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不科服”等方言词印折扇俩小时就售空?乡村文创这路子对吗?

2021-01-06 01:15:01
相关推荐

北京历史文化悠久,有几千个行政村,其中绝大多数有着鲜明的文化特色。如果能搞好乡村文化产业的开发,无疑对振兴农村经济,促进年轻人回乡就业,留下看得见摸得着的乡愁都有重要意义。近年来,故宫、颐和园等“大IP”衍生出的文创产品走红,不仅用历史文化成功“圈粉”,也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收益。正在摸索中发展的乡村文创产业,能否借上这阵东风呢?

制图 关印

现象 方言纸扇引质疑

近日,京郊一处历史文化名村举办的文化节引发读者关注,更让大家感兴趣的,是活动现场出现的一些文创产品。一大批印有当地方言的文化衫和折扇成了文化节上的“俏货”。据了解,这是一家和该村有着商业合作关系的旅游公司相关负责人的创意。

据报道,这位负责人虽然不是当地村民,但来到村里之后,他发现村民无论是说话的腔调,还是用词造句的方式都很有意思,很有特点。而在他开发该村旅游资源的过程中,也发现当地方言可以变现为一种文化产品。于是,公司就从相对简单的折扇和文化衫做起,精心挑选了10多个有代表性的方言短语印在上面,虽然每种产品做了百余个,但没想到,文化节上两三个小时就销售一空。

村里的土话还能卖钱?这让参加活动的村民振奋不已,大叔大婶们把文化衫穿在身上,无形中在活动现场打起了“活广告”,一种文化自豪感也油然而生。但对于仔细读完这篇报道的一些读者来说,看到这些印在扇面、文化衫上的短语,他们却皱紧了眉头。

这是为什么?原来,这些被称之为当地土话的短语,其“身份来源”很值得考证。比如扇面上,不光印着“不科服(不舒服)”、“你老说木影儿拉撒的话”(你老说不靠谱的话)这些疑似当地方言的短语,还印着“列个儿来地”(昨天来的),“不dei劲儿”,“爱你就是骂你”这类北方人可能都会使用,甚至疑似网络用语的短句。

据村干部说,和很多深山区一样,现在乡镇里的年轻人外出打工,家也安在了山外,能说地道方言的只有常年在村生活的老人,怎么把方言传承下来遇到难题。所以在他眼中,这些纸扇、文化衫,是该村旅游产业和文创产品的一种“嫁接”,寄托着振兴当地方言的期望。

但是,如果这些文创产品的内容是拼凑出来的,还能算是对当地文化的一种保护吗?记者把问题带到了近日在农展馆开幕的北京(国际)文创产品交易会现场,多位参展商向记者感叹:“这种做法可能是对乡村文化的一种破坏。”

一家文创项目孵化平台的运营人员告诉记者,开发文创产品的前提是拥有版权,有了版权才能谈保护,讲传承。但从实操角度讲,这类京郊方言取得版权的难度较大,因为语言人人都可以用,很容易被抄袭。他坦言:“这类文化衫和折扇还算不上是文创产品,只能看做是地方旅游纪念品的一种创新。但也需要肯定的是,该村有文创产品开发的意识已经很好,但还需要做足功课,找对路子。”

讨论 乡村文创怎么做?

近年来,从台北故宫的“朕知道了”纸胶带、到北京故宫的朝珠耳机,再到四川三星堆博物馆研发的青铜面具形状的饼干、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最近爆红的网剧《延禧攻略》周边商品,一大波儿接地气的文创成果把历史文化和普通民众的距离拉近了。大博物馆带着大IP走在发展的潮头,不少刚刚醒来“沉睡者”也渴望乘上这阵东风,其中就不乏乡、村一级基层单位的身影。

然而,乡村文创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明显的瓶颈。“北京有很多旅游村,依然在旅游纪念品的层面上做开发,只是做简单的复制和微缩,放到不同载体上呈现。现在文化IP虽然热,但开发难度巨大。”文交会上,来自深圳的民艺公司运营总监告诉记者,该公司的合作对象,是一些已经在文化界或艺术圈里取得名气的人士,再由这些人进行原创产品开发,或者到乡村里挖掘文化IP。

