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任务驱动型作文  时评素材1

2020-10-19 16:25:01
相关推荐

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正在法国如火如荼地进行,每年戛纳电影节都会在国内引起极大的话题性,今年则更甚。在没有中国电影入围主竞赛单元的情况下,还有多达20人以上中国艺人走上戛纳红毯,其中除了贾樟柯夫妇、巩俐、李冰冰、刘亦菲等知名艺人,还有N线外的网红也来蹭红毯。而网爆“第69届戛纳电影节红毯价格”的详单更是引起了“花钱上红毯”的质疑。(5月16日《重庆晚报》)

自费秀场,一个带有歧视性的标签,却成为很多中国艺人及其幕后推手的特质。犹记得,“金色大厅”全称为维也纳音乐协会音乐厅,在中国被神话成了音乐界的最高殿堂,于是很多国内艺术团体拿着政府拨款、企业赞助甚至自筹资金到金色大厅镀金,从而也就造成了没有任何一个中国艺术家和艺术团体是在被邀请的情况下进行演出的“奇迹”。这就跟文凭崇拜之下的造假一样,当金色大厅成为中国人的自费秀场之后,那么也就意味着很难听到真正的“好声音”。

如今类似的一幕再现,尽管入围主竞赛单位的国内影片“为零”,然而第69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上,依然有高达20余人的国内艺人走上红毯,如此强烈的反差,难免会让人产生一种视觉上的错觉。宾主的反置,也造成了强烈的对照和绝妙的讽刺。高调的走秀,不过是为了掩衬内涵的浅白与情绪的焦虑。当影片的炒作,只剩下自我镀金的模式,当明星的出名,也仅剩下走秀来维持,其实也就意味着,功利与浮躁的商业营销之路,让国内的影视变得越来越肤浅和空洞,缺乏内涵和底蕴作为基础,也就失去了竞争的最大优势,更没有后来居上的基础支撑。

国内影视量大质差是不争的事实,也是最真实的现实。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和第二大电影市场,然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包括电影质量提高滞后于数量提高,国产电影的核心竞争力亟待强化;国产电影的科技含量与人才储备较为欠缺;产业布局不均衡,市场档期和秩序有待继续提高;电影技术标准及监管体系仍不完备等。既无力面对好莱坞大片等国外优质影片的冲击,更无法走出去占领国际市场。整体质量的不高,在重大国际电影节上难觅踪迹足以说明。自身实力不济,天天喊“狼来了”也无能为力。

电影是一种速成的事业,不过若没有沉厚的底蕴,就很难做到厚积薄发。这就要求,国内影视人必须抛弃功利的思维,从最基础的地方开始做起,从最细节的地方开始改进,以出于对市场的尊重,对消费者的敬畏,平心静气、沉下心来当成事业来做,才能取长补短做出精品,并由此打造中国电影的“国际口碑”。否则,只有模仿与速成,没有创新与沉淀,只有花钱蹭红地毯之虚,没有埋头创新之实,那么中国电影就没有市场,从事电影的艺人也难有真正的名气。自然,存于别人脑中的傲慢与偏见,也就难有改善之日。

好莱坞的影帝,与金鸡奖的最佳,影响力差异巨大。一个是真正的国际化,一个是关起门来的自娱自乐。花钱走的红地毯再热闹,也注定无法成为电影节上的主角。真正的主角是获奖的影片和创作者、演出者,他们的名字将会永远定格为节日的记载,成为大写的历史记录,并接受市场推崇和消费者的膜拜。反之,自费秀场只是速朽的自淫,除了自我情绪高涨,难以撩拨别人的情趣。自然,自以为是的“主角”们表演得越卖力,在别人眼中也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而已。(堂吉伟德)

公共服务不能变成公权致富

日前,有三亚市民向记者反映称:“外面打印店打印一张A4纸才一元,而三亚市规划信息中心打印一张图少说50元,多则上百元”。接报后,商报记者展开调查,发现该中心不但未公示收费项目,而且所参照的文件已被废止。目前,三亚市物价局已介入调查。5月15日京华时报

外面打印店打印一张A4纸才1元,而三亚市规划信息中心打印一张规划图纸少则50元,多则上百元。就算打印规划图有一定的技术含量,但规划图已是上级部门提供的,而此中心50元起步的打印费,一公司打印了两张A1和一张A2的规划图纸,就收费1000元。也算得上是天价了。

