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马伯庸评辞不配位 忽略重要一点

2020-11-14 18:45:01
相关推荐

现代社会以海德格尔的一句“一切实践传统都已经瓦解完了”为矢。滥觞于家庭与社会传统的期望正失去它们的借鉴意义。但面对看似无垠的未来天空,我想循卡尔维诺“树上的男爵”的生活好过过早地。

这是今年浙江省高考满分作文《生活在树上》的开头,“海德格尔”“嚆矢”“滥觞”“卡尔维诺”“振翮”,这些词语,以及引用的名言,给你什么感觉?类似的词句,后文中还有许多,比如“麦金太尔”“达达主义”“孜孜”等。

读过了浙江满分高考作文《生活在树上》,非常佩服这位考生,小小年纪,涉猎如此之广,体验如此之深,思维如此之密,表达如此之畅,行文如此之稳,且是在时间并不充裕的情况下完成,实属罕见。有兴趣的可以搜看一下。

不过,这样一篇文章,却引来一些争议。比如胡锡进就认为不应该给满分,而著名作家马伯庸先生也给了个辞不配位的评论。两人评论有些道理,文章确实有些卖弄辞藻的嫌疑。不过,我觉得对于这篇作文,评论时还需要关注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应考”。

为什么强调是应考作文呢?写作有时间限制就不用说了,另一方面从我的观点来看,要想在海量高考作文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标新立异,不仅内容上需要如此,形式上最好也要独树一帜。这里所说的形式,既包括结构上的,也包括语言文字上的。

没有改过学生作文的老师,尤其是没有参加过小升初与中高考这样大规模批改作文的老师,很难体会到面对那么多学生作文的感受。大多数的作文普普通通,字迹潦草看得人心烦意乱,没有文采看得人昏昏欲睡。

试想一下,在批阅作文中,如果突然有一篇作文,行文流畅不说,关键是句中还出现了许多冷僻艰深的词汇,会产生什么效果?是不是会令阅卷老师眼前为之一亮、精神为之一震呢?会不会令老师刮目相看?

对,要的就是这种先声夺人的效果,尤其是在文章开头就这样,用罕见的词汇、语句点亮阅卷老师的眼睛,引起关注,激发读欲,只有这样,阅卷老师才能打起精神认真审视这篇作文,从而发现其妙处。否则的话,老师可能就一目十行,等闲视之了。

像马伯庸先生说的,好文章不一定要用那些艰深晦涩的辞、典。这一点不可否认,但是要知道,这种浅显易懂的好文是需要在一定心境下去品味的,要有那个闲工夫才行,在改卷那种心境下、那种匆匆里,不易关注到浅易中的情趣与语言功底。

而且这里面还存在名人效应。就像书法那样,但凡出自名人之手,观者就会好好品味,琢磨其好处,即使没有好处,也要硬说出一两点来,以免别人说自己不懂。这就像皇帝的新装。而如果是无名之辈写的,多数人要么不屑一顾,要么吹毛求疵。

在文章的评价上何尝不是如此?老舍的许多文章,用北京方言写成,平白如话,浅显易懂,专业评论为有情有味有理。但如果是普通人写,可能就被评为大白话、不含蓄、没文采。虽然历史会检验作品的好坏,但对于高考作文来说,可能没有被历史检验的机会,而改卷老师的检验才是生死存亡之关键。

考试写作文,拿到高分才是王道,没有学生会去想着要写出一篇什么“时代好文”。怎样才能得高分?那些书写潦草的就不说了,一边去。如果想让自己的好作文不被埋没,首先得要引起老师关注,想引起老师关注就必须在内容与形式上标新立异。

《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就很好地做到了独树一帜。我想此文如果不是语言上如此新异,恐怕不会引来审查组的重判,虽然内容确实不错,但也注定无缘满分,从之前三位老师39、55、55三个分值的评判来看,至少要少得5分。在高考中5分是什么概念!

当然了,如果作文内容不佳,仅凭新异的词汇是支撑不起来的,反而还会弄巧成拙,本来老师没打算细看,能给个中等或偏上的分数,结果因为搞些生僻辞、典,引来老师关注,但一看却是假大空,于是给了个较低的分。

所以说到底,要想写好作文,拿到高分,最关键还是增加阅读量。如同蚕吐丝,先要吃大量桑叶。从《生活在树上》这篇作文中,就可以看出作者的阅读量是非常巨大的,而且涵盖古今中外。这一点令人佩服,值得所有的学生学习,也值得所有喜欢写作的成人学习。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第一次炒菜作文400字 重庆风景作文 我的阅读故事作文 力量的作文 身边的植物作文 六年级的第一天作文 考试后的总结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350 南京游记作文400字 向阳春常在作文怎么写 那件事感动了我作文 chatgpt写英语作文 2018上海高考作文 逛小吃街作文 帮助别人的作文600 常德沙滩公园作文 有关交友的作文 细节的作文 家乡美作文600字 疫情当下作文 写丝瓜的作文 开学第一天六年级作文 谦虚作文400字 绿豆发芽观察日记作文 如何消除代沟英语作文 我的同桌作文好开头 俄语作文自我介绍 实验作文400字 论电子游戏作文600字 什么的梦想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