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素材摘抄:时代与情怀

2020-06-11 17:42:01
相关推荐

导语本文《高中作文素材摘抄:时代与情怀》由无忧考网高中作文频道整理,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感谢你的阅读与支持!

一、选题理由

“情怀”是一个很有温度的词语。浮躁快节奏的现代生活让人们变得越来越疲惫和焦虑,而充满温*彩的情怀能给人们的心灵带来慰藉,让空虚的心灵得以满足。大到家国情怀、悲悯情怀、乡土情怀、文化情怀,小到文艺情怀、怀旧情怀、古典情怀等,其实都呼唤着心灵的回归。

举国关注的高考不仅要为高校选拔人才,更要“为国举才”。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人,不仅要有智商,更要有情怀,如此才能让自己从小我走向大我,真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与使命感的人,进而让我们的生活更有温情。“时代与情怀”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命题中均有所体现:2015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假如我与心中的英雄生活一天”,引导考生关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情怀;2016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引导考生思考文化情怀;2017年高考浙江卷作文题“人要读三本大书”体现了人文情怀,北京卷作文题“共和国,我为你拍照”表现的则是一种家国情怀和时代担当。

二、命题方向预测

(一)在浮躁与功利充斥社会、道德缺失的当下,我们需要情怀。

在现实生活里,一些人总是渴望精神的自由,可是*总去奴役灵魂,这些“心为行役”者怎样去追寻生命最自然的快乐?如何才能找到生命的出口?答案是,要有点“桃花源”的情怀,它能让我们在繁复的生活里对生命多一些期待和向往。不管身处何处,每一刻都是自己的生活,用心品味人生,给生活一份情怀,点点滴滴都是精彩的。

(二)在新时代,我们既要坚守时代大情怀,又要坚守个人小情怀。

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在物欲得到满足后,就会感到幸福。但现在,物质空前丰富,比起金钱和物质上的充实感,更重要的是精神层面的充实感。以民族情怀、人文情怀为主的大情怀能够产生凝聚力,增强民族自信心,让人在精神上有归属感;以文艺情怀、怀旧情怀为代表的个人小情怀让人跳出狭隘,眼界更远、胸怀更广,让人找到一个更持久、更深刻的生命出口,让个人的生命在时代中开出花来。

(三)对于情怀,我们不能空喊口号,要付诸行动并坚守下去。

情怀是在潜心坚持中体现生活所得、所悟之美好。追求情怀,要付出实际行动并坚持下去。坚守家国情怀,就要理*国;坚守故乡情怀,就不能忘本;坚守悲悯情怀,就要尽自己所能去帮助那些还在困境中挣扎的人们,而不是冷眼旁观,只做“键盘侠”,更不是对他人的慈善之举指手画脚、无端指责;坚守古典情怀,就是要于经典诗词、文学名著的静谧中,找寻那份从容自若;坚守文艺情怀,就是要摒弃浮躁和浮夸,少一些精致的利己主义,多一些真性情的表达。你若盛开,清风自来;你若用行动诠释情怀,情怀自会如花般灿然绽放。

(四)滥用情怀其实是为了美化自身的不足。

“情怀”一词如今可谓屡见不鲜。从路边的小吃店到手机品牌,从热门应用软件到青春*,“情怀”成了常用的营销噱头。五花八门的“情怀”背后其实是人们对一些事情的无能为力,当我们拿情怀说事时,它便把我们一切的“不行”“不能”“没机会”,变成了“不屑”“不值”与“无所谓”,而这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心灵的释放与安慰。情怀成了人们美化自身不足的工具,脱离了其原本的意义。

三、高分论点

传统文化呼唤时代情怀

有情怀的作品是这个社会的稀缺品

不忘初心,坚守理想情怀

情怀虽好,请勿滥用

底层情怀和悲悯情怀体现人生大格局

情怀变现离不开创新加持

打情怀牌的产品,也要与时俱进

民生情怀传递中国温度

传承是一种情怀

四、夺分论据(素材)