对于公众的质疑,规划信息中心言之凿凿是按照物价局表示此前下达的收费标准执行的,而当知道物价局这份收费标准已经废止时,又辩称并未接到废止通知,最后还搬出一大堆理由,中心是属于财政差额拨款单位,收费的一部分钱用于支付员工工资;需要中心人员自行录入系统,特别是前期需要投入大量精力才能为大众提供查询和打印服务,需要成本云云,让人不禁生疑,乱收费就是为了给员工创收吗?前期的“精力成本”为何至今还要老百姓分摊,准备分摊到何时?所谓的成本依据是什么?

毋庸置疑,规划信息中心是为民众提供相关服务的职能部门,在此打印等都是基于老百姓到此办事而产生的服务需求,这种庞大而特殊的需求背后隐藏着较大的收益。而高昂的价格、倨傲的态度加之监管的盲区,都让公众大呼伤不起。

我国对于服务收费项目都有物价部门的严格监管,但此处打印机何以变成“收款机”?关键还是有关机构的垄断意识作怪。诚然,公共服务单位为了维持运营,保证适当的利润,向服务对象适当收取复印费、工本费等费用,本无可厚非。但是,当依仗独门生意,收取的费用大大超过服务成本,甚至成为天价时,公共服务部门所附载的合理性、公平性就荡然无存。

天价复印费只是行政服务、公共服务乱收费的冰山一角,相关部门的服务意识缺位、霸气侧漏、无所约束才使得每项寻常业务都可化为敛财的工具,严重背离了公共服务的宗旨,损害市场秩序与社会公平。

打印”的是图纸,放大的是特权,大伤民心。各地部门不妨认真清理一下,类似复印费应该如何收取?依据何在?总额多少?去向如何?还有多少类似的天价收费服务?

天价打印费不能止于一次次的曝光和“反映”,而应该给公众一个清楚明白的交代,莫让公共服务窗口成为暴利的温床,刹住借权生财乱收费的歪风,使打印机回归打印机的功能,让公共服务部门回归惠民、公平的社会形象。(斯涵涵)

“秀美漓江”岂能成“桂林疮疤”

桂林山水甲天下,作为桂林山水核心景观的漓江,是国家5A级景区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当地政府对保护漓江流域生态一直保持高压态势,但漓江沿岸非法采石挖矿等行为难以根治,秀美山水留下一块块难看的“疮疤”。近日,桂林市政府再次加大打击力度,依法责令涉及漓江风景名胜区内的22家采石场全面停产并予以取缔。(5月13日《北京晚报》转新华社报道)

说到山水,桂林怎么也绕不过去,它是中国一张靓丽名片。唐代诗人韩愈形容其“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以漓江风光和溶洞为代表的桂林山水景观,有山青、水秀、洞奇、石美四绝之誉。然而,新华社记者为我们呈现的则是让人痛心的“景观”:疯狂采石挖矿让人触目惊心,映入眼帘的是裸露的黄褐色。爬上一个山头放眼望去,采石挖矿造成的坑坡此起彼伏。这还是外地游客心驰神往、魂牵梦萦、诗情画意的漓江风景吗?

为保护漓江流域的碧水青山,当地相关部门据说“一直保持高压态势”。早在2012年广西就颁布了《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将漓江保护纳入法制轨道,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保护情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2015年初,漓江综合治理与生态保护工程指挥部成立,随后对漓江景区“旅游黄金水道”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可是,漓江沿岸非法采石挖矿行为,至今仍没得到有效治理,不能不说,所谓“高压态势”不过是“雷声大,雨点小”罢了。

“雷声大,雨点小”式的监管,自然难以抵挡各路采石挖矿场追逐暴利。据报道,在漓江周边采石挖沙投入小、利润大,目前采石成本每方大约10元,而片石、碎石和石粉等平均市场价格每方40元,利润大概为每方30元。有乡镇干部透露,一年山场租金只要几千上万元,矿主却可以赚得盆满钵满。监管“雷声大,雨点小”,无疑会助长非法采挖的逐利行为,即使对此有处罚,也可能违法成本低、守法成本高,难以从根本上遏制。

许多事实表明: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制定了相关条例与处罚措施,并不代表它们就能自动发挥作用。拿漓江沿岸被挖出一块块“疮疤”来说,不提高违法成本,不理顺监管体制,不将执法力量下派到开采一线,不打击违法者背后基层干部充当的保护伞,恐难以从根上管住违法采挖。甚至可能“上面重视,下面无视”。像漓江沿岸一些非法采石场,甚至有村委会通过招商招来的,签订了租赁合同,能形成治理合力吗?

