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转载作文技法第十节 如何使文章形象丰满 意境深远

2020-05-08 12:48:01
相关推荐

第十节 如何使文章形象丰满,意境深远

金牌教练精讲

形象丰满,是针对叙事类文章的人物形象塑造提出的,它要求考生综合运用多种表现手法,多角度、多侧面地描写人物形象,反映其性格特征,展示其内心世界,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呼之欲出。

形象丰满,主要是就记叙性文章包括散文、故事和小小说等而言的。形象丰满或是人物肖像、心理、语言、行动等描写比较齐全,人物丰满生动;或是叙事具体完整,情节曲折有致;或是细节描写细致逼真,有点有面。这样写人就会有血有肉,有个性特点,有复杂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精神世界;状物就会栩栩如生,有层次感,有立体感,有丰富的内涵。

一人一物一场面都可以是形象。形象丰满对人物而言,是要能使人物从纸上站起来,有血有肉,栩栩如生,使读者把文中的人物当作实有的人来看待,从而引起读者的浮想、遐思。这就要求我们能够刻画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展现人物复杂的思想感情、丰富的精神世界,写出人物的复杂性,活泼地表现作品中的人物。

考生作文过程中常常存在三大问题。一是以贴标签的形式进行议论抒情而不是让写作对象自己来说话;二是以叙事代替描写,往往流于空泛、抽象,人物只留下一个影子,不能给读者具体、形象的感受;三是即使抓住了人物的某一个特点来写,但没能把握主要特征,往往过于单一、平板,不能充分展示所写对象的变化和复杂性,不能给读者留下深切的感受。

意境深远,主要是针对散文、诗歌、小说等文学体裁的。意境深远就是“意”与“境”融合得很好,或是景物与抒情结合,情景交融;或是象征隐喻,含意幽远;或是诗情画意,言有尽而意无穷。

高考作文怎样才能做到“意境深远”呢?

首先,要理解“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象”和“境”是辩证统一在一起的。“象”指的是作品中具体的艺术形象,“境”指的是产生于具体意象之外的东西,比如传达作者的情感、观点、态度等。因此,能否达到意境美,重要的不在于逼真无误地刻画实境,而在于实中蕴虚,在意象之外传达意境。

以形传神,形神兼备。要使形象丰满必须把握形象的特征以及作者通过这一形象来传达什么思想感受。以形传神是联结“形”和“神”的桥梁,人物形象的丰满自然也离不开形貌逼真,而形貌逼真关键在于形神兼备。

尽可能多描写少叙述。尽可能采用描写手法,写好几件事,人物形象就会站起来。同样,用描写手法介绍一个物体,赋予物体人的情态,物体就一定会活灵活现。例如,“一片树叶从枝头落下”,是叙述语,而“一片树叶绕树三匝,一步三回头,在树根脚下找到归宿”,则是抒情描写。

特别要重视神情动作与个性化语言的描写,要让形象本身来说话。演员演戏要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靠的是演员具体入微的神情动作和个性化的语言,而不是让演员站在幕后,只凭导演向观众介绍剧情。要想使文章形象丰满就必须让文章的形象本身说话,不能仅凭在行文时贴标签,“这是一位热情的人”,“那是一个冷漠的人”。这样的文章根本谈不上“形象丰满”。同时描写人物的行为动作时,要有一定的选择,绝不是全盘记录,要选择最有意义的行动,既有思想性又能显示性格的行动,还能最有效地反映出人物性格的行动,这才最好。

全方位表现描写对象。人物形象是否丰满,与我们的表现角度有很大关系。如果我们全方位思考,那么就有这样一些角度可以选择:人物的语言有什么特点?人物的外貌有什么特征?人物的动作在哪些方面与众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在什么地方?别人是如何看这个人的?如果能落实这些点,人物形象就会丰满起来。

