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百分数第三课时《税率》教学设计范文

2021-01-27 19:00:01
相关推荐

百分数第三课时《税率》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百分数第三课时《税率》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百分数第三课时《税率》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66页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了解有关税收的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数学思考:税率、营业税、营业额三者之间的关系

问题解决:营业税=营业额乘以税率,营业额=营业税除以税率,营业税除以营业额=税率

情感态度:体会税收在国家建设中的作用,培养依法纳税的意识。

教具学具:

教具:课件一套

学具:计算器

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税收的有关知识。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难点:会解答有关税收的实际问题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

(教师出示某火车站、立交桥的照片)

师:你知道建火车站、立交桥一共花多少钱?这么多钱从哪来呀?

学生讨论。(学生可能会说错,老师正好利用这个知识盲点对学生进行依法纳税的思想教育)由此引出税收和纳税。

师:你知道税收是怎么回事吗?(多媒体播放有关税收的课件)

师:看完这段录像,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讨论并举手回答。

师生小结:税收是国家内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国家用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事业。我国现行的主要税种有营业税、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等。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设计意图:用现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引入课题,这种生活化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掌心成为一种乐趣,成为学生的一种自学行为。

二、引导探究、解决问题

1.营业税

(1)出示营业税问题

师:在税收中也有许多百分数的"问题,一起来看纳税中的百分数的问题(出示某商场5月份的商品零售营业额统计表,教材第66页例题)

(2)介绍商业营业税的税率。

师:同学们看,大头蛙告诉我们什么?

生:营业税的税率是5%

师:5%是以谁为单位“1”的?5%又是什么意思?指导学生讨论。

生:“税率5%”就是说企业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5%是以营业额为单位“1”的。

(3)计算应缴税款

师:计算商场5月份应缴税款,怎么做呢?学生思考。小组讨论。最后指名学生汇报。

①先算出总营业额,然后填写在统计表中。

②用总营业额×5%,所得结果就是应缴税款,学生独立思考计算,指名学生板演(引导学生把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来计算)

72+35+46+21+56=230(万元)

230×5%=11.5(万元)

2.知识延伸

课件出示个人所得税征收标准,让学生交流所得的信息,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是按收入分段计算的,在个人月中,只有超过3500元的才缴税,收入越多税率越高。

三、巩固练习

1.第66页“练一练”第1 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结果。让学生了解不 同的税种有不同的税率

2.第66页“练一练”第2题

让学生读题,讨论,得出营业额=应纳税款÷税率。

3. .第66页“练一练”第3 题

学生弄清题意,同桌交流,得出营业税除以营业额=税率

4. .第66页“练一练”第4 题

学生独立完成,进一步加强对税率的认识,熟练掌握税率、营业额、营业税三者之间的联系。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练习多角度去分析问题。

四、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72+35+46+21+56=230(万元)

230×5%=11.5(万元)

答:这个商场5月份应缴税款11.5万元

百分数第三课时《税率》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知道应纳税额和税率的含义,以根据具体的税率计算税款。

2、在计算税款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社会现象的理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使学生知道每个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教学重点

税率的理解和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

税额的计算。

教法与学法

合作交流,引导探究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口答算式。

(1)100的5%是多少?

(2)50吨的10%是多少?

(3)1000元的8%是多少?

(4)50万元的20%是多少?

2、什么是比率?

二、新课讲授

1、阅读教材第10页有关纳税的内容。说说:什么是纳税?

2、税率的认识。

(1)说明:纳税的种类很多,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不一样。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的比率叫做税率,一般是由国家根据不同纳税种类定出不同的税率。

(2)试说说以下税率各表示什么意思。

A、商店按营业额的5%缴纳个人所得税。

B、某人彩票中奖后,按奖金的20%缴纳个人所得税。

3、税款计算。

(1)出示例3: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约多少万元?

(2)分析题目,理解题意。

引导学生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明确这里的5%是营业税与营业额比较的结果,也就是缴纳的营业税占营业额的5%,题中“十月份的营业额是30万元”,因此十月份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30万元的5%。

(3)学生列出算式。

相当于“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列式:30×5%

(4)学生尝试计算。

(5)汇报交流。

30×5% =30×0.05 =1.5(万元)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10页“做一做”。

2、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6题。

3、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7题。

4、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8题。

5、完成教材第14页练习二第10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有关纳税的知识,你们对纳税的知识有哪些了解?

教后反思:

这堂课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我告诉学生依法纳税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偷税、漏税是违法的。还告诉学生去饭店吃饭的时候也可以索要发票等等,学生表现出相当浓厚的兴趣,期待着教授利息时学生的表现。

就这节课来看,课堂氛围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较浓,都能够主动学习,学生们的学习效率也很高,但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在计算技巧方面还有待加强,有的同学能够正确的列出算式但是结果却所错了,今后还要在计算上下功夫。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有几点感悟:

1. 应和学生充分交流,具体感知,学生对身边的事物虽然是知道的,但是又没有很深入的了解,所以当这些事物被拿到课堂上来时,又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急于要去研究它、解决它,向别人炫耀自己的成功,并且想获取同伴和老师的认可。所以,应该抓住学生的这种心理,让同学们作了非常充分的交流,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加的深入和透彻。

2.课堂上要结合实际,体现价值,具有时效性。本节课的例题的设计结合实际,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自己都好象有这样的经历一样,又是帮助老师解决问题的,解决的积极性被充分调动,使学生充分感受到税率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并且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与乐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提高作文水平看什么书 父爱作文800字初中 我的铅笔盒作文 秋之韵的作文 关于大丈夫的作文 四季的雨作文 妈妈对我说作文400字 做水果沙拉作文300字 五年级作文春天 有关真情的作文 多样的我作文 关于母校的作文500字 我的老师为主题的作文 摘菜作文600字 家书英语作文 捏泥人作文300字 以自信为主题的作文 坚守道德底线作文素材 我是书迷作文400字 青春自护暑假安全作文 龙井茶作文 有关自由的作文素材 游漓江作文 仓鼠四年级作文 冬天风景作文200字 5年级作文400字 关于过六一的作文 感受关爱的作文 新学校新同学作文 欲扬先抑写人作文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