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长沙这些人入围中国“网络感动人物”候选名单!投他们一票!

2021-01-05 01:25:01
相关推荐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投票

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

在这个充满爱与希望的春天,“中国网事感动2020”网络感动人物评选又一次站上了新的起点,也如约踏上了寻找发现感动的旅途。

“中国网事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活动由新华社发起,新华网、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承办,自2010年起已成功举办十届。该活动是国内首个以基层普通百姓为报道和评选对象,由新华社记者走访基层挖掘感人故事,不同机构推荐候选人,发动网民通过新媒体方式进行线上、线下评选并进行年度颁奖典礼的公益品牌活动。

一、评选宗旨

评选活动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宗旨,评选“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的网络人物典型,用网民身边的感人事迹感动网民,旨在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为网民提供新时代的精神指引,使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无时不有。

二、评选标准

候选人通过“新华社记者深入采访+合作媒体挖掘+各地省委宣传部/网信办推荐+各大高校和NGO组织推荐”的方式进行征集,可以是来自教育、医疗卫生、基层干部、农民、武警官兵等行业具有新时代特色并能够激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基层人物。

候选人需满足以下条件:

1.被推荐对象需为具有网络影响力的基层人物;

2.被推荐对象的主要事迹需发生在2020年度或主要影响产生在2020年度;

3.被推荐对象需为成年人(未去世);

4.被推荐对象的事迹应“起源于网、放大于网、互动于网、影响于网”,正面积极、向善向上、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评选模式

今年的活动将延续往年的模式,采取季度初评和年度终评相结合、公众线上投票和专家线下评审相结合的评选方式,包括提名、审核、展示、网民投票、专家评审、计票、再次审核、结果公示8大流程。

征集到的候选人经组委会严格审核后,通过各种媒体渠道向网民展示并接受网友投票。网络投票结果与线下专家评审投票进行加权排名后产生获奖人物,其中网络投票占比45%,专家评审占比55%。前三季度每季度评选10位季度获奖人物,年度评选候选人将由30位季度获奖人物综合第四季度若干位新进候选人物进行年度评选,最终评选出10位(组)年度感动人物,最终结果将于“中国网事·感动2020”年度人物颁奖典礼现场公布。

四、评选时间

“中国网事·感动2020”一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于4月1日启动,公众线上投票时间为4月1日9时30分至4月16日11时;二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拟于7月1日启动,公众线上投票时间为7月1日9时30分至7月16日11时;

三季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拟于9月30日启动,公众线上投票时间为9月30日9时30分至10月15日11时;年度网络感动人物评选拟于12月1日启动,公众线上投票时间为12月1日9时30分至12月15日11时。

五、投票方式

评选期间,公众可通过新华网PC端、新华网客户端、新华网微信公众号参与投票,每个用户每天可投10票,同一候选人每位用户每天只能投1票。同时,公众可通过微博参与#网聚感动#话题互动,了解感动人物故事。

滑动阅读

我们大长沙这回

有哪些“活雷锋”们

入围了此次评选活动呢?

那么接下来

就让小布为你们

一一介绍

肖锦峰、黄蓉晖

疫情期间空巢老人的贴心“儿女”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网信办推荐

受疫情影响,78岁的刘元喜和83岁的老伴陈创杰的女儿因意外的乘车史,需要居家隔离十四天,长沙市天心区金盆岭街道狮子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时任)肖锦峰和主任黄蓉晖当起了老人的贴心“儿女”。

从2月初开始,肖锦峰和黄蓉晖担起了照顾两位老人的责任,在之后14天里,为他们买菜、购药、送口罩、联系社区医生做体检……成了老两口的“临时儿女”,始终保持联系。

这14天里,有“岁月静好”的日常,也有让“儿女”捏把汗的时候,“买药事件”就让干了14年社区工作的黄蓉晖差点慌了神。

“2月10号那天,嗲嗲的血压一下子飙到了160。”黄蓉晖说。“嫒毑打电话给我,听得出她很急很急。”疫情期间,街上门店歇业早,那天又很不巧地下起瓢泼大雨。黄蓉晖冒雨骑电动车在街巷里穿梭。冰冷的雨水很快钻进了她的羽绒服,渗到了鞋袜里。全身湿漉漉的她,最终买到了降压药,化解了这场“危机”。

