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多彩的学习生活

2021-01-21 14:20:02
相关推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多彩的学习生活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么大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多彩的学习生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多彩的学习生活篇1

教材分析:

蔡元培说:“美育可用它来陶冶人的感情,培养高尚的人格,发挥伟大的行为。”这说明美术教学能提高学生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和欣赏能力。在《多彩的学习生活》教学设计中,通过直观教学模式,指导学生观察认识和感受不同校园色彩风景的变化,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感知力,激发学生对水彩画形式美感的认识,提高学生对水彩风景艺术的欣赏能力。

教学目标:

(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作到给学生提供最适宜的创造活动环境。

1、教学过程中要有情趣,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表现活动的自由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3、评价标准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作到以现实生活为基础。

1、语言的表述要形象生动、口齿清楚,能深入浅出,简明扼要。

2、采用只观的教学手段,如实物直观、师范直观等。

现在初中课堂教学存在的直接问题是环境小、学生多、时间短,因而开展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的美术活动受到一定限制。例如外出参观,个别辅导等。

(三)培养学生的欣赏能力,要求教师善讲精讲。

让学生多接触,多欣赏各式各样的绘画艺术。通过对绘画艺术中表现出来的点、线、面、色彩等形式要素的欣赏,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这些形式要素,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发展。例如《多彩的学习生活》教学中让学生欣赏其他学校的风景作比较,通过比较激发他们对自己学校的热爱之情。

教学设计:

一、课时安排:一课时

二、教学准备:本校校园录象,其他校园风景图片,绘画工具,多媒体设备。

三、教学重点:通过欣赏、评析、讨论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难点: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要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五、教学目的:

1、通过参观校园和录象,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思想情感;

2、通过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课题:《多彩的学习生活》

类别:绘画

课型:综合课

教学目的

1、通过参观校园和录象,培养学生热爱学校的思想情感。

2、通过欣赏、评价,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感知能力。

3、通过练习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材分析

重点

通过欣赏、评析、讨论作品,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难点

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运用,要作到理论联系实际。

课前准备

本校校园录象,其他校园风景图片,绘画工具,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

一、音乐导入,展示图片

1、你能找到我们的学校吗?

2、我们的校园标志性建筑是什么?

3、你认为哪个部分或角度最美?

二、播放录象

三、感受作品

师生共同分析作品:

1、作品的构图有何差异?

2、作品的色彩有何差异,应如何处理?

四、在欣赏与查阅中,提高对作品的认知度

总结

水彩画中常见的几个问题:

1、脏2、灰3、花4、乱

五、通过演示巩固知识

共同回顾步骤:

1、构图

2、落幅

3、调整

学生参与思考、体现教学中的主动性。

观看后,参观校园,分小组讨论问题。

学生评价主动参与。

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在复习和学习中完成绘画作品,并巩固以前知识。

激发学生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情。

加深对校园美丽风景的印象,激起创作欲。

运用设问,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主题。

欣赏可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表现风格的理解。

直观演示教学,增加学生的感性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多彩的学习生活篇2

单元总目标:

通过对校园环境、人物以及校园内各种活动的绘画表现,加深对校园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体验以及自己与同学、老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并了解对相关环境、人物活动的最基本的造型语言和表现方法。

单元课时:

第一课优美的校园(2课时)

第二课校园伙伴(1课时)

第三课在校园中健康成长(2课时)

活动一

课题:优美的校园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绘画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活动安排:

体验与选择:

1、你对校园有哪些美好的印象?

2、你想选择哪个场景表现你的感受?

学习与研究:

1、风景画是怎样表现景物空间的?

2、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各有什么消失的规律?

写生与表现:

1、怎样取景与构图才能表现好校园?

