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音乐巨人贝多芬的伟大——分享一篇好文

2021-01-03 20:34:59
相关推荐

古典音乐的四个阶段,巴洛克,古典,浪漫和现代,中间线古典和浪漫的划分,用的就是贝多芬之死来做分界线。其他几条线都不是以某人某事来划。很多人只知道 贝多芬伟大,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甚至很多专业学音乐的人,也未必知道其中道理。这是因为,贝多芬的伟大,超越了音乐本身,是人类历史上具有严肃意义的伟大人物之一。

贝多芬是古典音乐的泰斗。提起古典音乐中最严谨最复杂的交响乐,民众脑子里响起的基本上就是贝多芬的《命运》和《第九》的回音。

同样在古典音乐的领域里,泰斗级别的人物不止贝多芬一个。莫扎特就比贝多芬成名早,作品的数量比贝多芬多得多,质量也不相伯仲。还有海顿,光是交响乐就有一百多曲。贝多芬才九曲。为什么只有贝多芬得此伟大的殊荣?

让我们比较一下同样是音乐泰斗的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际遇,再揭开这个谜底。

莫扎特生于1756,从年龄上算比贝多芬大14岁。而且莫扎特在维也纳成名早,他在维也纳当红的时候,贝多芬只是一个前来朝拜的音乐顽童。贝多芬有没有握到莫扎特的手史书上没有记载,但是莫扎特摸过贝多芬的头倒是有人提过。然而莫扎特死的时候,连一个最基本的葬礼都没有,尸首是被扔在乱葬坑的,而且具体在哪个坑至今也是一笔糊涂账。

同样是在维也纳,几乎30年后,作为莫扎特的音乐后继,贝多芬去世的时候,整个维也纳万人空巷去参加贝多芬的葬礼。音乐家舒伯特不吝病弱的身体,颤悠悠地和另外几个音乐家为贝多芬抬棂。

贝多芬的葬礼场面

维也纳的贝多芬墓

舒伯特自己在一年后病逝。为贝多芬抬棂可以说是了了他一大心愿。他生前从未与贝多芬见过面,死后得以跟贝多芬葬在一起。

左为贝多芬墓,右为舒伯特墓,中间是莫

为什么同是古典音乐泰斗,莫扎特和贝多芬的葬礼的差别这么大呢?

答案就是莫扎特的成就主要是在艺术上的,他的作品极大地丰富了古典音乐的内容;而贝多芬除了在艺术上的辉煌成就,还有一条更重要的成就是在人类历史上,他把音乐这种人类最崇高的艺术,从皇权贵族手中夺取回来,交还给了人民。

要理解这件事情,要先了解一下欧洲的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主要表现为从14世纪到17世纪发生在欧洲的围绕艺术的阶级斗争。其核心思想是艺术到底为哪个阶级服务。其成果是神权 的垮落和人权意识的崛起。文艺复兴的成果全面性地影响了人类的发展,我们至今还在其激起的波浪之中沉浮。因此,文艺复兴虽然发生在欧洲,但是成果是全人类 的,你我都有份。

文艺复兴大致分两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神权的垮落。第二个时期是人权的觉醒。

大部分人对文艺复兴的理解只是停留在第一阶段。让我们先回顾一下这个阶段。

文艺复兴一开始表现为贵族阶级从神权阶级那里夺权。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学家把文艺复兴之前的欧洲叫中世纪,也叫黑暗世纪。这是因为那个时期的艺术只能为神服务。这极大地禁锢了人的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个时期的艺术作品主要表现为以神和宗教为题材的壁画,油画和雕塑。在音乐上是巴洛克时期的对神的颂 歌。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神权以外的皇权贵族们,他们也想拥有自己的宫殿花园,自然他们也想拥有他们的壁画,雕像,和娱乐的音乐。艺术家们也乐得参与和 支持皇室贵族,好打破神权对艺术思想的禁锢。这个斗争是比较顺利的,于是在文艺复兴的早期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油画,壁画和雕塑。在音乐上,就涌现出莫扎特 和海顿这样的音乐泰斗。这个时期的艺术,主要是为皇室贵族服务的。在音乐上这个时期叫古典时期,是继巴洛克之后的古典音乐全新和多样发展的全盛时期。

虽然在这个时期艺术家的思想得以暂时地解放,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了自己的阶级属性,他们不属于皇权贵族阶级。这个时期的艺术家的命运,虽然路子比巴洛克时期稍微宽一点,但是他们还是不能掌握自己的艺术命运。这一条核心跟神权时代相比还是没有本质的变化。他们还是要仰仗贵族把他们养起来。而对于贵族,艺术家 只是地位稍微高一点点仆人,他们死后对皇室贵族一钱不值。而且对不合皇室贵族阶级属性的艺术他们也不屑一顾。于是在绘画上就有了梵高割耳朵,雕塑上就有罗丹私奔,音乐上就有莫扎特被乱葬。

