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楼市“中考”|九大方向总结与展望

2021-01-04 17:20:01
相关推荐

来源: 丁祖昱评楼市

复杂多变的2020年上半年已结束。

我们将推出系列文章,全面复盘上半年房地产市场,并给出下半年市场的预判。

在国内疫情趋于稳定的情况下,房地产市场也从停摆、断崖式下跌的行情中走出来,并以超预期的速度稳步复苏。

展望下半年,分化或成常态,行业销售规模预期微降5%,但机会仍旧存在。

本 文 约 6410 字 阅 读 需 要 17 min

01

政策:

中央要稳地方要放

从政策层面看房地产市场,我给出了八个字“中央要稳地方要放”。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房地产的描述很短,是最近几年中最短的一次。在这其中,一共有两个重点,一个是“房住不炒”,二是“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两点加起来只有38个字,核心是一个“稳”字。

今年整体市场受疫情影响较大,我曾表示,房地产是中国经济的压舱石,这一点在此次疫情过程中表现得特别明显,只要房地产能够稳住,整体经济也能够企稳。

对于政府特别要求的“稳就业”来说,房地产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房地产是中国最大的制造业,房地产所带动的相关建筑行业几乎占据了整个中国目前制造业就业人口的40%,只要房地产行业“稳”,建筑业也能稳住,就业亦然。

在“稳经济”、“稳就业”之后还有一个需要稳的是“财政”,从今年上半年来看,各个地方的财政收入压力巨大,如果把房地产市场稳住,地方财政收入就不会有问题。

这主要分成两个层面来看,一个是土地出让收入,一个是房地产直接税收。只要房地产市场“稳”,那土地出让这块就不会有问题;税收方面,若按销售金额10%去粗略估算房地产税收,去年约16万亿的房地产销售额,约有1.6万亿的税收,这1.6万亿对整体的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巨大的。

因此,中央是希望房地产行业能够平稳健康的发展的。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主要以助力稳财政、稳经济、稳就业为核心。今年1-4月,整体财政收入滑坡,如果去除房地产,包括土地出让金、房地产各项税收等,整个财政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在土地出让相关政策方面,重点是取消限制性规定、增加优质土地供给、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款、延长竣工期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每年政府的土地指标是固定的,各地以面积配置,但是同样的面积,市中心的高端住宅用地和远郊工业用地的价值不一样,因此建议增加优质土地供给。

至于延期或分期缴纳土地款等,我认为一个城市如果可以适当放松一些政策限定,实际上是在为整个市场的活跃度做贡献。未来三四五六线城市的土地政策可能会进一步放松。

有关房地产交易方面的政策则主要以放宽预售、限价放松、人才新政变相松绑限购、购房补贴、公积金政策调整为主。

02

行业V型反转:

从20年最低到快速回升

从行业周期来看,这一轮的房价调整从2018年的下半年开始启动,在去年5月份金融新规出台之后市场一路向下,到今年的1月份出现疫情之后,在今年的2、3月份的市场继续直线向下完成最后一步。

今年二季度是市场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2018年下半年以来将近2年的调整周期结束,未来进入相对平稳的新周期。我认为二季度之后的回稳、回升不会重复过去4次调整中快速量价齐升的状况,接下去可能会在一个相对狭窄的箱体中稳步波动,既不会出现量的大幅度上升,更不会出现价格的大幅度提升,这一轮的发展我认为会相对更加平稳。

从销售规模来看,今年的1、2月份或者说一季度创造了20年来的一个新低,特别是同比的销售增长速度是20年来最低的一次,增长速度是-30%。进入4、5月份,整体回升非常快,从单月看,4月份已经是个位数的负增长,5月份已经同比上升,从累计数据来看,1-5月份的销售面积的累计下滑,目前处在-10%左右,所以整个销售的回升速度还是比较快的。

从开发投资额来看房地产开发投资回升更快,完成了明显反转,一季度整个的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是-16%,1-5月份的整体数字已经回升到0%,3月以来累计同比降幅持续收窄至0.3%,所以说房地产开发投资在一季度拉了整体经济的后腿,而在二季度又是整体经济回升的主要推动力。

2020年5月新开工面积同比转正、累计同比降幅收窄至12.8%。

土地购置面积则同比收窄至8.1%,但今年优质土地较多,同样面积下,土地的额外价位更高,所以从金额上看已经恢复。

03

城市市场:

持续复苏,5月成交同比转增

从新房市场来看,上半年供应压力普遍比较大。4月新房供应量达到上半年峰值,5-6月供应略有回落,推盘量不及2019年月均,二线同比跌幅最大超10%。原因在于,去年下半年金融政策对房地产市场的过多限制性,导致今年二季度整体供应节奏无法跟上。新房成交情况整体表现超乎预期,上半年累计跌幅收窄至14%,其中,3月份开始市场快速复苏,5月份已同比转增,6月略有回调但仍超2019年月均水平。

从二手房成交情况来看,3月下旬二手房市场逐渐恢复,速度略慢于新房市场,但二季度快速回升,6月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增长12%,创近一年内新高,恢复速度超预期。

土地市场上半年整体热度较高,4、5月份快速复苏,6月阶段性回调,成交规模已达近两年常态水平。由于市场热度较高,核心一二线城市优质土地出让带动溢价率再度走高。克而瑞监测的数据显示,6月300城土地成交溢价率达到16.8%,地价结构性处高位,3月以来,流拍率持续低位运行。

04

分化:

城市涨跌互现,豪宅火热、刚需接棒

分化,是上半年的关键词。城市之间分化明显,城市内部整体表现出3、4月份豪宅火热,5月份刚需接棒,一个城市当中一部分楼盘摇号抢房,一部分楼盘即便促销也没有客户来,整体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现象。

上半年,供应方面各个城市之间差异非常明显,其中郑州、杭州等新增供应同比超30%,深圳、宁波等跌幅超40%,南京、杭州等城市累计成交同比转增20%左右,重庆、西安、长春等跌幅超30%。显而易见,好的城市几乎不受疫情影响,从3月开始就一路火爆,甚至同比上升,但弱一些的城市疫情就像导火线,整体成交明显回落。

一个很有意思的数据是16个“高点城市”将城市之间分化差距拉大。一部分城市疲软的情况下,仍然有16个核心城市在6月份成交显著放量,其中,杭州、厦门等6城成交面积创2019年以来单月新高。

此外,4月是一个分水岭,3-4月,各地成交主要以豪宅为主,5月刚需盘接棒。上海、深圳豪宅成交持续提升,南京、青岛等翻倍增长。其中,杭州1000万-2000万豪宅卖出1551套,呈现翻番式增长,上海3000-5000万豪宅上半年卖出443套,同比增长31%,另外,单价15万元/平方米以上的豪宅,上海卖出67套,同比增长131%。上海北京深圳豪宅依旧坚挺。

各城市二手房市场表现分化明显,北京、深圳、南京、杭州等6月成交情况已达近两年高点,成都、苏州等同比仍跌40%以上。

项目分化严重也是上半年市场重要表现。疫后深圳、杭州、成都等核心城市高价盘去化速度加快,豪宅成交占比大幅度提升。具体到3-4月来看,深圳、南京、郑州、济南等高端市场火热,呈现出“一房难求”的现象,但上海、广州、济南等核心一二线城市远郊刚需盘去化惨淡,对比5-6月,4成以以低档产品驱动,客户刚需化特征明显。项目分化的主要原因是,5月以来,杭州、成都等高性价比、低档项目频频再现“万人摇”。实际上,出现“万人摇”一定是政策出现了一些问题,需要特别提醒地方政府,不能让因“限价”导致的价差现象持续下去。

上半年,土地市场也出现了明显的分化。一线城市加快供地、成交建面同比增68%,TOP10城市成交涨多跌少,因此今年是买一线城市土地最好的时机,深圳由于供应的问题量会少一些,北京上海和广州今年将创下最好记录。出让金额一线同比增86%,二线下跌,三四线持平,杭北上广等热点城市居金额榜前列,其中杭州、上海和北京土地出让金均破千亿元。重点地块来看,上半年上海徐汇滨江地块创全国总价新高,北京曾两度刷新今年最高单价纪录。这意味着,今年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的土地出让还是相当火爆。

05

非住宅市场:

压力更大,或持续数年

对比住宅市场而言,非住宅市场就没有这么乐观了。住宅市场一季度下降明显,但二季度复苏速度非常快,但非住宅市场压力非常大,疫情带来的压力将持续数年。

其中,办公楼整体供过于求,未来三年,一线城市供应量持续增加,深圳未来供应要占到当前总体存量的80%以上,上海在30%多,广州大概在50%左右,北京也在50~60%之间,未来供应量加大,整体的市场存在比较大的压力,去化速度放缓,北上广深去化周期分别为16年、11年、10年和30年,租金和出租率出现不同程度下降。