漓江沿岸的非法开采,还有一个现象值得关注:在已确认的43家采石场中,那22家被责令停产并取缔的采石场,位于禁止开发的“红线”范围内;其余21家采石场位于“红线”范围外,但也属于漓江流域,这一次并没有责令停产。那么,这21家日后会否侵蚀到禁止开发的“红线”之内?正如一专家所说,保护好漓江,除要注重核心景区,也不能忽略与核心景区紧密相连的周边地区,否则破坏了毛细血管,其他治理将治标不治本。

漓江沿岸“伤痕累累”警示每个地方:留住绿水青山,才有金山银山。地方不应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追求经济增长,不能只算财政收入的经济账,还要算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账;要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结合,及时伸出监管之手,叫停非法采石挖矿等行为,以保护好生态环境。对保不住一方水土的公职人员也要严厉问责。关系网、利益链往往是山石矿藏开采秩序混乱、侵蚀土地资源、破坏生态环境的罪恶之源。(何勇海)

所谓的人性执法,并没有看上去美好

5月13日,“遂宁公安”官方微博发布消息,一名交警在遂宁御景山小区外发现一辆违停的小车,司机在挡风玻璃上留了一张纸条,司机称接病人耽搁10分钟。交警等了8分钟后,看见驾驶员扶着病人过来了,没有抄牌。该微博一发,引发了众多网友点赞:人与人之间还是信任的。(5月14日四川在线)

这是一则由当地交警官方微博发出的消息,很显然,这是一次得到官方和民众齐齐点赞的执法。从原始朴素的情感出发,这的确是一则温暖的“人与人之间还是信任的”故事。如果这发生在个体之间,这样的温暖,当然是值得点赞的,但是,这是发生在执法与被执法者之间的“信任”故事,准确来说,这两者之间是需要信任的,但是,执法最首要的特征在于刚性,甚至必须以其应有的冷冰冰,还是实现秩序的维护。由此再来看这样的一则故事,“留条违停”中的人性化,还真的有那么美好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不妨做两个假设,一是,如果当时这位车主在挡风玻璃上留下的字条,写得不是10分钟,而是5分钟,当8分钟后,车主看到交警如约贴上的罚单,这事还会有这么好看吗?难道这就不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了吗?再进一步来说,如果司机的留言条上写得是60分钟,交警如果没有等上60分钟,难道这就说明执法的交警没有信任可言了吗?第二个假设,如果当时这位车主没有留下任何字条,交警来了后,等了8分钟,终于看到车主从医院里出来,并且向交警做了一番解释,那么,交警到底是该贴罚单还是不该贴呢?如果不贴,是否也说明“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信任的呢”?或许“信任”是有,执法的秩序只怕从此也会乱了。

既然是执法行为,那就必须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行事,不应该是因为车主留个张字条,因为“信任”的关系,就给网开了一面。事实上,法律法规虽然读来冷冰冰,但从内容来看并非死板、冷酷,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专门规定,“对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关于机动车停放、临时停车规定的,可以指出违法行为,并予以口头警告、令其立即驶离。机动车驾驶人不在现场或者虽在现场但拒绝立即驶离,妨碍其他车辆、行人通行的,处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罚款。”

由此看来,我更愿意相信,交警对该车主的网开一面,其实是对现行法律规定的严格执行,之所以没贴罚单,是因为这位车主及时到达了现场。当然,个中缘由到底是否如此,尚待当地交警部门更具体的说法,遗憾的是,从这则微博消息来看,这似乎更像是当地交警在试图传递出“人与人之间还是有信任的”温情故事,这显然是与现代执法精神所违背的,正如前述所言,如果将执法沦为人情,很可能陷入一团糟。于此而言,所谓人性执法,并没有看上去的美好。我倒觉得更适宜展现的人性化是:能否根据执法现场的实际情况,为那些需要临时进出医院者,腾出临时停车处,免去他们担心贴罚单的后顾之忧。(高亚洲)

