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是什么让人如此动情?叫我如何不歌唱!

2021-01-02 12:10:01
相关推荐

走进大理白族自治州弥渡县德苴青云,沿着一条新修的柏油路前行,是一个个被整齐的云南松覆盖的小山包,路边肥沃的土地上,是一片片长势喜人的烤烟和玉米,路上时有到山里采摘野生菌满载而归的村民,三三两两,脸上全是幸福的微笑。秋天的新庄村,一派丰收景象,村里建盖的栋栋小楼错落有致,青瓦白墙,绿树成荫。入户道路一尘不染,路的下沿,是无数个废旧的轮胎,穿上漂亮的“迷彩服”后有序的排成行,成了乡村一道最漂亮最别致的安全防护栏。

新庄的烤烟地

别致的村活动室在一些稍微宽敞的角落,用红砖支砌的花台里,各种绿植花朵争先吐艳,村里文化体墙、自编竹匾文化,图文并茂地展现着多彩的乡村生活,宽敞的村活动场所乡风文明主题突出,几个村民正在活动场地打乒乓球,院子里两旁栽满花草,处处干净整洁……而最吸引我的是粘贴在活动室门口的一封公开感谢信。信的名字是:我看到了村上的新希望!落款名字为彭友罗。我站着一口气仔细读完整封信,有一股莫名想到他家走走的冲动。

彭友罗的感谢信新庄换新颜 抒写感谢信

在一栋美丽的小洋楼里,我与彭友罗聊起了家常,提起村里的变化,老人激动不已,他说心里对以前村里的模样记忆犹新:全村的房子破破烂烂,遍地土路上,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水粪水满路跑,路边农户家门口全是粪堆草堆,鸡一刨牛屎马粪到处飞,而在尘土中飘荡的各色塑料袋,尤其使人心中倍感苍凉;家家使用的都是旱厕,一到夏天,蚊子、苍蝇乱飞;做饭用的是柴火,烟熏火燎的;没有路灯,出门一片漆黑。

1956年出生的彭友罗是一名退休人民教师,从1973年开始任民办教师到1997年转正,2003年退休,一直坚守山区30年,工作轨迹如陀螺般一直在村里及周边的村小任教。2004年,他退休后,仍住在村不愿意到城里生活。因此彭友罗时刻关注家乡的发展:“前些年家乡也有些变化,但是变化不大!”喜欢看新闻听广播的他,看到外地的农村都发展起来了,一天一个样,家乡怎么迟迟没有大的变化呢?彭友罗心事重重,却只能干着急。

新庄公路,是新庄通往弥渡县城、德苴乡人民政府和青云村委会的唯一通道,公路始建于1997年,但一直是一条泥土路,极大制约了村里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要致富、先修路,公路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大动脉。2019年9月底,上海上实集团援建新庄公路进行路面硬化工程全面竣工。昔日的泥水路不见了,新修宽敞、平坦的水泥路四通八达。

“以前的进村道路都是土路,到处坑坑洼洼,还非常狭窄,出行既不安全也不方便。交烤烟、收玉米、卖蔬菜只能靠摩托车拉,托运成本高、数量少、往返次数多,一些原本可以赚钱的蔬菜只能烂在地里。”彭友罗激动地说到。

新庄公路援建项目的完工让新庄村民从此告别了“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行路难状况,标志着新庄村在高质量脱贫攻坚的道路上迈开了坚实的第一步,为新庄村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也为周边村组的经济发展起到带动作用。新庄公路是李丰村委会河谷地带和东边山几个自然村群众、祥云县鹿鸣乡桑木村委会部分群众前往青苗二街集市的最便捷通道。实施新庄公路路面硬化工程也有助于青苗二街集市的繁荣和青苗及周边地区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从此大家到外面出售农产品方便了,也有一些老板直接到村内进行农产品收购,单价上还有所提高。

