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中作文素材 心怀悲悯作文

2020-10-13 03:50:01
相关推荐

心怀悲悯

什么是悲悯?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一种博大的情怀。这种情怀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它是真善美的结晶,它是人类的疗伤良药。

悲悯的对象可大可小,大到对于整个人类,小到一花一草,一虫一蚁。古代,有一个学士叫周豫,一次在烹煮鳝鱼时,发现热锅里有只鳝鱼总向上曲拱身体。他甚为不解,剖开鳝鱼,发现肚里有子。原来,这条母鳝极力向上曲折身体避烫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子。母鳝护子的举动触动了周豫悲悯的心弦,从此他不再烹鳝。这,就是一种悲悯情怀。

曹文轩说:“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的突然袭击、人类野蛮本性的发作、个人心灵世界的急风暴雨等。”曾为一篇文章深深感动,是写作者在年三十的晚上搭火车从南方回家,车上遇到一个父亲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患了绝症所剩时日不多了,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想看看真正的雪,因为他的家在广东某个乡下村子,那里从没下过一场雪,孩子的父亲很穷,为了医治孩子已经负债累累、苍老不堪了,但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特地借钱买了两张坐票带孩子坐火车,从南方到北方去看雪。

也许我们很难体验到这个家庭的苦难,因为我们在青春的象牙塔里,衣食无忧,远离苦难,谁又去正视过人间的疾苦?然而,饥饿、贫困、疾病、天灾、流血、战争,尽管好像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它们一刻都没有消失过。

不仅现实生活教会我们怎样去同情,文学世界也能让我们感受悲悯的目光。

白先勇曾说:“文学不能带给社会工业的进步或是商业的繁荣,可是文学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读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那份悲悯情怀会穿越历史,让我们直面民生疾苦。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们就会明白一个儒者的博大胸襟、悲悯情怀。

但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某个特殊时期,悲悯会很自然地退到舞台的一角。慌乱乱的身影从它眼前掠过,无暇顾及;急匆匆的脚步从它身边闪过,无心驻足。悲悯一度被视为“妇人之仁”、“成功之绊”,为奋力搏击赢取功名的勇士们所不屑甚至鄙夷。有位网友曾大声疾呼:“多一点悲悯情怀,少一点看客心态吧!”悲悯情怀是茫茫尘世的温暖手掌,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它,不应该被时代的车轮辗碎。

悲悯情怀,是以博大、真纯的爱为前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一切真纯的爱都是同情。”真正的悲悯,不是为了在帮助别人时获得自身心理的快慰,而是本着尊重平等的态度对不幸的人的遭遇在情感上与他发生共鸣,发自内心地去关爱他人,正如德兰修女从来不以施舍者的身份自居,而是把自己摆在与对方同等或者更低的位置,在尊敬别人的同时给予关爱!

悲悯情怀,不能以金钱衡量。湖南的一位老人余彭年出资5亿元,资助全国20万名白内障患者,而北京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孔靳为灾区小朋友捐出了自己24.3元的全部零花钱。余彭年的5亿元与孔靳的24.3元,一个厚重,一个绵薄,但在悲悯情怀上,他们同样是高尚的。

当然,做一个悲天悯人的人无疑会痛苦,但是只有痛苦会让人成长,让人深刻。因为悲悯,我们会更懂得关爱他人,也更懂得珍惜幸福;因为悲悯,我们会更加理解苦难,也更能直面人生。

晚年的巴金说:“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海子也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

名字。”同样,我们也要给茫茫尘世留下温暖手掌!

心怀悲悯

什么是悲悯?悲悯是源于同情、高于同情的一种博大的情怀。这种情怀超越了贫富与阶级、国家与民族的界限,使人们关注苦难中的同类,关怀和同情弱者。它是真善美的结晶,它是人类的疗伤良药。

悲悯的对象可大可小,大到对于整个人类,小到一花一草,一虫一蚁。古代,有一个学士叫周豫,一次在烹煮鳝鱼时,发现热锅里有只鳝鱼总向上曲拱身体。他甚为不解,剖开鳝鱼,发现肚里有子。原来,这条母鳝极力向上曲折身体避烫是为了保护腹中的子。母鳝护子的举动触动了周豫悲悯的心弦,从此他不再烹鳝。这,就是一种悲悯情怀。

