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童年之谜》:为训练孩子规律睡眠 放任其哭泣 会有怎样的恶果

2021-01-03 08:45:01
相关推荐

01

每一个成年人的背后,都隐藏着一个孩童。

那些没来由的不安全感,情绪失控,很多和早期的生活经历有莫大关系。

这个隐藏的孩童在我们内心深处回荡,影响我们对当下情景的身体感觉和情绪反应。

30多岁的谢莉陷入一种深深的被遗弃的焦虑。

她与男朋友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戏剧性地分手。

晚上十点,男友告诉她他要回去了,她就一下子情绪爆发,尖叫着,大吼着,把门锁上拔掉钥匙阻止男友离开。

男友推了她一把,她倒在地上,任她怎么喊他,男友坚持要回去....

“他在我最需要的时候拒绝和抛弃我.....”

这种被抛弃的焦虑和不安甚至被她带到了咨询师。

每次心理咨询师提醒他,咨询还有10分钟的时候,谢莉就会突然爆发,大喊大叫......

谢莉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她的情绪开关被触动了。

童年时的一个创伤性事件,是她挥之不去的魔靥。

谢莉幼儿园时,放学她母亲接她回家,她还想和伙伴玩,没想到母亲一下子暴怒,发疯似地吼她打她,“你竟敢如此对我,等你回来的时候,我不会开门的”

小小的谢莉被打坏了,她哭泣,恐惧,害怕妈妈就此不要她了....

即使成年后,她依然敏感,害怕被抛弃。男朋友要离开,咨询师要关门,谢莉的心头就有一种要被抛弃的感觉。

她的身体里,那个幼儿园时的小姑娘在哭泣。

研究认为,记忆具备编码并储存在神经网络中,已形成的索引印记为将新刺激识别为熟悉物,并提供了对比基础。

所谓幸运的人,一生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一生治愈童年。

童年就是一个人命运的底色。

而这个底色,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

02

要不要为了训练孩子规律睡眠,放任其哭泣

我的宝宝今天50天了,作为一个新手妈妈,我一直小心翼翼。

宝宝童年的底色,握在我手里。这一生,她的内心是否丰盈、平静喜悦,很大程度上是由我造就的。

即使在婴孩时期, 也不能掉以轻心。

婴孩时期,她的需求得不到满足,她的哭泣得不到抚慰,她内心的不安就会潜滋暗长。

那种不安全感,可能如影随形。

我不想像某些育儿书籍那样要孩子长时间哭泣,哭到自己睡去,也许那样的训练之下,大人轻松了,但是孩子的心灵世界却有了疮孔。 这个疮孔,在她大一些的时候,才会显现。

按照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从出生到18个月,这个阶段是孩子的口欲期。

嘴巴是婴幼儿生活的中心和兴趣中心,此时完全不自立的孩子,只能依靠母亲生活。

若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没有足够的爱,孩子的口腔活动受限,就会留下很多不良影响。

在行为上表现为贪吃、酗酒、咬指甲等,在性格形成上,可能敌对、悲观、依赖等。

尤其是对孩子没有足够的爱,口欲期固结的孩子长大后很难有爱别人的能力。

他们的内心未能完成成长,表现得颇不成熟,对人有敌对和抗拒的表现。

我宁肯累些,也希望能结合孩子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让她活得自在,安然。

另外一方面,也是希望宝宝不会因为缺爱而自恋受损,在其未来的成长中,变得自卑或者过于敏感。

03

自恋受损会有怎样的影响

师从皮亚杰的以色列资深心理学家罗尼索兰,在她的著作《童年之谜》里,提到了自恋免疫。

她认为自恋,应该作为弗洛伊德创立的结构理论中人格的组成部分。健康自恋是一种天生的的心理结构--一种情绪免疫系统。

我们总是认为自恋是负面的,但是自恋其实给我们上了一层保护膜。

通过自恋,我们能完成以下内容:1、识别我们内在和周围的熟悉物2、对我们内在和周围的陌生物予以抵抗、保持警觉3、保护我们的连续性、幸福健康、自尊和自体统整4、由差异性带来压力或伤害后,恢复自体熟悉感的凝聚力(不再害怕差异性)5、应对我们和同伴之间的差异性

当自尊受到威胁或者被摧毁时,自恋活动就会被唤起,以行使保护、恢复、修复和稳定自尊的作用。

当自恋受损或者有创伤时,自恋可能发展为病理性自恋,从而产生心理病理症状,如咬甲癖,自我毁灭行为、自恋型障碍、人格障碍。甚至自杀。

在孩子的人格心理发展阶段,父母对孩子冷淡、父母情绪不稳、对孩子否定打击、呵斥、打骂,自恋会受损。

自恋受损,孩子的内心就有了一个空洞,这个空洞甚至会伴随孩子一生。

有时候,我们总说我们是那么地爱孩子,爱孩子首先是做一个情绪稳定的父母,做一个积极乐观的父母,给予孩子爱与肯定, 在爱的呵护下,在精神的抚慰和鼓励下,孩子更容易有一个好性格。

那些自卑、自负、老是攻击别人的人,他们的童年期已然有了黑洞。

做父母,是一场修行。

修行自己。 自己情绪稳定,活得从容,家庭关系和睦,孩子也受益。

修行亲子关系。父母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有莫大的影响。 做一个不断学习成长的父母,给予孩子爱与温暖,肯定与支持。

童年创伤的代价是对爱一辈子的渴求。

我们握着孩子的童年,只希望我的孩子,她的生命底色是一片向日葵般的暖色调。

这本《童年之谜》是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不像其他的育儿书籍,只有实践指导我们知其然,不知所以然。

作者写这本书源于想要和人分享孩子从出生开始的情绪发展进程。

《童年之谜》揭示了婴儿在口欲期和肛欲期的早期心理发展以及父母对孩子情绪发展的影响。

这本书是作者50多年心理治疗经验的凝练,本书以独特的专业视角,让我们了解孩子在早期的情绪发展历程。

回首来时路,也许早年的创伤依然存在,但对于创伤我们有了治愈的勇气。

我们即将或业已为人父母,只希望能做一个合格的父母,给予孩子一个温暖的生命底色

童年之谜 了解儿童内心世界的心理学指南¥44.1当当购买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对网络直播的看法作文 写作文难忘的一件事 九顶塔作文 同龄人的压力英语作文 善与恶作文素材 朝阳公园作文 三年级作文我的学校 留点自信给自己作文 军训作文800字 模联工作文件 一次愉快的旅行作文 舞蹈考级作文400字 抽背课文作文 描写鲜花的作文 幸福为题作文600字 高中作文图片 有关旅行的作文 我们的新语文老师作文 高兴的一件事作文300字 童话伴我成长作文 我上6年级了作文 爬山比赛作文 最美人物作文 奶奶老了作文 坚持话题作文600字 生活的馨香作文 初中生活800字优秀作文 二年级作文点评 孩子作文写不好怎么办 2014江苏高考语文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