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与共和国共成长·70年70人奋进 任正非 为中华崛起而为之

2021-01-02 03:40:01
相关推荐

我与共和国共成长·70年70人

任正非 为中华崛起而为之

本刊记者 张惠清

任正非的理想是什么呢?“我们的理想很简单,要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而奋斗。”

2019年8月9日,华为召开了自身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全球开发者大会,由华为自主研发的鸿蒙操作系统成为本次大会最引人注目的热点。此前,华为注册了鸿蒙操作系统的商标,也引起了全球广泛关注。

华为董事长任正非表示,鸿蒙系统不是专门用于手机的,而是为了做物联网用的。鸿蒙系统能够控制时延在5毫秒甚至达到毫秒或亚毫秒级,这套操作系统能够兼容诸如自动驾驶、工业自动化、印刷电路板、交换机、智能手机以及数据中心等。

这也是华为在自主创新领域的又一个重大举措。多年来,这家诞生在杂草丛生、两间简易房里的小公司,在掌舵者任正非的引领下,不断积极推进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创建了具有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企业品牌,为中国乃至世界通信制造业的历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重要篇章。

目前,华为在海外的收入已达到70%,是全球最大的电信网络解决方案提供商,全球第二大电信基站设备供应商。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科技民企正在全球范围内展现中国实力。

不惑之年,从零开始

1987年华为创立,任正非当时已经43岁。迫使任正非脱离体制内“下海”的,与其说是勇气、胆识或前瞻性,不如说是生活的无奈。

19岁时,任正非考入了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大学毕业后,他入伍成为一名建筑工程兵。如果不是后来的裁军,任正非可能会按照他原本技术员、工程师、副所长的军旅生涯继续往上升迁,但1982年任正非的人生岔向了另外一边。

他从部队转业到深圳南油集团,随后他在家庭和事业上遭到双重打击。在一次生意中任正非被人坑了200多万元货款收不回来——当时内地城市月平均工资只100多元。任正非被辞退,妻子也与他离了婚。任正非遭遇了人生的第一个“陡坡”。

1987年,那一年任正非43岁,他找朋友凑了21000元在深圳注册成立了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成为香港康力公司的HAX模拟交换机的代理商。任正非将公司起名为“华为”,寓意“中华有为”,并愿为中华的崛起而为之!或许,连他自己都不会想到,若干年后,他会成为中国高科技企业的“教父”。

公司成立之后,任正非凭借深圳特区信息方面的优势,从香港进口产品到内地,以赚取差价——这是最常见的商业模式。对于身处深圳的公司而言,背靠香港就是最大的优势,至于是代理交换机还是代理饲料,对于任正非这样的通信技术的门外汉都是一样的,都是要从零开始的。在卖设备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中国电信行业对程控交换机的渴望,同时他也看到整个市场被跨国公司所把持。当时国内使用的几乎所有的通讯设备都依赖进口。民族企业在其中完全没有立足之地,已过而立之年的任正非决定“冒一次险”,他要自己做研发。

1991年9月,任正非租下了深圳宝安县蚝业村工业大厦三楼,开始研制程控交换机。最初公司员工仅50余人。当时的华为公司既是生产车间、库房,又是厨房和卧室。十几张床挨着墙边排开,床不够,用泡沫板上加床垫代替。所有人吃住都在里面,不管是领导还是员工,做得累了就睡一会儿,醒来再接着干。为了激励员工,也为了坚定自己的决心,动员大会上,任正非站在五楼会议室的窗外对全体员工说:“这次研发如果成功,我们就都有发展,如果研发失败了,我只有从楼上跳下去。”可见,任正非最初的选择充满了悲壮。

1991年12月,首批3台BH-03交换机包装发货。当时公司已经没有现金,再不出货,直接面临就是破产。幸运的是,这三台交换机很快回款,公司得以正常运营。而后,华为的交换机批量进入市场,当年产值即达到1.2亿元,利润则过千万,而当时华为的员工,还只有100人而已。这样的成长速度,响应了深圳速度的口号,而这样的盛况也属于那个时代。

