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产们”的教育焦虑之根

2021-01-04 05:15:01
相关推荐

最近几年,每到小升初,初升小的4-7月份,全国各地都会有此起彼伏的关于基础教育的新闻,这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动辄上千万一套的老破小——学位房。由于优质的教育资源总是稀缺的,民众追逐名校片区学位房的热情日甚一日,将学位房的房价推上又一个高峰,也导致本已紧张的优质学位更加紧张。

为了抑制趋势蔓延,不少地方开始在优质片区的学位房上设置诸如购买年限、房产大小积分以及土地房屋属性等相关条件,而这些政策变动又触动了社会对教育公平诉求的敏感神经。

吊诡的是,我们的社会一边不断有天价学位房这种新闻,不断有低龄阶段的孩子因为学习压力过大、心理出现问题从而走上自我结束生命的不归路,每每,皆令人痛心疾首。但与热烈追逐学位房,不惜一切代价都要提高中小学生成绩升读名校以期考个好大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们的社会还在上演“读书无用论,大学毕业即失业”的另外一个折叠起来的现实。

这些已是非常普遍的社会现象。为什么会这样?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今天我就从两个维度去分析,其中一个维度是我们都是真正的无产者,另外一个维度是,我们很多人都是独生子女一代。

先从第一个维度分析——即我们很多人都是真正的无产者。

我出生于农村,还分有田地一亩。后来一路读书,然后在城里参加工作,户口也从农村迁移到了城里,老家已没有我的户口,我不知道我户口上土地要归于谁使用?现在都在年迈的父母名下,但父母百年以后,这些土地怎么办?归谁种?其实我是不清楚的。

事实上,这些土地是村集体的,不归任何一个人,每个人都没有土地的所有权。

一个大学毕业生,毕业后孤身一人来到城里,他可以凭借自己学习的文化技能谋得一个职位,并且可以依据自己的工作积累去购买城里的商品房,然后继续努力工作,将工作所得都沉淀到他的房子上,他也可以将钱存起来,但这基本上是跑不赢通货膨胀的。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用货币时代。不管遇到什么问题,也无论中外,政府采取的刺激经济发展的方式主要就是财政和货币政策,而财政政策的实质还是货币政策,说的简单一点,就是不管遇到什么问题,最终都是要印钱,印大量的钱来解决。中国不同于其他国家,从计划经济而来,在很多领域尚有很多的制度红利可以释放——所以,长期上我非常看好这个国家的发展潜力和发展空间。

这个基本事实就决定了,作为普通居民,你的工作积累,要想传承给下一代,让自己的孩子少奋斗一些,甚至走个捷径,会比较难,因为承载财富的载体太少了(在国外可以是私有化的土地、庄园),目前看,也就房子靠谱一些,连黄金、珠宝这种东西都不靠谱。

你自己的职位、社会地位吗?这个根本无法传承。

无论你是在阿里,还是在腾讯华为,抑或是国家公务员、编制内教师,你的职位都无法世袭给你的子女,你的子女未来要获取你的职位,他都需要走跟你一样的道路:努力学习,然后考个好大学,然后参加层层选拔性考试才能获得这些职位。你能为他做的,真的非常有限,除了买一套好的学位房,多报些补习班,多陪伴一些,就没有其他的了。

但这些都不足以保证自己的孩子可以在这个教育体系内的竞争中胜出,决定胜出的最主要因素在于孩子自身,在于他的天赋和性格。一个没有欲望、没有自我内驱力的孩子就是能在父母的压力下从这个机制中胜出,走上社会也会面临这样那样的生存困境。

我不是说这个竞争性机制不好。这其实是真正的起点公平——作为贫困人家的子女,我们受益于这个机制,但是一旦我们从农民阶层跳上中上阶层,我们同样受这个机制所约束。你哪怕是富人,高官,你的子女也要参加这个激烈的生存竞争——竞争的主要手段和路径就是教育,而现在很多中产的焦虑,其实无非是让自己的子女阶层不滑坡甚至再上一层。