彭友罗说他一共写了两封感谢信但是由于资金紧缺,导致7公里公路两边的回填没有预算。在村组干部的带动下,全村男女老少带上锄头铁铲出动了,每天几十号人,硬是用人力把路两边的坑坑洼洼给回填好了。在忙碌的10多天里,村民们有的捐钱,有的自带大米腊肉架起锅灶自办伙食,形成了一道干部群众同吃同劳动的感人景象。

新庄村通车的当天,全村老少载歌载舞,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彭友罗唱起了赞歌,歌唱党的政策好,歌唱千里之外上海上实集团的浓浓帮扶情谊:“剪来天上最红的霞,摘下银河最亮的星,汽车作针路作线,绣幅壮景送给上海最亲的人……”“忆往昔岁月峥嵘,看今朝百舸争流!通车当天我也写了一封感谢信,感谢党的政策好,感谢上海恩人,感谢村组干部的无私奉献!” 彭友罗又拿出一封揣得邹巴巴的感谢信给我,感谢信的名字叫“新庄铺下通车路”。“在这列滚滚向前的脱贫致富列车上,我们村也和全国人民一道,奔驰在美丽祖国的康庄大道上!”

“我写了两封感谢信,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我们村的关心、关怀,也感谢为建设美丽家乡默默奉献的每一位新庄人民。此外,我还有一点私心,我想宣传我们村的新变化。”彭友罗说。

彭友罗的家乡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新庄新气象 宜居新家园

如今的新庄村,村庄绿化了,到处郁郁葱葱;垃圾堆不见了,村里干净了;原来的大坑、小坑都被填上了,变成了花园;路灯亮起来了,晚上不再漆黑一片;村民做饭告别了柴火,用上了天然气;旱厕改造了……

新庄村新修的道路通向村里的家家户户,而路旁的一棵大青树周围,以前的的各种垃圾杂物不见了,如今建成了一个小花园:大青树如一把绿色的大伞,下面设置了石桌石椅,围墙上是村支书亲自书写的村规民约,这里成了村里老人聊天纳凉的好去处,古老的大青树,正在诉说着新庄村今天的美好幸福生活。村道两旁全部栽种了整齐的绿化树,而且把每月1号15号定为三清洁日,大家都争先恐后的参加,形成了别开生面的排队争出义务工的场面。宽阔的道路,整齐的绿化树,统一美化的墙面,美丽的活动场所,日子过得红红火火的村民和他们脸上灿烂的笑容,一一展现在大家眼前。在2020年的环境卫生大比拼中,新庄村勇夺徳苴乡第一名,如今的新庄村成了名副其实的村道整洁、绿树成荫的美丽、宜居新家园。

不仅彭友罗对家乡的变化赞叹不已,其他的村民也对家乡的变化称赞不已。

农闲时村民喜欢聚在休闲花园谈天说地新庄新幸福 齐赞故乡美

十几年前,新庄村村民叶兴茂一直奔波于徳苴的山路上,在各条山街上做生意,但一直没有摆脱贫困的局面。如今,在各级政府的关心下,他家如今在路边盖了一栋三层别墅,全家人过上了幸福美满的生活。他异常高兴:“村里变化真大,尤其是村里的环境卫生有了显著变化。以前,村里的村道上都是垃圾,还有违章杂物堆放。现在,这些都没有了,道路上干干净净的。村民有了垃圾,都放到垃圾桶里。村里的绿化也非常好,越来越漂亮了!” “现在公路修到了家门口,都不用到处跑,我在自家地里种了几亩水晶豌豆,极少使用农药化肥,品质不错,并且不用出村就有人来购买啦!以前生活困难,自己拉起二胡,听着韵律都带有忧愁‘各顾各、各顾各......’如今拉起二胡,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韵律成了‘歌同歌、歌同歌......’”叶兴茂用带有诙谐语气和我们款款而谈。