狮子山社区是老社区,居民以老年人为主。疫情期间,社区工作人员一起全天候守护着社区,守护着社区老人的身心健康。

陈创杰和刘元喜的女儿就将解除居家隔离,回来继续照顾老人了。临走前,黄蓉晖伏在刘元喜的耳边问:“您下午还想我来不?”“我天天想你来!”刘元喜说。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3

容从俊

“隔离区的大管家”

——中共长沙县委网信办推荐

大年二十九开始容从俊放弃春节假期,主动请缨在医学隔离区24小时负责武汉人员、密切接触者及境外疫区归国人员的心理疏导、接收安置、代买代办等服务,手背因频繁接触酒精而开裂出血,每天零零散散最多只能睡四五个小时,连续46天没回过家。

他便是星沙街道卫健办主任容从俊,在新冠肺炎防控期间兼任医学隔离点临时党支部书记。他全程主导集中医学观察点改造,根据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设立了清洁区、安全区、半污染区、污染区和隔离通道、志愿者通道和隔离区,并制定集中医学隔离流程、心理疏导小贴士、隔离点突发情况应急预案等各项规章制度,为隔离点顺利、高效运行奠定基础。他24小时驻守在医学隔离点,面对不分昼夜的各类突发事件,他总是冲在一线,经常凌晨两三点钟还要处理突发事件。人员入住与离开时,是他积极对接确保零失误;留观人员心情郁闷想要强行离开时,是他耐心解释政策并通过微信视频进行心理疏导;查看到武汉留观人员恰逢生日时,他主动自掏腰包联系16家蛋糕店和鲜花店,给滞留长沙的武汉人员过了一辈子难忘的隔离区生日,并协调爱心大巴长途近400公里送行19名武汉赴日游学团回家,真正实践着“隔离病毒不隔离爱”的湘鄂一家亲。

容从俊用主动担当的作为,实践着“六个带头”工作要求。为避免将万一有可能的病毒带出去,他连续46天再也没有回过家。特别是在医学隔离点被公布之后,几乎所有人绕开走,他却吃住在医学隔离点,成为了最美“逆行者”。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3

张维

抗疫“蔬菜哥”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网信办推荐

疫情防控期间,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沿江村的张维看到农村部分菜农蔬菜滞销,居家居民日常采买蔬菜不便,他当起“蔬菜哥”,不仅主动为居民送菜上门,并且链接电商平台,化零为整、转战线上,有效解决蔬菜滞销问题,更解决了部分长沙市民购买新鲜蔬菜的需求。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长沙市天心区南托街道沿江村的张维从菜农那了解到,新年后,因受疫情影响,菜地里的蔬菜无法送出,出现滞销,不少菜农正发愁。而不少居家的老百姓过年储备的新鲜蔬菜已经吃完,蔬菜需求旺盛。

发现了老百姓的刚需和企业的困难,张维立即通过朋友圈架起了连心桥,发起不隔夜不泡水不喷水不接触的当地当季蔬菜配送业务,配送方式采取随机品种,5个新鲜蔬菜、不低于5斤、售价20元(含配送费),受到居民广泛欢迎。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路子很快吸引了多个蔬菜基地加入,配送范围也覆盖长沙市内五区,电视购物平台也公益为这一方式进行推广,帮助长沙周边菜农解决销售难题,更为老百姓提供新鲜的日常蔬菜。

化零为整、报团取暖、转战线上的方式,不仅解决蔬菜滞销问题,也部分解决了长沙市民购买新鲜蔬菜的需求,张维被市民亲切称为“蔬菜哥”。截至目前,仅沿江村一个点就为长沙市民提供新鲜蔬菜近10万斤。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4

