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安家皂之行的真情感悟《乡情无界》

2021-01-04 19:35:01
相关推荐

乡情无界

马家皂乡与河北省交界处一块界碑上,一面写着河北省,一面写着山西省。驻足这里,跨过河北只需一步。这一步多四毛钱,同行的几位问我此话怎讲,我说,过去单位出差,本地补助八毛钱,出省补助一块二,这一步出省了,还不多四毛钱。大家都笑了,没有住宿费交通费的票据证明不算。

那天我们就延着这条路走了一程,不是出省,而是出了县界。

作家高建英要回家乡为马家皂中学、马家皂乡政府、安家皂学校和定安营村捐书,约我们几个人同行,一来做个伴,二来捧个气场,还兼食客,不用说这是一趟轻松快乐的旅行。

我开车,还为她们拍照。早晨听高建英说不先回定安营老家,先去安家皂村为她本家哥抓阄分房。

一听安家皂我就激动,因为那里有我的童年记忆。脑垂体发育还不太成熟时的记忆总是带着太多的神秘,那里的土堡和堡门就像童话里的魔法城堡,海底城堡;公社大院的二大门仅也是一房高,可在一个孩童面前却是高耸的。还有生产大队的木大门和外边的高墙,大戏台、五龙壁、老爷庙、水圪沱和村南的学校,这些都是永恒不变的。而现实是没有几处存在的了,大多早已坍塌或拆除。

还有个好消息,高建英说,阎雪君也在,在乡里等着。这个消息同样让我激动不已,这位身为马家皂村人的老乡、中国金融作协主席、中国作协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名人又是一次近距离接触的机遇,因此这趟行程,心潮激奋的除了高建英就是我了,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一路上,车内的气氛轻松活泼,就像在上一堂作文课。老师说内容不限,题目自定。路程不长,来不及天上地下的海阔天空,因此留下一路未经整理的散文,不觉得目的地就到了。老师应该用红笔写下评语了:内容丰富,语言凝炼,然后一个“优”字,最后一个大大的“阅”字,再写上日期,2019年11月9日。

车上的气氛始终没有打断我的思绪。汽车转过弯,从沥青路上了水泥路,这是一段再熟悉不过的路程,今天突然间产生出些许陌生来。我已被折服,人的思想、情感这东西真的可以在某种特定环境下产生出超常的灵秀,安家皂村所属的马家皂乡已在2018年2月划归天镇县了。

以前下乡路过或专程调研,就像行走在自家的田头院落,来来回回次数多了,就像主人,一切活动无拘无束。而这次,生生地有些变扭,就像走亲戚,就像走进了别人家的菜园子,显出不少生分和拘泥。

我在《安家皂记事》里说,“安家皂曾经离我很近,又曾经离我很远,现在离我很近了,或许还会远去的”。这次,终究是离我远去了,不是或许。安家皂三起三落在阳高与天镇间归来归去,或是地理位置的特殊,或是历史对她的偏爱。这次,大概不会再次划归了,安家皂已稳稳当当地镶嵌在天镇县的版图上。

我的思绪终将是低沉的,为了一种说不清的理由,一种无奈的纠结与困惑。故乡故土的情结让我陷入到一种别样的思考,别样的念想中。想起那首“篱笆墙的影子”的旧歌:星星还是那颗星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河也还是那条河……心在吟唱,唱着唱着,唱得酸酸楚楚,满眼模糊。

1958年10月阳高天镇二县合并,设安家皂人民公社。1961年4月,阳高天镇二县又要分开,安家皂公社撤销。安家皂所属的马家皂公社划归天镇县。1971年7月,马家皂公社再次划归阳高。到2018年2月,在阳高县版图上存在近半个世纪的马家皂乡又被划归天镇县。

1961年之前的安家皂公社时期,我父亲在公社当副主任,我们作为家属居住在安家皂。

安家皂,我的半个故乡,怎就这样的忽远忽近,让我惆怅,让我彷徨。

安家皂村到了,脚已踏上这片土地,依旧炽热。

我转不出的思绪被大家调侃的话引了出来,说到人家天镇地界了,规矩着点啊。啊!是的,规矩点。

在安家皂新村委会门前,摆了几个长条桌,一台电脑和一台打印机,一个结实一点的纸烟箱的装票箱。

不一会阎雪君过来了,他招呼我说,先进里边办公室来,他们这事儿还早着呢。这就对了,他是该招呼我一下了,我成了他们的客人。在房间里闲聊,我借机送给阎雪君一部《阳高县志》,雪君还饶有兴趣地翻了翻,说谢谢啊。村支书巩振平,村主任睢秀兵也过来了。有些时日了,他们和这片天地一样,什么也没变,倒有点精神焕发。我们是熟人,我们还是安家皂村志照片里的合影人。但此时的他们,却是应该转过身来,笑脸相迎他们面前的客人了。