2、采用什么表现方法才能显示校园的美感?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石膏正方体、长方体或纸盒等立方体;厚纸板;建筑物图片或挂图;本校校园环境和建筑物照片等。

学生准备学具:厚纸板;方开纸盒;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①选择在校园中进行教学。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留心观察校园的各个角落,注意从不同角度观察校园建筑物所得到的感受,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角度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②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通过在室外结合校园场景、在室内结合石膏立方体、挂图或图片与学生共同研究平行透视、成角透视的规律。

③演示并指导学生用厚纸板制作取景框,用取景框或用双手组合手势代替取景框的方法观察校园场景和建筑物,提示选择最佳构图的方法。

④引导学生在对透视规律有了基本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校园场景并进行交流和讨论,通过观察,自己确认校园中最具有美感特征、印象最深、最想表现的场景、建筑物及其角度。

(2)发展阶段

①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课前准备的纸盒,练习运用透视规律表现纸盒的立体形象。

②鼓励学生自由选择理想的位置和角度,大胆运用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知识,在校园中进行对景写生。写生过程中应指导学生确定最佳构图、对物象主次的区别表现以及对物象简繁的必要的取舍。

(3)收拾与整理

在写生过程中,应提示学生注意爱护校园设施及花草树木,并随时保持环境卫生和个人安全。

3、课后拓展

(1)提示学生留心观察乡村或社区环境的场景及建筑物,注意物象所呈现的透视现象,感受其美感特征并大胆进行写生表现。

(2)也可在家中进行立方体静物的写生练习,以巩固所学的透视知识。

(3)同学之间将平时所做的写生练习,集中在一起进行交流和欣赏评述,并在教室里开辟作品专栏进行展示。

(4)平时多做一些校园环境场景写生练习,为今后校园题材的绘画创作积累素材。

教学评价:

1、能否自觉地以审美的眼光观察校园或其他环境,并养成具有对景物细致观察,科学分析的良好习惯。

2、能否运用透视规律对景物形象和结构进行分析并基本正确地进行绘画表现。

教学参考资料:

《绘画透视》

《绘画构图》

活动二

课题:校园伙伴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人体的基本比例及其处在不同姿态情况下比例的变化。

2、学习用简单的线条描绘人物动态的基本方法和人物写生的一般步骤。

3、通过人物全身姿态的写生练习,感知人体结构的和谐美和人体的动态美。

活动安排:

学习与研究:

1、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有什么不同?

2、人物的动态与重心如何掌握?

写生与表现:

1、怎样把握与表现小伙伴的动态特征?

2、试试画出照片中人物的重心线。

3、怎样把握与表现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人体比例教学挂图、人物动态录象或多媒体演示设备等。

学生准备学具:画纸、铅笔、钢笔或其他画笔。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引导学生交流讨论,说一说在校园里能看到的小伙伴的各种动作姿态,用语言描述这些动态特征,并相互表演一下这些动作姿态。

B利用挂图指导学生以人体头的长度为单位,测量立姿、坐姿和其他各种姿势人体的大致比例。

C用录象或多媒体配合,介绍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体动态的要点,不同姿势下人体比例的变化;把握人物的动态特征。

(2)发展阶段:

做人物练习。先练习临摹静止画面(照片、图片、录象定格等)中的人物,再由同学当模特儿进行静止动态姿势的写生练习。引导学生随时注意测量自己所画人物身体比例是否正确,动态重心是否稳定。还要注意把握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并尽可能表现出他的性格特征。

(3)展示讲评:

交流作业,师生共同评述作业的优缺点,总结出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

3、课后拓展:

(1)随时做一些校园生活中的人物速写练习,一方面巩固本课所学知识技能,一方面为以后的创作搜集积累素材。

(2)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知识以及表现人物动态的方法,用线条对家庭成员或社区中的人物进行写生练习,除画静态姿势外,还可以初步尝试用速写方式练习画运动状态中的人物。

教学评价:

1、是否基本掌握了人体比例的大体测量方法。并正确运用于对人物的描绘中。

2、课后能否养成随时观察人物动态形象并用本课所学知识进行分析、描绘。

3、在课堂写生过程中能否愉快地相互合作。

相关课题研究:

关于透视教学的课外拓展的研究。

教学参考资料:

人物速写,是在较短时间内概括而生动地表现人物的形象和动态的一种绘画形式,其任务是迅速捕捉人物的形象特征、运动姿态和生活情趣。一般是以线造型,强调简练、概括、生动的笔法。是为绘画创作搜集素材最为常用的手段。

《人体的比例与结构》

《人体解剖》

《人物速写画法》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

转型期(抑制期)少年儿童的人物画教学。

活动三

课题:在校园中健康成长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人物题材绘画的一般创作方法。

2、进行在一定场景中以成组人物及情节表现一定主题的绘画合作。

3、培养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提高对周围事物敏锐的观察和感觉能力。

活动安排:

选材与构思:

1、选择什么样的学习生活作为表现题材?

