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爱生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2022-11-05 12:19:05
相关推荐

爱生学习心得体会(精选3篇)

当我们受到启发,对学习和工作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就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心得体会,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自己的这段时间的学习、工作生活状态。一起来学习心得体会是如何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爱生学习心得体会,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爱生学习心得体会1

近段时间,依据上级要求,开始在网上自学教育部远程课程--《20xx年全国中小学校长校园安全管理国家级远程专题培训》,通过看视频,听讲座,不仅了解了一些校园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而且使自己对当今提倡的“爱生理念”有了更新的认识,总体感觉良好。下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我在这次培训学习中的一些体会:

一、“爱生”体现要对所有学生的一视同仁

“爱”是爱生学校理念的的根本核心,教师对学生的热忱、关心和爱护,是“爱”的一种表现。实践证明,教师的“爱”,能取得多方面的教育效应。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说,凡是教师寄予希望的学生,都会感爱到教师的关心,爱护和鼓励,他们就会常常以积极的态度对待老师,对待学习和对待自己,但如果一旦被教师冷淡或厌恶过的学生,则势必走向反面。所以,爱生学校理念要求教师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既要爱优秀学生,特别要注重对那些暂时性的“差生”给予更多的爱。

二、对待学生要多赞扬、鼓励,少指责、批评

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能全部奥秘就在于热爱每个学生。”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出发,情感在学习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是信念的催化剂,我国教育家曾说过:“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因此,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无限的爱生之心是教师道德威信形成的根本保证,学校教师只有以良好的感情,崇高的道德去关爱学生,才会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受到学生的尊敬与爱戴。如果教师忽略了这种情感的关爱,就等于抽掉了教育的灵魂。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不仅要激活学生主动的学习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要注重增强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从而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可以收到感人至深的效果。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去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学生才会在情感上与教师产生共鸣,才会“亲其师,信其道”,所以,作为教育人务必对待学生要温和、微笑、多赞扬鼓励,少指责、批评。

三、一切为学生服务,是贯彻“爱生学校理念”的重要环节

一切为了学生就是要做好对学生的服务,主要是帮助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个性转化,要采取一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转变学生学习观念,一心一意为他们提供服务,把搞好对学生的服务变为我们的自觉行动,并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的所求所需都能得到较好的满足。

以上是本人在本次学习培训中的一点体会,在今后的教学及管理工作中还需不断提高,力争做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爱中实施教育,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工作落到实处。

爱生学习心得体会2

近段时间,依据上级要求,在网上接受“全国、全省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教育规划”省级远程培训。通过看视频,听讲座,不仅对国家“教育纲要”有了更深一层次的理解,更对有关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是在“爱生学校”理念有了更具体的认识,感觉自己的理论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认识和看待问题的角度更多了。

下面是我对“爱生学校”理念和理论的一些初浅认识和理解。

一、全纳性

“爱生学校”最重要的理念之一就是“全纳性”。全纳性最集中的体现就是“爱”。“爱”是“爱生学校”理念的的根本核心,“爱”的起点是从接纳儿童开始的。不论是国家、社会,还是社区、学校都应该为每一个孩子提供完成自己的教育义务的平台和环境。这不仅是指办几所特殊学校,将身心有问题的孩子放在一起生活和学习就叫“全纳”,全纳更重要的`尽可能地让身心有疾残孩子融入到普通学校和普通孩子一起学习和生活,学校、老师、同学、家长都能把这些疾残孩子当正常孩子一样去看待,去关心,去真诚地帮助他们,并让他们拥有主动地参与到学校和班级活动中来的意识,这才是真正的“全纳”。

“全纳”拥有无穷的魅力。我们学校初20xx级有个女孩子,叫张晶,是典型的“O”型腿。张晶刚好是2008年地震后那年进升入初一学习的。学校为了培养孩子们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纪律意识,请了我们市里驻军部队的战士来训练他们。按理说,张晶有这种特殊情况,她完全可以不参与。老师也劝她,可她坚持说这是集体活动,一定要参加。因为被她的感动,于是许了她。训练正当九月,天气酷热,十天里,她都嚼牙坚持。到最后会操的时候,班里的同学担心比赛时,其它班里的孩子会笑话她,她的班主任老师也很委婉地劝过她,问她“如果太累,你可以不参加”,但那孩子真的很“倔犟”。班主任老师很为难,于是来找我说“她怕到时候其它孩子笑话她会伤了张晶的自尊心。我告诉她说“要解决这个问题很简单:你把张晶的事告诉所有班主任,并让其他班的班主任老师把张晶的故事告诉学生,让学生打心里佩服张晶,学生自然会从心里升起一种敬意,决不会出现喝倒彩现象。”结果,到了“军训”结束会操那时,所有的孩子都为这个班喝彩,更为张晶的表现鼓掌。张晶所在的班级“会操”做得最好,受到了学校的表彰。当班长代表去领奖状时,张晶也开心地笑了。

