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2018年全国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题点评

2020-06-09 13:30:01
相关推荐

今年的高考作文如约而至,但是,全国高考新课标II卷作文题却出人意料之外,师生的不解之情溢于言表。我们先看作文题:

二战期间,为了加强对战机的防护,英美军方调查了作战后幸存飞机上弹痕的分布,决定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然而统计学沃德力排众议,指出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这些部位受到重创的战机,很难有机会逐航,而这部分数据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沃德是正确的。

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只能说,今年的作文回归了传统的材料作文,给人“复古”之感。它引导学生通过分析现象,进而探求本质,提炼出具有普遍意义的哲理。这是多年前经常练到的类型,只不过是不是近几年的训练的主要方向和训练热点。

此前,权威部门不断强调的“一点四面”,“立德树人”,“关注时代前沿”等等,这道题并没有体现,起码没有典型体现。当各种信息导向将师生导入到“时评类”作文的轨道上,他们热情而平稳地驶向目标时,高考题陡然一转,给你一个“出其不意”,让你“目眩良久”。这种情况同样也发生在去年,作文题也是让你“耳目一新”,新出了花样,于是乎今年人们预测,不会再考2017年的题型了。

7日中午,各种调侃的段子就随之出现在朋友圈里,什么“不按套路出牌”,什么“逗你玩”,还有顺口溜之类。

依我之见,不能说作文题出得不好,这种“寓意类”的作文曾经多次出现,而且特别能够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材料蕴含的哲理的感悟能力,联想与想象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辩证思考的能力等等,在应对这类作文时这些能力都派上了用场,然而你为什么事先一再往时政上面引导?!一卷和三卷都按套路出牌,去年也是。尽管太合套路了,但是总比“不守规矩”要让人信服吧?也许二卷是为了“异军突起”,领导一卷和三卷的新潮流吧?

我们先说说这种“寓意类”作文吧——这是采用多数人的说法,实际上至多是“准寓意类”作文,或者说是“引申类”作文(过去有这种说法),辽宁省曾经多次出现,比如2010年的托尼把手伸进瓶子抓糖果,2011年的哲学家给学生看假苹果,2012年的大隐隐于“乐”都是这一类的作文!

这种引申类作文,都属于“借题发挥”性质的,一般要由材料或话题“谈开来”,引申性议论文说理方式的基本特征是“由此及彼”。完成“此”与“彼”之间的跨越;还有就是由点及面,即由个别到一般,那么其关键就是借助联想。联想,是根据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由一事物想到另一相关事物的心理过程,或由古想到今,由人想到己,由个别想到一般……作者联想的相关度和广度在至关重要的。如果要说引申类作文材料与寓意类作文材料的区别,我想说这么两点:一是引申类一般是由人及人,而寓意类是由物及人;引申类一般是考虑相关性,是类比关系,而寓意类是相似性,是比喻关系。

总而言之,它们都与时评类有一个显著的不同:不能只就事论事了!

怕只怕学生此番牢记老师的“谆谆嘱托”,仍然就事论事!

对于全国二卷的作文,媒体有如下评价:

1.提升思维品质,助推素质教育

2018年高考语文作文试题加大对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对考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测量。

全国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考生主动思考。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

2.独立思考

今年高考语文加大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全面测查。命题专家介绍,全国卷作文“幸存者偏差”,是深化对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的考查;上海卷作文试题“被需要”为考生的写作内容提供了丰富的逻辑关系与层次,便于集中考查考生的思维品质和表达水平;天津卷作文试题要求考生围绕“器”展开联想和思考,贴近生活实际,在提供多向思维路径的同时,又有一定的思维梯度。

“重视对形象思维能力的考查,也在试题中得到了体现。全国卷文学类文本选择老舍《有声电影》,小说在有限的篇幅内对诸多人物形象进行了精细刻画。考生在高中阶段对现代文学经典作家老舍的写作风格已有初步了解,试题对小说丰富的内涵、生动的形象、幽默的语言等分别进行了考查。”专家说。

3.作文选材重在测试考生逻辑思辨能力

全国卷作文“幸存者偏差”,取材于“二战”期间的真实事件,材料明白晓畅、饶有趣味,又耐人寻思;事理逻辑严密,又有“留白”;内容明确,又有开放性。这就引导考生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生活中的相关现象,进行分析和阐述。

这道作文题强化了对考生信息加工、逻辑推理和独立思考等关键能力的考查,素质教育导向显著,也拓展了命题的选择空间,能更好地引领教学与备考。陈维贤认为,“不按套路出牌”才能真正检验出水平,“到底是弹痕多该加强,还是弹痕少该加强?”引导学生跳出惯性思维,用事实说明,不要只从“幸存者角度看问题,而忽略了存在问题、需要被加强的都被击落了”这一现实。对于这道作文题,考生可以通过聚焦思维方式来立论,如全面地、综合地看问题;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透过现象看本质;遵循认识事物的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跳出思维惯性,以逆向思维挖掘被隐藏的事实真相等。

