩新吃了一颗定心丸。

2008年,葛浩新迅速把承包的土地规模扩大到1.3万亩,全机械化作业,收割、脱粒、装车一次性完成,每亩地收割完成不到5分钟。生产力提高,就有能力经营更多的土地。成为安徽省第一个年产粮食过万吨的种粮大户,同年他成为全国种粮大户。。

振兴家乡农业,企业家回乡种田。

承包权稳定,农民可以放心地把土地承包给别人,腾出身子干别的,土地还有租金。2008年,江西省安义县的凌继河,也加入了规模化种植的大军。

江西省双季稻种植面积全国第一,安义县占据其中四分之一。但安义县近30万人口,一半以上都在从事生产与销售铝型材行业,安义的铝型材生产和销售占有全国70%的市场份额。凌继河是这个产业的第一批掘金者,生意曾经遍布全国。2009年,他决定回到家乡,在稻田里大干一场。

为了能快速集中拿地,一年100元一亩的流转价格,凌继河竟然涨到了500元,这其中又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呢?

在凌继河的振兴计划中,要颠覆农业“靠天吃饭”,前提是先建设集中成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3年流转建设3万亩,凌继河用极高的代价,完成振兴计划第一步。

在种田之初,他曾设立了一个1000万元的止损线,但一个失误就让他损失了680万元。

稻谷水分在12%到12.5%才适宜入库储存。有了现代化的烘干设备,当天就可以入库。但种子里的秘密,凌继河百密一疏。当凌继河将2000吨粮食在室外测量水分达标后,全部放入仓库,却疏忽了粮食放在一起水分以及热量会增高的原理,2000吨粮食全部发芽,一年的收成全部打了水漂。

根据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规定,15年保护期结束后,我国将面向国际,对小麦、稻米逐步放开市场。这倒逼着国内农业加快改革步伐。2013年,距离世界贸易组织(WTO)保护期结束只剩下3年,留给凌继河的时间并不多。

两代人理念的纠葛。

凌继河继续在土地上苦练内功,安徽阜阳的葛浩新,也遇到了种粮以来的最大挑战。

和很多八零后的生活轨迹不太一样,受父亲葛浩新的影响,葛翔大学选择了农学专业,毕业后就跟随父亲从事粮食生产。但他进入农业的第一件事,就惹恼了父亲。一位农学专业的大学生和一位资历深厚的农民父亲之间,有什么事情能够让父子二人都一步不退呢?

2013年,我国粮食年产量突破6亿吨,人均粮食拥有量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5倍以上。但过去的饥饿记忆实在太深刻,葛浩新坚持土地要全部种粮。但在这些年轻人心里,新时代农民是个有尊严的职业,土地就该让人多赚钱,葛翔要在父亲流转的土地上种经济作物。

葛翔觉得要从地里获得更多的产出,更多的经济效益,如果粮食不能够满足公司运转、合作社开支以及基本生活保障的时候,就一定要进行转型。而父亲葛浩新认为只要有机会就一定要发展粮食产业。

2014年葛翔向父亲流转了3000亩地,自立门户,自负盈亏。而这时候,父子二人的观念再一次产生了分歧。

叶寨村是葛浩新的一个基地。大部分村民把地租给葛浩新后,就进城打工了。土地租金由村里统一分发给农户。按照合同,一亩地一年租金应该付1000元。不过这个价格被村支书否认了。

当初葛浩新口头承诺土地租金为一年1200元一亩,但合同上面写的却是1000元。虽然有父亲的口头承诺,但是葛翔毅然坚持按照正规流程,按合同走。

涨地租实属无奈之举。2011年以后国际粮价就呈现整体波动下行的趋势,国内种地成本却在不断增加。土地增产增收迫在眉睫。但怎么增收,葛浩新不敢轻举妄动。

施行三权分置,大刀阔斧改革。

新一轮土地制度改革,土地实行三权分置,放活经营权,更多新兴经营主体进入农村。江西安义的凌继河在土地上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