几年前,新庄村村民叶飞到外地开饭店,每年春节才回家。他对大家讲述了村里发生的变化:“我们现在建盖活动场所的地方以前一直杂乱无章,以前这里都是垃圾粪堆,村民把各种垃圾都倒在路边和广场上,气味非常难闻。这次回家,我发现这里变成了文化休闲活动广场,广场上有篮球架、乒乓球台以及健身器材。墙体上是漂亮的乡风文明文化墙体,道路两侧栽种了绿化树,路灯也亮起来了。我为家乡的变化点赞!”为了建设美好家园,叶飞从几百里外的澜沧江用大货车拉回一个漂亮的大观赏石,放在进村道路最显眼的地方,打磨雕琢成新庄村最美的路碑。

以前,农村人居环境脏乱差是新庄乃至青云村的短板,是老大难问题。现在,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路灯亮了,道路平了,环境美了,群众亲眼目睹了这巨大的变化,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生活好了,环境好了,群众发自内心感谢党,他们的生活越发的敞亮、舒心。

村里的道路不再是原来的烂泥地,骑着摩托的彭友罗笑开了花这样的变化是怎么发生的呢?

新庄新征程 打赢“翻身仗”

为彻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去年,弥渡县立足集中整治求突破,开展农村环境集中整治百日攻坚,成立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班。乡、村、组三级分别成立了相应的组织,组建了专门队伍,制订了工作方案,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弥渡县在全县范围内多次召开全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观摩推进会,以先进带后进,激发全县上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在全县持续掀起农村环境整治工作高潮。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党员先行,模范带动,全县上下思想统一、步调一致,全力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中,激发了干部群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增强了基层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2019年,新庄村被弥渡县委评为县级文明村,从此,以贫穷落后闻名的新庄村,在脱贫攻坚的征程上,打赢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村‘两委’人员、驻村工作队员、脱贫攻坚包村工作组人员,分成三组人员,首先带着组干部、党员、低保户到所包的村进行道路清扫,白色垃圾清运,接着全民参与,把每个月1号、15号定为三清洁日,慢慢的环境卫生得到提升。而且以爱心超市为抓手,激发大家参与集体活动的积极性,爱心超市积分兑换物品成了全民参与建设美好家园的动力源泉!”青云村委会党总支书记如此说道。

新庄村村容村貌大改善只是弥渡县人居环境村村提升的一个缩影,各村因地制宜,以党支部为引领,明确责任落实,每名党员包保到村到户到人,定责、定人、定时、定岗、定量将村容村貌大改善扛在肩上,充分调动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带领全村男女老少携手共建美丽家园,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不断提升。

村民叶兴茂住进小洋楼,心里很敞亮“2018年开始,我们党支部就深刻认识到改善人居环境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带头先干,到家入户动员群众跟着干,号召村民就近废物利用,捐资捐物,空闲之余一起帮忙垒花台、种绿植,村民们积极主动性高,自发开展起村内三清洁活动,一起打扫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大家撸起袖子一起干,村容村貌环境卫生大大改善,并得到乡村两级和广大群众一致好评。”新庄支部书记鲁红祥对新庄村人居环境提升工作感慨道。

“如今我们赶上了好时代,我家庭美满,生活幸福,在未来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我们非常有信心。如今我更有激情了,我会不间断地为家乡建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使新庄成为更加美丽的新农村,我还会继续写我的感谢信,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对家乡的关心、关爱、关怀!”彭友罗说。

云南网记者秦黛玥通讯员 石玉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节趣事作文200字 myschoollife英语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600字 给我的启示作文400字 关于读书的作文600字 我的动物朋友作文300字 有关青春的作文800字 关于过新年的作文 这一次我是主角作文 摘草莓作文300字 myhometown英语作文 做好自己作文600字 难忘的元宵节作文 元宵节作文800字 美丽的风景作文300字 关于江南的作文 我的植物朋友三年级作文 写物的作文600字 游记作文600字初中 美丽的家乡作文300字 摸胸作文 中国传统文化英语作文 过春节作文三年级 小学生作文大全三年级 中考满分作文800字 英语作文60词左右 写一种植物的作文 春节英语小作文 超越作文600字 寒假作文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