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透视舆论场的“吕高安现象”

2021-01-03 15:45:01
相关推荐

文 / 陈晓丹

11月15日,中国思想理论门户、中央新闻网站人民论坛网连发两文:《吕高安: 一位“票友”的硬功夫》《期待更多吕高安式“票友”涌现》,以长篇人物通讯配发第一评论的醒目规格,浓墨重彩地推出了吕高安——新闻宣传战线上一位令人钦佩的“票友”。随即,文章得到了人民网等国内一些主流媒体转发。

吕高安是谁?为什么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结束不久,即赢来八方点赞,万千掌声?他的出现,给舆论场带来怎样的启示,将为时代注入怎样的力量?带着广大网友的关切,红网走近吕高安,揭开他平凡而杰出的生活天地。

“雪峰山”点燃“吕高安”热

“山与水,金与火,疾与滞,生与死……天地悠悠,或许就是几个哲学概念激活着。”

这段蘸满生命激情的引语,出自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团公司吕高安报告文学《鏖战,雪峰山作证》。10月底,红网、中国交通报客户端隆重推出的这篇13000字文章,再现了“7.2”雪峰山隧道火灾事故中,湖南高速干部职工经受了血与火、灵与肉的考验,置生死于度外,在7000米长的湖南第一隧道——雪峰山隧道,半小时营救出351名司乘人员,又一次实现“零死亡”的感人事迹。

这不是自娱自乐的行业表扬文,而是视野开旷、立意高远、布局宏阔的时代雄文。通过详实的细节,生动的语言,将“7.2”雪峰山隧道火灾生死大营救与“抗战最后一战”雪峰山战役,进行对比描述,接力呈现;将战火与生命、战争与交通、人与自然剖析开来,挖掘出中华民族气壮山河、生生不息的精神内质。

阅读此文,你会深深感受到,在73年前雪峰山战役英勇搏杀的故地,“雪峰英魂”依然挺立,实现民族振兴的坚实土壤、昂扬奋发的滚滚动力浩然长存,激情燃烧的岁月,其实从未走开。时间令沧海变成桑田,不变的是铁骨铮铮的山魂国脉。

一篇“雪峰山”点燃了熊熊的社会正能量,也点燃了“吕高安”热。北京网友@萧散简远:“该文富有历史厚重感。”山东网友@稻花香:“读罢此文,仿佛台儿庄战役重现。”长沙网友@浒阁:“写得好!有历史纵深感,也很生动传神。”常德网友@不言不语:“火灾是无情的,但吕高安先生的文章却温暖了我们的心。”湘潭网友@村夫学荣:“社会上少见这样的正能量力作了。难得!可贵!喝彩!”

时代需要正气歌,需要更多像吕高安一样记录时代主旋律的踏歌者。

生为高速人,满腔高速情

1999年11月的一天晚上,邵阳市人民政府副巡视员、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常务副指挥长周柏民,比往日更为忙碌。湖南省潭邵高速公路建设动员大会,三天后将在邵阳市郊召开。这是湘潭、娄底、邵阳三市开天辟地的大好事。万事俱备,但是作为东道主的邵阳,三位主要领导的发言起草稿都被否决。周柏民心急如焚,躲在家里亲自操刀,时值深秋,他只穿一件背心,案上烟头已垒成小山。

此时,吕高安在检察机关工作,因办一件案子,急需向周柏民取证。好不容易敲开领导家门,但忙碌中的周柏民哪有心思接待这个陌生人。吕高安灵机一动:“我帮您搞材料吧”。指挥长疑惑地望着毛头小伙。就这样,两个人奋战了两个通宵,至第二天下午,吕高安将三个材料陆续交到周柏民手上,这位严肃的领导,笑着说了句“你救了我一驾呀!”一周后,吕高安被抽调到市高速公路建设指挥部;10个月后,被调入湖南省潭邵高速建设公司,扎扎实实结上“路”缘。

19年来,吕高安在高速公路建设、营运、经营和总部机关等多个部门、单位摸爬滚打,从小吕变成老吕。但无论何时何地,他都紧握手中笔,利用业余时间,写出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文字。在老吕办公室,记者翻看了他近年来主编的书刊,尤其精读了他数十篇网络文章,深深领略到他的文采斐然,也看出他的良苦用心。可以说,吕高安是高速公路宣传文化工作的早期开拓者之一。

吕高安(右二)在基层调研采访。邹立新 摄

在高速公路宣传文化工作上,他提出新颖的“四线思维”。

一是着眼于中央大政方针与行业实际的结合。老吕主编大型月刊《高速时代》时,每期确定一个“三贴近”选题。“清霾说”倡议“绿色”高速;“锄禾说”倡议廉洁节约型高速;“洗尘说”倡议整顿路域环境,打击偷逃通行费;“铁血说”宣传高速公路的“雪峰精神”;“琢玉说”聚焦高速公路大修“湖南模式”;“锦绣天桥”扫描湖南高速1000公里长的桥上风景;“灯火‘隧’月”穿越高速公路时空隧道,激扬厚重的力量……一组组文图,无不彰显与时俱进色彩。