36元的“诚信教训”无关白领身份

拖欠36元出租车费,被出租车司机“人肉”找到单位,涉事女白领因此被开除。最近,这件职场小事在上海HR圈内热传。有人为这个女白领鸣不平,但职场专家指出,职场诚信无小事,即便是私人事件,也可能影响职场发展。(5月12日《解放日报》)

白领白坐车,这下亏大了。按着一些人的看法,区区36元的专车车费,断断不可能是白领无力支付,也许是她忙于事务一时疏忽而忘记了,为此丢掉一份比较不错的工作,着实太显可惜乃至悲催了。然而,现实没有后悔药,假如这位被辞女白领事后真想听一点忠告,我愿提醒的是:36元的“诚信教训”,其实无关白领身份。

的确可称是“小事不小”的又一参照与警醒。放在平常的话,上述这个36元的“诚信教训”,可能并不让人太当回事:专车司机送白领到公司,白领说好下车后用手机付款,谁知直到次日也未支付。其间,专车司机好几次拨打白领手机,可就是无人接听。凑巧的是,后来又有人叫车打到那家公司,于是司机索性找到公司前台,拿着手机号找人来讨欠费了。这一讨不打紧,偏偏让公司领导撞见并得知内情,于是便催生了“小事化大”的圈内热闻。

36元的“诚信教训”无关白领身份。现在想来,不管打车者是白领还是蓝领,人家司机当时愿意让你下车后用手机付款,倒不仅仅是这笔车费的数目不大,而更应看作是对顾客人品的诚信相待。所以,作为受到礼遇的乘车白领,就更需要珍视这份陌生人的信任,迅速及时地把欠费付上。

36元欠交车费与一份白领工作,孰大孰小、孰轻孰重当然无须赘言。求职不易,为了这样的一处不妥小节,居然“讨没”了女白领的一份体面职业,难免有人会觉得公司领导的“小题大做”,或是“手段过狠”。但我以为,有这种想法的看客,还是只观其一、不思其二,没有将36元与诚信素质结合起来、贯穿考量。这就难怪有网友坚持己见。

诚信无小事,职业是其次。正如有人力资源专家所指出,绝大部分企业对职业诚信的要求非常高,特别是研发、财务、管理等特殊岗位,更加谨慎,员工工作过程中的诸多细节都在考察范围之内。而我以为,类似这种“眼里容不得沙子”的诚信要求和失信责罚,又岂止是独独适用于白领;如果重视品牌文化和形象建设,其实各行各业都可在诚信方面“一票否决”,哪怕被人误解“冷酷无情”,也是有益于企业和社会的合理之狠。

想到了36元的“诚信教训”无关白领身份,这则职场热闻的积极色彩就会愈加明显和强烈。这就是,无论从事何种职业,以诚待人、以信还信绝非可有可无,而是必须抱持和拥有。否则的话,你就有可能成为拖累团队不断进取的隐忧与短板。实际上,这样的道理,这样的要求,也已不是今日才重视,不然哪来“以小见大”、“窥斑知豹”的种种经验和说法。(司马童)

“锁车示众”治拒载是执法者的单相思 出租车拒载,罚款就算完?不,这辆出租车还要车轮上锁,示众七天不得营运。近日,市交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加大查处力度,被处以“锁”刑的出租车每天都警示着过往的从业者。“我们对该车处以扣留七天、并对司机处以罚款。这辆出租车白天锁停于北站停车广场,警示广大出租车从业者不要以身试法。”执法人员说。(5月16日《厦门日报》)

执法人员将拒载车辆“锁车示众”,无非是想通过这一行为艺术杀一儆百,震慑那些违规运营的的哥,进而净化服务氛围,让公众出行更通畅、更顺心。这样的初心,当然无可厚非。而且在现实中,“锁车示众”确实起到了一定的震慑作用,让心存投机的出租车司机安分起来。但指望用“锁车示众”锁住的哥的拒载之心,却只是执法者的一厢情愿。

