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资讯|沂蒙山上 青春使命起舞——百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沂蒙山

2021-01-02 12:15:01
相关推荐

8月6日,上海复旦大学在校学生魏春阳表情庄重,从临沂市文旅局和团市委领导手中接过"走进沂蒙山活动"的队旗,拉开了“不忘跟党初心、牢记青春使命/百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沂蒙山”活动的序幕。

新中国成立70华诞将至,又恰逢第三届临沂文化惠民消费季,临沂市文化和旅游局、共青团临沂市委结合各高校的暑期社会实践,依托沂蒙红色教育基地,开展了百所高校大学生“走进沂蒙山”活动,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沂蒙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指示精神。

带着青春使命,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的近百名大学生整装出发。

一次精神的行走

8月的沂蒙山,群山巍峨,水曲带飘,满目翠绿,姹紫嫣红。

6日上午,大学生们来到沂蒙山银座天蒙景区。下车伊始,就被《沂蒙山小调》优美的旋律吸引住了——

“人人那个都说哎沂蒙山好,沂蒙那个山上哎好风光……”小调朴实无华、情感真挚,寄托了沂蒙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诉说着沂蒙人对党的深厚感情。

在沂蒙山小调纪念馆,大学生们认真地聆听讲解员讲述沂蒙革命史,感受红色文化。除了讲解,现场安静地没有一丝杂音。听着听着,大家的眼圈红了,有的已是泪流满面。

走出小调纪念馆,大家还沉浸在血与火的沂蒙革命史里,难以自拔。不由自主地,大伙跟随《沂蒙山小调》传唱人宋守莲老师学唱了《沂蒙山小调》,感受红色基因和沂蒙精神带来的精神力量。

“在众多的暑期社会实践的项目中,我之所以毫不犹豫的选择临沂,沂蒙精神是最直接的因素。”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张敏情真意切地说,“在登顶沂蒙山的旅途上,在《沂蒙山小调》的旋律里,我和同学们进一步感受到“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伟大沂蒙精神。一种崇高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决心把沂蒙精神激发出来的动能,转化成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动力,争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大学生们依次参观了望海楼、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一路沿着先辈的足迹,重温那段红色记忆和峥嵘岁月,充分感受革命老区的红色激情。

在世界第一人行悬索桥上,看着累得气喘嘘嘘的学生们,带队的老师说,“大学生走进沂蒙山实地体验红色教育,不仅是一次精神与毅志力的行走,更是一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的行程。”

一次穿越红色历史的心灵之旅

松柏森森,绿草萋萋,鸟鸣寂寂。孟良崮山顶上,长眠着近3000名烈士的忠骨,其中就有巾帼英雄陈若克。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的现场讲解员动情地向学生们讲陈若克的故事:刑场上,对着哭得声嘶力竭的孩子,陈若克咬破手指,声泪俱下:“孩子,娘对不住你。娘没有奶水喂你,你就喝一口娘的血吧!”

往昔,这里不知洒下了多少英雄血;今天,这里也不知洒下了多少动情泪。听到陈若克的事迹,学生们无不动容,每个人都禁不住潸然泪下。

这堂生动的教育课,让学生们的内心深处尤如阵阵惊雷隆隆滚过,震撼着灵魂,对自己的青春使命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学生张敏眼含泪花,动情地说:“我们不曾经历动乱的年代,但我们知道岁月静好的背后,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学习沂蒙精神,让我们看见背后一个个甘于奉献的灵魂,我们会立志在不久的将来,自己也能成为那部分为同胞的岁月静好而负重前行的人,这是我们青年一代的担当。”

从孟良崮到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无异于一条穿越红色历史时空的心灵之旅。

纪念馆里,一组“火线桥”的图片展让同学们悚然动容:几十名沂蒙女性挺立在冰冷的河水里,用孱弱的血肉之躯做桥墩,用肩膀扛起门板架起了一座桥,让自己的部队跨河作战。作为真实的存在,“火线桥”虽然在历史中只持续了短短几十分钟,但却架在了人心上,架在了新中国的词典里,架在了无限的时空中。她们的双脚钉进水下的淤泥,把精神深深扎在了脚下的沂蒙土地。

沂蒙红嫂乳汁救伤员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在她掀开衣襟的同时,也扯掉了世俗的浅薄。乳房流淌出的,是博大而深沉的爱。正是无数这样慷慨悲壮的红嫂们,支撑起新中国的崛起。陈毅元帅曾饱含深情地说:“我进了棺材也忘不了沂蒙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勿忘在莒!”来基地接受教育的学生们把这句话深深刻在了心上。

一次“沂蒙之魂”的洗礼

参加活动的大学生们无一不在经历一次“沂蒙之魂”的洗礼。

一路上,他们都在用心思考、提炼沂蒙精神之“核”,反复不停地追问沂蒙精神的伟力究竟来自哪里。

这样一组数字震憾了大学生们:在长达12年的革命斗争中,临沂发生过大小战斗28000多次,沂蒙老区420万人中有120万人支前,有20万参军参战,10多万革命先烈英勇牺牲,村村有烈士,乡乡有红嫂。这是一幅多么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又是一种怎样感天动地的悲壮情怀!

“水乳交融、生死与共”,习总书记为沂蒙精神高度凝练的八个字,每字都有千均之重——这就是沂蒙精神的巨大力量所在!

沂蒙影视基地的夜色分外的柔美和沉静,电影《沂蒙六姐妹》正在上演。

影片中的红嫂为了支持未婚夫上阵杀敌,和一只大公鸡拜堂成亲,天天倚门盼望丈夫归来。苦苦的期盼,盼来的是自己用浓浓的相思给丈夫绣的那只荷包。

象她这样的沂蒙女性,当年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付出了所有为了革命大业,为了人民的解放,义无反顾,这就是沂蒙红嫂,这就是“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这,就是难以描摹的“沂蒙之魂”。

银屏一幕幕闪过,具象化地再现历史风云,与今天的大学生们做着心灵与心灵的沟通,思想与思想的撞击,精神与精神的叩问。

“不要因为走得远,忘记了为什么出发。”通过观影和现场学习思考与感悟,学生们的思想境界实现了大提升。他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发人深思:“沂蒙让我们回到了精神的原点。”

大学生表示:“我们是国家的未来。体验红色教育,学习沂蒙精神,感受的到先辈的艰辛与不易,更清楚地意识到吾辈的责任与使命。今后,无论是在校读书,还是走上社会,我们都会不遗余力地宣传沂蒙精神,把这种精神动能转化为服务人民、奉献社会的动力!”

誓言铿锵,豪情满怀。

一次沂蒙行,一生沂蒙情。两天的行程很短,但学生们的行囊中装满了沉甸甸的思考,装满了沂蒙精神的巨大能量。恋恋不舍地挥别沂蒙山,大学生们带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踏上了归程,投入到伟大奋斗中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西湖美景的作文 我很感激他作文 五年级下册读后感作文 跌倒作文600字 收获作文600字初中 家乡美景作文500字 写冬天的作文400字 我的好朋友作文开头 记忆中的年味作文 那一次我流泪了作文 不一样的中秋作文 我的假期作文400字 品味遗憾作文 游记怎么写400字作文 冬景作文600字 除夕习俗作文 我最喜欢的一首歌作文 运动使我快乐作文 关于成长感悟的作文 洗碗作文100字 五年级下册四单元作文 最喜欢吃的食物作文 我喜欢的季节英语作文 有趣的事作文600字 我的爸爸作文100字 逛超市作文300字 春节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我的哥哥作文400字 七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丫鬟打屁股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