技巧1:叙事中融入真挚情感

叙事类文章要善于在生活琐事的叙述中,融入真挚的情感,有了发自肺腑的真情实感,就能做到情满于山,意溢于海,富有永久的艺术生命力。要写好这类文章,最好是在自己被深深打动时,或趁着激情灵感一气呵成。如果你在叙事时,以第二人称切入,并巧妙地运用呼告的修辞手法拉近读者和文章之间的距离,给人情感的倾诉营造一种温馨的氛围,你的文章叙事就会更出色。2003年湖北宜昌中考满分作文《感谢你,老师的目光》这样写道:“……老师,您还记得吗?胆小而内向的我,是在您一次又一次的期待、鼓励的眼神中鼓足勇气,在众目睽睽下站起来磕磕巴巴地回答问题,然后才逐渐变得流畅的;老师,您还记得吗?也同样是在您“好,说下去!”“不错,有见地!”你又进步了!再加一把劲……的一遍遍的鼓励声中,自卑的我才渐渐变得自信起来,乐观起来,侃侃而谈起来;老师,您还记得吗?每当我安于现状,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而沾沾自喜时,又是您在随记本上及时提醒我:同学,前方有更美丽的风景等着你,你怎么能贪恋于路边的小风景而止步不前呢?……文章叙述娓娓,感情真挚,在叙事中含蓄地抒发了对老师的赞美之情。

实例借鉴

父爱昼无眠 尤天成

父亲最近总是委靡不振,大白天躺在床上鼾声如雷,新买的房子音响一般把他的声音“扩”得气壮山河,很是影响我的睡眠——我是一名昼伏夜“出”的自由撰稿人,并且患有神经衰弱的职业痛。我提出要带父亲去医院看看,他这个年龄嗜睡,没准就是老年痴呆症的前兆。父亲不肯,说他没病。再三动员失败后,我有点恼火地说,那您能不能不打鼾,我多少天没睡过安生觉了!一言既出,顿觉野蛮和“忤逆”,我怎么能用这种口气跟父亲说话?父亲的脸在那一刻像遭了寒霜的柿子,红得即将崩溃。但终于什么也没说。

第二天,我睡到下午4点才醒来。难得如此“一气呵成”。突然想起父亲的鼾声,推开他的房门,原来他不在。不定到哪儿玩小麻将去了,我一直鼓励他出去多交朋友。这样很好。看来,虽然我的话冲撞了父亲,但他还是理解我的。父亲在农村穷了一辈子,我把他接到城里来和我一起生活,没让他为柴米油盐操过一点心。为买房子,我欠了一屁股债。这不都得靠我拼死拼活写文章挣稿费慢慢还吗?我还不到30岁,头发就开始落英缤纷,这都是用脑过度,睡眠不足造成的。我容易吗?作为儿子,我唯一的要求就是让他给我一个安静的白天,养精蓄锐。我觉得这并不过分。

父亲每天按时回来给我做饭,吃完后让我好好睡,就又出去了。有一天,我随口问父亲,最近在干啥呢?父亲一愣,支吾着说,没,没干啥。我突然发现父亲的皮肤比原先白了,人却瘦了许多。我夹些肉放进父亲碗里,让他注意加强营养。父亲说,他是“贴骨膘”,身体棒着呢。

转眼到了年底。我应邀为一个朋友所在的厂子写专访,对方请我吃晚饭。由于该厂离我住处较远,他们用专车来接我。饭毕,他们让我随他们到附近的浴室洗澡。雾气缭绕的浴池边,一个擦背工正在给一具肥硕的躯体上刚柔并济地运作。与雪域高原般的浴客相比,擦背工更像一只瘦弱的虾米。就在他结束了所有程序,转过身来随那名浴客去更衣室领取报酬时,我们的目光相遇了。“爸爸!”我失声叫了出来,惊得所有浴客把目光投向我们父子,包括我的朋友。父亲的脸被热气蒸得浮肿而失真,他红着脸嗫嚅道,原想跑远点儿,不会让你碰见丢你的脸,哪料到这么巧……

朋友惊讶地问,这真是你的父亲吗?

我说是。我回答是那样响亮,因为我没有一刻比现在更理解父亲,感激父亲,敬重父亲并抱愧于父亲。我明白了父亲为何在白天睡觉了,他与我一样昼伏夜出。可我竟未留意父亲的房间没有鼾声。

我随父亲来到更衣室。父亲从那个浴客手里接过三块钱,喜滋滋地告诉我,这里是闹市区,浴室整夜开放,生意很好,他已挣了一千多块了,“我想帮你早点把房债还上”。在一旁递毛巾的老大爷对我说,你就是小尤啊?你爸为让你写好文章睡好觉,白天就在这些客座上躺一躺,唉,都是为儿为女哟……父亲把眼往上瞪:“好你个老李头,要你瞎咕嘟个啥!”

