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初中语文《安赛腰鼓》优秀教学设计

2021-05-31 13:30:01
相关推荐

初中语文《安赛腰鼓》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反复诵读,体味文章的韵律和气势。

2.品味语句,体会语言表达上的艺术特点。

3.感受高原上生命的律动和力量,丰富文化精神素养。

教学构想:

根据本文的文体特点及语言风格,整个教学过程以“朗读”一线贯穿,首先,听朗读录音,感受这种艺术及本文的特点,然后启发学生自己发现文章的内容美、语言美、形式美,采取读品结合,丰富读法,力求以铿锵激越的朗诵深深地感染学生,以激情勃发的生命活力深深地打动学生,营造一种强烈的情感气氛,创设一种浓郁的发言磁场,打造一个彰显个性、富有朝气的生命课堂。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观看短片,在具体情景中感受安赛腰鼓的气势。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就是大西北黄土高原上的安塞腰鼓。在古代,安塞腰鼓是冲锋杀敌、浴血奋战的号角,是凯旋的欢迎曲。穿越两千年的岁月,今天,它依然让人振奋,让人惊叹,让人如痴如狂,为什么呢?让我们透过陕北汉子刘成章酣畅淋漓的笔墨,去寻找答案吧!

二、投入地听

1.听朗读录音,注意字音和文中的情感。

2.看完了,听完了,你感受到了怎样的一种腰鼓?请用“好一个__样的安塞腰鼓!”的句式表达出来。

(引导学生练习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

生交流。

3.小结

是的,安塞腰鼓是激情,是力量,是高原人民精神风貌的象征,这就是它经久不衰、愈行愈盛的原因。

三、自由地读

1.从古至今,这股来自黄土地的爆发力,这豪情滚滚、昂扬向上的精神,一直震撼着人们的心灵,你的心灵被震撼了吗?请自由地大声地朗读课文,把最震撼你的句子画出来,想一想:这些句子为什么能震撼你。

2.生自由诵读。

四、细心地品

(一)诵读指导,体会情味

1.为什么这些句子或段落能传递奔放的情感呢?可以从句式、遣词、修辞、标点等方面去发现。

2.全班交流,老师相机引导、指导,读品结合,要做到品得有滋有味,读得铿锵有力。

方法:此环节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完成,结合语言,师生互动品析,并随机指导学生朗诵,可以个体读,小组读,还可以男女生分别读等,要充分调动学生,做到情理结合。

探究参考:

(1)本文的感叹句多,有15个自然段是用感叹句结尾的。

(2)文章多用短句来表现安赛腰鼓的特点。如“忘情了,没命了”,有力地表现了打腰鼓的人与腰鼓的浑然一体,他们是沸腾着生命的;“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愈捶愈烈”等句,无不铿锵激昂。

(3)本文多次运用比喻的手法,例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跳跃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一组句子从多个角度描写腰鼓、打腰鼓的人。这些喻体总的形象特征表现为有活力、有激情、有强烈的节奏等。

(4)本文大量运用排比,有仅有排比句,还有排比段,有的`交错出现,有的一连许多句。再如“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这一段,依次描摹了腰鼓队的舞姿、雨点般的鼓点,翻飞的装饰物----流苏,跃动的脚步,飞扬的眼神。这几幅画面犹如一组快速闪动的电影镜头,眼花缭乱,心魄颤动,让人来不及细细品味,只有被动地感受,被它强烈震慑,不由自主地发出赞叹。

(5)连续运用几组反义词,产生对比鲜明的效果。如“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炽热了,使闲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三组反义词鲜明地突出了腰鼓给这里带来的热情与活力。

3.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品读了关键句段,从语言运用角度分析出了这些语言铿锵有力、激情勃发的原因,老师把它们总结如下:

(出示多媒体)

(1)语言技巧:排比,增强气势;反复,强调感情;比喻,喻体恰当;短句,节奏明快;反义词,对比鲜明;感叹句,感情强烈。

(2)根据内容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因为内容+形式=完美。

(二)引导想象,解惑答疑

1.作者由雄壮的腰鼓联想到落日、大旗等雄壮豪迈的景物,更给人以凛然壮观的感觉。你由雄壮的腰鼓联想到了哪些景物、场面或诗词?