三权分置让凌继河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他把企业的管理机制应用到农业生产上,3万亩地,划分成9个生产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带领三对夫妻打理。公司负责制定标准,提供生产资料。在这个管理架构中,相当于车间主任的生产组长就至关重要。

种地能像城里上班的人一样,按月拿工资,很多人觉得新鲜,答应一试。但要真正得到这些农民的信任,凌继河必须得从土地上挖出真金白银。

早稻成熟在高温天气,品质一般不如晚稻。这种可以媲美泰国米的晚稻品种,凌继河把它当做早稻来种。在他看来,过去是吃饱,将来要吃好。但这批晚稻早种的产量,是目前生产团队最关心的问题。

双季都种优质稻米,凌继河一亩地收益直接增收近30%,但这还远远不够。

当地有句俗语,“谷子两头尖,三年两发癫”,意思是谷子市场价格是波动不稳定的。为了把定价权掌握在自己手上,三年前,凌继河建立加工厂,注册大米品牌。

他把大米按照等级划分,最高一斤卖到15元。利用之前的人脉和渠道,凌继河让大米跟随安义的铝型材大军卖到了全国各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市场才是最好的老师。从种植到产品,凌继河把土地收益提高了10倍,同时还为17万亩农田做托管社会化服务。他成了这里最受欢迎的人。而在安徽阜阳,葛浩新也在土地上找到了更适合自己的增收之路。

碧根果是这种树的果实,目前国际市场售价基本稳定在每斤30元。这种树原产北美,适合在北纬28度到36度的地域生长。碧根果是葛翔五年前引进种植的。粮食套种果树,是阜阳这个老牌粮食主产区结构调整的新探索。

80%的地种粮食,20%产粮不高的地进行果树或经济作物套种。同样一亩地,理想状态下经济效益能增加9倍。不能由着性子种地,是葛浩新这两年悟出来的道理。

曾经针锋相对的父子,最终在土地上达成和解。20年来葛浩新累积产粮已经超过了2亿斤。现在,跟着凌继河种田的有6万人。每月领工资,年终有奖金,种田在这里成了一个值得羡慕的职业。刘守量把自家10多亩地承包给凌继河,他在公司当员工。收入来源多了,同样是种着自家的这块地,年收入增加了10多万元。

以不到世界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18%的人口,这个奇迹,是了不起的中国农民闯出来的。由于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农村经济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从土地上得到解放,有了更多的选择。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搞好农业是不变的初心。

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40年来,中国对世界敞开的大门,越开越大。但无论任何时期,守住13亿多人的生命线,把饭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装自己的粮食,始终是头等大事。

20亿亩的耕地面积,37.9亿亩的林地面积,32.9亿亩的牧草地面积,这组数据背后所承载的是,贯穿国家与民族的生计血脉。40年来,我国粮食年产量、单产均实现翻倍增长,蔬菜种植面积、产量、人均拥有量均居世界第一。

大国农道,任重道远。一米一饭,关系国家安危、人民幸福。生活在这片热土,勤劳的中国人,从没放弃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守护住13亿多人的生命线,中国碗装中国粮,是他们不变的初心。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最感人的作文 榜样作文六百字 看春节联欢晚会作文 关于学习的叙事作文 防溺水作文50个字 国庆节畅想作文 春天作文350字四年级 什么小传作文600字 记事的作文四百字 丢掉烦恼作文600字 仓鼠观察作文 笑对失败作文 作文素材和感悟 我最思念的一个人作文 杨梅的作文 走好人生路作文 关于机器人的英语作文 多年以后作文 我的学校作文800字 400字以上的作文 夏天的炎热作文 忧患意识的作文 自强不息的议论文作文 我的愿望一年级作文 我最喜欢的科学家英语作文 描写老师作文的结尾 三年级作文同步作文 蜘蛛织网的过程作文 介绍温州作文 此情长留心间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