时代需要情怀

“我们会被时代的浪潮,被这个社会,被不可逆转的命运,往后推得非常遥远”,正因如此,在这个大势所趋的互联网时代里,那些“大情怀”与“小心思”才会显得如此难能可贵。——何天平

悲悯让世界有温情

悲悯情怀,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倘若世界上各民族的大多数人能有如此情怀,今日之世界不至于动辄血流成河,不至于被恐怖主义的阴云笼罩,不至于让*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并施展它的淫威。——曹文轩

游子情怀是灵魂深处的东西

游子的情怀其实就是在漂泊中的一份认同感,是一种对于故乡的感情……人可以四海为家,可以获得一种更灵活的身份,但无论游走到何处,无论我们已经多么灵活,《游子吟》中的那份真诚的情感仍然存在。——张颐武

无限的*让诗意情怀无处栖息

人们狂热地追逐着各种各样的新奇与时尚,又是这样轻率地抛弃与历史的联系,于是生活就剩下永远也不可餍足的*与轻浮的奢华,诗意的情怀再也无处栖息。——胡发云

心有情怀,灵魂生动

其实,好情怀是可以很奢侈地日日有的。退一步说,即使不是绝对快活的情怀,那又何妨呢?只要胸中自有其情怀,也就够好了。——张晓风

情怀缘于喜欢

情怀就是即使这是一件别人看起来没什么用的事,还是要去做,只是因为他喜欢。这是以心灵满足而不是功利得失为行为标准的一种品质。——羲和清零

文人情怀是国人的精神故乡,在当下有积极的时代意义

追求文人情怀,中国人的灵魂便找到了故乡,也是建立现代社会和谐的文明秩序、重塑国民性格必不可少的条件。——张光茫

怀旧商品不能只打“情怀牌”,更要紧跟时代变化。

怀旧食品、老品牌的兴起,只是一种商机,靠的是消费者内心的“怀旧”情怀和对老字号、老品牌物美价廉的认同。但对“老去”的产品来说,如果没有足够的品牌沉淀来支撑,一味选择卖“情怀”,这条捷径注定走不远。——王晓刚

五、热点素材

1、《无问西东》:唯有情怀更绵长

1月12日,由章子怡、黄晓明、王力宏、张震、陈楚生主演,李芳芳编剧、导演的*《无问西东》上映了,该*在观众间和业内掀起了波澜。*讲述了四个不同时代却同样出自清华大学的年轻人,对青春满怀期待,也因为时代变革在矛盾与挣扎中一路前行,最终找寻到真实自我的故事。

作为一部向清华大学校庆献礼的*,《无问西东》不仅表达了对百年学府的礼赞,更向大学精神、时代精神致敬。该片所展现的几段历史中的人物均有代表意义,无论是烽火硝烟的战争年代,还是科技高速迅猛发展的当下,主人公身上都承载并延伸着中国知识分子弥足珍贵的高贵品质与家国情怀。这种品质与情怀,是为保卫赖以生存的土地可以奉献生命的深沉厚爱,是为国富民强、民众幸福的理想不惜牺牲小我的自我放逐,是中华民族深层次的文化密码。在这种情怀感召下,*中的吴岭澜选择了弃理从文,终身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道授业解惑;沈光耀选择了正义担当,血洒疆场,为国捐躯;陈鹏选择了善良,为受到伤害的王敏佳托底;张果果选择了同情,为四胞胎慷慨解囊,奔走呼号。他们选择了内心的真实、善良、正义和同情,无问西东,无私无畏,勇往直前,以的青春年华成就了一段段永不褪色的人生传奇。

*末尾还有一个7分钟的“彩蛋”,这段视频中,梅贻琦、梁启超、闻一多、朱自清、钱锺书等近现代历如雷贯耳的清华师生和文化名人悉数亮相。这些大师掩映在普通人的故事中,他们影响了中国近百年的文化,让人读懂了什么是中国风骨,也将*升华到全新层面。