这是一处马家皂乡易地搬迁安家皂安置点,在安家皂村西南方。新盖的瓦房院有三间的,有两间的,传统的椽檩结构,青砖红瓦,大玻璃窗,可出入大马车的红大门。路面全是整齐的沥青路,边缘也都砌着彩砖,分开好几路。分房抓阄的人们来的很多,围在村委会门前,吵吵嚷嚷。有乡干部和村干部在维护着秩序和指导着人们。抓到号的登记,登记过的领钥匙看房。

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肩挎长带挎包,一会用手机拍照,一会又用笔记着。此刻,我仿佛看见长篇小说《今年村里唱大戏》《天是爹来地是娘》的初始影子。

安家皂离马家皂乡十多里路,这里也是阎雪君采访采写、组字组稿辛勤耕耘的一片土地。这里都是真正的老家,每当他回来,冬天的豆腐坊,夏天的菜园子,春耕秋收的田野里,都会有他的影子。他把根扎进泥土,把文字洒在家乡的土地上,用家乡的泥土浸润。因此,阎雪君的文学作品,每一个文字都棱棱角角地沾满了乡土泥巴,满溢着乡村杨柳树的、蒲公英的、和米米蒿的芳香。

午饭后回到乡里,看来主席是不准备午休了,我们当然更没了睡意。

一个名作家,中国金融界的文学领军人物,健谈自不必说,他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谈起。我听过阎雪君的讲座,知道他讲座从来都不备稿子,哪怕是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上讲座,亦是如此。在家乡的土地上,接地气的话当然是主题,谈工作,谈生活,谈社会实践,谈人生信条,谈文学创作,还有闯荡社会的经验。他总会谈起上小学差点毕业不了的话题,初中三年、他却念了六年,高中三年、他又念了六年,偏科偏到连自己都看不下去了,于是,一狠心,放下了理数课,最后连本带利一大注全部押在了文学上。我说的连本带利,那时的阎雪君哪里还有什么利哩,就是本也不足。就这样,没有退路,没有选择,只有紧紧抓住文学,砥砺奋进。有志者,事竟成。苦心人,天不负。终于,文学成了他走向辉煌的天梯。

从县到市,从市到省,再到北京,成为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主席。在国家级、省部级报刊发表文学作品360多万字。长篇小说6部,中、短篇小说50多篇,金融调查研究、新闻报道等200多万字。主编《中国金融文学》杂志,《中国金融作家作品选》等。

一中午的海阔天空,往事如云。

阎雪君此时的身份,可以说是个乡下的农民,也可以说和我们一样什么也不是的普通人。这是职业的习惯,常常在最底层体验生活时让他放低身段,躬身腑首,脚踩牛屎泥巴,融入生活现场。这大概就是一个真正的作家的风采风度。在大地母亲的怀抱里,他有值得骄傲的理由,同时他还有谦逊的胸襟胸怀。

阳高、天镇,农村、城市,马家皂、北京,那些往事,那些人,那些岁月里大大小小的故事,充满艰辛,也充满豪迈。

一个行走在全国各地山山水水间的文化名人,阎雪君储备了极为广阔的人脉关系。他需要面对大大小小的层级,大大小小的人和事,国家级的,省、市、县的,还有乡村农民,进哪家就要说哪家话,他的人生阅历可谓精彩。我说,主席这儿除了书、奖状、证书之外,应该还有一长串的面具。

下午稍迟时到了高建英的老家定安营村,捐了书,然后到她堂哥高菊文家,家长里短了一通,要回去了,还是给每人塞了一包豆腐干。熟悉的味道,清香诱人。这是家乡的味道,这是异乡的味道,这应该还是原来故乡的味道。

当我们返回时,界里界外的界限已经不重要了,界限,其实原本就不明显,一边是天镇县马家皂乡安家皂村,一边是阳高县古城镇的古城村,两村之间,可能就是一条小水沟,也可能是一堵墙,还可能是一颗树各占一半。界里,界外,我已无法鉴别。其实,只要乡情在,只要真爱在,就没界限。

大爱无疆,真情无界。

作者 马润

马润,网名洋河两岸,阳高县人社局退休职工。行走于文学、摄影这片天地间,无大建树。大同市作家协会会员,大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曾服务于阳高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为阳高革命老区撰写通讯稿件,参加编写阳高革命老区志及大泉山等六个村村志,并提供影像资料。在杏苑杂志、山西老区开发、大同晚报、塞北文苑、大同作家等刊物发表散文作品。参加二轮《阳高县志》的编纂,《阳高年鉴》特邀副主编。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练字作文800字 作文日记300字 坚持的材料作文 新闻特写作文 真情作文600字 宝石花的作文 作文我是一个好孩子 关于猫的作文结尾 委屈的作文400字 父母之爱作文 写给两年后的自己作文 作文书香伴我成长 牵手作文600字 学会欣赏自己作文 高考作文必备素材 美的力量作文 健康生活方式作文 学校的长廊作文 赞美中国的作文 我们班的同学作文500字 初中元旦晚会作文 一件烦恼的事作文400字 怎么辅导作文 明信片英语作文 暑假作文500字 清明节作文800字作文 我不再退缩作文600字 英语记叙文作文 描写黄山云海的作文 幸福很简单作文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