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多角度思维作文教学实录 全思维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2020-06-05 14:57:01
相关推荐

摘 要:全思维作文教学是一种运用多元思维方式,激发学生想象,抒发感情,借以表明观点态度的一种作文教学模式,重点是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工具和思维技巧,形成终身学习和生存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全思维作文;感知能力;多元思维;情感升华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 010X(2012)05 0022 02 全思维作文教学的目标是构建一个开放的动态的作文课堂,把作文指导的视线从课堂投向生活,要求作文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引导学生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亲身感受、体验生活,关注学生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感悟,说心中的话,写身边的事,写真情实感。从社会与自然两方面入手,构建一个动态的生成的作文课堂。全面培养学生对事物的动态感知力,语言形象转化力,思维发散力,思维聚敛力,想象力,联想力,语言思维同步表现力,想象思维一致力,情感审美力,进而提高学生终身学习、生存、发展的能力。 一、灵活的构建学生感知能力,建立以内容为中心的训练体系 巴金说过,文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技巧。这话对我们的作文教学有着很强的指导意义。淡化技法,注重内容,作文才能寻到装载真实的依托。作文教学要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思维能力发展的实际来设计作文训练,让学生有感而发,有话可说。只要有足够丰实的生活积累,有足够丰富的感情储备,有足够深刻的思想沉淀,定可找到表达的最佳途径和方法。水满自溢,情浓自发。作文的感性素材积累、聚积到一定程度,它自会泄露、喷发。因此,作文教学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感悟生活,认识生活,将生活酝酿成真挚的情感,提炼成真实的思想,使学生学会真实的表达。 要根据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构建学生的认知体系,多方面完成对基础写作收集材料的要求。通过情景设置,激发写作的兴趣,让学生对事物的认识与感受活起来、动起来。从而获得全面、丰富、完整的信息,进一步提取有效信息,组织信息,构建起认知体系从而形成自己的体系。 让学生感受更复杂的场景,并且作出相应的回应。通过感受对象的迁移,形成迁移能力,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是积极主动的,而不是消极被动的。学生通过观察感知习惯的养成,对事物单一的感受逐渐变得多元、立体,从而获得形象深刻、独特、新颖的感受,进而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的认知知识体系,生成自己的经验。感知信息在学生头脑中进行积极的加工之后,就变成了学生自己的“产品”。这种“产品”与传统教学的输入不一样,如描绘走路,传统是“昂首阔步”,是固化的,自主学习后则是“用鱼尾巴走路”,是多维的。在这里,语言是写作的魔方,可以生成任何的词汇;文字是写作的工具,记述自己心灵的表白。作文既是解释、书写、描绘的过程,又是升华自己情感的过程。 二、深化写作的能力,发展认识思维能力,给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 学生在进行写作活动中,要将众多的材料、内容、信息加以判断、分析、区分以及演绎,从而生成多元思维的作文形式,如:议论、抒情、记叙、说明等,还有再根据语言特点的不同生成散文、杂文、诗歌、小说等,而这一过程是在脑中进行的,是个思维的过程。因此,文章是用文字记录的人类思维意识活动的成果。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象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它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联系。思维同感觉知觉一样,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感知反映是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事物及其外部特征和联系,属于感性认识,而思维反映的是事物共同的本质属性和事物间内在的联系,属于理性认识。作文思维过程,就是思维发散——集中——再发散——再集中多次循环反复的过程。因而可以说:人的思维活动是写作的核心。 