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一个强镇富民的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2021-04-20 21:10:02
相关推荐

一个强镇富民的产业调研报告范文

一、当前发展状况

清河镇共辖41个行政村,4.2万人,耕地面积6.2万亩。全镇地势低洼平坦,西部属半沙半淤土质,东部属湖西涝洼地区。农业种植主要有水稻、小麦、棉花、大蒜、元葱等农作物和经济作物。近年来,清河镇依据自身资源优势和群众丰富的杞柳种植经验,把杞柳种植、加工作为农业结构调整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点工作,积极扶持,重点开发,走出了一条稻田区特别是涝洼地区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新路子,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已形成了以巩庄村为中心,辐射大程、袁家、蔡王、王台等村的万亩杞柳生产基地,完成了以济徐公路为发展带的杞柳经济林生态带建设,同时建成了600亩的杞柳种苗繁育基地。目前全镇杞柳种植面积达2万余亩。

今年,杞柳每亩产原条6000—7000斤,粗、中、细白条价格分别达到1.7元/斤、1.8元/斤、2.2元/斤,每亩直接效益3500余元,仅此一项,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近千元,还带动了畜牧业、劳务、运输业的快速发展。丰厚的经济效益,带动了群众种植加工杞柳的积极性,仅巩庄村就种植杞柳面积4800余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90%以上,全村从事杞柳加工、运输的群众达到1200多人,人均纯收入近7000元。去年该村六家加工企业加工原条1.6万吨,编织工艺品23万件,有产品20多个品种,产值2600万余元,编织的柳帘、工艺品花篮、宠物篮等品种畅销马来西亚、英国、日本市场,产品供不应求。群众还自发成立了清河镇杞柳协会,从技术、信息、市场给予了重要保证。目前全镇杞柳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生产格局已经形成,势必促进杞柳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发展的主要经验

近年来,清河镇实现了杞柳产业由单一种植到基地化生产,由零散简单加工到规模化深加工转变,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凸现,一个强镇富民的新兴、绿色产业正在健康发展,逐渐壮大,已成为清河经济发展的新亮点和新特色。

一是政策激励,完善保障。清河镇从完善从领导机制、政策扶持、资金投入“三个机制”入手,把政府行为转变为群众自觉行动,不断为群众生产发展杞柳产业创造好环境,为群众致富铺路。从鼓励生产、建厂用地、税费优惠等方面出台了一系列发展优惠政策,建立健全了支农资金的稳定投入渠道和增长新机制,与银信部门协调,主动承担风险,为农民担保贷款。2005年为杞柳种植户担保贷款300余万元,针对巩庄杞柳基地田间道路运输难的问题,拿出20万元,对路面进行了硬化,改善行路难问题。

二是典型引路,能人带动。在发展过程中,清河镇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坚持“镇树一个典型村,带动一片村,村树一个示范户,带动整个村”的工作思路,组织村支部书记、杞柳大户和经济能人先后到临沭、郯城等地参观学习,开拓他们的思想,增强发展的信心,提高他们种加技术,起到了较好的带动效应。巩庄村的赵跃岭、赵跃国、于信用等一批销售、加工大户的发展势头强劲,解决了群众柳条销售价格低、柳条附加值低的实际情况,生产产品畅销国内外。

三是发展协会,搞好服务。清河镇充分利用协会发展于群众,服务于群众的"功能,利用好、发挥好、保护好了协会这一群众发展平台,面向群众搞好服务。成立了杞柳协会,并指导协会制定章程、工作规范、工作制度等。建立了杞柳制品交易市场。发挥协会把握市场信息准、会员技术力量雄厚、新技术的推广快等方面的优势,协会作用明显,带动作用增强,群众依靠协会发展,依靠协会致富观念增强,广泛受到群众的欢迎。目前入会群众近2000余人。

三、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产品深加工不够,产品花样少,市场有待开拓。以巩庄为例,全村80%的农户以卖原条或白条为主,属于卖资源型的农业销售方式。全村虽有六家加工企业,但多以加工柳帘、筐篮等工艺简单、附加值低的产品为主,随着消费观念和审美观念的转变,市场空间萎缩,增值空间有限,而美观大方、经济适用的工艺品较少。市场销售处于中介市场,而不是直接消费市场。以生产柳帘为例,销售给中间商的价格为18元/平方米,中间商到消费市场的价格为23-25元/平方米,差价为5-7元/平方米,按年加工1.2万平方米来算,每年减少效益60万余元。农户编织的工艺品出售价格与出口到岸价格竟有5-10倍价格差距,杞柳产品销售渠道和市场空间开拓迫在眉捷。

二是种植品种单一,适应市场能力差。目前,清河镇90%以上种植品种为十年前的品种,主要以大青皮为主,该品种虽产量高,但分叉多,品质差,不能适应深加工(像工艺品编织)等高端产品的需求,高产、优质的优良品种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品种更新换代明显滞后于市场需求。

三是资金短缺,技术力量单薄。清河镇六处加工企业以家庭作坊式生产为主,规模小、工艺简单、设备落后,产品单一,主要原因就是业主筹集资金困难、技术力量不雄厚。在调查过程中,专业技术人员大部分是高薪从外聘用的,而本地技术力量薄弱,专业技术人员少。部分业主反映,由于缺少资金,只能小打小敲,到手的合同都不敢订。还有的群众想从事加工,缺资金、少技术成了制约他们发展的“瓶颈”。

四、下步打算

为更好发展杞柳产业,切实把杞柳产业做强做大,拉长产业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好产业、好门路,应着力解决好以下问题。

一是优化品种结构,逐步实现更新换代。加快优质品种引进步伐,引进林业部门推荐的大红袍、一枝笔等高产高质的优良品种,合理调整品种种植结构,做到品种多样化,品质稳定化,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搞好杞柳新品种的技术指导和服务,逐步淘汰老品种。

二是围绕建设鲁西南杞柳第一镇,拉长产业链,树立杞柳品牌。向种植规模要效益,向产品深细加工要效益,不断扩大种植规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抓好杞柳深加工,增加附加值。做强做大现在企业,通过企业合资、社会融资等问题,解决现有企业规模小、筹资难问题。搞好杞柳招商引资,做好借力文章,有目的、有重点地引进大企业、大客户。以杞柳协会为载体,发挥作用和优势,搞好市场信息调研,开拓市场空间,建立稳固的销售渠道,积极注册产品商标,树立品牌形象,打造品牌效应,为产品提供更大的升值潜力。进一步建设和完善杞柳制品交易市场建设,建设成具有特色化、专业化、知名化的大市场,成为鲁西南杞柳制品和信息的集散地。

三是完善扶持机制,搞好技术培训。为更好发展杞柳产业,支持企业发展,做好杞柳深加工文章,政府和金融部门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给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更宽阔的发展空间,协助他们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当地人才,不断提高群众编织技能,生产出更适应市场、符合消费者品位的产品。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有关人性的作文 落叶作文300字 英语作文自我介绍大学 关于关注的作文 写关于校园的作文 我真快乐作文400字 描述猫的作文 元旦节作文400字 美丽的校园作文400字左右 翻过那座山作文600字记叙文初三 心存善念作文800字 作文秋天的故事 高考作文1000字 有关理性的作文素材 一袋麦子作文 细节描写作文300字 以凝聚为话题的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关于感谢同学的作文 美丽的西湖作文 四年级六单元作文 劳动与分享作文 写老师作文300字 我的作文450字 养乌龟作文 关于火烧圆明园的作文 去海边玩作文800字 学习计划作文300 春天校园里的景色作文 如何写介绍自己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