在份子钱奇高,专车不断蚕食市场的情况下,的哥们的收入与日俱下。如此语境下,出租车为何要拒载?无非是,不拒载也没得赚。比如,早晚高峰时段,在市中心打车,走3、4个红绿灯的路程,就要至少爬上半个多小时。而打车费不过是10多元。这样的买卖合适么?因此,一遇到这种活,司机就想着法子拒载。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拒载的现实“刚需”还在,拒载就不会销声匿迹。

退一步说,即使受制于“锁车示众”,的哥们不敢明着拒载了,但暗地里也有变通的办法。比如,在早晚高峰,出租车不在市中心拥堵区出没,而是在外环、火车站等能拉大活的地方运营。或者加入网约车的行列,在网上拒载不盈利的市中心“短单”。如此,岂不事与愿违,造成市中心的乘客更打不到车?

可见,“锁车示众”治拒载只是执法者的单相思。只要在市中心拉活,依然“堵成一锅粥”,依然不赚钱,出租车拒载就不会绝迹。而“锁车示众”只会逼着出租车拒载更艺术、更隐蔽而已。

事实上,治理拒载问题,要堵也要疏。相关部门在严厉打击拒载行为的同时,也要给出租车释放政策红包。比如,允许乘客拼车,既节约社会资源,也提高出租车收益。更重要的是,相关部门需进一步优化路网结构,让出行更通畅。目前而言,一些城市的主干道宽阔敞亮,而支线却堵成浆糊,造成车辆不能及时分流,严重制约通行效率。显然,疏通这些“毛细血管”,刻不容缓。只有这样,拒载才能真正离开的哥的心。(薛家明)

“手机随手拍”能否拍出法治文明新风?

11日,上海市公安局召开发布会透露:公安部门正在研究推出“手机随手拍”平台,通过手机、照相机拍摄符合相关要求的照片、视频等,鼓励市民记录并提交交通违法线索。此外,相关部门还将研究把交通违法行为和居住证办理及个人诚信挂钩。(5月12日《晨报》)

违法停车、行人闯红灯,非机动车无牌上路、违法带人、闯红灯,是城市交通管理的顽疾,违反交通法规,损害公共安全和城市文明。

但此类行为屡禁不止,缘于其“量大面广”,违法成本低、监管难度大。上海拟推出“手机随手拍”平台有奖举报,鼓励市民记录并提交交通违法线索,并将交通违法和居住证办理及个人诚信挂钩,尝试通过自媒体时代所带来的技术性变革,扭转以往监管不力的困境,有着动员社会正能量,营造文明空间的善意。

然而,对此我们须审慎对待:为了保证视频的真实可信,成为当事人违规的证据,拍摄视频有比较严格的要求:拍摄的举报视频须全面清晰反映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车辆号牌等信息。有效的举报视频必须保证在全过程中有明确的违章时间、过程和地理标识,同时视频画面要清晰,说实话,这已不是简单的随手拍了,而是较高层次的技术拍客了,试问有多少普通人能够做到?

按照相关法规,政府职能部门才有执法权,号召居民都来随手拍,并要求提交相关录像资料,相当于将调查取证权随意转移到公民个体身上,既有责任外包、转嫁责任之嫌,也缺乏法律依据,逾越了法律规定的职责权限。

据悉,上海相关部门还在研究,将交通违法行为和居住证办理及个人诚信挂钩。“对于违法者,要做到监督无处不在”,言语铿锵,却有违法治精神。对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者,必须进行批评教育或处罚,但要依法依规试行。将交通违法行为和居住证办理及个人诚信挂钩,将大大影响民众的居住权、信贷权,无形中加大了处罚力度,违背了现代法治理念。

“手机随手拍”能否拍出文明新风?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政府部门更应该以身作则,知法守法,执法护法,要恪守权力边界,不能用不符合法律的办法来治理违法行为,用不文明来遏制不文明。毕竟,正义、良好的目的也不能靠违法的手段和程序来实现。(斯涵涵)

“孩子的谎言”精神家园需要清理“杂草”

不想上学,说自己被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喂了药;怕被爸爸打,费尽心思写下四次被“抢钱”经历;500元压岁钱充Q币,谎称自己回家途中被抢劫;不想分手,说自己脑子里长个瘤……这些谎言,都是从福建厦门一些孩子的嘴巴里说出来的。看了太多电视剧的孩子们,谎言越来越精彩。(5月11日《海峡导报》)

