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日汉比喻语言学异同论文

2021-03-02 04:15:02
相关推荐

日汉比喻语言学异同论文

一、相似点

首先,认知语言学是共性语言学。正如沈家煊(1998)所说的“人同此心,心同此理,人的认知心理不仅古今相通,而且中外相通。”人类具有相同的身体构造和相同的感知器官,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具备相同的感知、认知能力,同样也能够获得相似的概念结构。无论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面对相同的物质世界,都具有通过事物的形状、性质、色彩等的相似性来命名事物、认知世界的能力。因此,对客观世界的认知总有相通之处。语言与思维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语言是思维的表现形式。在汉语和日语中,比喻的用法和喻意的产生总有重合的部分,因此,在日汉两种语言中,存在完全对应或基本上对应的比喻表达也就不足为奇了。例如:①死んだように静まり返った。(死一样的寂静)②彼女は花のようにきれいだ。(她像花一样美丽)例①、②中的比喻可以说是完全对应的,不管是日语还是汉语都是用死的状态来比喻静的状态,用花来比喻人的美丽,都是把死和静、花和美通过其中的相似性联系在一起,在这一点上不管是中国人还是日本人都是一样的。大和民族和汉民族同属于汉字文化圈,而且中日两国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有着2000多年的友好往来的历史。特别是在文化上,中日之间有着源远流长的交流关系,对两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中日文化方面的相容相通之处,在中日两国语言文字中也有体现。如“蛇足”这一词不管是在汉语中还是在日语中都被使用,其寓义都是表示“说没用的话,做无用的事”。中国人常用“马齿徒增”来比喻自己年龄突然增长,学识没有长进,事业没有成就;同样,日语中也有相同的表达,[馬齢を重ねる]是一种自谦的说法。不管是日本人还是中国人都喜欢用“藏头露尾”的故事来比喻做坏事者急欲掩饰自己的恶行,但是无意间仍会现出原形。这一相同的比喻,在汉语中是:藏头露尾,在日语中是:頭隠し尻隠さ。除此之外,我们在日语的谚语中还能看到从中国的历史典故引用而来的表达,如“四面楚歌/四面楚歌”,“五十步笑百步/五十歩百歩”等等,以及直接把中国的谚语翻译成日语的表达,如“百闻不如一见/百闻は一见に如か”、“光阴似箭/光陰は矢の如し”、“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塞翁が馬”等等。这些谚语可以说是日语对中国谚语的直接借用。

二、不同点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能脱离社会独立存在,各国的语言与本国文化密切相连。同时,语言是人们思想意识的表述,各种语言体现着使用者的文化特色。由于地理环境、社会风俗、历史背景等因素的不同,日汉两种语言中的比喻表达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环境的不同

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因自然环境的不同,对现实事物的联想也不同。日汉比喻表达的不同的原因之一,可以说是来自于中日两国不同的生活环境。日本是一个四面环海的.岛国,海洋对日本人的生活产生了我们无法想象的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在日语的比喻表达中,以鱼为中心,用水生物作比喻的表达较多。而中国地处欧亚大陆,可以说自古以来,农业就占据了第一位,人们都依存土地生活。所以,在汉语中,利用陆地动物来作比喻的表达较多,相对地,来自水生物的比喻表达较少。比如:③魚の目———鸡眼。④ほらを吹く———吹牛。⑤腐っ鯛———瘦死的骆驼比马大。⑥鯛の尾より鰯の頭———宁为鸡首,不为牛后。以前,中国农耕的主要劳动力是牛,而鸡则是中国农村最常见的家禽。因此,在汉语里用牛和鸡作比喻的表达较多。总之,比喻表达和人们生活的自然环境、生活方式、生活习惯密切相关。日本水资源丰富,在比喻乱花钱等奢侈浪费行为时,日本人喜欢用「湯水のように使う」来表达,而作为农耕大国的中国,土地资源相对丰富,则用“挥金如土”来形容。另外,汉语用“小葱拌豆腐”比喻“清清楚楚”;用“姜还是老的辣”来比喻用经验的人很厉害。这是因为小葱、姜是中国菜不可缺少的调味品,深受中国人的喜爱,这些都可以说是中国人生活的真实写照。

