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八旗子弟喜欢斗蛐蛐 里面有太深学问 不是谁都能玩起来的

2021-01-03 14:20:01
相关推荐

“提笼、架鸟逗(斗)蛐蛐”,是清朝纨绔子弟的标配,哪个大家子弟要是不会玩这两样,在当时估计会被人笑掉大牙。可是您知道吗?除了养鸟有不少的讲究之外,斗蛐蛐也有很多的门道。至于斗蛐蛐究竟有多深的学问?如果您想知道,就让小编来为您揭秘:

(本文所有图片,全部来自网络,感谢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权利,请联系本号作者删除。图片与内容无关,请勿对号入座)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枪声的打响,大清彻底土崩瓦解,被历史沉重的车轮碾碎,成为了故去的王朝。大清国虽然不在了,可是却在京城留下了一批养尊处优、且好逸恶劳的“闲人”,他们便是满清的八旗子弟,老北京人称他们为“顽主”。“顽主”群体的形成,与清廷的一项优待政策有关,当时清廷有满人服兵役的制度,凡是满人子弟,只要经过甄选被录入军队名额后,就可以一辈子抱着“铁杆庄稼”,他们从不参与军队演练,却又拿着高额的饷银。在有闲心、有闲钱、有闲时的情况下,顽主们自然要找一些生活中的乐趣。

顽主们由于性格爱好的不同,也发展出了自己的“玩文化”,喜好京剧的票友经常串场子看戏曲,对于名角的追捧不亚于现在的疯狂粉丝。还有些顽主喜欢养鸟,大清早提着笼子满街溜达。当然还有一项最有趣的活动,便是老北京人最喜欢的“斗蛐蛐儿”!可能不少读者都曾在电视剧中看过斗蛐蛐儿,剧中几个人围在一起,聚精会神的盯着罐子中两只虫儿打斗,时而用小竹棍轻轻捅几下,时而加油鼓劲,直至有人欢呼有人丧气离场,才算结束了一场斗蛐蛐儿比赛。

不过您千万别以为斗蛐蛐儿会如此简单,里面的学问简直“深不见底”,别急。小编慢慢给您说:想要斗蛐蛐儿,首先就要学会捉蛐蛐儿,老北京话管“捉蛐蛐儿”叫“拿蛐蛐儿”。“拿蛐蛐儿”的时间,一般都要在立秋之前的几天,既不能早又不能晚,否则蛐蛐儿就错过了最佳的争斗时期。真正的顽主,捉蛐蛐儿都要捉满一筐,一筐里装十把,每把有十四罐,每罐各有一只蛐蛐儿,共计一百四十只蛐蛐儿。如此多的蛐蛐儿不可能都要上战场,顽主会挑选其中“头圆牙大腿须长”的蛐蛐儿,因为只有具备以上特征的蛐蛐儿,才有强悍的战斗力。

一般来说,只要能玩得起斗蛐蛐儿的顽主,家庭条件都比较优渥,因而他们养的蛐蛐儿数量也不少,自己根本养不过来,只能雇佣专人帮忙饲养。蛐蛐儿饲养人有一套自己的喂养方法,首先要将蛐蛐儿放入到特制的罐子中,罐子的烧制材料以澄浆泥为最佳。澄浆泥蛐蛐儿罐有一个最大的优点,便是保湿保温效果最好,非常接近蛐蛐儿的生活环境。不仅如此,新罐子在烧制完毕后,不能马上用来装蛐蛐儿,需要用黄土、黑土、白灰等按比例调和,铺在罐子底部,再用清水浸泡,直至罐子中的碱性物质全被泡出才算成功。

养蛐蛐儿的最终目的还是“斗”,斗蛐蛐儿比赛有着非常严格的规则,所有人都必须遵守。蛐蛐儿在争斗之前,需要用戥子(一种极其灵敏的小秤,多用于称量金银等贵重物品)称重,确定蛐蛐儿为同一“公斤级”,方可有一战的机会。双方蛐蛐儿必须同等重量,否则重量轻的蟋蟀必然会吃大亏。

接着就是将双方蛐蛐儿放入到斗盆中,由专人进行裁判,双方主人用象牙小棍挑逗蛐蛐儿令其发怒,从而使得两方蛐蛐儿相互撕咬。一旦一方蛐蛐儿出现死亡、逃逸、断腿等现象,裁判就会立马宣布对方获胜。随着裁判一声“提”,双方无论胜败各自提出己方蛐蛐儿,并在众人的赞赏和唏嘘中热烈庆祝或黯然离场。

不得不承认,老北京的顽主们确实把蛐蛐儿“玩”出了境界,甚至在蓄养蛐蛐儿的技巧上,连其他国家的生物学家都自叹弗如。可是如此玩物丧志,也是清朝迅速败落的原因,到了现代,虽然“提笼架鸟斗蛐蛐”的现象已经不复存在了,可我们还是应该痛定思痛,并对此引以为戒。文澜海润工作室主编文秀才,本文撰写:特约历史撰稿人:常山赵子虫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同桌作文 作文《变》 作文三年级下册 作文动物园 花园作文 新疆作文 写朋友作文 我的什么什么作文 三年级作文300 武汉作文 手作文 介绍美食作文 的精彩作文 来了作文 作文 味道 初三的作文 作文 味道 作文中考 700字的作文 照片的作文 美食介绍作文 作文 答案 作文句子 作文暖 作文适合 发现的作文 作文 中秋节 作文味道 知识 作文 环境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