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综合

探索教育学的诞生与演变: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2)

2024-02-12 20:12:16
相关推荐

教育学基础第一章第三节(2)——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在人类文明史上具有重要地位。本章第三节将从教育学的起源、发展和演变等方面进行探讨。教育学的产生源于人类对知识传承和教育培养的需求,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演变。从古代的教育思想家,如孔子和柏拉图,到现代的教育学大师,如杜威和皮亚杰,教育学一直在不断发展和完善。通过对教育思想、教育制度和教育实践的研究,教育学逐渐形成了自身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为现代教育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节内容将介绍教育学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轨迹,以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第一章 教育与教育学

第三节 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

二、教育学思想的萌芽

中国古代的教育思想

1、孔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对象: 主张有教无类教育目的: 目的培养君子,为社会发展培养政治家教育作用: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教学原则和方法

乐学与立志学、思、行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启发性(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朱熹(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

因材施教(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柴也愚,参也鲁,师也癖,由也喭)谦虚笃实(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教学内容: 教授的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德育的原则和方法: 主张:立志有恒、自省自克、改过迁善、身体力行

论教师

学而不厌,诲而不倦的工作态度、为师无患的奉献精神、其身正,不令而行为人师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

2、孟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 提出性善论,作用求放心(充分发挥内心的善端)教育目的: 培养君子(明人论)道德教学: 主张:坚志养气、反求诸己、动心忍性教学思想: 深造自得、盈科而进、亦教多术、专心致志3、荀子的教育思想

教育作用: 提出性恶论、化性起伪(改造人的本性,树立道德观念)教学内容: 《诗》《书》《礼》《乐》《春秋》核心是礼学习过程(闻—见—知—行)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

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

论教师:

教育的作用的角度尊师、维护学术思想统一性的角度尊师

4、墨家的教育思想

(兼爱-非攻)、掌握文史知识、培养逻辑能力、注重实用技术、判断是非(三表法)

论教育作用提出人性素丝说(染于苍则为苍,染于黄则为黄)

主张建设一个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

论强力而行道德行为的锻炼,要求学生树立强力而行的刻苦磨炼精神

论教育内容政治和道德教育、科学和技术教育、文史教育、思维能力的教育(亲知、闻知、说知)

5、道家的教育思想(老子和庄子)

主张绝学和愚民,认为绝学无忧主张教循自然原则(道法自然)主张培养上士、隐君子(反对儒家礼教)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讲究辩证法,提倡用反、虚静等充满辩证法思想的教学原则6、《学记》中的教育思想

战国末期、先秦时期《学记》收入《礼记》是中国也是世界教育史上第一部教育专著

论教育的功能揭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君子欲化民成俗、建国君民)

揭示了教育的个体功能(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论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提出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木有序,国有学)

提出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比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

论教育教学原则教学相长(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尊师重道(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伟者,所以学为君也)(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当其为师,则弗臣也)

藏息相辅(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课内外结合

豫时孙摩

豫:预防(禁于未发之谓豫)要在不良倾向尚未发作时就采取预防措施时:及时(当其可之谓时)要把握教学的最佳动机,适时进行孙:循序(不陵节而施之谓孙)教学要遵循一定的顺序进行摩:观摩(相观而善之谓摩)学习中要相互观摩,取长补短启发诱导(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主张开到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较高的要求,但不能使学生灰心;指导学生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

长善救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师者也)

学不躐等(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循序渐进

重视学生的学习(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3)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4-02-12 20:30没有尾巴的鱼[国外网友]IP:3418571385
    @安顔溪读完这篇文章,感觉对教育学的基础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我学习教育学有很大帮助。
    顶4踩0
  2. 2024-02-12 20:24安顔溪[河南省网友]IP:2046326509
    @东方不败好喜欢这样深入挖掘教育学发展历程的文章,让我对这个领域的了解更加全面。
    顶10踩0
  3. 2024-02-12 20:18东方不败[黑龙江省网友]IP:1730918705
    这篇文章真是启发深刻,对教育学的历史变迁有了全新的认识。
    顶9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爱朗诵作文 森林历险记童话作文 目光作文 含羞草作文评语 我战胜了黑暗作文 小学语文作文课教案 我的答案作文 我眼中的孔乙己作文 商务合作文案 秋天作文初中600字 我眼中的诸葛亮作文 丢沙包游戏规则作文 英语作文万能公式 游记怎么写400字作文 如何写风景作文 敢于实践作文 写植物的作文100个字 都是自己惹的祸作文 我家的仙人掌作文 责任的认识作文 文具盒的争吵作文300字 风景400字作文 开封之旅作文 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作文立意 节日风俗的作文600字 闪光的瞬间作文 如何写好写景作文 如果我是班长作文 我的舞台作文500字左右 关于国庆节的作文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