华为像一匹来自深圳的狼,扑进了这个正在高歌猛进的行业。

1992年,任正非孤注一掷投入C&C08机的研发,虽然是形势所逼,也可以看出他对技术的重视。当时身处房地产热和股票热的核心地带,任正非不为所动,而且对于股票和地产泡沫深恶痛绝,其实在他内心更多的是对知识、技术和真才实学的尊重。同样,把“保证按销售额的10%拨付研发经费,有必要且可能时还将加大拨付比例”写进《华为基本法》,也体现了他以技术立身的理想。在《华为基本法》的起草和讨论中,产生了一个对中国高科技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概念——知本主义。

两年后,中央提出了“村村通”计划,抓获这一契机的华为斩获了13亿元的订单。C&C08在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所以,华为也借助它撬开了海外市场。1997年后,C&C08一度销往全球50多个国家,服务上亿用户,为华为创造了巨大的商业价值。

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而奋斗

在一次采访中,任正非将2000年到2008年称作他个人精神最痛苦的时期,“几近崩溃”。这里很大一个原因是他对3G网络的方向判断。2000年时,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和西班牙等国家,开始竞标3G牌照和无线频谱拍卖,各家运营商总计投下约900亿美元。德国更是创下了高达458亿美元3G牌照的拍卖纪录。但由于缺乏移动上网的应用,许多研发者在负债累累中留下了几近无用的3G牌照就离开了。美国《彭博商业周刊》以“泡沫的故事”“一场欧陆大灾难”来形容欧洲3G愿景的幻灭。

任正非看好3G网络的应用前景。从1998年开始,华为消费者终端CEO余承东就开始拉起队伍搞3G预研,华为投入40多亿元,并于2001年做出产品。但由于国内迟迟不发3G牌照,华为无线产品线亏损严重。任正非经常接到高层的邮件和报告,“你这个决策错了,会葬送华为公司的”。任正非一度得了抑郁症,甚至想过自杀。每当意起的时候,他就给一个老同事打电话,聊一聊心里就会好一些。

“我是度日如年,这个决策没有其他人承担责任,必须要我自己承担选择的责任。那8年看到别人赚大钱,我们不能赚钱,万一我真的错了怎么办?”任正非曾回忆。好在,到了2008年国务院明确同意启动第三代移动通信牌照发放工作时,任正非的第一反应是,“我们的设备可以用了”。第二年,华为全球销售收入218亿美元,增长19%,约合1491亿元人民币。同年,无线接入市场份额跻身全球第二。

这一系列的经历使得任正非更加坚信核心技术的重要性,从2008年开始,华为就开始为5G布局预研。目前,华为已获得了50多个5G商用合同,在全球供应5G基站数超过20万,处于第一领头军的位置。

现在,华为有一个由700多个数学家、800多个物理学家、120多个化学家、6000多位专门在基础研究的专家和60000多工程师组成的研发系统,任正非希望能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引燃更多科学的灯塔”。华为每年的研发经费投入已达到150亿-200亿美元,未来五年总研发经费会超过1000亿美元。据国际知识产权局统计,华为是中国目前申请专利最多的单位,年度申请量突破3000件,目前已拥有专利申请量1.4万余件,并在中国、美国、印度、瑞典和俄罗斯等地建立了研究所。

虽经历无数风风雨雨,75岁的任正非,依旧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在今年频繁的媒体采访中,任正非屡次提到“理想”这个词。他称华为至今不上市的原因是“资本贪婪的本性会破坏我们理想的实现,我们只为理想而奋斗”,而不上市,不等于没有股份。华为98.6%的股份都分给了员工,造就了近6万人的股东,作为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只占有1.4%的股份。

那么,任正非的理想是什么呢?

“我们的理想很简单,要为人类进入信息社会而奋斗。”任正非回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北京升旗仪式的作文 描写人物表情的作文 我心目中的英雄作文450 姐姐变了作文 真情作文100字 魔方玩具作文 苏州中考作文 难忘那次掌声作文 描写江苏的作文 夏天里的什么作文 七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美味佳肴作文 我爱冬季作文600字 那年的秋天作文 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作文 去春游的作文200字 描写活动场景的作文 又见春天真好作文600字 关于防火的作文600字 作文上学的路上 下雨了200字作文 关爱作文结尾 五年级小动物作文 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作文 生活越来越好作文 三年级下册写人的作文 我的同学作文女生 话题作文感恩 美丽的滨江长廊作文 我会骑自行车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