其实,如果我们的教育不能让象“张晶”这样的孩子主动融入学校生活、学习、活动,那是教育的失败,那是学校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如果我们的正常孩子不能以爱心和真诚去看待和帮助象“张晶”这类孩子,那更是我们教育的失败。

所以,让“张晶”似的孩子能主动融入学校这个大家庭中,让“张晶”似的孩子充分感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关爱,让我们正常的孩子学会和“张晶”似的孩子友好相处,这才是“全纳性”的真谛。

二、有效性

“爱生学校”另一理念是有效性。也就是说,“爱生学校”理念、理论关注的另一个重点是“有效性”,即关注教与学的有用性、有效性、高效性。

我从这个角度去审视教科书选用,它会给予我们很多的启动。就拿初中“思想品德”教材的选择来说吧,自从20xx年我从数学教学转为政治教学以来,六年的时间,教材变了三种,但我还是比较喜欢陕教版,因为陕教版更接近学生思想和生活。

举个例来说吧,陕教版九年级教材在前几课就会涉及初中生毕业的选择,还有如何对待挫折?如何看待考试焦虑?等等。这些都正是初三学生将会遇到的问题。如果努力了,成绩不见长,怎么办?考试存在焦虑正常吗?什么程度的焦虑有利于考试,什么程度的焦虑有害于考试?这正是刚入初三和学生会遇到的实际问题,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最实际、最有用。如果我有选择教材的权利的话,我一定会选择陕教版。

再举个例子,如果用“爱生学校”有效性理念来审视我们的教育教学方法,我们会发现我们的思考角度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例如,当我们发现学生学习没有什么效果时,我们往往会去找学生身上的原因:学生不守纪律、不认真、不努力、不配合等。但“爱生学校”理念告诉我们教师,我们还可以从另一角度去思考这个问题,如是不是我们的教育教学形式存在低效性,学生的学习方法是否存在问题,学生最近是否遇到了什么精神方面的打击等等。

这里我也举个例子。我曾经遇到过这样的一个学生,是个男孩子。刚进初一时,有段时间,我发现这个男孩子总爱在垃圾堆里转悠,还胡乱翻,而且每天都把衣服弄得很脏。我把观察到的这个现象告诉了他的班主任,因为俗事多,一个多月后,都没怎么想起这事,突然有一天发现,那小男孩子衣着整洁,再仔细想想,好象已经很久没发现在垃圾堆里转了。于是我去问了问他的班主任是怎么回事,孩子怎么变好了。他的班主任告诉我说“我也去观察了那个孩子,发现他总在垃圾堆里找本子,找着后将没用完的撕下来做草稿。又问了问个别同学,发现他家里经济比较困难,原来他是在找草稿纸。于是,把自己没用完的备课本撕下来,订成一本,送给他做草稿,并告诉那孩子说,以后没草稿纸就来找老师。”我在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不问清红皂白,批评学生不爱个人卫生,那可能不仅会伤害学生的自尊性,更重要的也许根本就不能解决问题。现在,他的班主任老师用了这样一种非常有效果的方法,这才是“爱生学校”的有效性理念。

三、文化环境

“爱生学校”理念关注为学生营造好的校园文化环境。对一个人影响最深刻的绝对是文化的影响。

今年的四月初,我为学校的玫瑰园写了一首赞美诗“玫瑰呢喃”。对于一个读书时代就不太会写文章的我来说,那诗当然写得不怎么样的,但关于这首诗的故事却给了我更多的思考。故事是这样的,前些日子,学校里的玫瑰花开了,没几天,老师们突然发现,每过一夜,那玫瑰花就会少几朵,不知道是被谁摘了的,我让宿管部的老师调查,也没问出个所以然,德育处的老师利用升旗仪式时间也给学生提了醒“禁止采摘校园花朵”。但是,没用,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就快过一周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一个周二的上午,因为没课,正为这事苦恼着,突然想写首“劝行”诗试试,于是提笔写了这首“玫瑰呢喃”,让教务员把这首诗用粉笔写在一个小黑板上,并将这个小黑板放在了玫瑰园旁边。

《玫瑰呢喃》

如果你欣赏今天的我妩媚/那——让我留在枝头吧/我还想在明天为你散发芬芳/我还想在明天为你绽放美丽/我还想,我还想在明天,为更多人/带来一天的欢愉/如果你欣赏今天的我妩媚/那——让我继续绽放枝头吧/我要感恩,感恩花枝/是花枝给了我芬芳/是花枝给赐予我美丽/玫瑰呢喃……/我好想好想美丽到明天/只为感恩花枝的哺育/只为感恩万千个你的宠爱/

奇迹!真的是奇迹!第二天,我去吃早饭的时候,特意去看玫瑰花,居然没少一朵。其实,我当时写这诗的时候,根本就没想到过会有这么好的效果。今天仔细想想,这事让我重新认识了文化的魅力。生硬的“禁止****”,抵不上一首赞美玫瑰的诗的作用。

