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 西南民族节日 社会心理和习俗的纽带

2021-01-06 21:05:01
相关推荐

本文乃作者梦梦聊文化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节日,是人类作为万物之灵的表征一文化的高度浓缩,只要人类存在,节日就不会消亡。节日的文化集约丛地位使它必然成为民族文化系统的中枢、纽带,既连接传统与发展,又连接社会心理与习俗。

我认为节日的文化传承、积淀功能节日是民族文化诸传承路线中最为重要的一条。如果把民族文化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组合,则节日以其独特形态同时反映着这三大部分;节日又具有民俗文化大汇聚、大展示的功能,因而兼具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双重特征。如果说民族文化可以划分为若干子系统,正如民俗文化可以分解为若千民俗事象,各具传承路线和规律,那么节日则总括了所有文化子系统的传承路线与规律。因而,节日实质上是一个大的民族文化积淀场,在其凝聚、辐射的效应下,吸附了其所有民族文化的特征。从观念心理到民俗事象,只有在节日这个积淀场中,才能获得一种混同和谐的状态。

节日

我说说节日的主导、变异功能节日作为民族文化系统的中枢、纽带,各个文化子系统乃至小到文化因子的变异信息都会及时传递给它,因而,节日对文化变迁最为敏感。通过内部发动的变异往往最先通过节日表现出来;同时,外部因子的植入,文化观念与习俗的引进往往也最先由节日透露。通过节日这一媒介,外部植人的文,化因子往往能获得最佳的扩散及示范。因而,节日对文化变迁具有桥头堡的作用,其主导变异功能表现为示范性、先导性。

节日的主导变异功能可以用“震源"扩散效应来形容。文化人类学的传播学派尽管存在以一个中心点概括人类文化,将类似的文化现象统统视为传播所致的缺陷,然而他们描述文化传播过程的方法却不无可取之处。“震源"及其震波效应,就精当地描述了文化现象的扩散以“震源”为圆心扩散并递减振幅的过程。

活动聚集体现文化

文化人类学家将震波带的文化现象称为“文化极点或焦点"。在文化丛诸因子中有一极点,即为震中。用类似的方法分析文化系统中诸因子的分布状况,可以看到,诸因子中往往有一因子相当于文化“极点”(中心),涵盖众多因子,在其周围,诸因子星密集交叉状态,相当于震波中心的“震源”,由此处发动的变异,必然引发、牵动周围黏附的诸因子,带来程度不同的扩散、影响。

依照文化变迁的规律,在变迁过程中,并非所有因子发生等量齐观的变化,也非同时变化,而总有一两个具有天然禀赋的因子率先变异(这些率先变异的因子先前已形成适应变异的能力或机制),一旦率先变异的因子所处地位居于文化系统的震源或中枢,将会较之不处于震源的因子引起更大规模、更长时间的变异,甚至不同程度地波及文化系统内部的全部因子,从而导致整体文化系统的震荡,这样,文化变迁就较为显着地发生了。这就是节日的主导变异功能,社会心理与节日社会心理是人类文明社会观念意识的表现方式。

文化变迁

从其渊源看,神话原型的集体无意识、社群心理、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或民族精神、民族气质构成其深层结构及源头。不同的经济类型的社会具有迥然相异的社会心理,不同的历史阶段中社会心理也会发生传承、变异。但社会心理又都在节日风俗中得以凝聚与表现。社会心理的变异,是文化深层及内部结构的震荡必然引发的习俗的变异。

在西南民族节日习俗中,从古至今体现着这样一些社会心理:求吉祛灾、祖先护佑、社群团结、调剂身心。这些社会心理处于本民族观念意识的表层,最易与习俗融合。它们渊源于原始信仰的图腾崇拜、祖先崇拜、氏族血亲等观念,不断经历着嬗变,在今后的岁月中,仍将以变形的方式支配西南民族节日的存在与发展,求吉祛灾的心理是原始人类以巫术心理控制自然万物的产物。