绘画和雕塑的艺术,需要有皇室贵族的皇宫和花园来摆设,因此这两种艺术的文艺复兴,停留在为皇权贵族服务这里,就告一段落了。但是音乐有其独特性,音乐可以深入每一个人的心。换个角度来说,没有皇宫花园的人可以不需要油画雕塑,但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情,每个人都需要自己的音乐。于是文艺复兴的第二阶段, 把艺术推向个人,和唤醒人权意识这个更艰巨的使命,就悄然落在了音乐家的肩膀上了。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有哲学家的洞察力。特别是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们很多人都误把自己当成是贵族阶层一部分。莫扎特至死也没明白过来。所幸,历史上有贝多芬。说这个使命更艰巨的原因很简单,因为这次是弱势群体从贵族手里夺取最高的艺术话语权。这不像文艺复兴的第一阶段那样顺水推舟,水到渠成,而 是要通过斗争才能取得胜利的。贝多芬的逆势奋斗过程,也反映了这个使命的艰巨性。

贝多芬是如何看到这个问题的,没人做过深入的研究,但是可以想象,肯定跟莫扎特有关。贝多芬看到了这个问题,和把这个问题当作是自己的使命,是有证可循的。证据就在他亲笔写下并慎重保存的著名的《海利根施塔特宣言》。

这份宣言是研究贝多芬思想的最重要的文件。这份宣言的产生背景,是在贝多芬成名之后,他渐渐意识到听力将成为他艺术生命之咒。他内心变得异常孤独,行为开始变得乖张,而旁人特别是他的亲兄弟也对他误解重重。他想到要自杀,而且走到了写自杀条这一步了。

在他思考自己的生死的时候,他一定想到了莫扎特死后的命运。他自己从小就是被称作是小莫扎特,而且他在维也纳的地位也是取代了莫扎特。这是不争的事实。他绝对不希望自己死后重蹈莫扎特的覆辙。

他意识到了他还有一项更重要的使命,为自己,为莫扎特,为所有艺术家,甚至为全人类奋斗的使命,就是要把艺术的话语权夺取回来。于是他撕毁了自杀条,而写 下了这个宣言,并且签下了字。这个宣言是写给他兄弟看的,他兄弟俗人一个,所以他没点明他所要完成的使命是什么。但是他有提到这是为了全人类的伟大使命。 他28岁写下这个宣言,一直作为最重要的私人财物保存了近20年,直到他57岁死后才被人发现,公诸于世。

可见,贝多芬是自觉地和独立地承担了这个艰巨的使命。

要理解贝多芬内心的煎熬,可以听他的《命运》。当,当,当,档~~,不是命运在敲门,而是厄运已经强势降临,只能够接受和抗争。他在宣言里提到,他已经变得不是纯粹的艺术家,而是变成了哲学家了,可见他的内心煎熬是多么强烈。《命运》是在他写下宣言之后的作品。

然而,要真正理解贝多芬的使命,除了读他的宣言,最重要的是要深入理解他的收官之作,《第九》。他为了《第九》,可以忍受旁人甚至亲人对他的重重误解,可 以忍受上帝给音乐家所判断耳聋的命运,可以忍受生命后期别人对他静默多年没有新作的嘲笑。直到《第九》的出炉,他完全忽略皇宫贵族,直接在大众音乐厅里首 演。那时候他已经完全聋掉,根本听不到他自己的音乐。但是他心里最在乎的是大众能不能听得明白。第四乐章的《欢乐颂》,宣扬的就是在神面前人人平等的思 想。这就是贝多芬抑藏在心里的最重要的使命。

音乐史上是这样说的,史学家很”方便“地把贝多芬的死作为古典和浪漫的分界线。语焉不详,因为写音乐史的人也没弄明白,或者不愿意说明白。《第九》才是 古典和浪漫的分界曲。《第九》之前,古典音乐是为权贵服务的,从《第九》开始,音乐才属于人民,艺术才属于人民。人权的思想真正崛起,文艺复兴才真正完成 从神到人的历史任务。

读到这里,当你再听《第九》的旋律时候,是否会引发你更深刻的思考?是否更深刻地理解贝多芬的伟大?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 他什么了作文 父母之爱作文 教资作文素材 三年级童话作文 古诗作文 高考作文满分 小学生英语作文 我的理想 作文 作文点评 礼物的作文 满分中考作文 老师的作文 变形记作文400字 过年放烟花作文 我读书我快乐作文 一件开心的事作文 小学生搞笑作文 好人好事作文 什么让生活更美好六年级作文 十年后的我作文600字 人物传记作文600字 端午节作文600字 描写猫的作文 踢足球作文 习惯作文 帮助作文 老鹰捉小鸡作文400字 过年作文600字初中 我的烦恼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