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蔡元培同章梫的两段交往

2021-01-04 18:45:01
相关推荐

章梫书法作品(资料图片)

阅读提示

蔡元培与章梫曾合力协助刘树屏编纂、修订了一套著名启蒙读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章梫任该书总纂,蔡元培则负责该书的审定

蔡元培与章梫两人皆为浙地名士,曾为京沪两地同事,有过两段鲜为人知的交往。

章梫(1861—1949),字立光,号一山。近代著名学者、教育家、书法家。浙江台州三门县人。光绪三十年(1904)进士,由庶吉士授职检讨。历任国史馆协修、纂修,实录馆纂修,功臣馆总纂,兼京师大学堂(北京大学前身)译学馆提调、监督,京师大学堂经、文科提调,邮传部交通传习所(北京交通大学前身)监督,学部图书局行走,邮传部丞参上行走等职。清亡后隐居津、沪,闭门著书,著有《康熙政要》《旅纶金鉴》《一山文存》等。

蔡元培与章梫的交往始于1901年。1901年正月,清末实业家叶澄衷捐资创办的上海澄衷蒙学堂落成,校董事会延聘翰林院检讨、武进人刘树屏任校长。建校伊始,百端待举,急需用人,蔡元培、章梫先后应刘树屏之邀来到上海澄衷蒙学堂,襄助刘树屏管理校务、规划课程、编审教材。5月间,刘树屏因事请假,聘请蔡元培代理校长1个月。8月,章梫被聘为总教,蔡元培则往南洋公学任特班总教习。他们在这里共事时间不长,但交情不浅。究其原因,除了同乡之谊、志趣相投之外,他们还都是朴学大师俞曲园的门人弟子。

章梫随俞先生研学十余年,“故於经训、小学,皆涉其藩,精研经谊,覃思雅故,皆实有所得也”。俞曲园则为蔡元培的受知师,于蔡元培有知遇之恩。在澄衷蒙学堂期间,他们曾合力协助刘树屏编纂、修订了一套著名启蒙读本——《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章梫任该书总纂,蔡元培则负责该书的审定。据《蔡元培日记》记载:1901年8月19日,蔡元培“识别澄衷蒙学堂所编《字课图说》竟”,第二天即“致章一山书,送《字课图说》,并还《文通》”。可以推断,蔡元培日记中 “识别”二字应是审读校对之意,说明《字课图说》最后由他校勘考订,主审定稿。在审读完《字课图说》之后,就交给该书的总纂章梫,准备付印。《字课图说》后来风行海内,成为家喻户晓的晚清儿童启蒙教材。

蔡元培离开澄衷蒙学堂后几年间,与章梫过从甚密,常常在一起聚谈饮酒。蔡元培日记中有过多次记载。如1901年8月24日:“看仲可、菊生、仲威。看一山。看铭甫。”1901年10月24日:“看章一山。”1902年2月21日:“午,约葆良、菊山、一山、振民、垕生、时勋、朗轩、武野苹、玫伯及大哥饮于江南村”。1902年3月29日:“振民、一山邀饮一品香。午后与妇、子看跑马。”这些聚餐人员中多来自澄衷蒙学堂,说明蔡元培离校后仍然与澄衷蒙学堂保持着密切的联系。1903年4月,章梫升任澄衷蒙学堂校长。但从1902年下半年到1905年年底,蔡元培都没有留下日记,因而此间他们之间的交往情况不得而知。

1906年,章梫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监督,致力于延聘名师,广罗人才,蔡元培、丁福保、寿孝天、喻长霖等硕学通儒应邀而至,人才济济,为一时之盛。1906年6月,蔡元培得悉清政府拟派遣翰林院编修、检讨出国留学,颇为心动,多次致函北京友人询问此事。当年9月,蔡元培自沪赶往北京,等候派遣。无奈愿赴欧美者人数太少,而政府又拙于经费,于是改派赴日本。蔡元培不愿去日本,只好逗留京城,等待机会。1906年7月20日,章梫于醉琼林餐馆盛情宴请蔡元培,聘请他担任译学馆教授,讲授乙班国文兼西洋史,蔡元培欣然就职。译学馆成立于1903年,于1911年9月并入京师大学堂,改为法律院,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为北京大学。由此,蔡元培称这次任教是第一次服务于北京大学。

