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婚恋困境:边海防基层军人的难言之痛

2024-02-05 21:37:26
相关推荐

《婚恋问题+边海防基层军人的难言之痛!》是一组着眼于军人婚恋困境的报道,聚焦于那些为国家安全贡献奉献的边海防基层军人。在这个特殊的职业背景下,他们面临着众多难题和困扰,婚恋问题尤为突出。他们常年奔赴边疆,工作环境恶劣,离家时间长,缺乏家庭陪伴。而这些困境往往造成他们与家人之间的疏离和交流障碍,给婚姻关系带来重大挑战,甚至导致家庭破裂。同时,他们在执行任务时所承受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困惑也让他们难以有人倾诉。本组报道将深入探讨这些问题,预计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

作者:修齐治平

1.

婚姻是一本书,第一章写的是诗篇,而其余则是平淡的散文。——巴法利·尼克斯。

爱情是一个浪漫做成的冰淇淋,有着或甜或酸的味道,你看着对方露出童真的微笑,体会她从舌尖幸福到心头的美妙。直到……最后都会融化于生活的琐碎,时间的光照,并定格于那个初次相牵的早晨,留下反反复复的回忆与缠绕。

然而对于军人来说,特别是驻守边疆、高原、海岛以及深山的基层官兵来说,这是一种不易品尝的味道,一种想了又想、盼了又盼,虽然短暂甜蜜但又长期凉凉的味道。

不同于普通人的花前月下,你情我侬,边海防军人的婚恋从一开始恐怕就离不开分别与思念,并让这种婚姻有了浓浓的献祭与悲情的味道。

即使是与那些驻守城市或是城市周边的军人相比,边海防军人在婚恋上的痛楚,也要更加的真实和无奈。

2.

一位毕业于国防科大的年轻军官,在分到新西兰基层一线的几个月后,就收到了来自女朋友的分手信。在电影《高山下的花环》之中,这种场景似曾相识。

这位刚刚分手的前女友,在中部一个核心城市的国有银行中负责国际业务。二人自中学时代相识,大学时代相恋,但随着小伙子分配至边疆,他们的恋情风雨飘摇。

长期两地分居,就意味着女方要放弃自己的事业,投入家庭。这,似乎并不公平,女方也心有不甘。虽然说爱情意味着一定的牺牲,但谁都没有理由要求对方作出牺牲。

小伙子想通过调动离女方近一点,就更是难如登天。

那随军呢?让她抛弃现有的发展前景和福利待遇,去戈壁与他厮守,这似乎是光荣的办法。

但让我们从女方的角度来进行现实的考虑,重新寻找一个相知相爱且不影响双方事业追求的男性,其难度要远远小于作出随军这一抉择。爱情或许可以超然,但婚姻一定是现实的。

毕竟,我们会称颂那些随军女性的高尚,但叩问内心时,又会为这种放弃梦想追逐一份普通婚姻的行为感到唏嘘。

毕竟,现实终究是现实,而婚姻只是现实的一部分罢了,至于轰轰烈烈缠绵悱恻的爱情,终究会在柴米油盐的琐碎之中归于平淡,终于责任。

这位国防科大毕业的年轻军官再次单身之后,在当地偏远戈壁几乎根本无法找到一个精神上门当户对的女性,这或许意味着他在身处荒漠之外,更将长期处于感情的荒漠。

3.

即使是双军人之间,要想成就一段完美的婚恋与姻缘,也并没有想像之中那么简单。

女军人的稀缺是一件普遍的事,特别在边海防部队表现得尤为明显。而且部队还有一条规矩,义务兵是不能谈恋爱的,所以即使有个别女兵被年轻男军官看中,也很难有结果,出于爱情需要而留下来选改士官的女兵也寥寥无几。

小A(女)、小B和小C刚好是大学生士兵提干的预选苗子,在选调去院校学习期间,小A与小B产生了爱情。小C对小A亦同时有好感,只是迟到一步。学业期满之后,三人各自回到了原来的部队,并一同被提拔为军官。

小B是边防军官,小C位于城市部队并且随后不久就调入了机关。

小A与小B付出了巨大努力,想要把小B调到自己身边来。因为后来有了一个说法,双军人可以调动至一方所在地,解决两地分居问题。然而两人只是恋爱关系,显然不好开口与操作。

小A对小B说,那我们结婚吧!小B虽然被小A的痴情所打动,但也仍然很理智地说:那我调不过去怎么办?你会调过来跟我一起守边疆吗?