曹文轩说:“苦难几乎是不可避免的。它包括了自然的突然袭击、人类野蛮本性的发作、个人心灵世界的急风暴雨等。”曾为一篇文章深深感动,是写作者在年三十的晚上搭火车从南方回家,车上遇到一个父亲带着一个小男孩,小男孩患了绝症所剩时日不多了,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能想看看真正的雪,因为他的家在广东某个乡下村子,那里从没下过一场雪,孩子的父亲很穷,为了医治孩子已经负债累累、苍老不堪了,但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愿望,特地借钱买了两张坐票带孩子坐火车,从南方到北方去看雪。

也许我们很难体验到这个家庭的苦难,因为我们在青春的象牙塔里,衣食无忧,远离苦难,谁又去正视过人间的疾苦?然而,饥饿、贫困、疾病、天灾、流血、战争,尽管好像离我们非常遥远,但它们一刻都没有消失过。

不仅现实生活教会我们怎样去同情,文学世界也能让我们感受悲悯的目光。

白先勇曾说:“文学不能带给社会工业的进步或是商业的繁荣,可是文学有个很重要的价值,就是教育我们如何同情。”读屈原的“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那份悲悯情怀会穿越历史,让我们直面民生疾苦。读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我们就会明白一个儒者的博大胸襟、悲悯情怀。

但是,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某个特殊时期,悲悯会很自然地退到舞台的一角。慌乱乱的身影从它眼前掠过,无暇顾及;急匆匆的脚步从它身边闪过,无心驻足。悲悯一度被视为“妇人之仁”、“成功之绊”,为奋力搏击赢取功名的勇士们所不屑甚至鄙夷。有位网友曾大声疾呼:“多一点悲悯情怀,少一点看客心态吧!”悲悯情怀是茫茫尘世的温暖手掌,是人类共同传承的良知,也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它,不应该被时代的车轮辗碎。

悲悯情怀,是以博大、真纯的爱为前提。德国哲学家叔本华说:“一切真纯的爱都是同情。”真正的悲悯,不是为了在帮助别人时获得自身心理的快慰,而是本着尊重平等的态度对不幸的人的遭遇在情感上与他发生共鸣,发自内心地去关爱他人,正如德兰修女从来不以施舍者的身份自居,而是把自己摆在与对方同等或者更低的位置,在尊敬别人的同时给予关爱!

悲悯情怀,不能以金钱衡量。湖南的一位老人余彭年出资5亿元,资助全国20万名白内障患者,而北京一名一年级的小学生孔靳为灾区小朋友捐出了自己24.3元的全部零花钱。余彭年的5亿元与孔靳的24.3元,一个厚重,一个绵薄,但在悲悯情怀上,他们同样是高尚的。

当然,做一个悲天悯人的人无疑会痛苦,但是只有痛苦会让人成长,让人深刻。因为悲悯,我们会更懂得关爱他人,也更懂得珍惜幸福;因为悲悯,我们会更加理解苦难,也更能直面人生。

晚年的巴金说:“我惟一的心愿是:化作泥土,留在人们温暖的脚印里。”海子也说:“给每一条河每一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同样,我们也要给茫茫尘世留下温暖手掌!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显示评论内容(2) 收起评论内容
  1. 2021-10-08 00:39逗你玩v星星[火星网友]IP:3389414625
    希望老师们能多布置类似素材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顶0踩0
  2. 2020-07-02 17:51_有些人。[浙江省网友]IP:1740684568
    这个话题真很适合高中生写作文可以从不角度探讨心怀悲悯重要性希望学生们多关注社会问题。
    顶0踩0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小女孩绑架作文 写菊花作文300字 环境卫生的作文 温暖的回忆作文400字 青少年自强不息作文 童话故事作文点评 描写春节的英语作文 未来的机器人英语作文 英雄英文作文 动物的描写作文 什么的味道作文500字 写徐志摩的作文 保持健康英语作文带翻译50字 周记作文350字 吃垃圾食品的危害作文 触动我心灵的事作文 人云亦云作文 玩滑板的作文 小猪开店作文 与诚信同行作文800字 老师不在的作文 六年级下册单元作文 呼唤作文800字 关于美景的作文 那盏灯亮了作文700字 作文摘草莓 感恩作文新颖题目 春节趣事作文 小动物的作文400字 我家的春节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