这就是文化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这个故事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学校教育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少不了的是要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文化环境。

爱生学习心得体会3

爱生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也是一种教学模式,“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应该说生本教育对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论述更清晰明确,具体可操作性的实践模式更为具体化。

具体说来,教师所要做的事情就是:积极地旁观;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营造良好的学习气氛;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师的角色时而是活动的促进者、平等的合作者、谦虚的倾听者、真诚的赏识者、得体的协调者、资源的开发者、得法的组织者,时而又是“顾问”与“同伴”,“顾问”角色其行为特征是“指点”;“同伴”角色,旨在参与合作,教师以同伴身份参与学生的活动。

生本课堂主张“无为而为”的原则,主张教师不给学生过多的干预,而是给他们学习尽可能的自主。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意识,保证他们有独立的活动空间、人格空间和学习空间;同时创设情景,引发学生自我意识的发生,并不时强化。在生本课堂,不是“教”决定“学”,而是“教”引导“学”,为“学”服务。强化学生的自主学习,课堂少预设性多生成性。

课堂是学生生长的地方。在生本课堂上,学生不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可点燃的“火把”。

一:教学不是要主要依靠教师的教,而是依靠学生的学

我们经常会发现在教学我们太自作多情了、很多时候我们一厢情愿承当了许多工作,渴望小朋友依照我们设计的方向去发展,但发现自身失败了学生不领情,因为教育不可能像修剪树苗对学生进行外在的改造,我们对学生所施加的影响教育都要通过儿童进行自我认知、自我建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来达到,教育过程的主力和主人是学生而不是教师,我们只不过是学生自主发展的服务者,学习是生命生长的过程,它是人自身的一种需要,而不是外在压力的结果。教育的一切行为都应该是为了满足儿童的这种需要,从而使他们内在的生命力、使他们的潜能得到充沛的发挥。课堂上应该在给予学生充沛的前置性学习的经验基础上放手让学生去讨论,思辨,能学会的自身学会,不能学会的创造机会让他学会,真正实现教育是为了协助学生,而不是限制学生。教师不做“拉动学生的纤夫”繁重而痛苦而应该做“生命的牧者”。

二: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而不是一张白纸让我们涂抹

这告诉我们,一方面是学生对学习充溢了好奇欲望和发明欲,另一方面在它生活的经历中积累了学习的资源和学习的能力,而不是一张白纸。人的起点非零,在基础教育阶段,所有的知识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而不只仅是教材中。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充沛利用小朋友学习能力把脱离了生活、脱离了学生的实际感受的知识符号学习和学生的生活结合,让学生自身去做、去发现、去研究去感悟。生本教育揭示教育的实质是提升生命,教育手段是依靠生命自身的内在力量。教育应该在此基础上进行,充沛尊重和依循生命的实质,教育才可能是“人的教育”。使人的生命潜能得到充沛的发挥,使人的天性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人的现代化。

三:生本课堂带来的是教师和学生的一起发展和生长

教学中封闭的资源和方式给必将发生学习结果的单一和学生思维的僵化,于是学习变成没有个性的重复和验证、记忆,学生的思维和发明力都被禁锢,没有发明性的工作让教师在重复、单调中,滋生了麻木和倦怠,最后形成恶性循环,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四:建立在美好学习生活上的德育才是最好的德育教育

德育的重要内容就是养成教育,我们以前的德育过分注重外在的说教与德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内化。殊不知,人天生就有一种“向善”的天性,他是与生俱来的,我们需要做的工作是怎样让小朋友天生的“善意”不被冲淡,而且要得到深化和发扬,让小朋友的生命中充溢着善带来的积极情感。

当然,在目前,我们还停留在观摩生本,感受生本的层面,还没有成为一个实践者,随着实践研究一定有所收获,肯定能走出教学的误区与盲区,从面实现老师乐教,学生乐学的前景。那个时候就是中国教育培养出一批批适应社会的实用型人才,完全能够实现中国教育走出应试教育的桎梏,我想这一天应该为时不远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制作苹果奶昔英语作文 英语二作文押题 珍惜时间的作文议论文 四年级作文快乐的暑假 写春季的作文 五年级笫一单元作文 家作文400字 关于礼的作文题目 校园拔河作文 自己名字的含义作文 选择作文议论文 中学生活作文400字 好玩的地方作文 关于电脑的英语作文 七年级200字作文 有关创造力的作文 黄鹤楼 作文 海南游记作文400字 我真幸福作文400字左右 感恩老师的作文400字 考研英语作文如何准备 关于下课十分钟的作文 全球洗手日作文 邂逅春天作文 保护水源作文 防禁毒作文 触动心灵的瞬间作文600字 说明文怎么写作文600 山楂作文 做饭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