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孔孟“君子”说之同异

2021-01-06 00:20:01
相关推荐

儒家在君子人格学说上的思想传统,源自孔孟。小人既指政治地位卑下者,亦指道德品质低下者;而君子则既指政治地位高贵者,亦指道德品质高尚者。但孟子指出,高贵地位之获得与否,取决于外在的因素,非成就道德性君子所理应关注的,故孔孟的“君子”说都侧重道德层面论述君子人格。

孔子说“不知命,无以为君子”(《论语·尧曰》),指出一个君子要明确树立主体意识,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但孔子也强调君子能否自己主宰自己的命运,取决于其是否能坚定高尚的道德。孔子说“君子去仁,恶乎成名”(《论语·里仁》),认为决定君子显示其角色的本质因素是仁德。孔子从其关于君子人格的本质规定出发,始终强调君子作为高尚的道德人格,其道德之高尚就高尚在:(1)“君子怀德”(《论语·里仁》);(2)“君子固穷”(《论语·卫灵公》)。对君子之“怀德”,不能仅简单地理解为君子具有道德,当更深一步地理解为:仁德对于君子来说是内在的,因而君子“为仁由己”(《论语·颜渊》),其践行仁德是自律的;君子之“固穷”,当更深地理解为:贫穷是伴随君子而来、原本就有的生存状况。君子既“怀德”,“义以为质”(《论语·卫灵公》),“义以为上”(《论语·阳货》),则当“喻于义”(《论语·里仁》),自觉地以道义为担当,而不必孳孳以求利,将改变自己的物质生活状况挂在心上。孟子以私淑孔子为荣,他说,仁德“非由外铄我也”(《孟子·告子上》),用哲学语言深刻表达了孔子仁德内在的思想;他又说“君子志于道”(《孟子·尽心上》),以更概括的语言表达了孔子“君子喻于义”(《论语·里仁》)、以道义为担当的思想。较之“喻于义”,“志于道”的说法不仅要求君子在思想上明白担当道义对于君子的存在意义,而且进一步要求君子应将担当道义作为志向来坚守,这反映了孟子承袭孔子“君子”说的基本思想倾向。

在孔子看来,正因为“君子怀德”,所以能“行己有耻”(《论语·子路》),将内在的道德自觉,转化为外在的道德自律。君子之道德自律,总而言之,可谓“立于礼”(《论语·泰伯》),或曰“克己复礼”(《论语·颜渊》)。所谓“复礼”,即依据“礼”践行。

与孔子不同,孟子关于君子自律的道德准则强调:第一,“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孟子·离娄下》)。这与孔子所谓“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相比,显然是更强调:对于君子的存在意义来说,知耻意识已超出了言行一致范畴,它属于君子人格决不能缺失的自觉意识。孟子这样强调,其实是根源于他关于人就本质讲不能缺失羞耻意识之深刻认识,他认为“耻之于人大矣”(《孟子·尽心上》),将羞耻意识作为人之最重要的主体意识。第二,“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公孙丑上》),强调对于君子最重要的就是做善事。君子所以要以助人为善作为最宝贵行事原则,是因为君子作为普通人的道德榜样,其榜样的力量就在于行善,如果助人为恶,就完全失去其榜样的作用,从根本上失去其存在意义。第三,孟子说“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惠王上》)。孔子讲仁爱,局限于就人群论仁爱的普遍价值,并没有将对人的仁心推至禽兽。而孟子从“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孟子·公孙丑上》)的认识出发,要求君子远离厨房,以免听到家禽被杀时的哀凄叫声而于心不忍。君子不忍心听家禽哀凄的叫声,说明君子能够做到将对于他人的仁爱“推恩”至其他的动物。第四,孟子说:“君子不亮,恶乎执”(《孟子·告子下》),“亮”通“谅”,即诚信;君子的操守之所以要靠诚信来坚守,是因为君子“居仁由义”(《孟子·离娄上》)之内在生命精神是靠诚信为人所理解,获得客观意义。

孔孟“君子”说有同亦有异,其同在于他们关于君子人格的本质属性,诸如君子怀德、君子固穷、君子志于道,有相同的认识;其异在于他们关于君子人格之表现特征的认识不尽相同。其同意味着孟子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其异则意味着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就孟子对孔子“君子”说的发展方面来看,其最有理论价值之处在于提出并回答了下面两大问题:首先是君子何以本质上异于常人。孔子以仁德为君子根本德性,但正如孟子所强调的,没有仁,“非人也”(《孟子·公孙丑上》),仁德应该是一切人固有的德性,不是君子独有的德性。那么君子与普通人,在德性上的区别体现在何处?对这个问题,孟子指出,君子与普通人的区别在于君子能够“不失赤子之心”(《孟子·离娄下》),保持善良的本心(良心),普通人却因后天影响,常常“放其良心”(《孟子·告子上》),丢失自己的仁德。而君子之所以不会丧失自己的“良心”,又因为君子具有自觉的道德理性,与圣人一样懂得“心之同然”(《孟子·告子上》),即了解仁义道德对于人的本质意义。其次是君子应该确立怎样的主体意识。孔子除了指出君子当以仁为己任,对君子当立怎样的主体意识,没有再作具体的论述,孟子则不然,他一方面指出就主体意识而论,君子有别于常人之处体现在其认同仁德;另一方面他又再三强调,君子“穷则独善其身,达者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对君子独立的人格精神作出了具体的规定,以凸显君子主体意识的独特性。儒家君子人格所体现的道德为尚、功利为轻的生命精神,对于当今社会过度地崇尚功利价值,无疑是一种警醒。

(作者蒋国保,苏州大学哲学系)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100字左右的作文 乡村的生活作文 花木兰作文 关爱有关的作文 红楼梦的作文 读书作文结尾 作文美好的一天 成长之路作文 路上作文600字 钥匙的作文 感动400字作文 棒棒作文 作文写人500字 写旅行的作文 春天的作文400字 作文开头环境描写 诗经作文 叙事作文500 语文四年级下册作文 勇敢的我作文 我的心情作文 烤肉作文 精彩的作文片段 一篇400字的作文 作文家乡习俗 教育作文800字 去超市作文 作文我有一个想法 真情实感作文 小作文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