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关于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调研报告

2021-05-21 16:05:02
相关推荐

关于推广保护性耕作的调研报告

保护性耕作技术是对农田实行免耕、少耕,尽可能减少土壤耕作,并用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用化学药物来控制杂草和病虫害,从而减少土壤风蚀、水蚀,提高土壤肥力和抗旱能力的一项先进农业耕作技术。当前,XX县19.8万亩保护性耕作小麦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与传统种植小麦相比,植株健壮、穗大粒多、籽粒饱满、表现出明显的增长优势。为进一步推广普及保护性耕作,扩大种植面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XX县农机局组织工作人员对保护性耕作推广普及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XX县保护性耕作发展现状

近年来,XX县农机局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管理,精心实施,大力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取得了显著成效。XX县自2008年开始推广,一年一个台阶,当前,在全县形成4处规模较大的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兴隆镇兴隆社区600余亩,邢侗街道三官庙200亩,理合务镇刘鹅头村800余亩,临邑镇国寨村200余亩,起到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全县新推广小麦免耕播种机52台,达到222台,保护性耕作面积19.8万亩。

通过与常规种植模式的地块相比较,示范基地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基地小麦与常规种植小麦相比抗干旱、抗倒伏,秸秆粗壮,穗大粒实,亩均增产30-50公斤;作业工序大大简化,由传统的四道工序合为一道,节省了作业成本;保护性耕作使得肥效利用率大大提高,比常规的种植模式节省肥料20%左右;保墒效果良好,每年节省灌溉一至两次,节省了水电费和人工费用。同时保护性耕作对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提升作用逐步显现:作业工序缩短,减少了劳动强度和作业用工,促进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了农民的收益;土壤增加了的养分,改良了土质,培肥了地力,农田施肥量和喷药量有所减少,秸秆焚烧也得到了有效遏制,使得当地的生态环境大大改善。

二、存在的问题及制约条件

1、农民接受程度有待于提高。传统的耕作理念是精耕细作,农民在没有看到免耕播种的明显效果,没有充分认识到实施保护性耕作的重要意义的前提下,要改变传统的耕作习惯是很难的。即使看到保护性耕作的效果,有些农民由于传统习惯的因素,还是应用传统的耕作模式,不愿意接受保护性耕作新技术。

2、农机手积极性不高。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农机手的积极性是关键。当前XX县农村土地大多还是以一家一户种植模式为主,与大型保护性机械的推广使用存在矛盾。土地规模小,地块零散,造成机械化作业效率低,影响农机手收入,从保护性耕作中获得利益小,积极性难以提高。

3、示范基地数量少、规模小。全县只有4个乡镇(街道)建立了保护性耕作示范基地,且示范基地面积小,示范带动作用有限。

三、对策及建议

1、提高思想认识,树立科学发展理念。保护性耕作不仅是一项增产增效的新技术,更重要的是能显著节本增效、充分利用资源,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机部门要树立树立科学发展理念,把示范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切实抓紧抓好,积极宣传引导,示范群众,政策引导、配套服务,使保护性耕作健康、快速发展。

2、争取党委政府、上级相关部门支持。要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把项目做大做强,领导重视和政策支持是关键。农机部门要积极宣传党委政策和有关部门领导,使他们充分认识到推广保护性耕作的意义。争取党委政府和上级相关部门把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举措来抓,制定优惠扶持政策,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推出农机作业补贴等政策补贴,调动农机手的积极性,推进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普及。

3、加强培训指导,调动农民积极性。要通过举办培训班、巡回宣传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说服广大群众转变传统的耕作观念,形成保护性耕作发展的群众基础和社会舆论氛围。利用各种形式加大宣传力度,坚持“广泛宣传全覆盖,宣传多样求实效”的原则,把保护性耕作宣传到千家万户,宣传到田间地头,提高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4、建立示范基地,增加示范推广力度。保护性耕作是一项农业新技术,农民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而农机推广人员也需要一个探索过程。因此,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庄,建立示范基地,通过技术上重点指导、政策上重点扶持,鼓励他们率先实现保护性耕作,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由点带面、辐射全县,强势推进保护性耕作在全县的迅速普及应用。

基层社是供销合作社的组织基础,是供销合作社与农民联系最紧密的环节,是为“三农”服务的主要载体和前沿阵地,更是供销社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基层、最直接的服务组织。近年来,供销社依托基层社发展了一批专业合作社、综合服务社、农资连锁店,领办了一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进一步拓展了基层组织体系范畴,进一步强化了为农服务功能、体现了作为。实践证明,供销社能不能完成政府赋予的使命和任务,能不能继续在农村站稳脚跟,能不能办成真正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关键在基层社,关键是看基层组织体系是否健全,能否发挥作用。

近期,为配合市供销社开展党的群众路线实践教育活动,全面了解我区基层社发展现状,深入思考基层社发展前景,我们集中时间对全区基层社的组织、人员、资产、经营、改制等情况,采取深入一线调研、填制报表、重点考察、走访座谈等方法,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客观、详实的调研。

一、基本情况

XX区供销社共有7个基层社,企业1个(三农公司),村级综合服务社15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1个(XX市宝东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行业协会13个,庄稼医院7个,烟花爆竹配送中心1个,农资配送中心1个,农资农家店21家,日用工业品农家店36个,农资连锁店132家,烟花爆竹连锁店240家。固定资产原值4255万元,其中:房产1025万元,土地3230万元。