我心情沉重地回到浴池。父亲追了进来。父亲问,孩子,想啥呢?我说,让我为您擦一次背……“好吧。咱爷俩互相擦擦,你小时候经常帮我擦背呢。”父亲以享受的表情躺了下来。我的双手朝圣般拂过父亲条条隆起的胸骨,犹如走过一道道爱的山冈。

名师点拨

文章真实再现了父子在浴池相见的场面,其间洋溢着浓郁的父子亲情。年老的父亲为了儿子的房债,夜间到浴池替人擦背;为了儿子能静心写作,白天在浴池的客座上躺睡。父子在浴池相见时,父亲反而觉得自己给儿子丢了面子。这些不加雕饰的叙写中,显示了父亲的勤劳、纯朴和对儿子的挚爱。“我”失声的惊叫,响亮的回答,则饱含着对父亲理解、感激和抱愧。结尾“我”替父亲擦背的感人一幕,将父子情推向了极致,升华了文章的境界。

技巧2:描写中融入个性观察

每一个艺术形象都是个性化的,想要达到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的效果,对于形象描摹的独特观察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在多角度的描写中突出这个形象与众不同的特点,才能使形象塑造得丰满,才能使人物是“一类中的一个”,而不会是任意一个他那样的人都可以成为的样子。

“形象丰满”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考生对细节的描摹与刻画。细节描写之重要,不仅可以在“生动”上“出彩”加分,而且可以使作品形象丰满,使整篇文章升格。

实例借鉴

粉红色的别离 袁薇薇

侯璐斯,那个粉红色的女孩,真的要退宿了。

昨晚开完欢送会,我爬上她的床,抱着我们送她的白色毛绒小狗,愣愣地坐在那里。

记得走进一中校门那天,我第一眼看见的就是她,用粉红色的辫绳扎两个小辫子,拉着好友好奇地看着我。不想进了宿舍,我竟看见她晃着两个小辫在铺床,同样扎两个小辫的好友和她妈妈就站在下面。说来好笑,那时我也扎两个小辫子,短得根本扎不住,而且我清楚地记得我用的是红皮筋。记得当时看着她们的辫子,我一直在暗恨姐姐干嘛非要拉我去剪头发。那天我们没有说话,我只是出于礼貌和她的妈妈聊了几句。后来熟识了,我才知道她的好友叫林妙聃,就住在楼下,俩人围在我身边笑得前仰后合,侯璐斯告诉我:“我有个朋友告诉我,一中校园里少有梳两个傻乎乎的小辫子的女孩,我们俩就约好了扎两个辫子。不想一来就遇上了你,小辫那么短。”我至今还记得她一边咯咯笑着一边说话的声调。想着我们仨,一人支愣着两个傻乎乎的小辫,在偌大的校园里好奇地对视,我就忍不住也笑了起来。

她爬上上铺,坐在我身后,麻利地拆下我头发上的两根红皮筋,又麻利地抓过一把木梳。我的头发长长了,可是她和林妙聃都剪成了短发。她的动作那么麻利,麻利而又轻巧,她飞快地一下一下梳着我的头发。她的手在我的头上飞舞着,我记起她搂着我的脖子,亲昵地叫我“妹子”,她抓过一把头发,还是十分麻利地套上皮筋。我记起她从上铺下来时总会大叫“妈妈”,引来我一阵坏笑。我听见她轻轻的抽泣声,我记起她要我给她唱歌,唱:“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终于梳好了,她伏在我肩上无声地哭着,我的泪也无声地流着。她哽咽着,良久。我只觉心里难受,不知该说什么好。最终,我只是无言,从她的床上跳下来。

熄灯了,我还没想好该留给她什么作纪念。后来,我打开柜子,摸出那袋包装颇为可爱的纸巾塞进她手里:“我见你第一次时身上就装着它……留给你吧。”她又开始抽泣:“我留着。”她也往我手中塞进什么东西:“辫绳……送你,我大概一辈子也用不上它们了……”她已泣不成声,又搂过我的脖子,低低地叫一声:“妹子……”我不知如何安慰她,只能一次一次告诉她:“不哭了……你可以去找我玩的……快睡吧……”我的泪,不知不觉又涌了上来。

转身,我忽然想起了什么,又回头问她:“这辫绳是粉红色的吗?”我觉得粉红色最适合她,而我喜欢蓝色。她依然在抽泣:“是蓝色的。”