社群团结

在低下的生产力状态下,社会文化封闭落后,人们对自然现象及其运动规律缺乏科学认识,很容易产生敬畏、迷信心理。于是希望借助于此种仪式的力量控制自然。在西南民族节日中,大量存在这类求吉祛灾的巫术及禁忌。在节日中,人们特别期望求吉避凶,迷信作为时间凝结点的节日具有支配某一段时间吉凶祸福的魔力,因而节日中讲求吉利,仿佛能带来全年的吉利。吉利的含义十分丰富,诸如家族和民族团结兴旺、发财致富、农事顺利、天时好、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等,大到国家兴盛,小到合家安康,代表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祛灾则指避免贫穷、死伤、饥饿、冒犯神灵等。

在原始信仰阶段,灾祸往往被认为来自对神不恭,故产生了大量的节日禁忌的习俗。西南各民族的节日中的讲吉利话、送礼、谦让、祈祷等习俗,表达了求吉祛灾的心理。火把节的以火驱邪、泼水节的以水祝福,皆是人们熟知的求吉祛灾的行为仪式。祖先崇拜源于母系氏族阶段而兴盛于父系氏族阶段。在所有护佑人类的神灵中,祖先最为亲近可靠,其对于维系氏族家族的兴衰、团结至关重要。

祈祷、祭祖

西南民族中祭祖节之多以及在各种节日中祭祖活动之多,体现了祈求祖先护佑的心理。民族始祖或文化发明英雄、功绩卓着的民族首领被认为具有无边魔力,后人不但崇拜其魔力,也景仰其人格。在对祖先业绩的追怀中,形成了深厚的民族自豪感及自我意识,以及保存民族传统文化的信念。祈求祖先护佑的心理植根于西南民族的小农经济和民族家族血缘组织的社会背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节日中不断进行的尊崇祖先的活动而加强了家族、氏族、民族的内部团结,因此富有祭祖传统的民族笃信:祖先的路就是自己的路,也是后代子孙的路。

西南民族中祭祖节

节日的文化功能还使社会成员之间的交往、男女青年的结情交偶获得恰当的方式,实现了种族繁衍的愿望。调剂身心则是西南民族节日中最为实用的需求。我们说西南民族是最爱玩最会玩的民族,是由于节日可以使人们得到最充分的感情宣泄,参与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体会平日不易体会的人生乐趣,举凡吃、穿、唱、跳等能给人们带来欢愉的所有节日,都被运用或创造出来,这一个个欢乐的时间凝结点,消除了一年或一段时间为生计奔波所积下的辛劳、哀怨,为他们迎接新的挑战、承载更加繁重的生活负担注人了强心剂。

正是靠着这种短暂而强烈的欢愉所焕发的精神力量,支撑着人们走完艰辛的人生之路。年节是一年一度总的休息机会;三月仲春之会是对青年男女栽插忙碌的犒劳;收获节是领略丰收喜悦的机会,就连农事大忙时节的栽秧会上的多种娱乐嬉戏活动,也是人们调剂身心的需要。人类文化总要发展,人类对节日的社会需求也在变化,然而这些渊源古老的社会心理却将延续,不断产生着对节日的需求。节日的存在,则使社会心理与习俗达到完美的结合。这是否为未来西南民族节日的必然归宿?留给历史去验证吧!

参考资料《中国节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爱是什么的作文 近五年高考作文 游文化公园作文 做家务作文450字 海豚表演的作文 五年级上册作文500字 关于生活的作文600字 我心爱的什么作文 走出校园作文600字 我的梦想作文三百字 包饺子的作文300字 关于上海的英语作文 心中一片月作文 我的父母作文800字 描写嘴的作文 我最喜欢的节目作文 与你同行作文800字 游龙山公园作文 关于知己的作文 怎么写六一儿童节作文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作文 以母爱为主题的作文 幸福就在我身边作文 广州之旅作文 写一篇读后感的作文 去沙滩玩的作文 关于社会实践的作文 最有意义的一天作文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