刘宏志

“万里汪洋赤子心”

——中共长沙市岳麓区委网信办推荐

5天5夜,辗转驱车700公里,奔波75家药店,筹集60000多个口罩,飞越3500公里,刘宏志和15个游客一起从印尼“人肉背回”长沙,毅然决定支援家乡。

突然袭来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同样也牵动着远在印尼美娜多经商的长沙市岳麓区党员刘宏志的心。

大年三十前一天晚上,在印尼经营餐馆的刘宏志得知国内疫情严重,医疗物资紧缺,便产生了向家乡捐赠医疗口罩的强烈意愿。两天后,他开始四处奔走采购口罩,发动当地所有资源和朋友,驱车辗转700多公里,从各种渠道进行采购,最终筹到61520个医用口罩和N95口罩。

口罩采购的问题解决了,如何运回国内又成了一道难题。刘宏志毅然关闭了自己在印尼经营的餐厅,顶着每个月50000元的亏损压力,主动联系到印尼当地的导游领队,辗转拜托15个长沙游客“人肉背回”,和他们一起以最快速度将物资运抵家乡。

1月30日,大年初六下午,随着第二批从印尼美娜多运出的医用口罩落地长沙黄花机场,连续奔波五天五夜的刘宏志稍微喘了口气,便开始着手联系口罩捐赠事宜。当天晚上七点,刘宏志马不停蹄,将满载爱心的2000个医用口罩捐赠给岳麓区政府。次日,剩余的口罩也逐一被捐赠到长沙市一医院公共卫生救助中心等多家医院和红十字会,支持长沙市疫情防控工作。

“祖国一直都是我们漂泊在外的强大后盾,现在国家有难,也希望尽自己的能力来回馈祖国,为抗击疫情尽一份心、出一份力。”刘宏志用自己的行动展示着一名党员的“万里汪洋赤子心”。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4

史润东

抗“非遗战‘疫’先行者”

——中共长沙县委网信办推荐

战“疫”期间,党员史润东充分发挥自身文艺特长,自编排演快板段子、皮影戏剧,创新宣传防疫知识,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庚子新春,大疫来袭,眼看着新闻里疫情一天天严重,身边的村民们却还三三两两串门拜年,甚至聚在一块打牌聊天。家住长沙县果园镇的史润东越来越坐不住了,怎样才能让乡亲邻里都意识到防护的重要性?

还是从老本行开始。挑灯夜战,不像年轻人都在电脑上干活,老史拿起一张白纸就开始创作,涂涂改改,写写划划。史润东边哼唱,边修改,一晚上就写出了剧本,一曲《七抓七早预防肺炎》出炉了。

双手灵巧地操纵着皮影,亮出一副上好的嗓音,面前架起一支手机,这幅热闹上演的场景可不是网红直播,而是史润东在家里排演新创作的抗疫皮影戏。熟悉的铿锵唱调,相似的老生身影,不同的是手中多了一幅红艳艳的新潮标语“万众一心,防控疫情”。

史润东说,新时代的多种传播方式让他找到了传播传统非遗文化的新思路,也借着“蹭热点”的机会,让更多人了解到了皮影戏的魅力,能让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戏为战“疫”送去力量,他感到非常光荣。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4

郑能量

逆行武汉传递“正能量”

——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委网信办推荐

郑能量,人如其名。27岁的长沙小伙郑能量,在湖北武汉作出“封城”决定,许多人谈“鄂”色变时,他却选择“逆行”北上,一人一车来到武汉做志愿者。

1月25日大年初一在朋友圈立下“生死状”:“知道此行凶险,已抱必死之心,始明不惧之志。如果我命数至此死在了疫区,就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里,让它漂回湖南。”这是郑能量在朋友圈写下的话语。而后,他冒着生命危险用行动践行着诺言,“帮武汉同胞做点什么 ”。

刚开始,郑能量加入武汉007救援车队,由车队派发接送医护人员的单子。白天,他穿梭在大街小巷不计报酬,到了晚上便在车上和衣而睡。几天后,他有些“不满足”于现状。一天24小时待命,好像从不睡觉似的,有单就抢着接。

