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学包粽子的有趣故事

2020-12-29 02:30:01
相关推荐

明天(6月25日)就是端午节了。今天,很多家庭都在包粽子。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个学包粽子的故事,很有趣的。

我有一个远方姑姑,在贵州省省会贵阳市郊住。她是我爷爷的堂弟的女儿,和我这一代已经不算太亲了。可是,我们两家却走得很近,原因可能就是我们家的人去贵州比较多,我父亲又是贵州的公益人!

那是2015的端午节,我们一家是在贵州度过的。端午节的头一天,我们一下飞机,刚刚赶到老姑家里,就看到她们家的小楼里有很多人,年轻人居多,还有好几个小孩子。年纪最大的就是我老姑,她快50岁了,但看上去还年轻。

围在她身边的,有七、八个人,都是女性同胞,年纪二十八九岁、三十多岁的都有。实际上,她们都是小姑单位和小姑家邻近的小媳妇儿。她们合着伙儿来到我小姑家,就是专门来请教怎么包粽子的。

老姑告诉我,她们都是“城里的懒媳妇”,以前在娘家时,都是吃现成的,有父母伺候,没有学会包粽子。嫁人了,有的有孩子了,就更懒了,不爱包粽子,年年到了端午节,都是到市场上去买几个回来,和丈夫、孩子吃一点了事。

可是,她们几家的婆婆和小姑子们,几乎都会包粽子。就为这事,有时候还让婆婆和小姑子们看不起,或者被取笑。

原本,她们完全可以在家里学艺,近水楼台,只要虚心向婆婆和小姑子学习包粽子就可以了。可是,这几个“懒婆娘”很好面子,不愿在自己家里低头,希望在外面偷偷学会包粽子,回家去露一手,骄傲一把,也就不会让婆婆和小姑子瞧不起了。

她们知道我老姑是包粽子的能手,以前在食品公司当质检时,还当过包粽子的“临时教员”,带了很多“家庭徒弟”,名声在外。另外,以前她们几乎都是年年“借光”,吃我老姑带的粽子。

就这样,在端午节前,她们几个一起合计,就一起到我老姑家来,让我老姑教她们包粽子。

老姑自我介绍说:她从8岁就学会包粽子了,以后年年坚持自己动手包粽子,到现在已经包了快40年了,绝对是个老手。教这几个“懒婆娘”,还不是小菜一碟!

我走过去时,看到大盆里用水泡着深绿深绿的粽子叶,老姑告诉我,这是当地产的粽子叶,郊区的山上就有,老百姓还有专门种的,就种在菜地边上,也不占多少土地,绿油油的,还可以当个景观。每年端午节之前,就把长大了的粽子叶摘下来,叠成一摞,拿回自己家用,或者拿到市场上去卖。

另外两个大木盘里,装的是用温水泡好的糯米(我们沈阳人也叫粘米),足足有四、五十斤。我拿起几粒糯米一捏,都能捏碎了,说明糯米已经被泡得稀松了,这样煮起来就很容易熟了。

大桌子上还摆着几个小盆,一个放着火腿肉块,另外几个放着扒了皮的板栗、抠了核的红枣、核桃仁、花生粒子、小红豆,都是生的。老姑说,这些都要包生的,煮出来香一些。熟花生、熟栗子一煮,就没什么味道了。

老姑还真像个“家庭教师”,笑呵呵地,一边讲解、一边给“懒婆娘们”做示范,教她们怎么铺粽子叶,怎么往里放糯米和加入其他食材,怎么折起来包住不散,怎么捆绑粽子才能让四个角有特点、很好看,都是一点一点地解释,教得够细致的了。

即便是教得这么用心了,还不止一次地纠正她们的动作,还是不行。有一、两个“懒婆娘”,还是笨手笨脚的,一直包不好,不是捆不好,变成了歪歪咧咧的样子,非常难看;就是不会用手托,捏得太紧了,马上就散摊子,糯米漏了出来,我都差点笑出声来了。小姑则打趣地骂她们“小笨蛋”,“吃啥啥不够,干啥啥不行,难怪让婆婆和小姑子看不起”。

这帮“懒婆娘”还真是够意思,一个个太能划拉了。学了手艺不给钱还不算,在我老姑家大吃二喝一顿之后,每人还免费带走了10个大粽子,至少有5斤。都是包好的生粽子,拿回家去一煮就成了。就这样,老姑还不厌其烦地告诉她们,回家去怎么煮粽子才好吃。千万要放够水,别煮干锅了!

我开玩笑说:“老姑,你今天算是赔透了,送一个还得搭上一个。她们该给你点学费的,哪能吃完了还拿走一大兜子?”

老姑笑了笑说:“都是小姐妹,大部分还和我一个单位,就照顾她们点吧!反正我们家也不差那几十斤糯米钱。前两天,我就专门到市场买了50斤糯米回来,随她们怎么‘祸害’都够了。今年她们学会了,明年就不会再来‘剥削’我了!”

哈哈,老姑真是大气,这话说得够轻松的了!

其实,我也包不好粽子。虽然勉勉强强会包,但要包出好看的形状来,还真就不行。所以,等那些“懒婆娘们”走了之后,我也虚心地向老姑请教,让她教我包粽子。

这时,我爸爸妈妈也过来了,他们都会包。爸爸会南方的包法,妈妈会北方的包法。老姑还像教那些“城市懒婆娘”一样,一边包一边讲解。她还告诉我,用大叶子包省事多了,一片大叶子包一个,先把叶子两头一弯,折成一个锥尖状,大开口朝上,用左手轻轻握着,然后往开口里面倒上一半糯米,再把配料食材放在中间,喜欢吃什么就放什么,接着加上糯米盖住,一直加到开口基本满了为止。最后把交叉的叶子直角压下去盖紧了,再把长出去的叶子弯回来,拿粽叶细条或其他绳子,交叉捆好就成了。

老姑还问我妈东北那边是不是也这样包的?我妈妈告诉她,东北没有粽子叶,基本都是用大片的芦苇叶子包粽子。可是,芦苇叶子比较小,得用好几片芦苇叶子铺起来,才能包出来一个粽子,而且还不太好包,手艺差一点就包不住。哪像湖南老家和贵州这边,有大片的粽子叶,一片叶子就能包一个大粽子,太方便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这也是课堂作文 写事作文350字 雪的作文200字 写拜年的作文 描写玫瑰花的作文 冬天下雪的作文 我的爷爷作文400字 倡议书作文500字 厉害了我的国作文 下雪作文500字 机遇作文800字 可爱的什么作文 新学期展望作文 剪窗花的作文 关于节日的英语作文 我眼中的美作文 挖笋作文 北京之旅作文 叙事作文450字 关于成长的作文题目 烟花作文300字 语文活动作文 勇敢作文600字 光阴的故事作文 敬畏生命作文 打赌打屁股作文 给予作文600字 自立自强的作文 家乡的变化英语作文 冬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