小A沉默了。最终说的是试试看,万一调成了呢?这回轮到小B沉默了。

小B清醒地知道,小A是不愿意去边疆工作的,她虽然爱自己,但这种爱并没有到了失去理智的程度。同样作为深爱对方的小B,也不可能选择牺牲小A,而且哪怕真的结婚之后也仍然有子女教育等现实困难,于是,再三纠结之下,小B选择了放手。

半年之后,小A嫁给了小C,并成功调入小C所在的城市部队。幸福的人生都是一样的。不幸的人……似乎不应总是边防基层的人。

小B为他们送上了一份厚礼,并祝他们幸福。然后,清除了关于小A的所有东西。

4.

当然,这世间总会有一些美好的感情存在,也总会一些迷恋兵哥哥的姑娘们不惧千山阻隔,宁可飞蛾投火也愿意与心爱的人厮守一生,不离不弃的。

但爱情虽然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在经过最初的圣洁的甜蜜之后,他们也不得不面对生活的一地鸡毛。其实艰苦倒是不怕,然后一旦当他们身为人父人母之后,却又不得不头痛于一个非常现实而又事关长远的问题:孩子的教育。

再苦不能苦孩子,牺牲自己决不能再牺牲下一代,这恐怕是许多边防军人真实想法。

当然了,边疆地区能够给孩子高考加分的优待,是很大的利好,甚至这也成为许多女性能够接收丈夫常年驻守边疆这一事实的现实基础。

但首先,能否在边疆坚持XX年尚未可知,就说孩子从幼儿园到高考,仍然有着十多年漫长的教育跨度,在这十多年里,作为父亲,除了树立一个遥远、模糊、光荣而又遥远的形象外,能给予什么样的支持呢?

其次,如果配偶选择随军,边疆海岛的教育水平和教育条件的贫乏肉眼可见,选择了团聚,那就选择了低劣的教育环境。对于那些原本就是寒门农村出身的军人军属来说,还能接受;但对于那些本身家境不错,自身教育经历出众的年轻军官和妈妈来说,能接受下一代阶层可能降级的未来吗?

笔者有一个不够严谨的看法:三流的教育拼考试分数(模仿)、二流的教育拼个人素质(技能)、一流的教育拼思维眼界(格局)。

如果认可这一观点,那么高考的20加分对你来说,有特别伟大的意义吗?甚至有些军属家庭的孩子,因为教育缺失,距离上一个好学校,恐怕差的不只是20分的差距吧?

5.

还有一个相对敏感但又不得不提的话题:对于军人特别是边海防的基层军官来说,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实际上靠自身改变境遇的能力不大。于是,毕业分配的结果影响了他们人生前半程的十几年;而婚姻选择的结果,甚至会影响到整个人生。

世界城市的发展,是按照大国大城的趋势在缓步演进,就业、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一系列资源都在想区域性的大城市集中。

在大城市安家,就意味着你自己和自己的家人、孩子,在未来将会拥有更多的人生机遇,有机会享受更好的教育和医疗保障。这一点,不言自明。

然而对于边疆军人来说,除非自己原生家庭就在这类大城市,否则在当前的管理模式和退役安置政策之下,想在离开偏远的戈壁、海岛、深山之后,能够到大城市安家,是非常困难的。

当然了,笔者并不是说,小城市就一定不好,在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的地方生活就一定低人一等,只要自己接受,且满足家庭的需求,这都是很好的结局。