天真、纯净,是孩子们应有的模样;然而,擅长模仿学习的孩子们,过早地浸润了成年人的功利和算计。在看得见的前台里,他们通过悲苦叙事赢得了他人的同情;在不为人知的幕后,为了实现自己偏差、错乱的利益诉求,他们成为“人生如戏,全靠演技”的伪装者。

在《娱乐至死》一书中,美国学者尼尔 波兹曼全面剖析和批判了电视传媒所主导的文化。他指出,在电视剧蒸蒸日上的时代,电视剧改变了公众话语的意义和内容;许多公众话题都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即使是严肃的历史也难免会遭受娱乐化的解构。在电视剧中,一些成年人在工具理性的裹挟下,为了达到目标不择手段。这样的戏剧化呈现,在增添电视剧吸引力的同时,也难免会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示范。

孩子们之所以热衷看电视剧,就在于电视剧满足了他们特定的精神需要。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逐渐移情到个人的兴趣与私生活中;如果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产生一些失范行为,“孩子的谎言”就是其中的一种。信仰的片断化和细小化本身不存在对与错,但如果任其“野蛮生长”,难免会给孩子精神世界的发育和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面对“孩子的谎言”,家长们不能一味地指责与批评,而是要学会倾听孩子们的心声。不论是做错事逃避惩罚,还是满足自己的某种愿望,抑或想通过说谎获得赞赏和认同,孩子们尽管采取了一种剑走偏锋的表达方式,其利益诉求却不容忽视。

“孩子的谎言”也是一面镜子,折射出家庭教育的短板与不足。一位沉迷打游戏的初中生花掉了早餐费和零花钱,却编造了情节生动的“被抢故事”,为何?说实话会被父亲打,说谎言或许能够“逃过一劫”。家长陈旧、落后的“暴力育人观念”,才是“孩子的谎言”的根源。倘若对自己教育和引导能力有信心,家长又何必上演“棍棒教育”。

谎言就像肥皂泡,经不起阳光的照射。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谎言犹如精神家园的“杂草”,需要及时地清除——生硬、粗暴地拔掉杂草固然立竿见影,却难免会留下后遗症;只有因势利导,既尊重和回应孩子们正当的利益诉求,也对家长的教育观念进行重塑和更新,当双方形成良性互动,“孩子的谎言”生存空间才会越来越小。(杨朝清)

“聪明药”缘何有如此大的魅惑?

近日,据韩媒报道称,在韩国的首尔江南区一带,家长为让孩子提高学习成绩,给孩子注射12万韩元(约合人民币684元)一针的“聪明针”。北京青年报记者调查发现,国内也有不少家长通过多种途径寻找、购买这类“聪明药”。此外,在微信朋友圈中,多篇文章宣传称,这种“聪明药”可以“提升认知力和注意力”,是“智力药丸”。但医生表示,长期服用“聪明药”或致神经错乱。(5月15日《北京青年报》)

“吃了聪明药,人一下子变聪明了”,这种看似天方夜谭的事,就在现实中被“勾勒”出来。“聪明药”不仅在韩国盛行,在国内不少家长当中也开始盛行起来。然而,“聪明药”却被曝长期使用或致神经错乱,但是,“聪明药”为何依然有如此魅惑,其中的缘由及负面作用,必须加以厘清。

一些家长购买“聪明药”,无非就是让自己家的孩子更加聪明,上课时更加专注,记忆力能够得以提高,最后学习成绩能够得到提高。说到底,还是要把学习成绩提高。但是,一旦沾上“聪明药”,似乎就有些神乎其神了,只要沾上提高成绩的边,也就成了众多家长膜拜的对象了。

只要能够提高学生成绩,这就是王道。在唯分论的情况下,“聪明药”恰恰迎合了家长的需求,是家长们所需要的。韩国之所以盛行“聪明药”,与其重视考试成绩的东方文化价值认同有关。“聪明药”传入国内,则更是有过之而不及。当商家口若悬河,力推药品功用,没有负作用,极尽美化“聪明药”,那些追求更高成绩的人,也就难免陷入了“三人成虎”的陷阱中了。

