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范文

2022-02-13 15:15:01
相关推荐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范文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1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这本书是前碧桂园CFO、执行董事吴建斌先生从财务视角近距离深度还原了碧桂园从2014年—2017年的发展历程。从2014年4月到2017年1月,作者吴建斌做了1000天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在这1000天里,碧桂园在房企中的排名从第七升到了第二。他离开11个月后,碧桂园成了宇宙第一大房企。2018年12月31日,《2018年度中国房地产企业销售TOP200》排行榜发布,碧桂园2018全年销售7286.9亿元,位居榜首,领先第2名万科1200亿元。

据说,这本书出版后,碧桂园掌门人杨国强先生直接找到出版社,将此书全部买走,随后甚至追到了作者——前碧桂园首席财务官吴建斌的新公司,要求作者收回送给朋友的样书。倒也是一桩趣事,更激发了我阅读的兴趣。

一、关于碧桂园和它高速增长的秘诀

碧桂园,曾是广东顺德的一家区域房地产企业,名号远没有招商、保利、万科、恒大响亮,但就是这家企业从2011年至2018年,其合同销售金额分别为432亿元,476亿元,1060亿元,1288亿元,1402亿元,3088亿元,5508亿元,7287亿元,7年时间内销售金额增长了15.9倍,这样体量下的增长速度在房企中甚至于在所有企业中都是不多见的。

每个人对企业成功或者说高速发展的解读都不尽相同,更遑论我们是通过读书来判断企业,也就不可避免受到了作者的影响。粗略看来,坚持利益分享、坚持大人才观、坚持大的格局和保持定力是其高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坚持利益共享。碧桂园掌门人在企业销售遇到困境、成本居高不下时,先后及时启动了“成就共享”和“同心共享”计划,一举激发了全员的最大潜能,带领企业走上了高歌猛进的道路。简单讲,就是企业把一些特定项目的利润按一定比例分享给项目员工。从项目经理和员工角度,项目执行过程中每节省的一元项目成本费用或每扩大的一元有效销售和回款都直接折算0.2元(即利润的20%)的奖金发放给项目员工,同时鼓励甚至强制高管和员工入股项目,一方面缓解集团资金压力,同时获取更高收益。基层项目经理和员工的积极性被空前调动,由于房地产项目属于资金密集型且利差丰厚,动辄几亿元甚至几十亿元的投资,按照奖金规则折算到项目经理一个人甚至能拿到几千万乃至上亿元的奖金,集团都按照规则完整兑现,最大程度激发了全员的无限潜能,并将大家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高度捆绑。

关于大人才观。碧桂园从2014年起开启“未来领袖”学员培养计划,定位国内外一流名校(包括斯坦福、麻省理工、伦敦帝国理工等),招聘精英博士生,纳入培养计划,刚入职即提供超过40万元的薪酬并辅以全套高端培养方案。坚持找到优秀人才支持企业发展比守着一堆钱更重要,因此在人才选拔、聘用和资助方面不计代价。不计代价并非意味着杨国强先生真的不算成本,他是这么算账的,100个博士一年开支不过4000-5000万,虽然很大,但可以承受,如果两年后100人中有1人成才,在房地产行业他给公司赚回的钱将远远超过投入的成本,更有甚者会覆盖所有博士生的投入成本。

坚持大的格局、专注和战略定力。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呈现了多次过山车的周期性特点。在整个行业持续低迷的时候,是收缩还是扩张,是聚焦一线,还是在二三线甚至四线储备,能否抵御外在诱惑和杂音,这些都是考验一个企业舵手的重大挑战。当别人贪婪的时候,我谨慎;当别人收缩的时候,我贪婪。杨先生成功地籍此实现了弯道超车。

二、关于财务人在企业中的角色

财务人员应该怎么做,尤其是在民营企业的财务人员。作者从央企中海地产跳入家族企业碧桂园,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相对驾轻就熟的国企高管到面临着巨大的环境挑战和压力的民营企业职业经理人,作者勇敢地一跃并实现了平稳的过渡和华丽的转身。