我还是不知说什么好。终于,我挤出一句:“十年以后,你还给我梳头。”她只是抽泣着“嗯”了一声,便又泣不成声了。

黑暗中我拉过她的手。闭眼,眼前浮起一片柔柔的粉红。

名师点拨

本文有感人的细节,且颇有画面感,某些画面更像电影中的特写。对话不多,但很具催泪效果。“粉红色的女孩”“粉红色的别离”,一样的别离,却有着不一样的领悟和感受,这就是个性观察的妙处。文章读来当然丝丝入扣,感人至深。

技巧3:写景中融入独特彩光

可以说,记叙文或叙事散文中的景物描写起着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等作用。多数情况下,景物描写应该是人物心情的折射,正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

用心加强景物描写对于文章意境深远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一种眼光,一片天,在景物描摹中笼罩上的浓浓色彩是绝对主观化的。渗透了作者浓浓深情的意象经过生花妙笔,自然境界全出。

实例借鉴

窗外 吕圆

老屋的窗外没有花团锦簇,没有高山峻岭,也没有城市的繁荣景象。那时的我觉得乏味和孤寂,因为在这个似乎是被城市遗忘的角落里,窗外只留给我一棵沧桑的树,一棵自我有记忆以来就一直默默伫立在那里的树。

也许是因为窗外只有一棵树,没有其他的诱惑,或许更因为它有一种不可抗拒的吸引力和魅力,在不知不觉中闪现以至成为永恒,所以我只能试着体味了解这棵树了。我只知道,从成长的那一刻起,我便习惯了坐在窗边的角落里看窗外的那棵树。

曾坐在窗边的角落里失落地发呆.阳光丝丝缕缕地照在依然干裂的我的身上。北方春天的冷风似乎没有把我摇醒,我想起了去年秋天,我的心一步步地滑向深谷,冬天的霜雪预谋着爬上我的额际。我就那样沉沉地睡去。我莫名地凝视着窗外的那棵树,似乎已经淡忘了新的一年的到来。就在许久的注视中,我欣喜地发现一片从铜色掩盖下挤出的绿意。在与整个干枯的枝条相比中,它真的是那样的渺小,然而却可以让人感到一种强大的生命力,虽然是一抹新绿,却拥有了整个春的气息,在接受了冬的洗礼后,它依然带给人们一份盼望已久的惊喜。悠远的天空绽放出更多的云。飘出一种亘古不变的自在。莫名地,听到远方的呼唤.仿佛来自时间和空间的起点,来自那第一个细胞形成之际的激动。然而,个体终会逝去,但我们可以企盼生命之火的永恒。每一个终点预示着起点,每一轮夜晚都迎接着白天,每一次泯灭都孕育着新生,每一场坍塌都意味着重建。

窗外的那棵树终于不再是铜色的了,细细斜斜的树枝吐出整片的绿色。蓬勃的绿色像火,炽热地燃烧在树枝,燃烧在风里,燃烧在阳光中。若把叶子比作婴儿的眼睛,这份绿则是它瞳人中的那份水灵,是使任何生命都为之呼吸的美丽和奇迹。在暴雨中,它被一次次地压弯了腰,然而又一次次坚强地挺起胸膛。在似火的骄阳中,阳光似乎要把它的水分蒸干,可它依旧伸开臂膀为人们遮阳,为鸟儿避阴。娇气的我仿佛被置身于它的臂弯之下,它只让阳光透过它的身躯,穿过窗子,洒在我面前几点斑驳的亮点。任凭多么的酷热难耐,它依旧从容,我忽然发觉不管多少个炎炎夏日,我的心都不再燥热,我默默地坐在窗边,和它一起,经受着考验,越是在一个躁动不安的季节里,越要学会平静和清醒,越要学会平淡和坦然。风吹过,很冷,我只好开始隔着窗子陪伴它,叶子从树梢坠下,无声地落在地上,落了满满的一地。我抬头看天空,却只见起舞的黄叶和斑驳的开始有点空旷的树枝,然而却无奈。我把它当作我的雪,片片飞舞,起伏,轮回,也静静地端详被时间滑过的脸颊。窗外的树不曾逃避,因为它编织过网,网住绿的灵魂,网住过为人们播种的鸟儿的家,于是便收获了希望,收获了永恒。所以,窗外的那棵树啊,你连落叶都落得这样执著。落叶满地,只有怀恋,而无忧伤——生命永远的录像。