不过那些具备一定前瞻思维和一定长远眼光的年轻人肯定能认识到这一点:首先是自己不可能在部队干一辈子,转业安置如果能到大城市,则无论发展机会还是工资收入等实际利益都要远高于一般地区和小城市。同时,自己的孩子或者孩子的孩子想要学有所成、施展抱负,显然也是到大城市拥有更多可能。要实现代际的阶层跃升,至少在自己这一代决不能降级,落户到大城市是保证不降级的保障之一。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依靠自身很难调动或者离开边疆的情况下,选择通过婚姻来帮助实现目标,成为不少基层军官的选择。这种选择,既有主动的,也有被动无奈的。一旦做出这种选择,则意味着必然要“降格以求”,对利益的需求远远大于对心灵契合的追求。

所以,有的婚姻是稳固的,有的则并不稳固。边海防军官转业回大城市之后,前几年是一个离婚高发期。而前几年由于政策漏洞,有的军官通过与内地女青年“合同婚姻”以换取安置到大城市资格的事情,也并非个位数。

以上这些,显然已经使婚姻发生了畸变。虽然未必影响边防军人的思想稳定,但一定会影响他们的幸福感受。

6.

解决这些问题,上面想了很多办法。现有许多政策,都让边海防军人的婚姻有了更多的保障,比如在子女就学上:

相关规定为:第七条 军人子女接受学前教育,采取入部队幼儿园和地方幼儿园相结合的方式,按照下列规定给予优待:(一)军人子女入部队幼儿园,按照划区保障的原则,在军区级单位范围内就近免费入园;无隶属关系部队的军人子女,没有条件入本单位幼儿园的,可以就近就便入其他部队开办的幼儿园,享受办园单位军人子女待遇;没有条件入部队幼儿园的军人子女,可就近就便优先入地方公办幼儿园。(二)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就近就便优先入地方公办幼儿园。

对没有条件入部队或者地方公办幼儿园的军人子女,给予适当经济补贴,具体材料和办法由军队有关总部另行制定。

第八条 军人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按照下列规定给予优待:

(一)作战部队军人的子女,由当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在部队驻地县(市)或者地(市)范围内,协调安排到教育质量较好的小学、初级中学就读。

(二)驻乡镇部队军人的子女,由当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协调就近就便安排到本行政区域教育质量较好的小学、初级中学就读。

(三)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和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可以在其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户籍所在地,根据军人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的意愿安排教育质量较好的中小学就读。

前款规定之外的军人子女义务教育优待措施,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政治机关制定。

第九条 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级中学,按照下列规定给予优待:

(一)驻国家确定的三类(含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含二类)以上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中考时可以按照录取分值10%的标准,降低分数录取。

(二)作战部队、驻国家确定的一类、二类艰苦边远地区和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岛屿部队军人的子女,以及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中考时可以按照录取分值5%的标准,降低分数录取。

(三)驻国家确定的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三类以上岛屿,以及在飞行、潜艇、航天、涉核等高风险、高危害岗位工作的军人的子女,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以及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烈士子女,可以到父母原户籍所在地区教育质量较好的普通高级中学就读。

前款规定范围之外军人子女报考普通高级中学,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前款规定降分录取的具体优待标准和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会同省军区(卫戍区、警备区)政治机关制定。

军人因工作调动、生活基础变更等,其子女需要转学、借读的,当地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相关学校应当及时为其办理相关手续,并根据学生学**情况安排到相应教育质量较好的普通高级中学就读。

第十条 军人子女需要入中等职业学校就读的,可以任选中等职业学校。

第十一条 军人子女报考高等学校,按照下列规定给予优待:

(一)高考成绩达到批次控制线未被录取的军人子女,经征求本人意见,由省级招生部门协调符合有关投档要求的高等学校调剂录取,有关高等学校应当予以积极配合。

(二)烈士子女,可以在高等学校投档分数线下降低20分投档。

(三)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的军人的子女,参加高考并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优先录取。

在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完成学校规定学业且成绩合格的军人子女,可以直接参加学校所在省、**、直辖市统一组织的专升本考试,符合相关录取要求的,可升入本科阶段学**。

第十二条 军队幼儿园、子女学校办园办学所需经费由国家和军队共同负担。

军队开办的实施义务教育的子女学校,所在地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当地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标准给予补助。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将本行政区域内的军队幼儿园、子女学校达标验收和教师培训等,纳入当地相关规划,统一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财政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当对本行政区域内军人子女食宿站(点)所依托的学校。