被“勒令休息”的郑能量想办法与求助者单独联系。得知一些病亡者遗体无人运送,他找到殡仪馆,主动提出协助运输遗体。车队曾接到一个女孩求助,说她母亲患有癌症在做化疗,最近又疑似染上新冠肺炎,急需去医院检查。人人都知道这是高危病患,接上车就是一块“烫手山芋”,郑能量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勇敢地接下了这个“单”。

危难关头,不做看客;心怀侠义,勇于担当。在郑能量的世界,充斥着满满的正能量。他的行为传递出的力量和温暖,感染鼓舞着身边的人。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5

杨士泉

“最美战疫志愿者”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网信办推荐

在暮云街道抗疫一线,杨士泉以大无畏的精神,主动请战,自费20万购买防疫物资,无私奉献,连续50多天战斗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我志愿加入抗疫一线,不计生死,不辞辛劳……”2020年1月24日,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杨士泉主动放弃休假计划,立即回到长沙,向暮云街道党工委递交请战书,投入到防疫阻击战当中。

为解决防疫物资燃眉之急,他独自开车500多公里前往外地购买口罩,饿了就在高速路口吃饼干泡面,倦了就睡在车里。通过2个日夜的努力,杨士泉自费购买防护物资20万余元,并第一时间送给街道医护、公安交警、环卫工人等一线抗疫人员手中。在各大型生活超市、物业、门店都能看到红马甲的身影,杨士泉和伙伴们在社区内忙着宣传防疫知识、开展体温监测及消杀工作,免费给居民发放口罩及酒精。

操着一口流利长沙话、做事风风火火的杨士泉,见到他的人都以为他是本地人。其实他是河南信阳人,14岁背井离乡,只身来到长沙寻求发展。杨士泉说:“在我露宿街头、食不果腹的艰难日子里得到很多身边‘雷锋’的帮助,现在我有能力了,我要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5

汤俊杰

“一双义肢迈出比常人更坚定的步伐”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网信办推荐

凭着一双义肢,汤俊杰当起忧心乡亲的“急先锋”,第一时间采摘自种蔬菜600余斤、发动乡邻筹集蔬菜5000余斤、募集口罩16000余个,全部无偿捐赠。

汤俊杰,双下肢截肢,仅靠一双义肢行走。他是长沙青年志愿者,也是爱心家园的“大家长”,不仅承担着接送智障人士的重担,而且经常将自家种的蔬菜、食品与大家一起分享。几年来,汤俊杰累计服务爱心家园人士140余人次,超过一万小时,募集帮扶资金50余万元,帮扶6个社区残疾人申请各类救助资金20余万元,推荐残疾人及其家属就业30余人,帮助重度残疾人申请重残补贴40余人,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类活动120余场次。

2020年初,新冠肺炎病毒蔓延全国。国难当头,汤俊杰义不容辞站出来,自发组织志愿者投入到抗击疫情阻击战中,连续60余个小时连轴转,一刻也不停歇,一直在一线奋战,用4万多元“搞定”了1.6万个口罩,无偿捐献给社区、公益机构和残疾老人。了解到社区居民买菜难的现状,汤俊杰主动带头采摘自种蔬菜600余斤,同时带动本地村民,总计捐出5000余斤蔬菜。2月份,汤俊杰主动缴纳党费2000元,并向长沙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捐赠价值3000元的消毒液。

汤俊杰是一名残疾人,六口之家共有五个残疾人。但汤俊杰身残志坚、心存大爱。疫情当前,汤俊杰时时刻刻想着为残疾人、孤寡老人、居家隔离对象奉献自己的一份爱心。看到汤俊杰每天开车在外面为残疾人送口罩、蔬菜,个别亲友也对他的举动有些不理解,汤俊杰憨厚地表示,“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这都是我应该做的。”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5