一得

只问情怀,无问西东,人生才有环顾四周、舍我其谁的豪气和资本,无论历史如何跌宕起伏,坚守正义、真实、无畏和同情,才能勇往直前,无问西东。

2、铭记杨洁:追忆永不逝去的西游情怀

2017年4月15日,86版《西游记》总导演杨洁的去世,引发很多人对《西游记》这部经典电视剧的深切怀念,以及对那个时代人们对艺术精益求精情怀的敬佩。

于很多人而言,他们可能熟悉86版《西游记》的每一个情节,却未必知道《西游记》背后的创作故事。在技术和经费都匮乏的20世纪80年代,拍摄《西游记》这样一部神话剧真的很难。没有现成的特技可供借鉴,节目组就用拍摄来凑。拍妖怪和孙悟空对打的场景,节目组借用跳水运动员和大蹦床,摄影师仰拍,以蓝天为背景,造成角色在空中跳跃的假象。

剧中的许多名山大川、佛刹道观,是杨洁导演带人在两个多月里跑了六七十个景点选出的取景地。那时,九华山、张家界等尚未完全开发,山路奇险无比,主创人员多次遇险,杨洁导演本人有次就差点跌入悬崖。上山后他们又常无处餐宿,馒头咸菜成了他们的家常便饭。也许正是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让所有人在杨洁导演的带领下,把《西游记》拍摄到完美;把祖国大好的河山,通过电视剧完美地推广开来。这份艺术奉献情怀不会伴着时光流逝而失却,只会历久弥新,成为我们永恒的精神坐标,也指引着我们砥砺前行,共筑中国梦。

一得

86版《西游记》是一种永不逝去的情怀,代表着坚忍的意志、不屈的品质和对艺术精益求精的精神。怀念过往,杨洁导演的佳作带我们进入那个光怪陆离的世界,斯人已逝,但属于我们的西游情怀永不磨灭。

3、《妖猫传》再现盛唐图景,展现唐宋情怀

“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外来的黑猫会成精。”2017年末,伴随*《妖猫传》的上映而产生的一个现象十分值得玩味:谈起《妖猫传》,人们都会谈到*中恢宏的“盛唐”图景。实际上,该片的两位美术指导花了6年时间在襄阳重建了“唐城”,重现了大唐的城市空间美学;他们在建筑方面参考了国内仅存的四处半唐代建筑,并前往日本京都、奈良考察寺院建制;他们还参照敦煌壁画的设色定下整部*的色调……以至于*原著作者——日本作家梦枕貘,一走进“唐城”就激动得哭了。

有人感慨,《妖猫传》剧组建造的哪里是“唐城”,分明是“唐宋情怀”啊!确实,正是这一盛世“情怀”构建出了《妖猫传》的强大气场。历,日本深受中国唐宋文化影响。大唐美学中绚丽灿烂的一面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例如:在*中出现的“螺钿紫檀五弦琵琶”,原物至今完好保存在日本的正仓院中;唐朝诗人白居易在日本地位崇高,他素朴而高贵的诗歌气质影响了日本文学经典《源氏物语》。

宋朝美学在日本留下了全方位的文化印迹,从日本主要建筑到主流器物,无一不见宋朝清微淡远却内涵丰富的美学思想之影响。日本当代建筑师隈研吾在谈及宋朝美学对日本的影响时表示,宋朝的建筑知识,如北宋建筑学家李诫的《营造法式》传到日本,日本的古代建筑便依照宋朝的建筑式样修建,宋朝的美学影响从而延续至今。

一得

《妖猫传》透露出一个重要信息: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梦回大唐”,而这种诗意、宏大愿景的发生,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地位的不断上升密切相关。

4、恶搞《黄河大合唱》,岂止无知和轻佻?

