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书法鉴赏的五种方法

2021-01-04 22:25:01
相关推荐

欣赏课是中小学书法教学中最为常见的课程类型。运用怎样的教学方法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让中小学生走近经典、感受经典、欣赏经典、了解经典,是中小学书法教育中尚需不断研究的问题。本文作者结合实践,给出了五种欣赏课的教学方法,相信对一线中小学书法教师有一定的启发和帮助。

书法课课堂场景

当今中小学书法教学多呈现出以技法教学为主而鉴赏教学方法简单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一方面在于书法教师认为鉴赏只是技法教学的辅助课程,没有以鉴赏为本位、从艺术的层面出发理解鉴赏课。另一方面,书法教师对教育理念缺乏学习,教学以技法为中心,而非以学生素养为中心,忽视了学生感知能力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对此,笔者总结了书法学科鉴赏课的具体教学方法。

方、尖、圆的物理特征

01

比较法

这一方法主要用于对细节敏感度、感知力的培养。可找在某一方面有巨大差异或微妙差异的两幅作品,如将八大山人消磨掉笔锋的起收笔较圆润的作品和以展现精致笔锋为尚的《兰亭序》进行对比,将弘一法师晚期书作与八大山人书作进行对比等。

唐 冯承素摹 《兰亭序》(神龙本画心)

若两幅作品风格、用笔等方面差异过多,则效果不好。这样的作品难于找寻,故可借用修图技术辅助教学,将原图与有目的修过的图进行比较,可获得极为直观的效果。这种比较要从感性感受落实到理性分析,学生可具体讲述这种差别带给自己的观感差别。关于此一方法,还有一种运用法,即与自己脑海积累的印象进行比较。许多有经验的鉴赏者面对单幅作品便能准确定位作品的特征、与某些书作的异同,这便是积攒了众多书法相关视觉经验的结果,是比较产生的结果。

书法和绘画作品中暗示出的势态

02

分离抽绎法

书作中包含的形式关系过于复杂,分离抽绎法是将复杂对象简单化,从单一层面分别感受书作。关于如何分离,分离出多少层面,笔者认为要打破以往按传统学字的方式由笔画、结构、章法三方面进行分离的方法。

当今视觉文化盛行,脱离了毛笔日常书写需求,书法被定位为艺术,故鉴赏的层面、方式需更细致、多维。据首都师范大学甘中流教授分析,具体可分为八个层级,八个层级分别为点画、偏旁、字形、字组、行、行组、局部、整篇。这种分法亦适用于中小学视知觉感受的训练,可根据不同书作选取有代表性的方面进行分离抽绎,就抽绎出来的某一层级进行大小、疏密、曲直、位置、比例、质感、隐显等方面的分析。

唐 颜真卿 《祭侄文稿》 绢本 28.2cm×7

03

综合法

以作品为中心,先感受作品传达的总的信息,如阳刚、杂乱等,再细化到不同形式处理方面,分析各方面相互间的作用。运用此方法时,学生只有具备分离抽绎的能力,具备就某一层面分析关系的能力,才能较顺利地掌握综合法。由于综合法的训练需要一个长期的、不断深化的过程,可以从十几岁的学生开始体验,直到成年的深入运用。故在中小学阶段,针对不同作品,每个学生对作品分析时能涉及三个层面即可。

教师可以引导 10 岁至 13 岁的学生拼贴

04

运用比喻、类比启发联想扩充经验法

鉴赏不是对对象冰冷的分析,而是与对象产生通感或情感交流。情感的发生又首先取决于物象是否引起观者联想,联想之后再对对象进行产生联想的原因分析和形式层面分析。

就脑海中有一定物象积淀、想象力极为丰富的中小学生来说,当学生认为观看的物象很陌生而无法产生联想时,或无法感受物象与教师描述有相关性时,通常是学生未找到观看物象的切入点,往往是教师类比运用的物象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

汉 隶书 《张迁碑》局部

因此,教师在学生无法理解书作、无法对书作产生感受时,要描述从哪个视角观看对象,教师对书作的比喻、类比要用学生熟悉的事物。前者可提示是外轮廓、线条质感角度,或是其势态角度。关于后者,教师可借用美术、文学、摄影等作品进行引导。如学生虽见过杨树,但是对杨树的感受一般是从挺拔的角度感受的,未曾从多棵树树干疏密的角度进行观察。在讲述行草书作品行间疏密问题时,教师单提杨树还不足以引发学生思考,应先展示树干疏密角度的作品,然后再引导到对行的理解上。此类引导不要强求学生能即刻接受。

7岁至9岁的学生往往会过分夸张某些特征

05

实践辅助鉴赏法

上述任一种方法,在教师演示后,必须要学生实践体验。实践不是单纯某一技法的重复练习,不仅仅是笔墨实践,实践方式可有上文提到的动作的模仿、拼贴游戏、勾画提炼等,目的是为了加深感受。笔墨实践不单单是传统的以字为中心、以笔画为中心的训练,而是多维度的,包括在6岁至9岁阶段的动作学习,在10岁至13岁、13岁至15岁阶段的提取勾画墨色间相互关系,这些是更广义的、从更开阔视角认知的笔墨实践。

清 傅山 草书《临阁帖》

关于这种实践要达到的程度问题,笔者认为学生临写时必然达不到艺术家的水平,但是通过体验,学生能对教师所讲、自己所见有更深切的体会。以上是以书法鉴赏为本的书法教学方法的探析,若思考鉴赏与已有的中小学书法课程写规范字的教学的关系,笔者认为应该是鉴赏与写规范字并重。写规范字的要求可以从书法的实用功能方面理解,鉴赏培养多元感知能力的追求可以从书法的艺术性方面理解,两者并不矛盾。

选自《书法教育》中小学版2020年第贰期

《中小学书法鉴赏教学定位及教学方法探析》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传统节日作文300字三年级 描写春节的作文300字 写人的作文题目大全 电影观后感800字作文 最美的遇见作文600字 令我难忘的一件事作文 我家乡的春节作文 记忆深处作文600字 五年级寒假作文 有关过年的作文 什么伴我成长作文 新年新气象作文 作文集序言 六年级英语作文范文 我最喜欢的食物作文 关于烟花的作文 看烟花的作文 下雪啦作文 关于下雪的作文 价值作文600字 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 新年作文300字 记事作文500字 八年级作文600字 做灯笼作文 我的周末英语作文 我和我的祖国 作文 妈妈的手 作文 欣赏作文600字 八上英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