窗外的树静默着,我在窗边也静默着。

名师点拨

一个干瘪的风景,一个充盈的世界。作者将对树的观察、描绘与对生活的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构成单调而丰富的景象。尤其是对树的极有层次的细致描绘,与我从中体悟到的情理有机地结合,由树的变化,引发情绪的渲染和勾勒;由那一抹新绿所透出的春的气息,揭示生命力的强大,展示自己思索的脉络,及成长的思想,给人一种震撼。选材难度较大,但驾驭得很好,这样的构思,这样的表达,不会流于空洞的说教,只会引发人的憧憬与思索。这就是感悟。

小说的创作同样在塑造人物形象,构建意味深长的意境,力求给人以充实丰满、鲜活有型的形象,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境界效果。例如孙犁先生的《荷花淀》中的水生嫂,这是一个描写非常成功的妇女形象。在特定的时代形势下,独特的个性光彩又被笼罩了苍茫的战争风云,她在短短的篇章中鲜活地站立了起来,实现了她自己的成长。在对这一形象进行描摹的过程中,“吮吸手指”的细节不可忽视,读者正是通过这样的生活细节透视了水生嫂善良、稳重,顾大体、识大局。而又内心柔弱矛盾的性格特征。

实例借鉴

闪光的心灵 江海洋

我曾在一家蛋糕店兼职。这是一个店面很大的自选商店,一排排的货柜上摆满了中式和西式的糕点,诱人而炫目。尤其是那些一元一盒的小蛋糕深受孩子们欢迎。

那天周末,收银台的小姐正在忙碌着,我也在给那些新进来的商品贴价标。突然,瞥见柜台边正走过来一个孩子。我心中顿时一阵感伤,这个孩子一身衣服早已破旧而发黄,瘦削的脸上满是灰尘,使我看不出他的表情。他的嘴角嚅动着,那双因饥饿而深陷的眼睛却放着惊奇的光芒,紧紧地盯着那些蛋糕,恨不得将面前的一切都盯到肚子里去。

我紧锁着眉头,心中满是对这个孩子的同情。当我转过身,这个孩子已走进里面的货柜不见了。

我转身继续给那些新进的商品贴价标。过了不久,我听见商店的老板在出口处愤怒地大声怒吼。我心中一颤。根据以往的经验,我知道有人偷东西被抓住了。

我赶忙走出货柜,看见商店老板背对着收银台,一脸凶相,面前站着那个瘦弱的颤抖的孩子。

“把你的衣服掀开,不然打断你的腿。”老板大声呵斥。

孩子因害怕而露出极度惊惧的眼神。他脸上的肌肉不停地抽搐,手和身体毫无节奏地颤抖着。

我这才发现,他单薄的上衣靠近腰部位有一处微微隆起,像是塞着什么东西。

“我……我没有……我没有……”孩子的声音打着颤,夹着一丝哭的声调。

这时店老板像是怒极了,一把掀起孩子的胸前的衣服,猛然从孩子的腰间拽出一件东西来——我们店销售的一元钱一盒的小蛋糕。

孩子霎时间吓得脸色苍白,这时收银台里的小姐突然惊声说:“哇!胡老板,他没有偷,原来他已经付过钱了。”

店老板一愣,回头一望,看见收银台不起眼的一角上果然有一枚一元的硬币。在那里闪着冷冷的、微弱的光芒。

店老板尴尬地将抓着孩子的手,慢慢地松开了。

那一刻,我看得清楚:那枚硬币是收款小姐趁机偷偷地放在上面的。

透过这枚小小的硬币我看到了收款小姐那闪光的心灵。

名师点拨

面对饥寒交迫正在遭到老板责骂的儿童,机敏的收款小姐,在收银台上偷偷放上一枚硬币,使那名儿童免遭毒打,让我们看到了收款小姐心灵的善良,行为的高尚。冷冷的闪着微弱光芒的硬币,昭示了人性的美好——这是细节描写的力量。这一细节的安排恰到好处地布置了悬念,实现了文章的曲折和迂回,使得小说读来有吸引力,再加上画龙点睛的一笔,这一细节的力量被淋漓尽致地彰显出来。

临场绝技问答

1.高三复习阶段,写作训练应纠正哪些偏差?