但是,恰恰是这种所谓的“聪明药”,没有国家相关药品管理部门的批准,而是通过海外代购等渠道入境而来。其在国外的药物效用,主要是治疗抑郁症、持发性嗜睡和多动症等疾病,而到了国内竟被宣传成“聪明药”,固然与其对于提高集中注意力有一定关系,但其“负作用很小”的虚夸宣传,很难洗清“制造焦点、吸引和迎合市场”的嫌疑。

倘若只是卖了卖相也就罢了。这种所谓的“聪明药”,实际上应属于处方药范围内,其特定治疗抑郁、多动症等病症被迎合用在“使学生变聪明”上,在长期使用后,会导致神经错乱等症状,不能不让人为“聪明药”的使用者感到担忧,同时,也为那些家长不明事实盲从的状况感到忧虑。

提高学生注意力,促进青少年智力发育,重在科学合理的膳食、适度的体育锻炼和正确的教育方式来实现,依靠所谓的“聪明药”,充其量只能满足一些家长的心理满足感罢了,但事实上却一脚迈进了坑害学生身体健康的陷阱,这个隐患必须要排除。

作为家长,提高学生成绩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盲从于“聪明药”而置学生于被伤害的境地。要医生的指导下,可以辅助学生对身心状况进行积极调整。作为药品监管部门,也应该做好相关的宣传教育和非法药品的管理,堵塞住“聪明药”可能危害学生健康的渠道。特别是严格治理通过网络等海淘渠道销售“聪明药”的情况。

心若有迷则行为必乱。“聪明药”之魅惑,尤其要在消除心理盲从上下手才是解铃之法。(张 立)

思考文化与市场融合比吐槽迪士尼价格更明智

有媒体报道显示,备受关注与期待的上海迪士尼上周开始运营测试,不过被邀请者的评价可不“乐观”,大家纷纷“吐槽”价格太贵。据《北京青年报》记者实地体验测算,一家三口如果想去迪士尼玩一日游的最低预算需要2600元,二日游的最低预测则需6000元。这么不菲的价格对于很多外地游客来说,再加上出行成本和其他吃住消费,想让孩子痛痛快快去玩一次,确实一笔不小的开支。

但是话又说回来,按照相关法律,只要其游玩项目“明码标价”,没有暗设消费陷阱,不存在欺客宰客,价格再高,既不违法也是“愿打愿挨”。普通家庭无力承受的消费标准,不意味着“非普通”家庭也不能承受。而且通过消费价格杠杆来定位消费群体,也是很多“泊来”旅游项目或商品服务的一种营销方式。有能力就去消费,没有能力也不必勉强自己,才是更理性的消费观念。从这一角度来看,“吐槽”上海迪尼斯价格贵既显得有些多余,也有点“不合时宜”,也正是因为类似游乐项目普通群体玩不起,才让一些能够“畅游”的高端消费群体产生“非一般”的心理快感。

据公开报道显示,迪士尼乐园诞生于1955年,是由美国著名动画大师、企业家、导演、制片人、编剧、配音演员、卡通设计者为一身沃尔特 迪斯尼所创办,至2015年底共在全世界开设6个主题公园度假区。上海迪士尼主题乐园也同世界其他6家迪士尼主题乐园一样,包括六大主题园区:米奇大街、奇想花园、探险岛、宝藏湾、明日世界和梦幻世界等,集中展现了西方各类文化价值和消费欣赏观念,此次进驻中国上海,在实现商业合作分享经济利益的同时,潜在的文化输出显然也是包括其中,我们在吐槽其经营项目价格太贵的同时,是否更应当思考其文化价值观的输入对我们传统本土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是否应当反思我们为什么创造不出如此灿烂又深的世界老幼喜爱的主题文化公园。

其实,稍微借鉴和认真思考一下,我们中国任何一部历史文化传说,如果用创新的思维、以适应市场的态度进行商业开发,都会成为挖不尽的宝藏。以古典名著《西游记》为例,不仅可供开发的“形象丰富”,书中表现取经路上“八十一难”的每一个环节,无不是可供游乐项目开发的最好素材,仅仅一部《西游记》主题所能够开发的游乐项目和服务设施,就足可以让迪士尼“黯然失色”,况且我们也不缺这样的文化和技术人才,遗憾的是在巨大的商业利益和某些“媚西”文化心态的驱使之下,不但西方的某些建筑被山寨到国内,以西方文化为主题的迪士尼公园被巨资引进打造,人们还需要花费超过一月薪水的代价去欣赏、去体验,还为价格“吐槽”值得吗?

