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三年级看图作文启蒙教学的基本步骤

2023-09-08 03:37:01
相关推荐

三年级看图作文启蒙教学的基本步骤

苏教版教材在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安排了看多幅图作文的练习。此时,学生正处于作文起步阶段,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有了一定的作文基础,但学生对作文技巧的掌握并不熟练,况且看多幅图编故事,学生刚刚接触到。

因此,教师应该采用符合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的有效步骤,充分发挥例文的引导作用,尽力降低坡度,将习作的要求与方法巧妙融入课堂,循序渐进,层层推进,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看多幅图作文的方法,激发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面对处于作文启蒙阶段的学生,我们该采取怎样的方法完成看多幅图作文的启蒙教学任务呢?笔者经过多年实践与思考,以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一为例,归纳出以下五点:

一、研读例文,获得启示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例文就是学生获取作文方法的极好途径。苏教版习作练习都安排了例文学习部分,例文为学生的习作练习提供了值得借鉴的范例,其示范与引领作用不言而喻。学生需要掌握的习作要点,在例文中都可以找到依据。教材中,例文后面往往会提出几个针对性很强的问题,暗含了本次习作要求学生掌握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带着教材所提的问题读例文,是非常有效和必要的一个教学环节。

在教学中,我安排了对照图片,读一读例文的环节,思考例文后面的问题:

(1)段秋霞是怎样分段写的?

(2)哪些话是画面上没有的?

(3)读了这篇习作,你受到什么启发?有了例文的示范作用,加上问题的引导,学生很快找到了写作方法:

(1)要想层次分明,一般一幅图写一个自然段;

(2)要写好看图作文,画面上有的要写,画面上没有的,发挥合理想象也要写。这两点正是这篇习作最重要的方法。

如此一来,学生研读了例文,并从中获得了启示,了解了习作的方法,为进一步看图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观察图画,说出大意

学习了例文,掌握了习作的基本方法后,我们还不能直接让学生对照方法写作,这个坡度对学生来说,依然很高,我们需要进一步降低坡度。

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从习作练习提供的两组图中,任选一组,仔细观察,说出故事的大意。学生自己说一说,同桌之间又互相说一说,学生完成这个任务并不难。学

生了解图的大意后,我让学生尝试给故事加个题目。学生纷纷发言,很快把《知错能改的孙小圣》统一为第一个故事的题目,把《亡羊补牢》作为第二个故事的题目。为了巩固成果,我还引导学生说说亡羊和补牢在故事中的意思,便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故事大意。

虽然例文后的问题没有提出仔细观察,看懂每一幅图的意思,弄清每幅图之间的联系这个要求,但学生显然是有必要完成的。我设计观察图画,说出大意这个环节,不仅降低了习作的坡度,而且也对学生进行了作文常规训练,让学生明白:看懂图的大体意思再作文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

至于重点突出,选择一两幅图重点写这样的要求,教师此时也可以引导学生练习。我是这样教学的:

师:(学生说出了图片大意)你准备写几个自然段?

生:一共是三幅图,所以我准备写三个自然段,一幅图一个自然段。

师:很好。你准备把哪幅图的内容写得最多?

生:我准备把中间的第二幅图多写些。

师:这样重点就突出了,这就叫详略得当。

这个环节让学生掌握了不少作文知识,也为学生更好地完成练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方法指导,充实内容

一个完整的故事,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以及事件,学生编故事的时候,这些要素大都会具备,但学生心中没有这些要素的概念

没有故事要完整的概念。况且要想把故事写具体充实,就要写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及心理活动等。教师该如何巧妙地渗透这些知识呢?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以引说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方法的指导。以第一个看图编故事《知错能改的孙小圣》为例,我是这样引说的:

师:星期天早晨,谁和谁一起去……

生:星期天早晨,小熊贝贝和小猴孙小圣一起去公园玩。

(时间、地点、人物都有了。)

师: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一会儿……

生:一路上,孙小圣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可开心了。

师:你们所说的一会儿跳到路边的大石头上,一会儿爬到大树上就是动作描写。你们发挥的想象合理,非常符合猴子的特点。

(学生不仅运用了动作描写,还发挥了符合猴子特点的合理想象,学生在快乐中得到了方法的指导。)

师:他们来到公园的一座小亭子里。这时,贝贝觉得口渴了,说……

生:孙小圣,我去买两瓶水,你在这里等我!

师:这就是语言描写。

师:贝贝刚走,孙小圣看到两根鲜红的柱子,他想……

生:我的老祖宗孙悟空,曾在如来佛祖的手指上写下齐天大圣到此一游八个大字,我为什么不在这柱子上写点什么留作纪念呢?

师:太精彩了!这就是心理活动描写。把掌声送给这位同学!

如此引说,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写作方法,充实了写作内容,让故事变得生动有趣。

四、分组活动,口述故事

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指出:兴趣是创造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这样的兴趣离开了学生的会说、想说,将成为无米之炊。

在教师引说之后,学生尝试创作顺理成章。此时,笔者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把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同伴听一听。

这样做其实是对学生因材施教,有能力的学生可以自己创编,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学生则可以照着老师的思路去编。

分层要求让所有的学生都有所发展,降低了坡度,让学生感觉不到写看图作文的难度,因而能收获写作成功带来的欢乐,提升写作的兴趣。

学生在小组交流中畅所欲言、兴趣盎然,他们自编的一个个精彩故事闪耀着智慧的火花。

五、独立构思,完成习作

学生会说,往往就会写。极个别学生略有困难,参加了小组交流之后,创作能力也能随之提升不少。

此时提笔创作,可以让学生熟练借助所学方法,趁热打铁,一气呵成。学生创作时,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习作的情况,解答学生的疑难,尽量做到不打乱学生的思绪。

习作结束,教师立即组织学生通过朗读自己的习作的方式发现问题,修改习作。学生自己修改过后,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修改,使习作的功效最大化。

实践证明,三年级的学生虽然是第一次完成看多幅图编故事的习作练习,但只要教师采用符合教育规律、符合教材特点和儿童实际的方法,降低难度,学生完全可以轻松驾驭习作。

【三年级看图作文启蒙教学的基本步骤】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仙人掌300字作文 春天的公园600字作文 享受生命中的温暖作文 我不怕因为半命题作文 身边熟悉的人的作文 糖果节作文600字 童年作文题目 关于坚持理想的作文 我的精神小屋作文 一个夏天的早晨作文 立意作文 关于微笑的作文600字 垒高自己作文800字 我的老师三百字作文 初中暑假作文600字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作文 禁毒安全作文 今天我很高兴作文 这也是一道风景作文 小白兔作文五年级 什么情结作文600字 关于惊喜的作文 关于诚信的高考满分作文 我与朋友再见时作文 长隆野生动物园游记作文 立春作文 20年后再相会作文 做与不做作文 作文华为 我的表弟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