蔡元培任职期间,编写了《国文学讲义》,所译日本井上圆了《妖怪学讲义总论》一书由商务印书馆出版。据当时译学馆学生陈诒先回忆:1905年,“我考入了北京的译学馆。第一学期国文的先生,我忘记了他的名字。他讲书很死板,同学们都不欢喜。到第二年,学校方面改聘蔡孑民先生。蔡先生一来就大不同了。他讲起书来,极其活泼有趣,大家上他的课,都觉得乐此不疲了”。其间,蔡元培与章梫数次聚餐畅谈,据蔡元培日记记载:“1906年12月5日,七时,章一山,醉琼林”,“1906年12月16日,十点钟,陈琦、章梫、陈兴、陈士苞、李璟(聚谈)”。蔡元培本拟一边授课,一边等待派遣消息。不料有一天,蔡元培收到家中来电:“家中有事,速归”,蔡元培茫然中急赶回家。原来家中并无要事,而是家人听到不利传闻,故电促其回乡暂避风头,章梫也只好去电解除蔡教授之约。蔡元培在译学馆只任教了半年,几月后即启程赴德国留学。两年后,章梫亦离开译学馆,赴邮传部任职。

辛亥之年,译学馆停办。过往之事,引人怀思。热心校友后来筹办译学馆校友会,编辑《京师译学馆校友录》,蔡元培、章梫均应邀作文以资纪念。章梫于1911年8月为第三次《京师译学馆校友录》作序,希望译学馆校友能和昔日同文馆校友一样见用于时,成效彰著,“但使异日之考是录者,与国史名臣、循吏儒林、文苑传目相表里,视同文题名而增耀”。1913年3月9日,译学馆校友会成立3周年纪念,蔡元培欣然题写祝词,对译学馆校友寄予厚望:“民国肇基,百废具举。莘莘校友,兹焉翕羽。商量旧学,培养新知。吾侪天职,毋荒于嬉。”1931年11月,时任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院长的蔡元培为第七次《京师译学馆校友录》题词,肯定译学馆的办学成就,“虽办理不久,同学亦为数无多;然而其中之高材生或服务社会,卓著成绩;或更求深造,成为专门学者;或从事译著,有信、达、雅三长;使此短期之学校,在历史上可以不朽”。两人对译学馆校友的殷切期盼与热情鼓励,泻于笔端,令人感奋。

辛亥鼎革,章梫避居不仕,他和蔡元培的交往渐趋疏落。1926年12月5日,他们工作过的澄衷学校为已故校董陈瑞海举行追悼会,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亲临致辞并题写挽联:“创议建设学堂,偕叶公不朽;力阻依赖教会,为中国之光。”章梫因病未到,寄来演说稿,并致送挽联:“八十余封君,家学上承太邱长;卅数年交谊,清风远颉陶朱公”,演说稿由教务长葛祖兰代读。两人均对陈瑞海先生盛情称赞,言辞挚切。1929年,由蔡元培、刘海粟筹备的“中华民国第一届全国美术展览”在上海普育堂举行,展出中国各地美术家及部分日本画家的作品,章一山有联屏书法作品参展。“七七事变”后,京津沦陷,章梫蛰居上海,痛思家国多难,一度身体病弱。蔡元培常委托属下王敬礼(章梫弟子,时任国民党政府中央研究院会计处、总务处主任)探望慰问,极尽关怀之意。抗战中期,蔡元培滞留香港,世事苍茫,两人音讯隔绝,再无相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感恩父母作文400字左右 找到自己的燃点作文800字 环境保护作文800字高中 东风为我来作文600字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作文500字 春天来了作文300字左右 每个站点都有风景作文800字 我的动物朋友作文350字 成长中的烦恼400字作文 创新作文800字高中 我的母亲作文600字初中 我也有属于自己的光芒作文 猜猜他是谁作文100字 传承文化作文800字 写信作文的格式怎么写 假期二三事作文600字 元宵节的风俗作文 童年作文350字左右 热闹的集市作文500字 为什么着色600字作文 时间作文800字高中 追求和放弃为话题作文 最美的遇见作文500字 自我介绍英语小作文 送给女朋友的小作文 番茄炒鸡蛋作文400字 优秀作文五百字 动物作文400字小猫 关于责任担当的作文 打开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