2、想要表现什么样的意义和主题?

讨论与交流:

1、谈出自己对校园生活的突出感受与表现意图。

2、其他同学的选材与构思对自己有什么启发?

表现与绘制:

1、采用什么样的构图最能表现自己的构思?

2、采用什么样的表现形式才能达到好的表现效果?

教学过程:

1、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教具:校园活动场景照片一组、以校园生活为题材的画家绘画作品图片若干、同一课题的学生作业若干。

学生准备教具:平时搜集和积累的"校园生活题材的创作素材、根据自己采用的画种、准备的所需的工具材料。

2、课堂教学:

(1)引导阶段:

A引导学生回忆、交流自己在校园生活中印象最深刻,最有意义的事物,并讨论如何才能作为绘画创作的主题加以表现。

B向学生提供校园活动场景照片、校园生活题材的画家绘画作品图片、同一课题的学生作业等资料作为构思的参考。

C让学生拿出平时积累的有关校园生活的创作素材,进行选择、分析、改造,用于本课的创作实践

(2)发展阶段:

A将自己的创作构思画成简单的草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进行交流与讨论,对各自的构思草图进行修改与完善。

B根据创作意图、作品主题的需要,选择一种表现手段,如线条画、色彩或纸版画等,进行绘制。

C创作过程中,仍可进行相互交流,交换各自所需的素材,或根据需要临时进行场景写生和人物动态写生。

D要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构思,大胆落笔,细心收拾。要独立思考,表达出自己的意思,交流的目的是启发创作灵感,而应避免相互照搬或套用一个模式。

E教师应在辅导中,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透视知识画场景,运用所学的人体比例及动态表现的知识处理画面中的人物,成组人物的表现,应注意画面的均衡构图、前后遮挡、远近虚实等关系的处理。

(3)收拾与整理:

作业接近完成时,指导学生从整体上对自已的作品进行调整和修改,最后完成作品。

整理资料、素材、画具。恢复教室的整洁。交还暂时借用别人的资料、工具材料等并表示谢意。

3、课后拓展:

(1)课后可让学生进一步审视自己的作业,找出成功与不足,并利用课余时间尝试用另外的构图、方法和手段表现同一主题,看看会出现什么不同的效果。

(2)进一步选取新的创作主题,从另一个角度表现校园学习生活。

(3)尝试将所学的创作方法运用于校外生活的绘画创作中。

(4)以《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为主题办一个作业展览,展示每个同学的作业,组织参观与评述活动。

教学评价:

1、是否表现出自己的创作意图和主题。

2、采用的方法和手段是否适于主题的表现。

3、创作过程中是否正确运用了以往所学的透视、人体比例等知识的技能。

4、在创作活动中能否与同学愉快地交流与合作。

相关教学研究课题:

1、学生生活经验与中学生绘画创作教学。

2、对学生绘画创作进行选材指导的研究。

3、拓展思维领域,启发学生的构思联想,进行绘画创作教学。

4、关于“双基”与中学生绘画创作教学关系的研究。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高考英语作文题目 春天作文100字 写小兔子的作文 多肉植物作文 微笑作文500字 难忘的什么作文 新年英文作文 写人的英语作文 怀恋作文 路作文500字 无私奉献的作文 英语续写作文 我的爸爸妈妈作文 动物园作文400字 写人的优秀作文 我最喜欢的人作文 一篇写事的作文 母爱作文800字 做馒头作文 十篇英语作文 英语作文五年级上册 推荐信英语作文 四季作文400字 春节作文100 我家的故事作文 如何制作文件 互相帮助 作文 三年级作文一百字 写物品的作文 关于数学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