在高三总复习阶段,有两种偏向必须纠正:一是由于复习任务重,练习量大,写作实践往往被挤掉;二是认为写作水平的提高并非一朝一夕之事,木已成舟,练也无益,还不如把时间、精力用在其他练习上。这两种偏向是非常有害的,必须纠正。从占语文试卷总分值的比例来看,作文可谓重中之重;而作文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它的技能性。技能,需要不断地训练,不停地实践,才能巩固、熟练、提高。如果在高三总复习中,写作实践断了,甚至停了,势必在分值最高的领域造成严重失分,其后果不言而喻。从能否提高写作水平的角度看,到了高三,学生的写作水平是不是就“木已成舟,练也无益”了呢?绝对不是。理由有二:一是写好作文,不但需要综合知识、综合能力,更需要丰厚的人文素养、生活积累。而高三的学生正在走过人生道路上最重要的阶段——走向成熟的阶段,他们不但会在知识、能力的综合方面产生质变,更会在人文素养、生活积累方面产生飞跃。通过写作实践促成这种飞跃的实现,是可能的。这样,就会为学生从根本上提高写作水平奠定坚实的基础。二是写作技能,表达水平,即使一年内没大可能有根本性的提高,但只要坚持写作实践,也会使已经掌握了的技能,已经达到了的水平,得到熟练和巩固。可以说,不下降就是提高。因此,从思想上纠偏,在行动上实践,写作不能断,更不能停,理当成为作文复习的首要指导思想。

2.考前作文训练要注意什么问题?

高三总复习,时间紧,任务重,不宜再搞单项写作能力的训练,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出“成品”上。也就是说。珍惜每一次写作,每次必写成一篇完整的应试作文。每次作文,都要贯彻综合训练的精神,以全面保证每个“成品”的质量,力争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3.考场作文在审题上要注意什么问题?

审题力求全面准确。这是应试作文的前提,虽属老生常谈,却万万不可有丝毫大意。

所谓“全面”,就是题目中的每一字、每一词、每一句都要认真对待,每一条要求都要充分理解,并严格按题目的要求和所示的信息去作文,力避丢三落四。

所谓“准确”,就是如实地把握题目所示的话题,所含的题旨。一定要从题目的实际出发,具体分析,观形思神,观物思理,观此思彼,观果思因,观因思果,引出题目中固有的内涵,切忌粗浅感觉,切忌用头脑里固有的观念去套,切忌取其一点以偏概全,切忌表层理解不究内涵。

4.如何选择最佳的作文立意?

立意决定了作文的层次,最佳的作文立意就是最新颖、深刻的立意。深刻,并不在于唱高调,说大话;新颖,也不在于刻意的标新立异,求奇求怪。关键是根据题意,选择自己感受最深之点,再根据现实需要确定写作重点,真正以自己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为基础,以现实需要为原则,形成自己的认识,自己的思想,融入自己的情感,采用自己的表达套路。符合实际的便是深刻的,有个性的便是新颖的。

5.写作前列提纲有没有必要?

要想作文的结构合理有序,关键是成文之前在心中或在草稿纸上列出提纲。列提纲,实际上就是绘制文章表达的蓝图。文章要写成什么样式,安排什么样的结构,各部分间怎样联系,都需要一番谋划。合理,指的是合乎事理,合乎逻辑;有序,指的是次序安排有一定的标准如时间、空间、逻辑、情感等,体现一定的思路。谋篇时,思路为神,结构为形,力求做到神通形美。谋篇的基本操作方式是列提纲。提纲,既是审题、立意的结晶,又是实施写作的依据。依纲写文,才不至于出偏。所以,一定要养成列提纲的习惯,提高列提纲的能力。

6.如何使作文的表述充分有力?

一要善于打开思路,选择材料。首先要打开思路,根据话题和题旨的需要,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地展开联想,把自己头脑中与话题、题旨有关的各种储备都动员出来,如个人的生活经历、体验、感悟,古今中外的人物事迹,现实社会的人生百态,文学作品,科学原理,自然现象等等,然后根据典型性的原则筛选材料,将每一个侧面、每一个角度、每一个层次的命意与写作的典型材料对应起来,这就为表述充分有力提供了充足的“弹药”。一篇文章的内容,如果只是一个侧面,一个角度,一个层次,所用的材料又不典型,其表述不可能充分有力。所以,或多侧面,或多角度,或多层次,再加上典型材料,就是表述充分有力的“能源”所在。

二要善于围绕中心,突出重点。这是表述充分有力的基本功。不善于围绕中心,不善于突出重点,势必分散笔力,甚至偏离中心,表述就不可能充分有力。

三要综合运用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文中,恰当运用各种描写方法,可使文章血肉丰满;恰当的议论,可以收到画龙点睛、加深文意之效;恰当的抒情,可以增强感染力。议论文中,恰当的叙述描写可以增强文章的形象性、生动性;各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可以增添文采。如此等等,都是表述充分有力的重要条件,切忌“单打一”。

这三点是一个整体。第一点是核心,是“能源”,是“弹药”;第二点是基础,是关键;第三点只有在前两点的基础上才能发挥作用,前两点也只有凭借第三点才能得以充分表达。

7.如何使自己的作文语言提升境界?