商业是房地产行业中受疫情影响最大的板块,重点城市商业出租率和租金双降。过去十年,由于受到电商的冲击,整体零售业态大幅度削减,用了大概3-5年时间,发展成为体验式商业业态,疫情导致体验式受到重创之后,接下去能够替代体验式商业的又是什么样的商业,这可能也是留给商业地产商的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酒店行业今年也受到重创,疫情直面冲击旅游业,酒店市场仍不容乐观。6月份,国内一些商务酒店有所恢复之后,酒店整体的入住率开始迅速回升,但是还不足以支撑比较高运营成本。再加上北京疫情的反弹,也对酒店的复苏产生了一些影响,未来酒店业和疫情的控制密切相关。

06

房企销售:

业绩超预期,头部房企回升速度更快

今年上半年的房企销售超预期。2、3月份的时候我们对销售的预测还是偏保守的,我们认为受疫情影响,房企销售绝不可能出现和去年同比上升的情况,但没想到一部分头部房企的回升速度非常快,甚至超过了去年同期。

从具体业绩表现来看,单月业绩同比逐月回升,销售恢复情况好于预期。1-5月,单月业绩同比逐月回升,1、2、3月同比回落,4月开始已经同比略微上升0.6%,5月份上升了12%。

各梯队销售入榜门槛降低,3月以来降幅收窄,TOP10、TOP20、TOP30、TOP50和TOP100的门槛大幅下降,但整体的降幅在收窄,百强门槛降幅最大,达27%左右,十强门槛只降了6%,所以“强者恒强”还是有道理的。

与此同时,规模房企竞争加剧,集中度进一步分化。规模房企能在这一次疫情中抓住机会的话,一方面能巩固行业地位,另一方面也有条件脱颖而出,特别是对储备到位、现金流稳定的房企来说,是一个弯道超车的好机会。

我认为,年内“促销售、抓回放”仍是重要目标。

07

房企拿地:

总体谨慎,二季度拿地“小阳春”

1-5月,20强中的很多房企表现还是非常不错,5月份20强房企中有一半的增长速度还是比较快的,像碧桂园,同比去年同期有涨有跌,但到了5月已比去年同期上升超过10%以上。

从投资的角度来说,总体还是谨慎,但今年二季度出现了“小阳春”,这和去年类似,去年房企也是集中在3、4、5月拿地,今年3月份的中下旬房企开始进入土地市场,4、5月出现了拿地的下降。

从集中度来说,TOP10投资集中度持续下滑,第二梯队“冲规模”势头显著,TOP10、TOP11-20拿地速度比较快,因为TOP10去库存的要求较高,拿地相对来说更加稳健和保守,但是十强拿地在今年上半年的占比37%左右,11-20强占比24%左右,加在一起前二十强占比超过60%,所以说强者恒强,土地仍然集中在少数的20强房企手上,接下去TOP20和后面的差距还会进一步的拉开。

今年上半年拿地态度整体先抑后扬,部分城市疫情后土地市场快速复苏。

从投资强度上来说,百强的拿地需求在二季度得以释放,11-20强的投资强度最大,我们从大体相同情况来看的话,1-5月份的整体拿地销售比已经达到了0.37,相比3月份的不到0.3要好很多,说明房企拿地态度都偏于正面,对未来的预期也相对看好。

3月主要还是国企、央企在拿地,现金流充沛但资金成本比较低,在3月拿到了一些便宜的土地,浙江企业在一季度成为拿地的黑马,和去年下半年也是有关系的,它们都有突破需求。

从4、5月看,基本上TOP50房企,特别是TOP20房企拿地都是非常快的。其中碧桂园、中海、中粮、融信这些都是进行补货,快速拿地。

4、5月销售TOP50房企投资金额比一季度上涨了50%,从这个数字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些房企对于拿地积极性的恢复速度都是非常快的。

从投资方式来看,招拍挂、合作拿地为主。招拍挂这次的占比达到了91%,只有9%是收并购的,和前两年有较大的改变,前两年收并购的比重较高,这主要是由于一方面收并购中的坑比较多,另外收并购的机会现在也越来越少,所以招拍挂就恢复了。

另外,合作拿地现在是主流,房企之间也需要合作,我觉得这应该是未来房企投资的一种方式。

投资结构中,中西部二线城市仍是重点投资区域,长三角地区竞拍最为激烈。中西部占比44%,长三角占比36%,但是中西部主要还是集中在少数城市当中,比如说西安、武汉、郑州、成都这些城市都是排在前列的,所以应该讲中西部的单核城市、省会城市受青睐。

08

房企营销:

转战线上营销,直播卖房常态化

从营销的角度上说,房企开始转为线上营销,2020年是线上营销的元年,或者应该说直播卖房元年,但是今年的直播卖房变成了常态,就像我们今天开视频会、开电话会、开网络会,也成为常态一样,今年的疫情也改变了房企营销的生态。

随之也出现了几大现象,如疫情之下房企转战线上售楼处,投入成本不高,展示效果又好的线上售楼处,目前已然成为了营销标配。

第二大现象则是从4月份起,尤其是6月份之后,网红、大咖、明星开始纷纷加入房地产卖房直播行列当中,我觉得这也是行业的一个进步。

第三大现象这是房企购房节持续上线,并热衷发放购房优惠券,特别是一些四五线城市,优惠折扣最低7折,有的房价甚至回到了三四年之前。

09

房企融资:

融资环境维稳,成本结构性下降

从房企融资情况来说,目前的融资环境相对比较稳定,稳定不代表乐观,从去年5月份开始,整体房企融资压力较大,由于没有新的政策出台,在过去的一年中,各大房企已经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应对之策。由于对现金流的重视,今年百强房企中出现风险的房企相对减少。

总体来看,今年上半年房企融资规模有所下降,但仍在逐步恢复之中,5月下旬,境外美元债重启且快速恢复,这使得规模房企的融资成本出现微降,与此同时,今年上半年境内债的发行规模也高于去年均值,成本也在下降,其中TOP11-30房企降幅最大。

今年房企仍在积极赴港上市,其中千亿房企祥生也已递交了上市申请,我认为今年可能会也会成为房企上市的高峰年,此外,物业企业上市潮延续,2020年预计有起码12家物业服务企业上市。

10

2020下半年展望

2020年整体政策继续保持平稳:2020年下半年,我认为政策肯定会继续保持平稳,其中中央政策还是强调稳定,地方政府可能会根据实际情况因城施策,总的政策趋势还是相对宽松为主,除非有个别城市出现了大幅的上涨、炒房等情况,否则今年没有太大的必要在政策上收缩,主要因为今年整体情况来看,经济压力仍然巨大。

2020行业销售规模预期微降5%:今年的行业规模,主要是指销售面积,我觉得会微降5%左右,主要由于三四线城市今年的整体销售压力相对比较大,一二线城市可能保持略微增长,综合全年来看,销售规模应该微降5%,如果销售面积下降5%,全年销售金额约在16万亿,销售面积约为16亿平方米,仍是历史相对较高区域。

下半年市场整体小幅波动,城市、项目分化将进一步加剧:从市场成交情况来看,我认为今年下半年会出现小幅波动,三季度从成交量来说可能会有所回落,城市之间、项目之间会出现分化。特别是一些非长三角、粤港澳区域范围内的三四线城市,他们的楼盘去化压力会更大。

土地供应将进一步加大,竞争有所放缓,非住宅和三四线供过于求:由于今年二季度开始供应有所增加,今年下半年整体土地供应会比今年下半年出现明显增长,同时竞争会有所放缓。同时,非住宅类土地及三四线城市的土会出现供过于求的情况,但是供过于求不等于没有机会。

TOP30房企销售表现较好,部分房企会迈入千亿行列:从销售上来说, Top30房企表现还会继续保持,我个人觉得今年约有四五家企业会迈入千亿房企行列。

物业仍是资本市场风口:从物业角度上来说,今年下半年物业仍然是资本市场的风口,只要几家最大的物业公司没有完成上市,比如恒大、华润、万科,那么物业市场我仍然比较看好。

房企利润从评估增值到减值,持有型资产规模较大的企业要做好减值准备:有一点我认为需要特别提醒,从全年利润角度来看,今年受疫情影响,商业和写字楼的评估,可能会出现减值。所以持有资产规模较大的房企要做好减值准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春天的声音作文400字 寻找幸福的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套用 九峰公园作文 星空的作文 国庆一事作文 写游乐园的作文 有关家人的作文 秋天作文小学 天下第一关山海关作文 小鸡作文100字 一次难忘的旅行作文300字 介绍自己家人的作文 爱在心口难开作文 音乐带给我的快乐作文 描写芦荟的作文 家务事作文300字 蜘蛛织网的作文 月亮的心思作文 我学会了滑板车作文 红歌作文 我学会了感恩500字作文 国庆景色作文 关于葫芦丝的作文 狗作文五年级 关于规则的英语作文 用心做事作文 以菊花为题写一篇作文 三年级作文童话故事 母校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