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历史上的信陵君有多牛?曾两度击败秦国 名列战国四大公子之首

2021-01-04 07:10:01
相关推荐

长平之战后,秦国傲立群雄,东进之路上再无对手。而邯郸城下,一个叫魏无忌的人横空出世,让秦国一统天下的梦,近乎破灭。

他叫信陵君,名列战国四大公子之一,曾是战国后期最为耀眼的人物,连强大的秦国都在他面前低头。

公元前260年,长平之战,赵国惨败,四十五万青壮近乎全灭。三年后,秦军再度攻赵,此时的赵国元气还未恢复,根本无法抵挡秦国大军。

于是乎,秦军兵临邯郸城下,赵国危在旦夕。其间虽然有平原君赵胜散尽家财,募得三千死士这样的壮举,但面对强大的秦军,这仍然是杯水车薪。

这时候,曾经傲立于东方六国的赵国,不得不低下高傲的头颅,开始向周边各国求援。其中,同为三晋的魏国,有感于唇亡齿寒,答应出兵救援邯郸。

但是,半路上秦昭王传来消息,威胁魏王,称谁敢救赵国,他就第一个打谁。想起曾经伊阙之战的惨败,魏王怂了,他害怕得罪秦国。于是,魏国救援大军停止前进,按兵不动。这种危急时刻,信陵君魏无忌站了出来,他从魏王处窃得兵符,赶往前线调兵出击,领兵的将军晋鄙不愿出兵,魏无忌将其斩杀,亲自接管大军。

随后,魏无忌率领魏军与邯郸城内的赵国军队里应外合,击破秦军。邯郸城因此得救,信陵君也名扬天下。如果你一个人能阻止秦国,那一定是信陵君。

公元前247年,又是魏无忌,领着五国诸侯联军,在黄河以南大败秦军,打得秦国紧闭函谷关,不敢言战。自此,信陵君之名,天下无人不知。

虽然他和同时期的春申君黄歇、孟尝君田文、平原君赵胜并称战国四大公子,但他的名望要远胜其他三人,天下豪杰皆仰慕于他,纷纷来投。就连年轻时候的刘邦,也曾取投奔过信陵君,想成为其手下门客,追随于他。只不过等他行至大梁时,信陵君已死,只能退而求其次,转投信陵君门客张耳门下。

要知道那时的刘邦可是楚国人,家住沛县,和大梁有着千里之遥。这么远都要来慕名投奔,可见信陵君的影响力。就算是秦国灭亡,刘邦依然崇拜魏无忌,每每经过大梁,就会去其坟前祭拜。甚至于后来称帝之后,还专门安置了五户人家,负责看守魏无忌的陵墓,世世代代祭拜。

可以毫不夸张地讲,在那个时代,你可以不知道七国国君是谁,可以不知道白起廉颇,但是你必须要知道信陵君,他就是那个时代的全民偶像。

但信陵君的结局是悲惨的。晚年的他,纵情酒色,不问世事,最后郁郁而终。

那么,曾经意气风发的信陵君,最后为何会变成一个酒鬼?

这还得要从他尴尬的身份说起。

信陵君魏无忌是魏国的公子,他的父亲是魏昭王,哥哥则是魏国现任国君魏安釐王。

魏公子无忌者,魏昭王子少子而魏安釐王异母弟也。昭王薨,安釐王即位,封公子为信陵君。

当然,兄弟俩关系还不错,并没有因为权力而发生太大矛盾。甚至于魏安釐王还允许信陵君在府中广招门客,建立自己的势力。由此可见,魏安釐王并没有太防备魏无忌。

正是因为如此,魏无忌当初才可以轻松地拿到由魏安釐王保管的魏军兵符,从而调动魏军,解救邯郸,从而名扬天下。

此后,魏无忌因为于赵国有功,被赵孝成王奉为座上宾。而他自己因为私自盗窃兵符,还杀了魏国大将,而不敢再回魏国,于是就留在了赵国。在赵国的日子里,魏无忌天天会客访友,日子悠哉悠哉,可他哥哥魏安釐王可就惨咯。由于魏国不听秦国警告,执意出兵救赵,导致秦军大败。

秦国自然而然地将这笔账算在了魏国头上,不停的攻打魏国。而魏国哪里是秦国的对手,丧城失地,节节败退,魏安釐王头疼不已。无奈之下,他只得是向东方其他东方五国求援,以期组成诸侯联军,合纵以攻秦。

但讽刺的是,没有诸侯愿意出兵,就算是曾经被魏国救援的赵国,也不愿出兵。除非是信陵君魏无忌请求他们,他们才愿意出兵。在他们看来,魏无忌的人情远比这个魏王有用。

魏安釐王不得已,只能是将魏无忌请回来。而魏无忌回来后,号召天下,诸侯纷纷响应,派遣大军相助。最终信陵君率领诸侯联军,把秦军赶回了函谷关,再度威震天下。

公子率五国之兵破秦军于河外,走蒙骜。遂乘胜逐秦军至函谷关,抑秦兵,秦兵不敢出。当是时,公子威振天下……

此时的信陵君焕发第二春,自然是意气风发。但是哥哥魏安釐王呢?他心里可谓是五味杂陈。

他才是魏国国君啊,但魏国乃至天下人,提起魏国,想到的不是他魏安釐王,而是弟弟魏无忌。长此下去,他魏无忌想要取代自己,岂不是轻而易举?

功高震主,这是任何时代,任何国君都无法避免的问题。为了自己的统治,魏安釐王有必要做出一些防范。于是在将秦国击败之后,魏安釐王就拿了魏无忌的兵权,而没有了魏无忌的五国联军,顿时分崩离析。最终在函谷关前被秦军所击败。

五国伐秦失败,东方六国失去了击败秦国的最后一次机会。魏无忌也因此心灰意冷,从此沉迷酒色,不问世事。

对此,世人都骂魏安釐王目光短浅,心胸狭隘。但将心比心,如果把你放在他的位置上,自己身为魏国国君,却要生活在自己弟弟的光芒之下,你会甘心吗?

所以,魏安釐王没有错,他只是为了自己的统治能够更加稳固一点。当然,魏无忌也没有错,如果他照顾了哥哥的感受,那他便不会成为天下人的偶像,不会有此名望,更不能联合五国伐秦。

有时候事情就是这样,你根本无法去评判它的对错,因为各自的立场不同。只能说这是命运吧,如果当初坐上魏王之位的是魏无忌,也许这天下又能出一个齐桓公也说不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300字写景 作文读书笔记 梨花作文 励志作文题目 去海边作文 经历作文600字 亮点作文 描写景的作文 牛人作文 关于游戏的作文 中考作文多少分 作文快乐的一天 快乐时光的作文 关于精神的作文 历险记作文 给我的启示作文 高中作文500字 写景400字作文 写景作文300 400字写景作文 语文满分作文 写人作文开头 初三作文题目 草原作文 600字写景作文 朋友作文500字 爆笑作文 曹操 作文 爱国作文题目 600字作文写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