作文语言的高境界就是优美生动,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要强化修辞意识,养成修辞习惯,有意识地使用常见的修辞方法;二是强化灵活选用句式的意识,养成选用句式的习惯,特别要注重多用短句,整散结合,这最符合汉语的特点;三是强化措词意识,养成措词习惯,要得体,要注重使用成语和四字词语,这也是汉语的重要特点之一。

8.卷面对得分影响大吗?

卷面对得分影响很大,特别是网上阅卷,扫描后字迹会淡化,所以,字一定要写得规范、工整、醒目,在此基础上力求美观。卷面要干净、规范,修改处要合乎规矩,不可随意涂改。修改部分不能超出扫描区域。卷面是语文素质的一种体现,不可视若等闲。

9.考场作文安排多长时间为宜?

一般地说,15分钟左右完成审题、立意、谋篇,50分钟左右完成表达书写。既要写快,又要写好,在速度中求质量。写得再好,不能按时完成,就是不好。速度就是质量,速度就是分数。

10.如何使作文具有深刻的见解?

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作文必须与做人同步。绝大多数高中生,写作的最大障碍不是语言表达而是缺乏应有的人文素养,这只要看一看许多同学放开胆子写自己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东西时其语言是何等的流畅生动,而在正式作文写一些很有意义的话题时竟干瘪无文甚至病态百出的现象,便可以确认这一点。

“从水管里出来的都是水,从血管里出来的都是血”,文如其人。作文,或传播一种知识,作者首先必须掌握这种知识;或阐明一个道理,作者首先必须懂得并相信这个道理;或传达一种情感,作者首先必须具有这种情感;或褒扬一种德操,作者首先必须崇尚这种德操……总之,做好人是作好文的先决条件之一。学作文与学做人相结合,最根本的就是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热爱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是三个基本点。有同样或相似生活经历而语文水平又很相近的人,写出文章来之所以有内容上的深浅厚薄之别,表达上的文野精粗之分,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对生活的热爱、体验、感悟的程度不同。

高三阶段是学生的世界观走向成熟的阶段,因而是实行作文与做人相结合,从而提高人文素养,丰富自己的思想感情和人生体验的绝好时机。尽管高三的学习十分紧张,学生几乎两耳不闻窗外事,但是,还是有补救手段的。比如:可以认真回顾反思生活经历,实行对生活的二度体验,二度感悟;在做练习时,特别是做阅读练习时,认真吸收其中有价值的思想观念,品德情操,现代知识,新鲜的材料,鲜活的语言,令人耳目一新的构思等等,尽量广采博取,而不要单纯地为做题而做题;还可以适量阅读时文佳作可自由阅读。也可由老师定期推荐,以便吸收养分,模仿再造。随着学生走向成熟的步伐,作文与做人相结合的程度要上一个新台阶,应该是没有疑问的。

11.如何在作文中体现创新意识?

具有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时代的需要,是人才的重要素质。创新,关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高考作文中提倡创新,评分等级中专列一项——“有创新”,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如果把创新仅仅理解为是想象、联想能力,甚至理解为求奇求怪,就未免太片面,太不得要领了。

创新,需要条件。只有具备了创新的条件,才可能有创新的结果。创新需要哪些条件呢?主要有三条:

1坚实的文化知识基础。

创新,是在前人成果基础上的发展,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实践。要发展,必须先继承;要“胜于蓝”,必须先“出于蓝”。凭空编造,不是创新。比如构思,如果你对前人某类文章的构思类型所知甚少,甚至毫无所知,那么,你的构思尽管自以为很创新了,也可能远不及前人;比如材料,你平时不注重积累,也不清楚人们在表现某种思想、某种情感时常用哪些材料,那么,你所选用的写作材料就很可能是陈旧的;比如见解,如果你对前人在某类问题上的见解所知甚少,那么,尽管你绞尽脑汁,也可能成为老生常谈。所以,尽可能地熟悉前人的创新,打好文化知识的基础,是创新的必要条件之一。做到这一点不是很难,标准也不是很高,作为一个中学生,将教材中的有关知识真正掌握,再留心一下课外阅读,留心一下大众媒体、社会时事,也就是应具备的基础了。看创新,是看一个中学生应有的基础上的创新,而不是哪个大作家、大诗人的基础上的创新。对此,应该实际一点。