二、工作经验和做法

经过多年的发展,各基层供销社按照“因地制宜、注重特色、创新突破”的思路,进一步创新经营机制,改进服务方式,把基层社建成了布局合理、产权清晰、功能键全、运作规范的供销社新型基层组织。特别是通过积极整合现有组织资源和网络资源,进一步理顺管理体制,创新经营体制,拓宽了基层组织体系的范畴,使基层供销社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逐步成为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是开拓出一条加速资产改造的硬路子。漳河基层社始终坚持开放办社、多元发展、所有权不变、资产增值、利益最大化、利益长期化等“六项原则”,从而达到了解决职工“两保”等问题。同时,盐池基层社通过合作开发,对闲置资产进行盘活,投资1000余万元修建日用品生活超市,使基层社焕发了生机与活力。二是推出了一条拓展经营业态的大路子。着眼于“以新型业态养社”的工作思路,积极推进 “一社一业”发展,在增强自身实力的同时,也夯实了服务基础,实现了经济发展与为农服务同步推进。特别是子陵、盐池、仙居等基层社思维开拓,多业发展,呈现出较好的发展态势。子陵、仙居供销社利用自身资源,将种植、食用菌、柑桔、茶叶等多家专业合作社组建XX区第一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开创了基层社改革发展的新途径,引导出一个新方向。三是闯出了一条联合互促共融的好路子。漳河镇漳发柑桔专业合作社通过相互联合合作,相互融合促进,依托柑桔产业带动了漳河基层社的综合发展。年收购、打措柑桔500余万吨,年产值1000余万元,实现利润50余万元,带动柑农1250户,产品远销山东、河北、湖南等地。

三、存在的问题

一是基层组织不够完善。当前,我区的基层供销社只能勉强维持;或发展无力、濒临关闭;或名存实亡,人去楼空,可以说是“三分天下”(1/3实力较强、能起到带动作用,1/3基础较好、功能比较完善,1/3功能不齐、无法发挥作用)。特别是部分基层社无场所、无业务、无资金、无力维持,濒临绝境,基层社名存实亡,很难承担起引导广大农民群众进入市场和服务农民生活、生产的职责,与把供销社真正办成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尚有很大的距离。二是合作组织参与度低。近年来,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各涉农部门都积极行动,参与、指导、引领发展了一批新型农村合作组织。作为涉农部门的一员,供销社也依托基层社积极参与,主办了一批综合服务社,领办了一批专业合作社,牵头组建了一批行业协会,但缺少利益链接,在一定程度会弱化基层组织体系的领导作用、服务功能,同时也会影响到基层服务组织的作用发挥。

四、推进措施

(一)抓体制创新增活力。在基层社改革过程中,要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和“谁有能力办供销社就让谁来办,谁办好了供销社谁就是供销社人”的开放办社理念,通过以带资承包、增资扩股、资产重组和产权转让等多种形式,带动激活资金、技术、人才、管理和项目等生产经营要素,盘活基层社的存量资产,创建产权多元化的新型供销社,使基层供销社活力迸发,为基层社的长足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一是要把实力强的基层社办成转型发展的代表,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骨干力量。二是要把基础好的基层社办成改革发展的标杆,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中坚力量。三是要把经济一般的基层社办成强化管理的典型,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导力量。四是要把彻底改制的基层社办成推进合作的榜样,使之成为服务“三农”的后备力量。

(二)抓机制创新增实力。基层社经营机制的创新是基层社改造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坚持“以制度管理、以制度办事、以制度履职”的原则,不断强化制度建设,健全经营管理机制,提升基层供销社规范化管理水平,促进基层实力提升。一是要着力健全完善规章制度。要健全完善经营管理制度,建立连锁配送台账,加强商品进、销、存的管理,确保农民的消费安全;建立经营管理指导意见,加强对商品经营的指导,加强扶持资金使用监管,确保基层网点管理好、留得住、用得上。二是要着力强化社有资产管理。要以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多种途径,努力盘活社有资产,提升社有资产的使用效率,坚决杜绝资产闲置、资产空置。要加强社有资产的监管,通过建立《资产经营、使用、管理制度》、《资产租赁制度》、《资产损失责任追究制度》等,使资产的使用、管理、处置更加规范化、科学化。

(三)抓服务创新增魅力。在基层组织体系建设过程中,要按照“因地制宜、因社施策”的原则,把提升基层社服务能力放在重要位置,立足服务做文章,千方百计寻求基层社发展的新途径,在服务中体现自身作为,在服务中增加自身魅力,树立全新供销形象。一是要完善基层服务网络,着力构建现代流通方式。要紧紧抓住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机遇,大力整合网络资源,加快推进农村商品市场连锁配送等现代经营方式,打造助农增收网络平台。二是要大力兴办专业合作社,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要充分发挥供销社“平台”作用,围绕当地的主导产业(或产品)、特色产业,采取引导农民自办、与农民联办、支持能人领办、依托基层社组办等灵活多样的方式,与当地的农业产业化相结合,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成为了引领当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化、助农增收的骨干企业和中坚力量。三是要积极组建综合服务社,不断强化为农服务功能。要通过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引入市场机制,采取能人领办、职工参办、部门联办等多种方式把基层社改造成农村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总之,只有在不断改革创新中发展,供销社基层组织体系才能更加完善,更具活力,更富生命力,也才能在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什么作文300字 吸烟的危害作文 拉裤子作文 三年级动物作文300字 万能英语作文开头结尾 贴鼻子游戏作文 写人作文600字初中 春的作文300字 特别的一天作文 我的成长经历 作文 春来了作文 一件新鲜事作文 团圆作文600字 我的偶像作文400字 杜甫草堂作文 放假第一天作文 放烟火作文 光盘行动作文 南京旅游作文 老家的风景作文 包饺子作文开头 冬天的早晨作文 招聘广告英语作文 关于坚持的作文素材 劳动作文300字 关于对联的作文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 我和我的家人作文 了不起的我作文 糖醋排骨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