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当代创业名人成功故事

2023-09-21 02:58:03
相关推荐

当代创业名人成功故事

创业路上,口水是武器,汗水是代价,泪水是学费!那么,下面小编为你整理了当代创业名人成功故事,欢迎大家的阅读。

当代创业名人成功故事一

东莞大学生养龟创业两年 纯利超千万

2009年,东莞的养龟业开始火起来。而早在2008年,当时还读大一的莫枢伟就“嗅”到了养龟行业的商机。2012年从华南师范大学毕业,他没有选择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而是走上养龟的创业之路。昨日,笔者获悉,莫枢伟的养龟场拥有5000多只“石金钱”,估计约2000万元,养龟场规模在不断扩大。

大一花光积蓄购6只龟饲养

莫枢伟饲养石龟的场所为家庭式仿野生模式。在一栋出租屋里,利用三层建龟池、孵化场所以及铁架式养龟槽等,出租屋楼顶共打造18个养龟池,分喂养区、产蛋区和水池区,每个池都种植植物以遮挡太阳。整体构造是莫枢伟独自一人花费8个月时间亲手打造的。

莫枢伟每天为龟池换水、隔天傍晚喂养、检查产蛋区,以及随时留意刚孵化的龟苗健康情况等。谈起养龟创业的开启,时间追溯到2008年。当时莫枢伟读大一,无意之中浏览了养龟的视频,于是他就上网搜索养龟资源,看到了一个买卖的交易平台,让莫枢伟很为心动。

莫枢伟仔细观察了该平台几个月后,发现养龟的龟苗交易价格从80元翻到160元,“真的有那么好赚吗?当时心里就有些按耐不住了,”莫枢伟说。于是大一暑假,他只身一人坐了6个半小时的车,来到养龟地茂名沙琅镇一探养龟行业火爆的真实。

“我利用3天时间在养龟市场进行考察,供应商、旅店和大型养殖场来回跑,并到大型的养龟场里参观,发现网上的信息是真的。”莫枢伟心动了,于是掏出了携带的1。6万元,那是他兼职赚回来的全部积蓄,购买了6只拥有6年龟龄的石龟。

家人对养龟创业从反对到支持

用了全部积蓄买了6只龟回来的做法,遭到了家人的反对。但莫枢伟依然在前院打造一个临时养龟池。1年后,该6只龟产下18只蛋,但是由于自己没有掌握孵化技术最终没有成功孵出小龟。

在大二、大三两年里,莫枢伟依然每天浏览大量的养龟帖,学习养龟知识,当时龟苗的市场价格又上升了。“曾有人联系我想用3万元,购买我那6只龟。我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养龟能有出路。”莫枢伟说。

大学毕业了,家人一致认为莫枢伟要找一份正当职业,不少邻里认为莫枢伟留在家里对着乌龟玩物丧志、不懂事。当时莫枢伟下定决心,无论家人如何反对,自己都要去创业。

“创业一要有资金,二要有场地。”莫枢伟说,解决这两个因素是创业的开始也是关键。正当莫枢伟着急时,他的舅舅说服了莫枢伟父母,最后答应给10万元作为创业的开始。莫枢伟决定选择奶奶家作为养龟场地,于是莫枢伟开始做泥水工,打造养龟池,自己一个人挑这几百斤的沙泥走上3楼,从早上7时一直忙到晚上10时,整整做了3个月,花了1万元的临时养龟池最终打造完毕,他又用仅剩的9万元全都买了石龟。

常为养龟老前辈打短工学技术

“当时一共买了430只。由于技术不成熟,成活率并不高,损失有50多只石龟,于是我就不断地找前辈了解经验,并到老师傅家里免费打短工并学习。”莫枢伟说,他加入了东莞市龟研会,在那里学习了养殖技术、如何引进品种等。莫枢伟通过“走出去和请进来”的学习模式让养龟事业很快有了起色。现在,养龟场年产量达1000至2000只龟苗。

莫枢伟说:“家里对我有信心,接下来我将正式从家庭式仿野生养殖转变为池塘养殖。租了30亩地,打造了3个鱼塘作为养殖的地方。”

回想自己的创业道路,莫枢伟说现在只是成功了3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他希望大学生能提前定好创业目标,一旦选择了就要坚定和坚持。大学生首先做到的就是“少去想,多去做”,才能为成功创业铺垫基础。