“我们和一些普通的乡村也有直接合作,但合作是有门槛的,如果某种文化遗产,只适合记录和保护,不再适合在当下生活去推广,城市人已经不感兴趣,那我们会果断放弃。”而在与乡村一级基层政府和村民接触的过程中,她也发现,有一半以上的人不愿意真的把好东西拿出来和社会公司分享,村民们保守的观念,正限制专业人士对传统文化进行重新阐释和开发利用。“很多情况下,乡村文化本身具有打造价值,但村民在思想上放不开,导致一些特色产品只能做展示之用,很难走向社会。”

“做乡村文创产业的开发,要用一种对文化负责的态度和深刻的学术意识去做。”中央财经大学文化与传媒学院院长魏鹏举向记者表示,农村文创光靠村民自身去做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好能借助专业服务和中介服务的力量。这其中也需要政府做政策的规划引导,指明一些路径并做出评估。另外,最好引导具有专业设计能力、开发能力、有专业文化知识的创业者参与到乡村文创建设的过程中来。“现在一些乡村文化出现随意开发的情况,在魏鹏举看来,这也是对文化的一种扭曲。

思考 什么事物能称为文化遗产?

做文创开发,想真正开发出好的产品,需要回到初心去思考,什么样的事物算得上是文化遗产,我们为什么保护它,传承它?

对此,北京文化遗产保护中心(CHP)发起人何戍中告诉记者,目前,人们对“文化遗产”一词的理解比较泛化,这可能不利于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人类过往生产生活中留存的事物浩如烟海,许多只是沧海一粟、可以被称为文化遗产的,应该是那些耐人寻味、发人深省,甚至醍醐灌顶的事物。”

“不同人群独特的习惯、看法、精神特质,构成了文化的要义。所以不同人群面对同类问题、解决同类问题的方法和结果会呈现出差异。我们应当加以保护和传承的文化遗产,是那些能够给人启迪和帮助的方法、结果。”而且,判断一项事物是否属于文化遗产,应该仔细挖掘、梳理它是否具有独特性。“它源于哪些人群独有的文化背景和生活传统?它的独特性体现在哪些方面?它能否帮助人们思考和解决现实生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这些问题,会提高我们保护传承文化遗产的工作成效。

何戍中认为,在文化遗产的传承方面,必须要找寻文化遗产与当代生活、工作的“链接点”,发现文化遗产帮助解决当代问题、当代困惑的角度和方法。“文化遗产都是过去发生的社会事物,而当下社会一定与过往社会有所不同,因此不能照搬照用。传承文化遗产时,包括所谓的活化利用,都需要先努力阐释它的独特价值,发现它可能帮助解决当下社会存在的哪些问题和痛点。”在此基础上,再引入优秀的设计师来设计好的产品和服务,让优秀的推广、传播专家来影响社会,建立市场。传承文化遗产,无论是精神层面还是物质层面,都需要有好的产品和服务,使受众、消费者愿意付出时间、精力、金钱。

“物质财富和科学技术正在飞速发展。我们需要文化遗产帮助我们提高审美和创新的能力。如何保障文化多样性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文化遗产也能够为我们提供许多启迪。另外,价值观和同情心,也明显左右着人的成长方向,文化遗产领域有太多的经验教训值得我们借鉴总结。”何戍中向记者强调,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是非常严肃的事,应该认真对待,科学对待。

来源:北京晚报 记者 张骁

编辑:TF0328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写花的作文 作文例文 采访作文 高三作文 春天来了作文二年级 作文《难忘的一天》 包饺子 作文 我的同学 作文 老师我想对你说作文400字 描写秋天景色的作文 我的爸爸作文300字 描写大海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 感恩母亲作文 篮球比赛作文 温暖作文600字 规则作文 挨打的作文 写运动会的作文 议论文作文600字 冬至作文 考研英语作文 多彩的活动作文500字 这样的人让我什么作文 关于珍惜时间的作文 我的老师作文200字 成长中的快乐作文 坚持就是胜利作文 运动会作文400字 高考0分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