“全国卷作文的材料很传统,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很突出。”陈维贤认为,这就要求我们教师需引导学生全面备考,抓住语文素养三个关键点——思想深度、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而不再是“考啥练啥”。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思维品质的考查,也是今年作文命题的一个新偏好。

还有下面的说法:

高考作文是对学生语文素养的集中考查,导向明确。新时代、新高考、新课标对语文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师必须转变培养方式和思路。

“第一,不是简单的让学生关注现实,要引领学生以语文的方式关心现实,再对现实进行深度思考。”陈维贤说,新课标提出以具体情境为载体,我们大量的现实生活应该转化为具体情境,进而在探究过程中培养思考能力。第二,要有效训练学生的基本思维能力。第三,要加强写作技巧和写作手法的训练,不是套路化的训练,而是个性化特色化的训练。

今年全国二卷的作文材料,对于我来说是非常熟悉的。我很早就看过这个故事,也曾引起了许许多多的思索。实际上,沃德的方法也是一种排除法,他非常明白有弹孔和无弹孔之辩证关系,从而“避实就虚”的。

我们今年考前又分工合作,组织了“最后一卷”,我就负责其中的作文部分。我选了五道有代表性的题目,各代表一种写作类型。其中第三题的立意就与高考题非常相似。

(三)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这世界上有很多东西看得见,也有很多东西看不见。它们的关系很奇妙:花草树木看得见,春天看不见;水果蔬菜看得见,营养看不见;嫁妆婚礼看得见,爱情看不见;书信问候看得见,思念看不见;论文文凭看得见,水平看不见……

这一段话,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与感受,请结合材料的内容与含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明确文体(诗歌除外),写一篇文章,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解析:作文涉及到事物的外在与内在、物质与精神、行为与情感、现象与本质等方面,现实性强,针对性明显。物质犹在,而精神缺失,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比如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发展,各种仿古街道雨后春笋般冒出,然而只剩下虚化的外表和历史的外装,人们嗅不到任何历史文化的味道,只有弄弄的商业气息。

这道作文题意在引导我们透过现象看清本质,不要被表面的眼花缭乱迷惑了双眼,不要被外在的纷杂世相蒙蔽了心灵,不要仅仅关注形式层面的东西而忽视了事物的内涵。另外题目中的省略号意在考生运用类比思维,打开思路,开阔视野。比如看得见的老屋,看不见的记忆;看得见的奖杯,看不见的努力,看得见的产品,看不见的匠人精神……所以考生可以从以下角度立意:

正是因为很多东西看不见,所以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去感知。看得见的东西受到重视,而看不见的东西被忽略,在这个功利浮躁的时代我们要守住一些精神和灵魂方面的东西,不要让它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所冲垮。有些东西虽然看不见,但它一直在那儿,需要我们去坚持、去守护,比如良知,比如责任,比如梦想。透过现象看本质,唯有一颗清明、纯粹的心灵才能看到真实、本质的东西。

于是,纷纷说押上题了……

我却不以为意。我向来是不赞成押题的。语文也很难说“押上题”。即使说押题,也是押上命题方向等。而不能说与高考题一模一样。即使万一样了,也不能说你怎么高明,充其量是个碰巧而已!真正的高明在于你一道题没“押上”,却让学生考了高分!——你全面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这里暂且不去评论今年作文题的优劣得失,只从技术的角度探讨一下如何写作。我们先来看看原本的故事:

消失的弹孔

著名数学家亚伯拉罕??瓦尔德二战时一直在美军统计部门工作,有一次军方来找他,要求他看看飞机上的弹孔统计数据,在飞机的哪个部位加装装甲比较合适。

原来军方派出去的作战飞机,返航的时候往往都会带着不少弹孔回来。为了避免飞机被击落,就需要在飞机上加装装甲,但装甲安装多了,又会降低飞机的机动性,消耗更多的燃料。装多装少都不行,军方希望把装甲安装在飞机最容易受到攻击、最需要防护的地方,这样就可减少装甲的安装量,而不会降低防护效率。他们希望瓦尔德能算出这些部位究竟需要安装多少装甲。

瓦尔德拿到数据一看,引擎上平均每平方英尺有1.1个弹孔,机身1.73个,油料系统1.55个,其它部位1.8个。看起来机身和其它部位最容易受到攻击,应该加装装甲才行。瓦尔德的回答却让军方大吃一惊,飞机上最应该加装装甲的地方不是弹孔多的地方,而是弹孔少甚至没有弹孔的引擎。为什么会这样呢?瓦尔德的逻辑非常简单:飞机各部位中弹的概率应该是一样的,为什么引擎上会很少?引擎上的弹孔到哪儿去了?原来这些弹孔已经随着坠毁的飞机落到地球上去了!军方统计的只是返航的飞机,那些遭遇不幸的飞机被忽视掉了。