伴着《黄河大合唱》的旋律,一群人一边吼着“年终奖,年终奖,我们在嚎叫,我们在嚎叫”,一边摇头晃脑故作癫狂,时而瞪大眼,时而张大嘴,时而扭动屁股乱舞手臂……2018年1月,一段“年终奖”版的《黄河大合唱》视频在网络上广为流传。该视频引发了网友公愤,有网友评论道:“面对厚重的历史,怎能轻薄地搞怪?”

公司年会、学校演出,甚至是幼儿园会演——这几年,以*形式出现的《黄河大合唱》成为不少单位表演的热门节目。或许在当事人眼中,这只是图一时之乐,但狂欢式的演绎挑战了全社会的敬畏感。有媒体梳理了近年来《黄河大合唱》被改编的种种事例,原本承载厚重历史的曲目被肢解成一个个段子、一个个笑话,成了狂欢搞笑的“佐料”。因此,这一次《黄河大合唱》被恶搞后,*一边倒的批评更像是积蓄已久的对恶搞历史的愤怒的井喷式表现,网络上一片反对之声,原歌曲的创作者冼星海的后人也站出来怒斥恶搞者“忘本”。

作为一部红色经典歌曲,《黄河大合唱》的意义早已超越了歌曲本身,而被赋予一种历史语境,并构成了国人的集体记忆。“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不朽的旋律和歌词背后,是抗日战争这部富含全民族血泪记忆的悲壮史诗。任何一个社会,其身份认同、历史认知、情感寄托都必须建筑在稳定的价值根基上。恶搞《黄河大合唱》,拿民族最为严肃的历史记忆当消遣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消解了价值根基,伤及了共识底线。

一得

在当代和平环境下,一场全民自发地捍卫经典作品、呵护民族历史的“运动”让人欣慰,国人再也不复当年对民族境遇浑浑噩噩、麻木冷漠的状态。但同时,我们不能忘记历史的教训,一个精神委顿的民族,必然无法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5、余光中离世,何处寄乡愁

2017年12月14日,诗人余光中于台湾去世,享年89岁。对于大陆读者而言,最熟悉的余光中的作品,还是《乡愁》。余光中的《乡愁》,表达的是整整一代人的家国情怀。

余光中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21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迁至香港,1950年到达台湾。20世纪80年代开始,两岸恢复往来,不少人回来探亲,这是对乡愁的缓解,也是对乡愁的确认。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在台北写下《乡愁》。简单、温情又伤感的词句,让人每每读之都不禁动容。可以说,余光中的乡愁观,把对母亲的思念、对故乡的眷恋以及对国家的担忧与期望结合在一起,概括了他那一代台湾人的文化观。

20世纪90年代后,余光中走过大陆的江南、华北等许多地方。在故乡南京,他说:“虽然出生之地已到处高楼大厦,但也不乏依然故我的江南人家,以及庭院里生长着的一株株桂树枝叶茂密,它让我闻到了小时候的桂花香味,只是再也寻觅不到儿时捉迷藏的小伙伴了。”

对余光中这代台湾人来说,大陆就是家。他们在大陆的童年时光,成为一生中需要反复回味、解读和表达的东西;对余光中来说,最凝练也最经典的表达,就是《乡愁》这首诗。乡愁意味着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不但是私密的个人情感,也是一种家国情怀。

一得

乡愁,是对母亲、故土和祖国的持久情感,是一个人无论身在何处、官居何职都难以割舍的情愫,是一个民族永恒的记忆。

六、经典素材

1、曾朴与时俱进的文学情怀

曾朴是清末民初文学家、出版家,代表作《孽海花》被鲁迅称为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他自幼爱好文学,曾在北京同文馆学习过法文。后来,结识曾在法国侨居多年的清末外交官陈季同。在陈季同的指点下,他三四年内集中阅读了大量法国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论著,自云“因此发了文学狂”。