我们经常强调要抵御外来文化的“侵略”,但某些包裹在巨大商业利益光环下的文化,却是我们花高价“请进来的”,我们经常喊出弘扬传统优秀文化的口号,但却仅仅局限在“口号”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的却不多,真正用心去开发并与时俱进适应时代发展和产生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的举措更少之又少。我们在“吐槽”上海迪士尼价格太贵的同时,更应当反思我们本土的主题文化公园为什么既稀缺价格又上不去,我们有的是比迪士尼更丰富、更优秀、更具文化底蕴的灿烂主题,为什么做不出迪士尼这样为世人所追捧阅读的“锦绣文章”?(朱永华)

可以任性猜测但更要相信事实

江苏省徐州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调查组10日晚间发布“关于刘永伟手术后‘右肾缺失’的调查报告”,综合第三方检查结果和专家组意见,调查组认为:刘永伟术后右肾存在,目前呈现为外伤性移位、变形、萎缩。(5月11日《北京日报》)

患者做的是胸腔手术,结果手术后却发现自己的一个肾没有了,事件经当事人自己爆料和媒体密集报道以后,立马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网友更是围绕这起离奇的手术事件进行了各种猜测。我们当然允许猜测,猜测本身就是寻求真理,抵达真相的手段之一,但是我们必须明白,猜测终究不能代替事实,尤其是当这样的猜测是建立在我们某一方面知识的匮乏甚至说无知的基础之上时。

当刘永伟通过网络爆料自己胸腔手术后右肾消失的“猛料”后,他开始辗转于医院、有关部门以及媒体之间,开始了自己的“寻肾之旅”,而网友们也开始了自己的“猜测之旅”。有人认为是医院在手术过程中切错了器官,不慎把患者的右肾给摘除了;还有人想象力更丰富,认为是医院故意摘掉患者肾脏,然后拿去卖了。表面看上去,这样的猜测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也都能够在现实中找到例证,但是面对医院方面关于患者右肾可能由于移位、挤压而萎缩消失的猜测,包括患者自己在内的绝大多数人,都选择不相信。

我们为什么宁愿相信自己或者是其他网友的猜测,却不愿意相信医院方面的猜测?除了医院是事件一方的当事人,和事件有直接利害关系之外,更大的原因在于我们对医学常识,对医学科学知识的严重匮乏,有些网友在这方面可以说完全就是“文盲”一个。这也就意味着,按照他们所掌握的医学常识、医学科学知识,根本无法理解好好一个肾脏为什么会移位、变形、萎缩,自己无法理解的东西,在心理上就会倾向于选择不相信而相信自己更容易理解的东西,比如医生手术中误摘了,比如被医生故意摘掉卖给了别人等等。

既然并非人人都是医学专家,连普通的医生都不是,那么宁可相信猜测,却不相信科学与常识的现象,似乎也存在情有可原的一面。但是我们却必须承认自己在医学常识、医学科学上的局限性,只有这样,当真正的医学专家和医生告诉我们事实真相的时候,我们才能相信,才能接受。具体到这起患者肾脏消失的事件,当作为第三方的医疗机构和专家组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分析、判断,并最终得出患者右肾因为外伤移位、变形、萎缩的结论时,我们才能相信,才能接受。

承认自己在某个方面专业知识上的不足,并且从内心接受专业人士给出的解释与判断,这也应该是公民的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只有这样,才能不因为我们的猜测而误会、误解、误伤一些人,才能让事情的真相大白于天下,还事件以一个客观、公正的结果。(苑广阔)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作文一年级 写小作文 英语初中作文 作文读书 山作文 精神作文 议论作文 作文50 信作文 作文家 美丽的作文 美丽的 作文 作文《家》 初中的作文 450作文 我们作文 作文翻译 作文美食 作文动物 推荐作文 事作文 作文优秀 作文家乡 作文优秀作文 的故事作文 自己作文 篇作文 作文800字作文 的作文怎么写 作文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