这就是著名的幸存者偏差,人们往往因为过分关注目前的人或物以及幸存的经历,而忽略了不在视界之内或者无法幸存的人或物,容易在不知不觉中犯下错误。美军迅速将瓦尔德的建议付诸实施,瓦尔德睿智的建议挽救了多少飞机,在多大程度上左右了战争的进程我们无从知道,但美国国防部一直有一个认识,如果被击落的飞机比对方少5%,消耗的油料低5% ,步兵的给养多5%,而所付出的成本仅为对方的95%,往往就会成为胜利的一方。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学家瓦尔德的建议让美军赢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战。

还有,《人民日报》刊载的何冠军的《警惕“注意力陷阱”》也提到了这个故事,文章还说道这样一种情况,在征求发展老年事业的意见建议时,基层单位请来的都是“活跃的老年人”,结果相应措施就集中在增加文化健身场地和设施等方面,而较困难的失能失智老年群体,真实需求却难以得到反映。

这些事实说明,失败的样本更值得去观察和反思。材料中提到,中弹少的部位一旦中弹可能就无法返航,由此观之,主观经验很容易遮蔽容观事实,一个人一旦坠入“注意力陷阱”则如盲人摸象,极易陷入主观主义、经验主义误区。??

这正是引导人们从失败中汲取成功的要素,还说明人们应该避免经验主义陷阱。在材料中,军方只关注到弹痕多的地方是需要加固的,忽略了弹痕少的地方更需要加固,这提醒我们不能只看表象凭经验,需要相信科学的统计数据等。

要说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这回端的是考查到了,而且这种思辨能力的考查不仅要落实到通常强调的行文上,还要在审题上就先行体现出来。

从写作材料来看,本题对原本的故事进行了简化,取其最让人关注的、逻辑性最强的内容,突出了思维的焦点。英美军方从最初的哪里弹痕多就意欲加强哪里,到后来转而注意弹痕少或无弹痕的部位,实际上恰恰是发现了被忽略的却是问题的根本,从而提示考生首先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来立意,即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往往是被忽略的部分——我们在生活中恰恰应当关注被忽略的部分。

从哲学的角度看,英美军方开始的错误表现在只在意事情的表象,而没能从问题的本质去考察,表面看,似乎机体上弹痕多的地方才应该被加强保护,但是如果辩证思考,这些弹痕累累的飞机正是因为没被打到致命的部位才得以幸存,那么显而易见,致命之处自然是我们看不到弹痕的部位。于是启发考生,可以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进行思辨,论证,强调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发现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于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另外,这一哲理还有似于老子的有无相生的观点,即事物的有中生无,无中生有的哲学思想。老子认为有与无并不矛盾,是如阴阳、静动一般,既相互对立统一又能相互依存转化。有无同出于道,有与无,兼有宇宙论和本体论的意义。

联系写作材料便是:人们往往特别关注可见的表象的东西,而忽略了未见的、本质的东西,殊不知未见的东西才是问题关键所在,影响重大。人生中在面对各种问题的分析特别是重大抉择时,绝不能被“幸存者偏差”所误导。

审题时还必须注意到:专家看待事物是全面的、整体的、理性的并讲求科学依据的;专家的人格也是值得肯定的,比如他们坚持真理,不盲目从众等等。专家的主张和行为恰好与英美军方的形成了鲜明对照,特别是材料中的那些关键词,“哪里弹痕多就加强哪里”,“力排众议”,“更应该注意弹痕少的部位”,“因为……”“被忽略了”,“事实证明……正确”。考生论证时也应该据此作对比分析,以突出思辨性。

应该说,审题立意并不是很难,况且立意的角度也不止一个。难就难在联系实际上。材料表现出的辩证哲理,很需要费一番心思联想,那么生活经验多的同学就具有优势了。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家乡的风景作文400字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同学我想对你说 作文 以书为主题的作文 爱的故事作文600字 童年趣事作文五百字 我的同学作文350字 教师节作文五年级 关于春节的作文三年级 不一样的美作文 执着作文600字 网络的利与弊英语作文 今年全国高考作文 感谢老师作文400字 mymother英语作文 雅思作文真题范文 快乐的一天400字作文 我的目标作文600字 人物描写作文600字 我很感激她作文 植树节作文300字 自由与束缚作文 我的假期作文300字 好作文的开头和结尾 中考满分作文亲情类 短作文50字 自然感悟类作文 家里来了客人作文 元宵节的作文500字 以创新为主题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