二是着眼基层草根,淘洗真金。《中国高速公路》杂志发表吕高安的特写《三次迷路》,趣述八旬老太太、少女小曼、西班牙姑娘克里斯蒂娜先后迷路,被邵阳南收费站热情收留、及时遣送归途的过程,传递和延伸了高速文明。2017年5月4日,散文诗《精致女人》在人民论坛网发布,吕高安以自然清新的语言,表现高速公路女员工的职业风采。

评论《“最大公约数”开辟出一条神秘通道》(新华网)以独特的视角解剖湖南高速邵阳管理处荣获“全国文明单位”,是高速员工与广大司乘人员开辟出的一条心连心、手牵手的神秘通道。发表在红网的长篇通讯《从重庆到湖南一“路”护妻》,讲述了益娄高速“工地暖男”刘化斌,如何将身患癌症的妻子带到工地,“衔”在嘴里,起死为生,并获得领导支持、群众赞助的故事。以感人细节描写打动网民,足见其采访细致入微。

三是着眼解读高速公路科学决策。在长篇叙事诗《高速公路之歌》中,吕高安浓缩了湖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运输厅、高管局如何引领湖南高速大发展、大建设、大整顿的历程,人民论坛网2016年8月16日重点发布。

2017年初,他赶写了“农民工四篇”。述评《年关,这里的大门静穆许多》(红网),通讯《湖南高速项目农民工工资管理各显神通》(中国新闻网),新闻评论《想起峨眉山的猴子》(红网),特写《兄弟,领了工资回家过年》(中国公路网)。对比聚焦湖南省高管局大门,5个项目公司20多个工地、食堂、宿舍,众多农民工工资卡,以这些“点”,切入农民工工资管理“面”, 巧妙呈现了湖南高速农民工工资管理的理念、举措、特色和效果。

他主编的《湖南高速公路》《高速时代》杂志、执行主编的十二卷150万字文化丛书《筑梦潇湘看高速》,得到各界认可。中国公路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中国公路学》杂志社社长刘文杰多次品评:“《高速时代》是省级高速刊物办得最好的,吕高安是优秀主编。” 湖南省委常委、国资委党委书记张剑飞在《筑梦潇湘看高速.序言》中说:“丛书不仅是对高速公路施工建设的回顾总结,而且是对其行业文化、职业精神的提炼和升华。”

四是将“我”摆进去。吕高安注重将自己几十年来的学习和实践、观察和思考,融进行业宣传;有时干脆就是对乡土文明和红色文明的回味,以此提炼正能量。如红网推出他的散文《地里长出来的年》,写湘西南农村的醇厚年俗;《消失的尝新节,消失的浓浓土地情》借尝新节消失表达对农耕文明的怀念;《春天,我与这畜生的不解之缘》以老黄牛作伴回顾孩童欢乐,弘扬自强不息品格;《猪血丸子,弹起过年的土琵琶》通过猪血丸子凸显宝古佬精神之可贵,歌颂“办人民满意交通”,此文纳入了长沙师范学院等高校教材;被称为“母爱催泪弹,大孝忏悔文,忠诚无字碑”的《娘,您眼角的泪干了没有?》从特定视角表现高速职业精神,衬托母爱之伟大无私。

吕高安主编的《湖南高速公路》《高速时代》杂志、执行主编的十二卷150万字文化丛书《筑梦潇湘看高速》,得到各界认可。

19年来,在繁忙之余,吕高安将在高速行业的实践与思考化为铅字,留下较丰厚的成果,出版了专著《人文邵南》,撰写了200多篇80万字的作品 。其中,散文《被十字架腰斩的情缘》获中国长城文学奖二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从2010到2014年,因种种原因,湖南高速舆情不断,吕高安临危受命,牵头成功处理较大舆情300多起,预防上访200多起,涉及招投标、资金管理、质量安全、收费价格、天价施救、服务区等,为创造高速公路良好的舆论环境、投资环境、发展环境殚精竭虑。

“心向人民”的评论员

53岁的吕高安出身邵阳农村,在乡村知识分子的父母影响下,养成好问多思习惯,立下报国忧民之志。

1984年,吕高安大专毕业,第二年进入县广播电视局工作,采写了大量正面新闻稿,在央广、省市县电台播出,多篇获省地优稿。对社会丑恶现象,他也不吝出击。如针对形式主义,写下评论《黑熊穿上西装还是黑熊》,获1986年度邵阳市广播电视节目评选一等奖。人物志《李显荣传》,获湖南省地方志优稿二等奖。1987年初,吕高安冒着严寒独自爬上家乡河伯岭,采访滥采锑矿、毁林严重乱象,写成的调查报告呼吁环境资源保护,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幅刊登。

