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古代的“高考题”有多奇葩 “二”是个什么样的题?

2021-01-03 12:25:01
相关推荐

又是一年高考季,只不过今年因为疫情的原因,高考推迟了一个月,直到现在才开始。但不管是愿意也好,不愿意也罢,高考它还是到了,不知道各位学子们都准备好了吗?

不过本人自从走入社会工作,成为了一名苦逼的“社畜”之后,对于高考已经没什么太大的感觉了,当然这是针对现在的高考而言。但是作为一个喜欢看书、研究历史,尤其是研究那些“乱七八糟”的历史的“文化人“,我对于古代的高考却是有着极大的兴趣的。而下面要说的东西,就是与高考直接相关的,那就是古代高考的高考题。

我国古代实行科举制度,要想当官进入仕途,就要考试合格,这就很有高考的意思。

不过你可别因为古代的高考很容易,它们的考试内容那可是非常广泛的,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二十四史等等都是考察的范围。

而且没有考试范围,更没有我们现在说的划重点这么一说,要说真的有什么相似的,那就是当年我的班主任说的那样:

我讲过的都是重点,书里有的都是考点。

而这还不算什么,为了能够尽可能地考察学子的学识,他们还会出各种奇葩的题目。

比如唐朝天宝四年,有过这么一道殿试题:

玄元皇帝应见贺圣祚无疆。

这道题其实就是一道“马屁题”,皇帝的意思就是:我很好,快来夸夸我,来拍马屁。

之后到了唐开成二年,皇帝又脑洞大开,出了一道不按套路来的题,让考生们写《霓裳羽衣曲诗》。

据说当时此题难倒了不少考生,因为不知道皇帝是什么意思。皇帝是想要让考生吹一波先皇与妃子的爱情?还是想居安思危,表达不要贪图安逸之意?亦或是就只是单纯的想让他们描写舞曲?

这要是写偏了,别说仕途无望,还可能惹下祸端呢。

另外在当时还有一种很流行的出题方式叫“截搭“,就是从古籍中摘两句毫无关联的句子,然后把它们拼接在一起,考生据此作答。看起来有点像给定关键词写作一样。

清代《制艺丛话》中记录了这么一道题:人而可以不如鸟乎?诗云:穆穆文王:

这句话的前半句出自《大学》:“于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可以不如鸟乎?

就是说人难道连鸟都不如吗?

后半句出自《诗经》:穆穆文王,于缉熙敬止。

这句话是说周文王仪表端庄,受人恭敬。

这道考题把鸟和周文王联系在一起,实在是令人难以理解考官是想考察什么。

还有金圣叹曾经写过一本类似现在的《高考优秀作文选》的书:《小题才子书》。在书中他也记录了各种奇葩的古代“高考题“。

比如:得见也。

如果仅从字面上来看是非常的没有方向性的,得见?得见什么?谁得见?在哪里得见?所以很多的考生一看见这道题第一反应那就是懵逼。

其实这句话出自《论语》: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好好的一句话,只截取了后半句,这如果不能想出全句,想答对那可真是太难了。

如果说这都不算什么的话,看看这道题:二。

只有一个字,二。

二什么?1+1=2?

如果说这也是从某部经典中摘取出来的,那么这范围也太大了吧。大海捞针都不足以形容其定位的难度。

当然,古代的出题者也不是脑子不好的人,他们出题自然也是有逻辑的。

因为,虽说经典古籍中二有无数个,但是作为独立的一个个体出现的二却是只有一个。那就是《论语》中的一句: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

在这里,这个“二”的意思是十分之二,而且指的是税率。也就是说这道题其实是一道与税务有关的题。

不得不说,出题者真是太会出题了,我都佩服这位出题者。因为能够找到这么一句“独树一帜”的题目,要么是饱读诗书之人,要么就是闲的没事喜欢胡研究的人,但尽管如此,也需要足够的知识量。

当然最该佩服的还是能够答出这样的奇葩考题的考生,因为要答对此题,既需要足够的知识储备,更需要缜密的逻辑推理与分析判断能力,否则是难以觉察到出题人的意图的。可以说能答对此题的人都有当侦探的天赋。

最终这道题被一位叫许虬的人答对,他是清朝顺治15年的进士。最终这位才子被分配到贵州思州府当推官了,也算是人尽其才了。

如果你是当年的考生,你觉得你能答对这些“神题”吗?如果将当年的题目与现在做一个对比,你觉得哪一方的更简单呢?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秋天的作文300字 为什么要学英语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结尾 春节里的一件事作文 参加俱乐部的英语作文 勿以恶小而为之 作文 小学生作文批语 秋天的家园作文 一次小实验作文300字 玩摩天轮作文 作文竞赛简报 作文运动会题目 挑山工精神作文 我喜欢的一天英语作文 网球比赛作文 师生之间作文600字 好暖作文 以夏天为主题的作文 生日聚会英文作文 那个人改变了我作文 暑假活动英语作文 梅花作文450字 我以书本为知己作文 关于介绍自己的英语作文 与读书有关的作文 精彩半命题作文 遇见你真好作文600字 荡秋千作文 付出与分享作文 与什么交朋友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