2创新思维能力。

要有创新成果,还必须具备创新思维能力。什么是创新思维?有以下四点;

一是同中见异。人们认识同类事物,往往习惯于看它们的共同点,如果你能在这个基础上善于发现其不同点,便是创新。比如,水稻不能杂交,这是科学家们发现的水稻的共性,几成定论。我国的袁隆平先生,敢于突破禁区,研究了所有的水稻品种,终于发现了可杂交因素。他培育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大面积种植,增产总额达3500亿公斤,可以多养活6~9千万人。袁先生的思维就是同中见异的创新思维。

二是异中见同。对不同的事物,人们习惯于看他们的差异,你若能发现他们的共同点,也是创新。比如,我们学习的各门学科,它们各有自己的概念体系,特别是数、理、化、生等学科和语文学科有着更多的不同。但是,国家课程改革专家组组长钟启泉教授指出,他们的共同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书面语言、口头语言能力,这就是它们的共同点。因为语言能力是一切学习的基础,是所有学科、所有教师的共同任务。钟先生的意见当然是创见,对各科教学都有指导意义。

三是观察事物的全新角度。观察事物,人们通常习惯于从某一个角度看问题,你如果能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有所发现,阐发新见,就是创新。如“滥竽充数”的故事,历来人们用它来讽刺没有真才实学,混在行家当中充数的人。如果你能从齐宣王的角度去思考指出造成滥竽充数的根源之一是齐宣王的不察下情,言路闭塞,吃大锅饭的体制,进而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广开言路,实行体制改革的意见,便是一种创新。

四是原有知识、概念的重新组合。在所有的创造发明中,全新的事物是少量的,大多数是将原来的东西加以重新组合,便产生一个新事物。比如,将相声和独幕剧重新组合创造了喜剧小品,将电影和电视重新组合创造了电视剧。

以上四点掌握了其中任何一点都可以提高创新思维能力。但一定要以第一点为基础,稳扎稳打,如果急于求成,往往适得其反。

3张扬个性。

一定要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用自己的思想去说服人,用自己的情感去感染人。只要是自己的,就是有个性的;而有个性的,必然就有创新。

综上所述,无论是谁,要想创新,都必须具备创新条件。舍此,别无他途。

12.如何正确处理“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之间的关系?

基础等级是一般性要求,发展等级是较高要求,两级要求,可使作文成绩的区分度更加明显,更有利于选拔。面对两级要求,应该采取什么对策呢?提出两点建议:

1以基础等级为重点。即便是写作水平较高的同学,也必须把基础等级训练放在首位,其他同学自不必说,绝不可好高鹜远。理由有二:一是基础等级分值大,只要保住这一级,就能拿基本分,即使发展等级不拿分,也不至于惨败。二是没有基础等级的高度熟练,发展等级也不可能有所作为。何况发展等级分值较低,万万不可舍本逐末,舍易就难,舍重就轻,舍实就虚。

2打基础中求发展。基础等级与发展等级虽然在层次上有高低之分,但在某些项目上,却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就某一个考生个人来说,整体上的基础等级与某个方面的发展等级是完全可以统一起来的。或者说,在基础等级的基础上,每个人都可以在发展等级的某个方面有所突破,获得一项或两项发展等级的分数。比如,有的同学认识能力、分析能力较高,就可能在内容的深刻透彻这一项上有所!突破;有的同学语言功夫较好,则可能在有文采这一项上有所发展。

总之,一定要力保基础等级,根据实际情况求发展等级,各尽所;能,稳中求高。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我的好朋友 我的成长作文 反思作文 故事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600字六年级 我想对您说作文400字 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作文 20年后的家乡作文 我的家乡二年级作文 荡秋千作文 桥的作文 四年级上册作文 借景抒情的作文 坚持不懈的作文 美丽的校园作文 关于老师的作文 家乡变化的作文 日出作文 我的朋友 作文 初中作文素材 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 我最敬佩的一个人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500字 写人的作文800字 我的朋友作文500字 自命题作文 我的妈妈作文400 有关青春的作文 关于生命的作文 写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