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教师天地 > 教育教学论文

全国语文特级教师访谈-于漪 - 语文新课标论文

2016-04-07 02:50:50
相关推荐

核心提示: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一问:当年怎样上语文?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

一辈子学做教师的于漪

一问:当年怎样上语文?

这是于漪老师的一堂语文公开课,课堂上出现了出人意料的场景———于漪正讲到课文中“一千万万颗行星”时,甲同学发问:“老师,‘万万’是什么意思?”惹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甲同学猛然醒悟过来,满脸通红,头耷拉下来,垂头丧气地坐下了。

于漪见状便问大家:“大家都知道‘万万’等于‘亿’,那么这里为何不用‘亿’而用‘万万’呢?”全体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没有人再发笑,大家都认真地思考起来。

乙同学站起来答:“大概‘万万’比‘亿’读起来更加顺口吧。”

于漪表扬了乙同学,接着问:“大家还有没有不同的意见?”

众生沉默不语。于漪便顺着乙同学的答案总结了一下:“是汉语言的叠词叠韵之美影响了此处的用词。”接着,于漪又问了一句:“那么请大家想想,今天这一额外的课堂‘收入’是怎么来的呢?大家要感谢谁呢?请让我们用掌声表达对他的谢意。”

大家的目光一齐射向甲同学,对他鼓起掌来。此时,甲同学又抬起了头,有了自信,不再垂头丧气了。

这个教学案例在上海许多青年教师中广为流传。面对突发事件时的高超教学技术素质,加上一颗包容学生的大爱之心,使一个小小的细节显示出了名师真风范、学者大气度、师德高水平。

于漪,1951年7月毕业于复旦大学教育系,来到上海第二师范学校工作。先是服从校领导安排教历史,后又服从需要改行教语文。于是,她认真向语文教研组的同事们学习,刻苦钻研业务,提高专业水平。每天晚上,更是自学的好时光,明灯书卷伴夤夜,不到凌晨一两点钟不睡觉。经过不到三年的时间,她自修了大学语文的全部课程。

于漪以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探索语文教学规律的道路上前行。一次,爱人拉她去看京剧《三岔口》。舞台上,演员没开口唱,仅凭动作和眼神的变化,就使观众相信,这是一场摸黑的打斗。看着看着,于漪仿佛又回到了课堂上: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