五四运动发生那年,曾朴立即摒弃旧学,让留德学医的次子曾耀仲在欧洲购买大批文学书籍,打算全面介绍法国文学。他对五四新文*动抱着赞颂态度,主张中国的文学应开辟“新路径”,主张输入外国新文学、注入新血液以扩大中国文学领域;他也赞扬“为人生而艺术”的观点,提倡白话文和表现普通人普遍与真挚情感的平民文学。虽然他的文学观还带有资产阶级*主义性质,但作为出身于封建社会的老举人,他能够如此勇于接受新事物,实属可贵。1904年,曾朴还与人创办小说林社,大量发行译、著小说以鼓荡新风气。

在五四后的文人墨客中,曾朴是个异类。他从未跨出国门、从未接受过正统的西式高等教育,却通过阅读西方小说和出版,将法国文学文化的精髓介绍到中国来,给中国文学输入了新血液。这种与时俱进的文学情怀,让他从容地走出了封建营垒。

一得

在曾朴的身上、骨子里,始终洋溢着豪迈的才情,始终流淌着一介书生的精神气质,他始终怀揣着一颗赤子之心,是一个浪漫到视文学为生命的赤子。

2、左拉和“左拉们”:维护公平正义的时代先锋

1894年,身为法国陆军上尉的犹太人德雷福斯被法*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终身监禁。1896年,有关情报机关查出一名德国间谍与此案有关,得出德雷福斯无罪的结论。但是,军部及军事法庭不但无意纠错,而且极力掩盖事实*,调离该情报机关负责人,公然判处真正泄密的德国间谍无罪。为此,法国作家左拉挺身而出,发表公开信,由此引发整个法国争取社会公正的运动。军方以诽谤罪起诉左拉,判其1年徒刑并处罚金3000法郎。左拉**英国,1年后返回法国,继续与军方斗争。直到1906年,即左拉逝世4年后,蒙冤长达12年的德雷福斯才得以平反昭雪。这就是历有名的德雷福斯事件。

左拉受到法国乃至全世界的赞誉是理所当然的。在左拉周围,还有一个富于理性、知识、良知和勇气的群体——和左拉在一起战斗的“左拉们”。其中如作家法朗士、报人克列孟梭等在别的领域上的意见与左拉并不一致,甚至相反,然而仅仅凭着正义感,他们就走到一起来。他们把左拉的斗争当成自己的斗争,陪左拉出庭,在左拉离开法国后仍然坚持由他开始的斗争。左拉死后,正是他们将左拉未竟的事业进行到底。没有他们的集体斗争,德雷福斯事件的结局很难设想,至少昭雪的时间要推迟很久。

一得

左拉和“左拉们”不遗余力地为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人辩护,以微弱的个人力量向掌权者挑战,并将这场对垒进行到底。他们是时代的先锋,正因为有了他们,公平正义才得以回归,时代才得以进步。

七、金题范本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山东乳山市乳山二中调研测试作文题)

当今世界,财富如潮水般涌流,生活日新月异,然而,人们活得好像并不那么自在。忙碌的工作让心灵变得疲惫,内心深处让我们眷恋、产生归属感的某些东西,似乎正在悄悄地远去。血液之中让我们感到温馨和踏实的某些元素,仿佛正在慢慢地流失。新奇的事物应接不暇,若有所失的情怀又总是挥之不去,人们在热闹和喧嚣中品尝寂寞,内心独有的情怀变得格外珍贵。关于“情怀”,你有何感想?请以“情怀”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用悲悯情怀给世界以光和热①

于晴

梭罗在他的《悲悯情怀》中谈到,世间最人性的光辉,就是自然地将人类拥有的悲悯情怀释放在需要帮助的人或动物身上,这是人性至高的光辉情结。②悲悯情怀,既是一种对他人感同身受的怜惜,又是时代和社会永不过时的呼唤。

悲悯情怀是温暖人间的薪火,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两千多年前,孔子感叹“苛政猛于虎”,对统治者的苛政发出*;屈原感慨“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表达了对楚国人民的关心;曹文轩说:“悲悯情怀,无疑是优良人性之一。倘若世界上各民族的大多数人能有如此情怀,今日之世界不至于动辄血流成河,不至于被恐怖主义的阴云笼罩,不至于让*在任何一个角落都可能出现并施展它的淫威。”表明了悲悯情怀的力量。他们用人性之光,用对百姓的虔诚、慈悲和博爱,温暖着芸芸众生。③