(二)审美情趣的不同

人们的生活环境固然是比喻形成的基础,但是比喻最终还是人类思维联想的产物。人们通过联想把具有某个或某些相似点的两个事物联系在一起,通过具体的事物来认识把握抽象的事物,因此,比喻必然要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由于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看法、印象、态度也会不同。也就是说不同的文化背景会产生不同的的审美观。比如,对动物的喜好在中日两国之间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现在不管是在日本还是在中国,养狗和其他宠物一样已成为一种时尚。很多家庭都养狗,人们也都很喜欢狗。尽管这样,狗在中日两国人民心中的印象也是有差异的。在日本,像「犬は三日食え三年恩を忘れぬ」、「犬は人につき猫は家につく」、「尾を振る犬はたたれぬ」等,狗较多的被比喻为忠实、温和、顺从的对象,甚至在夸奖婴儿可爱时可以说“像小狗一样可爱”。而在中国则不同,因为狗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形象是缺少骨气、没有气节的,所以狗在汉语中常被用来比喻不好的事物。比如“狗腿子、癞皮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等等。另外,在中国文化中,杜鹃常用来表达思乡的愁苦心情;而日语则不同,像「子で子にならぬ時鳥」、「時鳥は鶯の養い子」则是说杜鹃把蛋下在别的鸟窝里,自己不承担孵化任务;「あの声で蜥蜴食うかや時鳥」则是说杜鹃叫声虽然悦耳,但要吃丑陋的蜥蜴,用来比喻知人知面不知心。总之,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和审美观的不同,人们对事物的联想也就大相径庭,比喻的表达方式也因此各具涵义了。

(三)历史文化的不同

在比喻表达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历史典故等的出现,这说明除了地理环境、审美情趣不同之外,比喻表达还受历史文化的影响。各民族都有自己独有的神话、传说、典故等历史文化,这些历史文化也会影响到语言的使用习惯,日汉比喻表达受中日历史文化不同的影响也存在着许多差异。比如,在中国我们常常会用“说曹操曹操到”,来比喻正在说某个人的时候,偏巧那个人就来了的意思;还有像用“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来比喻群策群力的意思。曹操、诸葛亮等三国演义中的人物经常出现在比喻表达中,这说明了中国人对三国演义的喜爱。同样,在日语里也有「仏法筆誤り」等比喻表达,这是因为弘法大师是日本历史上三大书法家之一,深受日本人的喜爱。汉语的“廉者不受嗟来之食”与日本的「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表达了同样的意思。汉语的“廉者不受嗟来之食”来自于历史典故,反映了中国的历史。而武士是日本所特有的存在,武士以武士道为自己的最高基准,重视忠、诚、礼。「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意思是武士即便没吃的,也会让人看见自己剔牙,比喻武士节气高,士不饮盗泉之水。如果不知道相应的历史文化,也就很难理解「武士は食わねど高楊枝」的比喻表达。

三、结语

日汉比喻中,有很多相似或相通的内涵,这是由两国人民的认知共性及两国文化的互融互通决定的。日汉比喻中又有很多的不同点,则是因为两国的语言体系、自然环境、文化背景的差异造成的。从生活环境、审美观、历史文化方面来看,中日比喻表达的不同正是由于两国人民的认知差异作用的结果。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玩游戏作文 梦想英语作文 心态 作文 二年级作文怎么写 暖的作文 英语作文六年级 陪伴的作文 对比作文 除夕 作文 作文四年级400字 闺蜜小作文 心愿的作文 旅行 英语作文 遇见的作文 茶作文 外婆 作文 研学作文 900字作文 80词英语作文 眼睛 作文 作文教案 作文我学会了 玫瑰作文 作文800字初中 满分作文高考 点赞作文 阅读的作文 写动物作文 时间的作文 物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