当代创业名人成功故事二

90后大学生农村庄稼地里的创业梦

在汇川区泗渡镇观坝村,有个农场让当地农民都很羡慕,原来,这个农场是由一名大学生经营的。

这名大学生叫冯运,今年23岁,在福建某高校读连锁经营专业。为了实现自己的创业梦,他放弃了常人眼里优越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家乡遵义,开始了创业历程。

“这个年轻人勇气可嘉,还是学生就开始创业,除草施肥一点不差庄稼汉,是个种植的好手。”半年前冯运来到观坝后,当地村民就开始默默关注这个定下志向要发展现代农业的大学生。他的种植过程和庄稼长势也成了当地村民热议的话题。

大学生乐当“农场主”

近日,记者来到观坝,刚下车就飘来一阵粪臭味,远远望去,一个身穿黑色衣服的小伙正在地里忙着给辣椒施农家肥,驻村干部梁小建告诉记者,他就是冯运。

顺着冯运所在的方向,记者沿着田埂走过去,只见地里绿油油的一片,果蔬长势良好。见记者拿起相机照相,当地一位路过的村民说:“无法想象,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几个月的时间就被这位大学生折腾出这样一番天地来。”

走到冯运身边,他似乎没有注意到有人靠近,仍然埋着头一个劲儿施肥,额头挂满了汗珠。直到梁

小建叫他,他才抬起头来。

瘦小的个子,黑黝黝的皮肤,大家很难把眼前的这个小伙子和一个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联系在一起。

“我一直以来就有一个愿望,搞一个农场,自己当个农场主。去年从学校回来时,看到这个地方不错,正好附近都是大棚蔬菜基地,所以就把它租下来了。”冯运说。

创业需要资金,他想到了在外打工的父亲冯修堂。经过多次做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了父亲给他投资。

冯修堂说,儿子刚开始要搞蔬菜基地时,他并不同意,因为需要一笔不小投资,而且他还是个还未毕业的大学生,没有经验,也没有

技术,不放心把多年来辛辛苦苦打工挣来的积蓄拿给他。

但后来看到儿子的坚持,冯修堂同意了,并放弃了在外面每个月5000多元的收入,回来协助儿子办农场。

目前,冯运的菜地里已经种植了白菜、辣椒、豇豆、白瓜等近10种蔬菜。

有梦想就有收获

“刚刚开始,什么都不懂,由于对品种和季节等因素掌握不好,所以导致了辣椒和豇豆长势不太好。”对此冯运非常担心。

“我很需要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面对当前的困境,冯运非常

希望政府及相关部门能给予支持,修建大棚。了解到他的困难后,汇川区农牧局驻村干部梁小建很支持,他帮冯运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和指导,并组织冯运与当地的种植大户们互动沟通,为他提供帮助。目前,地里的白瓜和白菜已经可以上市了。

跟其他“90后”大学生一样,空闲时,冯运最大的爱好是上网、刷微博。但跟别人有所不同的是,冯运会有意识地关注和收集农业方面的信息。

前几天,他在网上看到一段话,很有同感,于是写成微博发给了大学同学:“农村犹如一片沃土,我就是一棵小小的种子,只要在农村这片沃土里扎根,就一样会开

花,结出丰硕的果实,一样能体现我们年轻人的价值,实现我们心中的梦想。”

创业的路并非一帆风顺,虽然遇到了种种困难,但是冯运的50亩蔬菜基地仍然干得风风火火,有模有样。他说,认准了,就不要怕困难,只要努力,一定会成功,今后还要扩大生产规模,打响自己的品牌。

【当代创业名人成功故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失去的一天作文 作文风景600字 小事见真情作文 阳光一直都在作文 吾辈当自强作文 介绍教室的英语作文 音乐的魅力作文 幸福是什么的作文 挫折让我成长作文 放鞭炮600字作文 七彩校园作文 关于乡村生活的作文 蜗牛比赛作文 我家的新鲜事作文 拔河比赛作文二年级 游雁荡山作文 我的心事作文600字 植树节作文一年级 去动物园作文400字 扫地作文50字 以节日为题的作文 我和你作文800字 大足石刻作文 未来的科技想象作文 有梦才有远方作文 江西专升本英语作文 让我想一想作文 时间的痕迹作文 我的心愿800字作文 剪纸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