悲悯来源于宽广的胸怀,它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并非易事。当《悲惨世界》中慈爱的主教借宿给冉·阿让,而冉·阿让却偷走了他的银烛台且被警察抓住,主教说银烛台是他送给冉·阿让的礼物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当简·爱得知一切,重回双目失明、一无所有的罗切斯特的身边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当小男孩在岸边把一条条小鱼放回大海时,我们体会到了悲悯。④要做到常有悲悯情怀,不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就行。

但生活中有一种人,凡事以自己为先,当自己的利益受到威胁时,便什么都可以抛弃。当年汶川地震发生时,身为教师的范美忠不顾自己学生的安危,自己先跑出教室逃生。在成功获救后,他写了一篇文章发在了网上,大概内容是:他做这个决定是有道理的,那种情况下,只有他的女儿他会救,他的母亲他也不会救。这种自私的人不可能有悲悯情怀。⑤

南非前总统曼德拉把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和平事业;致力于种族平等事业的马丁·路德·金,用《我有一个梦想》的演讲激励了无数人。他们的悲悯改变了世界,改变了一个时代;他们用一言一行提醒当今的我们:在这个歌舞升平、灯红酒绿的世界,千万不要忘记还有贫困山区儿童在遭遇失学的痛苦,环境污染带来的种种疾病令许多人痛不欲生,贪腐现象横行让公平正义被严重损害……⑥

作为平常人的我们,应以一己之力,化悲悯为行动,给这个世界以光和热,给自然以生机和活力,给身边人以温情和希望。遇见生活贫苦者,不做看客,不冷漠相向,而是义不容辞地相助,哪怕仅仅是尽了点绵薄之力,心头也会留有余热。热衷公益,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送去一份爱,哪怕仅仅是一件衣服、一本书,也会温暖人心。这,就是悲天悯人的大情怀。⑦

点评

①题目形象而富有寓意,“光和热”让我们深切感受到悲悯情怀的温暖和力量。

②梭罗对于悲悯情怀的解读简洁而深刻,以此为切入点,可以更好地阐释“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的中心论点。

③用孔子、屈原、曹文轩内心的呐喊阐述悲悯情怀存在的意义和作用,气势恢宏。

④主教、简·爱和放生的小男孩用自己的胸怀和行动诠释着悲悯情怀的内涵,让悲悯之泉滋润着人心。

⑤以范美忠的典型事例从反面论证自私的人不可能有悲悯情怀。

⑥联系现实,悲悯情怀在当今社会依然不过时,时代依然在呼唤悲悯情怀。

⑦结尾照应题目,人们的一个小小的悲悯举动,也会带给这个世界以光和热,小悲悯也可以是大情怀。

亮点借鉴

本文的亮点是用材丰富。一方面,大量引用贴合主题的名人名言,从梭罗对于悲悯的论述,到孔子、屈原、曹文轩的言论,名言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理论高度和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列举古今中外众多悲悯者的慈爱之举,说明悲悯情怀的重要性,事例丰富,感染力强。

高中作文素材摘抄.docWord文档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全文共8793字]编辑推荐:Word文档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我的暑假生活作文 一年级作文 难忘的小学生活作文 努力奋斗的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 写老师的作文 八年级上册英语作文 中考作文题目 长城作文 关于春节的作文500字 中国传统文化作文 我敬佩的一个人作文400字 六年级上册作文 熟悉的地方也有风景作文 我的奇思妙想作文 描写雪景的作文 过新年的作文 我的朋友作文600字 写事作文300字 打屁股的作文 父爱作文 初中作文600字 家乡风俗的作文 劳动最光荣作文 作文纸条 暑假趣事作文 勇气作文 300作文免费可抄 作文400字优秀作文 暑假生活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