付耀

“将公益进行到底”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网信办推荐

党员付耀创办公益组织,十年如一带头做公益;“驻小区、入楼栋、进家庭”战疫情,尽职尽责守护一方平安,用公益行动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长沙市青园街道湘园社区党员付耀总是很忙,忙着社区的公益课程,忙着义务宣讲党的方针政策,忙着为困难群体献爱心、送温暖……付耀的忙都离不开公益。从社区热心人到优秀志愿者,到首善公益服务中心负责人、社区网格党支部书记,付耀的公益之路走得很坚实。

付耀当过农民、银行大堂经理、保安,因拆迁安置到青山小区。“是社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氛围感染了我,我一个失地农民,能过上如今衣食无忧的生活,要懂得感恩。”今年57岁的付耀动情地说。十余年来她经常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成为大家公认的热心人、领头雁。

2017年付耀创办天心区首善公益服务中心,承办志愿活动上百场,吸纳志愿者数百人。“付姐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公益,前段时间检查出脑肿瘤,她隐瞒病情坚持志愿服务,一下瘦了几公斤,好在后来吉人天相病情得到控制。在我们社区只要她一声吆喝,很多人都会来。”社区居民张凤艳被付耀感动,成为付耀的“粉丝”,也成为了一名志愿者。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付耀主动向社区请缨参“战”。虽然社区防控值班表上没有她的名字,但是志愿者的排班、防疫物资的准备、小区出入口的值守以及特殊情况处置都是她每天要做的事情,哪里都有她的身影。她的家境并不富裕,但得知社区防疫物资缺乏时,她多方打听购买口罩捐赠给社区。付耀表示将公益进行到底,把平凡的人生过得灿烂。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5

刘建华

“爱心妈妈”

——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网信办推荐

父母双双被确诊新冠肺炎,3岁幼童桐桐落了单。刘建华主动报名成为孩子的“爱心妈妈“,解除隔离后又将孩子带回自己家照顾,以实际行动诠释了新时代的雷锋精神。

三岁幼童桐桐(化名)跟着做生意的父母从温州到长沙望城生活。今年初,父母先后被确诊新冠肺炎,所幸桐桐四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然而接下来三岁落单幼童由谁照顾成了难题。具有丰富早教经验的刘建华看到望城区妇联发出的“临时妈妈”求援信息主动报了名,最终从近三十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

2月7日上午,在取得桐桐家长授权并经过健康检验后,刘建华正式接过照顾桐桐的“接力棒”,一同住进了定点隔离酒店。“要让他感到人生路上又多了一个爱他的妈妈。”刘建华精心准备了适合桐桐穿的衣物、3桶奶粉,还提前与桐桐父母建立了微信群,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并准备了桐桐喜爱的玩具和绘本,安排了内容丰富的游戏、阅读、网课,“妈妈”和孩子很快熟络起来。刘建华还每天带着桐桐与妈妈通一次视频电话,让父母知道孩子的情况,也让孩子为正在接受治疗的父母加油。

2月21日,隔离期满14天,两人经检查符合解除隔离标准,完成最后一次体温监测和消毒后,刘建华又将孩子带回了自己的家。2月27日,桐桐父亲顺利解除隔离,桐桐依依不舍告别“爱心妈妈”回了家。帮扶结束了,但爱心永不止步。“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作为雷锋家乡人,更应该将雷锋精神转化为学雷锋的具体行动。”刘建华表示,作为望城爱心妈妈的一员,今后,她将把“妈妈”的这份爱传播到望城的各个角落,用更多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雷锋精神。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05

杨建与25位同学

“老人多出的26个子女”

——中共长沙县委网信办推荐

家住湖南长沙的蒋云祥老人,每月都能领到2000元“养老钱”,给他这笔钱的不是亲生儿女,而是儿子蒋忠的26个同学。2018年,蒋忠不幸确诊黑色素瘤,因家境困难,在前期治疗花光了家里多年的积蓄,还欠下数万元外债后,蒋忠不愿再继续接受治疗。