大胆想象拓展思维能力,用想象力和联想力的训练强化比喻、拟人、夸张等文学作品中最常用的修辞手法。作品中用上这些想象、联想手法会增添不少文采和情趣。如:毕淑敏的《屋脊上的女孩》,将一些平平常常的小事写得极具情趣,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善于运用想象力思维。如:“茄子皱得像核桃;蒜苗黄得像京剧里奸臣的胡须;运菜车像破冰船;箱子中的黄瓜每一根都翠绿挺拔,像警棍一般笔直,用手一碰发出清脆的声音,像翡翠雕成的工艺品;西红柿都像玛瑙。”这些想象句,形象地写出了高原上的气温之低的特质,既表现了高原人生活的艰苦,又表现了一种乐观精神。我们经过想象力训练,把作文写得更活,更有情趣,语言特点更浓了,也形成每篇作文独具匠心的特色。 想象在作文中十分重要。如果熟练地运用想象,就会使文章生动形象,丰满活泼,感人至深。因此,必须掌握一些想象的方法。这样,才会开启灵活思维的闸门,令滚滚才思流溢笔端,才会出现一篇篇品位高雅,文采精美的佳作。 三、在作品的情感升华中发现美,体验美 作文是真实的传达,是真实情感的宣泄,是真实自我的释放。总而言之,作文是投入真实的生命去发现个性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必须提供给学生一个真实的环境,使其完成一次真实的创造,塑造一个真实的自我,放飞个性,让心灵舒展,思想飞翔。 发现美才能激发创造的。从对美的领悟中我们可以得到智慧与启迪。文学与艺术的创作,我们除了要拥有深刻的理性,还要通过知觉对象进行顿悟。其实美是非常贴近于学生的日常生活。一个人能感知到美,说明他全身的器官都处于苏醒的状态,我们应该领悟这种状态,去欣赏文学,去感受它美的韵律。能够与他人共同分享这美的,那是一种激昂壮阔的精神和情绪。 曾经走过一处风景,突然感觉对自己的触动很大,那是在黄昏里,一轮落日下山的时候,在平原上,晚霞如此灿烂,我们突然感动了,说这真的很美,但怎么美却说不清楚,那只是一种感觉,一种。在那个黄昏里我们看到了一种生命的灿烂,仿佛看到了自己的生命一样。太阳就要下山了,只有在这最后的时刻才能体会到生命在极限时那种充满活力的美感。所以那时得到的美的体会,是这风景与自己生命的一种叠加交错。如同走过一片大漠,我们可以想到李白的诗句“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关山月》)这些诗句,流传了几千年,它会让你我的生命更加大气,更加壮观。 美可以跟自己生命的最底层本质进行碰撞。只有在写作中,这种生命里的希望与期待才能与文学交汇在一起,形成作品中美的感染力。 我们要将生命活得最美。“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这样孤独的时刻,我该怎么办,我的生命是不是就是这样悲观、消极而且无比绝望?这个时候李白又是怎么做的?他在桂花丛中举杯独饮,面前美酒一杯,身后是素裳的长影,亲人不知在何处,更有朋友离别,对着这默默的光影,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在最不如意的时候跟月亮喝酒,跟自己的影子喝酒,这就是文学里最动人的东西。花间喝酒,歌月徘徊,舞影凌乱,醉酒是为了更加清醒,醒来后依然是长剑在手,相期邀云汉,从这个角度出发,这是多么的惊人,美的力量就在这样的写作历练中慢慢觉醒。 总之,全思维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常规开拓思维,引导学生从多方面寻求标新立异,发现新的角度,提出新的见解,引导学生认识事物的本质,使作文更具说服力。创设思维训练氛围,可遵循从简到繁、循序渐进的原则,形成递进;通过设疑活跃思维,疑问是思维火种,它促进思维展开蔓延,设置疑问、解决问题是训练思维的一种简便易行的方法;通过对感知、思维以及情感能力的,从而达到熟练的书写内容、结构、主题的目的。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09-22 19:43念維·亞若夢[江苏省网友]IP:1742984355
    读受益匪浅!作者研究和实践经验让我对作文教学有了全新认识希望能够在实际教学中应用到这些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多元思维提高作文水平。
    顶0踩0
  2. 2020-06-08 04:03白天的星星[海南省网友]IP:1731131752
    这本书真很有启发性!我前对作文教学直感到困惑但通过这本书我学到了如何从不角度思考和写作。非常实用!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三年级我的作文怎么写 难忘的一刻600字作文 文明之花处处开作文 七年级下英语作文 陀螺玩具作文 五彩田园作文 怎么在手机上制作文档 生活中的小确幸作文 有关项羽的作文 陶罐和铁罐作文 秋天的晚霞作文 自强自立作文600字 作文单词 与英雄有关的作文 开卷有益600字作文 2016高考作文题 蚂蚁觅食作文 给老师的一封信作文400 对父母说作文 什么伴我成长的作文 让我愤怒的一件事作文 秋天的景色作文200字 作文我明白了 我和书交朋友作文400字 秋天的园子作文 我的修正带作文 不会叫的狗作文 大扫除的作文 皇帝的新装作文600 推开一扇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