作者把碧桂园掌门人杨国强的一番话写在了扉页,“在做生意方面,财务要记住,在不违法的前提下,永远不要让公司受到任何约束,有的做就狠狠做,没的做就耐心地等等”。

作者就职当天,就为碧桂园划了一道净借贷比率70%“红线”,并维持至今。到2016年年中,碧桂园的净借贷比率仅为62.6%。自作者2014年加入碧桂园以来,碧桂园平均利率由2013年的7.34%降至2016年年中的5.76%。这些靓丽数据背后,在香港拥有众多资源的作者功不可没。的确,作者初入民企,放低身段,调查分析,从战略、预算、现金流管理、融资发债、信用评级、激励机制等,逐一入手,一点点规范并提升碧桂园的财务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截至作者离开时,财务组织架构调整已经基本到位,价值创造和共享平台已日趋完善,境内外融资渠道全面打开,融资成本持续下降,股价稳步提升,市值也大幅改善。

《我在碧桂园的1000天》读后感2

在一个微信学习群里面看到的这本书,关于讲企业的书一般很少有写的很好的,但这本书也貌似没有立志写那种最好的书,反而像日记体,工作汇报总结一样,娓娓道来,也有一点意思。

里面主要讲的是以财务的角度来看一家企业,我以前涉及到的财务大部分工作内容就是税务、成本两个方面,这本书可以是拓展了我的眼界,顺带着对于财务的工作有了更深的理解。

1、自己没有钱,去市场上找钱,找便宜的钱,来做自己的事情。

2、现金流是一个企业的生存之本,只有企业有现金流才能保证自己能够抗风险。

3、在企业面临危机的时候,股权质押、出售固定资产都是不明智的,因为出售的资产会被严重低估。最明确的举动是,停止不能挣钱的项目,快速开发能挣钱的项目。

4、做事成功取决于能力与态度。这并不是分开的两面,而是相互成就的。

5、一家企业,其实什么都没有,钱其实并不是自己的,人才才是决定一家企业生死。好的企业是利他性的,员工与公司是相互成就的.。

6、人性中最大的一个特点是自私与贪婪。一般的企业通过利用这点来驱动员工,但是很多制度在初期会取得很大效果并能带来巨大成效,但后面制度会满满失效并会带来新的问题。(短期)长期却只能建立企业文化认同。

7、财务(找到更便宜的钱)——工程(对用钱买的地进行附加值)——销售(将公司对于这一块的附加值变现)

销售是最终的实现,没有销售都不是。但是销售因为在末端不能参与到价值链之前的工作,其实也是最被动的。一般企业后面价值链之后还有一块运营(通过运营使固定资产增值)

8、战略领导者,战术执行层。(老板与职业经理人);老板不能放弃对于一家公司战略层面的指导,并对变化的市场环境保持清晰的头脑,沟通是能够将老板想法变为可执行的操作。这中间存在沟通漏斗。

9、不存在完美的制度,只存在合适的制度。市场环境在变,内部环境也在变,而企业的变是适应竞争环境,而内部制度是为了我们在外部竞争的时候保持优势。

10、近代的职业岗位分工制度是近代的产物,专业化、职业化的工程中会失去对于整体的把握,各个部门各个环节,各扫门前雪,沟通成本上升。但也是大公司不得不面临的问题,很多企业的选择是规范化流程化以期望降低风险,但牺牲了效率增加成本。

其实是个选择题,是风险还是效率,对于小企业来说的一味学大企业就会死的很快,成本是难以承受,而效率是小企业面对市场最有利的武器。

所以很多真正的老板在活的好一点但有一定不确定与活的稍微不那么好但是确定之中,选择了后者。

但是在一个苟活还是体面的死去,无一例外选择的都是前者。

不同情况下,貌似同样的两种选择,但后果却发生了改变。

读后感很乱,只是作为自己梳理知识所用,望各位不吝赐教。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中国文化英语作文 莫高窟作文 春天写景作文 校园活动作文 教资科一作文 我的朋友400字作文 精彩作文开头结尾 写事作文300 写人的作文400 我的故事作文400字 精美作文 他哭了作文 四季美景作文 作文的万能开头 我的姥姥作文 亲近自然作文 一起走过作文 妈妈的一天作文 四百字作文大全 难忘的回忆作文 写重庆的作文 成都作文 心灵深处作文 美丽风景的作文 我的家乡600字作文 日语作文格式 时评类作文 写艺术的作文 五年级同步作文 游记作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