从整体上看,这个竞争机制对我们的社会,对我们这个族群的未来,是非常好的。因为,它确保了每一个人,不管你现在是权贵富人,还是凡夫俗子的后代,你都要努力地去提高生存的能力——当然,我也承认,在这个机制下,也不断有人会利用权力财富地位来给自家的子女谋求私利,但这种事都会遭到处罚——比如山东的冒名顶替事件,普遍发生、连续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是真正的无产者,只掌握着自己的劳动技能,而没有对自己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在我们这个社会,略微接近有自己生产资料的就是马化腾、马云之类的企业家。他们有自己的企业,可以不断产生现金流和财富,且财富已富可敌国,但是他们的子女同样要学习,接受优质的教育,以供日后可以掌控父辈留下的基业。

这个难度也很大,商场的竞争更为激烈,且群雄环伺,事事变迁无常,稍有不慎,万贯家财即灰飞烟灭。从历史上看,父辈闯下的江山到子女手里败下去的例子非常多,座山吃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坦白地说,谁能保证自己的子女未来一定能继承自己的家业?单就学习成绩来看,现实当中,一对高学历夫妇的孩子可能连普通高中都考不上的案例并不是没有。但大家又往往不愿意接受这个事实,只能倾其所有去逼迫孩子,当资源紧张时,又会把枪口对准主管部门。

因此,在这种竞争机制之下,我们也很难有自己的顶尖艺术出现。

人类从事艺术这些所谓“不务正业”的专业,需要家庭家族有足够的财富积累供艺术家们挥霍。我在读西方艺术史时就发现那些艺术家要么是家族财富可以供其肆意挥霍一生,要么就是有王公贵族赞助。中国目前的很多家庭没有这个条件——这其实也是在中小学阶段,艺术素质类培训往往止步于小学六年级阶段的原因,因为大家都知道搞艺术花钱,而且只有搞出名才能挣钱,才能活下去,如果搞不成未来的基本生存都是个问题。

“独生子女”的后遗症

分析完上面一个维度,我们再来看看独生子女制度。

从大的层面讲,这个制度有效地控制了中国的总人口,减少了对有限资源的需求度,降低了生存的整体压力,但也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在我们这篇小文章中,其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独生子女制度造成了几个家庭的希望传承完全地压在一个孩子身上的孤注一掷。这个孩子没有兄弟姐妹,从小成长在一堆宠爱他的成人环境当中,他身边的每个人都爱他,都以他为中心,他也养成了自我中心意识。

现实当中,他又承载着几个家庭的希望,社会又需要他勇敢、强大和自信,而且他除了的父辈、祖辈,也没有旁系的叔叔、阿姨、姑姑和舅舅以及他们的堂兄弟、表兄弟这些家庭亲人的守望相助。他最容易产生的就是对这个社会的孤立感。如果从农村出来,飘到一个邻里关系淡薄、没有熟人的大城市,他的孤立感会更为严重。

我真切地意识到独生子女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利因素这个问题是在我有两个孩子之后。

一个孩子的时候,你拿走大宝的东西,他会哭的撕心裂肺,根本没有协商的余地。在二宝出生后,尚只有一岁左右的那个时期,老大具有非常强的进攻性,他总是在老二面前搞些小动作引起你的注意,而你重视的程度取决于他搞出来的动静,比如如果他能把老二搞的嗷嗷大叫,作为父母你就会极度地去关注他,哪怕是暴打一顿,他也获得了应有的关注度。

但我也注意到,这个时候的孩子会有分享精神,他热爱的东西,你是可以通过协商让他分享给妹妹的,就是说以前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他的物权自我意识很重,两个孩子的时候,就会弱一些,尤其是当看到妹妹的东西也可以分享给他的时候,他就更容易分享自己哪怕是非常热爱的玩具或零食。

在老二长到快三岁的时候,老大有时候会跟老二玩耍的很开心,但很多时候他也是故意挑逗老二,把老二搞的嗷嗷大叫,以吸引父母的注意。而老二这个时候就会开始向父母告状“哥哥打我”。我们现在已有意引导孩子们自己处理他们之间的冲突,比如争抢东西,要自己想办法找东西去交换,直接抢会被定义为强盗、小偷行为。