为帮助蒋忠重建信心,杨建和同学们发起筹款,当地政府的救助加上公益募捐,总共筹集到善款超过20万元,然而,蒋忠因病情加重在2019年7月离开了人世。临走前,蒋忠最放不下年迈的父亲,病床前,同学李迎代表同学们郑重许诺:“你的爸爸妈妈有我们同学们照顾”。随后,杨建和25位同学从从2019年9月份开始,在“与爱同行”的微信群里,每个月每人分摊约77元,合计2000元,这份爱心计划持续到老人百年之后。

每次送养老金时,杨建都会把写着26个同学名字的字条给老人看,告诉他现在又多了26个子女。除了不定期去看望老人、帮忙照顾老人,26位同学还想办法为家里增加收入,杨建利用自己兽医的专业知识,帮助王献萍掌握养殖技术。

老人的26个“子女”,是儿子蒋忠有限的生命里最珍贵的同学情,更是这个家庭幸运的“意外亲情”。他们对老人的爱具体且真挚。更重要的是,他们不仅仅给予这个家庭温暖的关爱,还给了这个家庭可持续的帮助,演绎了“最美同窗情”。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11

张鹏

“网红民警的铁汉柔情”

——中共长沙市天心区委网信办推荐

警长张鹏十三年如一日,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他铁血却不失柔情。85岁的失独老人丢了钥匙不能进家门, 他暖心陪伴帮老人开锁,又当“儿子”助其安享晚年。

2019年5月24日凌晨1点多,坡子街派出所的值班警长张鹏接到一个求助警。85岁的陆奶奶上完厕所发现钥匙不见了,回不了家急得快哭了。张鹏了解到,陆奶奶的亲人都过世了,她独自守着这个目之所及、皆是回忆的老房子,以拾垃圾为生。张鹏打着手电筒在“藏”钥匙的垃圾堆里反复搜寻,也没有钥匙的踪影。张鹏马上联系开锁师傅,没想到,老房子的防盗门年代久远,锁心也坏了,开锁师傅也无计可施,只能用电钻强制破锁。于是,深夜的太平街孚嘉巷里响起了喧嚣的电钻声。直到凌晨5点,门终于被打开了。一直守候的张鹏搀扶着老太太进了门。而后,他又细心教陆奶奶如何使用新锁,并自掏腰包出了200块开锁费。

从那之后,陆奶奶多了一个时常陪她说话解闷儿、送生活用品、关心呵护她的“儿子”。张鹏让陆奶奶原本凄凉的晚年,多了一份温情,她常常跟邻居说“小张比我亲儿子对我还要好!”

2019年秋天,全国首档警务纪实观察类纪实节目《星城卫士·守护解放西》热播,节目深度展现警情复杂地带的法、理、情、事,并通过故事普及相关安全和法律常识,展现有担当、有理性、有人情的人民警察形象。其中以c位“出道”的民警张鹏以出色的办案能力和面冷心慈反差萌的性格收获了许多粉丝。他让基层民警不再裹上“神秘”的外衣,而是成为了真实可感、生动鲜活的个体。他在解决各类案件时的思路、行动中的果敢,以及普法时的柔情,都通过节目向人民群众进行了全方位的传达,让人民群众对民警产生了更深切的信任感,唤起了观众对于民警形象的新认知,他成了年轻人的新偶像。

滑动阅读

投票编号

WS15

真是太感人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关于赶集的作文 第一次月考之后作文 我的学习生活作文300字 写青春的作文 同学吵架作文 5年级300字作文 赞扬老师的作文 辩论会作文开头 六年级作文好词好句 我为什么喝彩作文400字 保护动物的英语作文带翻译 普通话口述作文 大学生心理问题英语作文 德的作文 毕业旅行作文 一篇写人记事的作文 作文的英语 我的幸福 作文 初中作文怎么教 我身边的小动物作文 作文题目可以写什么 快速作文法 的暑假作文600字 赞扬父母的作文 夏天的海边作文 点赞中国作文 互相关心作文 关于红色革命的作文 常见作文题目 2006年高考作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