2013年以来,吕高安有数十篇评论在红网首页重磅推出。尤其是2014年,他在红网连撰三篇评论《这个报告姓人民》《这个报告的灵魂叫改革》《期待更多“地里长出来的”工作报告》,深刻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同时结合红网新闻专题《书记去哪儿》、湖南电视台新闻大片《绝对忠诚》《湖南好人》等撰写12篇评论。这些文章从多维度阐明了改革创新的历史必然性,成为凝心聚力的好文章。

今年5月至10月,他两次聚焦已故著名植物学家、“时代楷模”钟扬教授,业余自费采访,并撰写了两篇报告文学《解密“种子”的基因》《人生没有绝对》,分别被人民日报整版、湖南日报大幅刊登。学术界的人民英雄战胜了娱乐圈的偶像明星,满满的正能量随着报纸网络大量传递,短短时间,文章阅读量突破了1000万。

无论是揭露负面现象,还是歌颂主旋律,吕高安都秉持着赤子之心,更有家国情怀乐在其中。

心中有坚守,笔下有力量

吕高安进入高速公路19年,业余创作19年。

他对文学、对党的忠诚,对爱国信仰、文化传承的坚守,贯穿于他激情燃烧的文字,也贯穿在他的事业生活、为人处世之中。他是最敏锐的观察家、思考者,唯独对于自己,对功名利禄、身外之物,对亲人家务的照料缺少悟性,他的职业担当、文化担当精神已经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熔化在国家朝气蓬勃的伟大合唱中。

吕高安有根深蒂固的文字情结,他说“不管社会如何发展,媒体形式怎样变化,传播手段如何翻新,文字为王是不可改变的。我们要给后世留下思想文化,还是要靠文字传承。”

他似乎更愿做一个纯粹的文人,不愿做无谓的折腾、争斗和浪费。八小时以外,别人休闲,他搞创作;别人跑官,他为创作;别人收集发财点子,他收集创作素材。因为积劳缺睡,他免疫抵抗力下降,不到万不得已不请病假。2012年上半年,严重扁桃体炎发作,折腾得他两个半月说话困难,他硬是没休半天病假。

所以,别人升官发财他不羡慕,别人吃了鱼翅吃鲍鱼他也不羡慕,别人说他“屈才”他却不承认。

吕高安总认为,“个人处境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幸逢一个领袖引领的时代、民族振兴的时代。生态的改良、时代的发展、文化的多元,为文学、新闻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也为作家提供了丰厚的精神营养。我们有责任和义务歌颂时代、歌颂人民、歌颂领袖。同时,某些行业作风板结、关系板结、利益板结的怪象依然存在,作品激浊扬清,作家依然任重道远。”

他也乐意分享自己多年积累的宣传经验,他提出四种意识:一是前瞻意识。对万事万物要看得深、看得准、看得远、看在前面;二是切口意识。时代需要短平快宣传,也需要深度解读。要注重把历史文化切入时事政治,把时事政治切入行业宣传,把行业宣传切入典型的人和事;三是创新意识。即对谋篇布局、内容形式的呈现,“四季歌”与“大合唱”,讲故事与讲道理,重点宣传与日常宣传,社会媒体与行业媒体,创名牌栏目与全媒体驱动,要有机结合、切换、拓展;四是奉献意识。作文先做人。宣传工作者如果事事计较,功名利禄看得太重,八小时内外、分内分外分得太清,肯定创作不出大量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

吕高安以作品说话,以作品交流思想、结交知音同道,他的文章多次得到梁永琳、卿立新、陈阳波、禹新荣、苏显龙、刘志信、贺弘联、刘兴增等领导,王跃文、刘鸿伏、浮石、邓宏顺、刘诚龙、张建安等名家高评;得到湖南省委宣传部、网信办指导支持和主流媒体的加油鼓劲。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才能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工作队伍。文艺宣传工作者只有“主动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自觉讲品味、讲格调、讲责任”,才能创作出健康向上的文艺作品,才能弘扬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陶冶情操、启迪心智、引领风尚”。

时代大潮滚滚前行,用笔墨发现、记录时代主旋律,让光明照亮每一个奋进者的前路,让时代因你更光彩夺目,这是历史对宣传工作者的重托。

吕高安正是政治思想过硬,自觉修炼“四力”的典型,他自发地唱响主旋律,完胜了一个个舆论宣传的难关,“吕高安现象”就是坚强有力的业余宣传力量。光明照耀中国,时代呼唤更多的“吕高安现象”。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伙伴的作文500字 描写微山湖的作文 家风家训作文700字 南京博物院游记作文 我迷上了画画作文 吹牛大王作文 一篇600字作文 关于国庆的作文200字 忙碌的生活作文 小制作作文300字 幸福的作文450字 保温杯的作文 考试之后作文300字 作文结尾的方法 汉字的趣事作文 眼界作文 给力青春作文600字 蜡笔小新作文 关于爱好的作文400字 四年级小学生作文 英语作文《我的一天》 抽阴的作文 没想到我如此作文 我不再偷懒作文 日落作文600 女孩挠脚心作文 和平作文 有关精神的作文 描写语文书的作文 假面骑士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