这些实打实的支持,在一定程度上让边海防的基层军人获得了一定的“身份优待”,对他们在现实条件的短板上作了一定的弥补。

但从当前经济社会和思想文化的发展来看,这都只是满足了一个点、一条线上的需求,无法让这些军人把握住应有的、基本的婚恋自由。

为什么说这是一种自由的缺失呢?因为横亘在他们与家庭之间的,不仅仅是无法陪伴,更重要的是对家庭与孩子,他们不能够去创造更多的选择权,甚至原本作为一个普通地方青年所能够拥有的东西,也会因为职业的缘故而失之于手心。

更何况这样一些政策,都是基于现状打的“补丁”,并没有触动最根本的症结所在。

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是什么?其实大家都很清楚:一是要改变现行的“一分定终身”的分配制度;二是要积极推进军官跨区轮岗,不能让老实人“一守到白头”;三是要建立更加科学完善的退出机制,灵活安置地的选择,并让所有人可以根据曾经服役过的最高艰苦地区级别领取退役补助。

现在的毕业分配,学员通过打分排名选岗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获取了未来的选择权。但由于对基层部队真实情况一无所知,造成了信息上的极大不对称,这也导致了他们有选择权却缺乏选择能力,分配之后,仍然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情况。

最好的解决方式,仍然是在年轻军官的职业中前期,实行轮岗任职,甚至是在站区、军种之间的交流任职,让真正优秀的年轻军官在城市与边疆流动起来,给予他们更多的军旅职业和城市生活的机会,这样也必然带来了婚恋选择能力的提升。

试想,一个营职未婚军官,在事业上升期,在自己心智相对更加成熟的年龄,能够前往规模更大、安家条件更好的城市生活,能够收获满意的婚姻的概率,也会大大增加。

同时,对边海防军人的配偶子女的教育保障,可以考虑对比较模糊的“较好学校”的标准给予进一步明确,尤其是在大城市,这“较好学校”的标准,究竟是那一类学校呢?毕竟三线以上城市的优质学校学区房单价,都在2-3万以上,有的二线以上城市达到7-10万以上。想买学区房,军官的公积金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全凭家庭经济实力,这又回到了上述的配偶的选择能力问题上了。如此一来,边疆军人的优待又从何谈起?

总而言之,军人职业化的推进,相应的也将带来生活向大众化趋同的倾向。

不要再让那些军人只能在拥军迷妹之中才能感到身为军人的荣耀。

也不要再让那些高素质青年军人情侣的美好向往,在长期异地和种种现实矛盾之中胎死腹中。

要让他们知道,偏远地区服役的军人,可以拥有与普通人一样的婚恋,既不因为扉页的诗篇而作出冲动选择,也不会因为余章的平淡而危机丛生。

-END-

喜欢新绿网,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4)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05 21:54澜汐卿绝人ˇ[江西省网友]IP:3063780234
    希望社会能给予更多关爱和支持,让这些军人和家庭不再感到孤独和困境。
    顶22踩0
  2. 2024-02-05 21:50难得是你[安徽省网友]IP:738194652
    这篇报道让我更加珍惜平凡的婚姻生活,也更加尊重那些边海防基层军人和他们的家人。
    顶12踩0
  3. 2024-02-05 21:45陌路微笑 浅吟青春[广西网友]IP:3407785336
    作为网友,我们可以多一点理解和支持,而不是随意指责或评论。
    顶6踩0
  4. 2024-02-05 21:41青鹏之恋[江西省网友]IP:1950691402
    这真是一个不容易的婚姻选择,边海防基层军人的辛苦和牺牲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的。
    顶7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奋斗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450 作文片段200字 高一800字作文 关于梦的作文 三年级作文50字 骑马作文 下雨天的作文 作文200字初中 趣事作文500字 好作文800字 写作文的英文 作文小报 友情作文素材 三年级作文350字 B级作文 母亲作文400字 三年级350字作文 作文我和你 写读书的作文 六年级作文范文 200字左右的作文 春天景色的作文 科学小作文 叙事作文开头 优秀作文五年级 作文春天的景色 人的作文500字 美食节作文 三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