交流参考:

(1)景物:火山喷发、岩浆喷涌、一泻千里的黄河、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爆发的山洪、海啸、山崩地裂的地震等。

(2)诗词:

李白《将进酒》: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苏轼: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李白: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3)场面:开国大典、申奥成功、五四运动、烈火硝烟的战场等。

2.文中的第二段可谓意象灿烂,意蕴深厚。有没有不理解的句子?

问题参考:

(1)“晦暗了又明晰”是什么意思?

这句是由迷惘到清晰,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同时也让我们想起民族的历史。我们这个古老的民族经历了太多的挫折、磨难和痛苦,经受了失败与成功、失望与希望的交替,终于直接过了迷惘,走过了苦难,走进了改革开放这个令人振奋的美好时代。所以说,鼓声蕴含着我们民族的苦苦求索、不屈抗争。

(2)“挣脱”“冲破”“撞开”了什么?

想一想黄土高原的环境,土地肥沃还是贫瘠,像我们东部沿海这么开放吗?贫瘠的黄土地、分期闭塞的生活,给了高原人们太多的压抑和羁绊,而越是悠久的历史,传统了陋俗的束缚也越牢固。但是他们没有丧失希望,隆隆的鼓声告诉我们:他们渴望新的生活,渴望冲破一切的羁绊,没有什么能阻碍他们生命的释放和力量的喷涌。所以,作者歌颂的不仅仅是这雄壮的腰鼓,更是高原人民爆发的生命力,是他们坚毅不屈、奋发向上的精神,而这,正是黄土魂——我们的民族之魂。

(板书:黄土魂!)

3、谁来朗读“容不得束缚”这一段,读出高原人民爆发的生命力,读出不屈向上的黄土魂。

生读,师指导。

4、小结

雄壮的腰鼓让我们的心中奔涌着诗情,奔腾着生命的畅想。现在,我们男女同学合作朗读这一段。请看大屏幕。(鼓声响起。)女同学读前两段,男同学读后两段,最后一句齐读,请大家读出对生命的畅想、对力量的讴歌、对民族魂魄的崇高礼赞。(师生同读。)

(三)深入情境,感知语势

1.谁来说说读的过程中,从字里行间你感觉到了什么?

生交流。

2.你说得很形象。黄土地的后生们,敲出了民族魂,奏出了一曲生命和力量的热烈颂歌。现在,就让我们当一回黄土地的后生,我们的手臂就是有力的鼓槌,桌子就是我们的牛皮鼓面,大家边捶边读,借鼓声壮声势,读出回响在群山万壑、回荡在人们心中的鼓声。(师生同读。)

(四)品读结尾,体会意蕴。

1.激荡的腰鼓敲完了,飞扬的尘土落下了,作者写道:“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这样写妙在哪里?

生交流。

2.对,雄鸡一唱天下白,鸡啼预示着新的一天的开始,贫穷艰苦的安塞人,躯体里涌动着强劲的生命力量,骨子里充满着对新生活的渴望。这种渴望能实现吗?对!一定能!是呀,另一个星球是全新的世界,渺远的鸡啼是全新的生活。

五、尽情地说

1.任何艺术都是对生命、对社会的认识和感悟。面对这激昂的鼓声,面对这厚重的黄土,面对这群热烈奔放、使黄土地沸腾起来的年轻生命,你最想说什么?把你的心灵感悟和周围同学分享。

自由交流。

2.小结

大家说得很好,让我们感受到了:这鼓声是力量,是信念,是召唤,是希望。我们相信,“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黄土高原,一定能书写出像安塞腰鼓那样雄壮激昂的历史!而这种生生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也正是我们人类得以蓬勃繁衍的力量源泉,我们这些炎黄子孙一定要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敲出生命的鼓点,奏出生命的最强音!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心中的秘密作文500字 慢慢读懂你作文 中国传统节日作文600 写快乐的作文450字 入门作文 以我的家乡为题的作文 母爱叙事作文600字 抓住机遇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字 感恩1000字作文 端正态度作文 怎样辅导三年级孩子写作文 什么需要表达作文 我发现了新大陆作文 七星公园作文 害怕打针的作文 蒙山大佛作文 以苦为乐作文 努力的感觉真好作文 作文夏天500字 一杯白开水作文 介绍芒果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玩的真开心 我的钢琴老师作文 叙事的作文600字 你好新同学作文 以知识为话题的作文 关心作文400字 关于灯光的作文 描写动物的作文初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