两个孩子之间可以建立起一个竞争性的小环境,在这个小环境中,不存在哥哥礼让弟弟妹妹的情形——尽管我们一再引导哥哥要让着妹妹,但实际上根本不会有这个意识,除非是再大一些才有可能——如果父母不偏向性地干预,这个竞争是完全竞争,而且最终的结果是良性的,每一个孩子都有了性格上的锻炼,他需要考虑他自己,也需要考虑别人的感受,而且他也理解了交易的概念,如果他想要别人喜欢的东西,就需要舍弃一些自己也喜欢的东西——这个意识对一个人在社会上生存非常重要,我们社会的基本规则就是这样的。

子女越多竞争环境越好,孩子越能发展出对于战略的分析能力。这个情况下,就是更多人争抢父辈有限的资源。如果是三个子女,或五个子女,竞争就会更为充分,就会出现拉帮结派的竞争态势,而在这种态势生存下的子女会具有较强的对周边环境的战略分析能力,这个能力非常适用于现代社会的生存,也非常适合分析国际关系中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夜郎自大,闭关锁国的国家在国际关系竞争中无一例外会处于弱势地位,这一点中国已有过深刻的历史教训。

不过,在子女的竞争过程中,父母对资源的公正公平分配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父母做不到这一点,则可能导致子女间的冷漠与仇视。如果你去看农村中的兄弟姐妹之间的闹剧,几乎所有的起因都是父母偏爱某一个子女而令其他子女感到不公,从而不顾兄弟姐妹亲情开始各种撕逼闹剧。

事实上,独生子女制度除了让孩子的成长从小丧失了一个竞争性的环境之外,还有另外一个后果,那就是它造成了家庭资源的孤注一掷,把所有东西都放到一个篮子里,而这违背了风控原则。

一个子女的话,你所有的资源都要投给他,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到他身上,他是潜力股还是垃圾股你都没有选择,虽说在遗传学上,“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儿会打洞”是事实,但现实当中,龙凤的后代,有可能不会飞,就擅长钻地洞。鲁迅的儿子不会写作,乔丹的儿子不会打球,拳王的女儿还愁嫁,我刘三石的孩子极可能不会码字、写作文,这些一点也不是小概率事件,而是经常发生的大概率事件。

但多个子女的话就不一样,一来,你分散了投入的资源,减少了孤注一掷一旦失败就是100%的风险;二来,现实当中,多个子女一起混蛋、混的都不如父辈,从概率上看也要低很多。如果几个子女中,能有一个像刘强东、黄光裕、王宝强这样的,那就是家庭、家族之幸!

在投资上,这叫用数量对抗随机性,就是风险投资那一套,一下子投资几十个项目,每个项目的投资金额都不高,最后只需要有一两个项目跑出来,能上市,整体上就是皆大欢喜了。

所以,有余力的人,还是建议多生个孩子,至少是二胎吧!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养法,再说这个时代,还有多少个城市家庭真正负担不起孩子们的吃喝拉撒?

我们都知道,从名校里走出来的,也有很多平庸无法继承父业的山鸡,而从烂学校里也出了很多叱咤风云的金凤凰!

这其实都是概率问题。不管你身价千万还是上亿,也不管你只是普通的租房打工一族,真正能对抗“阶层滑坡,代际下移”风险的大概只有一个路径,那就是回归人的生物本性:多生几个孩子!

当然,这不够成给你的家庭计划建议,一切还要量力而行!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中教投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诚信作文600字 未来的什么作文 春节作文800 关于阅读的作文 语文作文600字 阅读作文 故乡 作文 梦 作文 梦 作文 我学会了骑自行车作文300字 我最喜欢的季节英语作文 家国情怀作文600字 写春节的作文400字 写下雪的作文 成长的滋味作文 吃年夜饭作文 责任作文800字 春节的风俗作文 我的烦恼 作文 懂得作文 雅思 作文 快乐 作文 这样的人让我尊敬作文600字 元宵节作文800字作文 看花灯作文300字 叶圣陶杯获奖作文 新学期新打算作文 寒假生活作文600字 我的奶奶作文300字 刷新自我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