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文言文写作的当代传承

2020-11-19 12:25:01
相关推荐

由于各种历史文化原因,当前不少与文言文教学相关的老师、编辑等处于研而不创或教而不创的状态。诗词写作目前虽有改观,但并不乐观,问题很多。当前教育部门等均已发现此类问题,逐渐在纠偏、矫枉。如新近教育部在高校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时,分别在上海大学与首都师范大学立项“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基地”,其中就含有文言文吟诵与文言文创作的内容。然而,关于文言文写作的当代传承问题,还需要我们专门探讨。按语言句式来分,文言文可分为文言韵文与文言散文两类。文言韵文如诗、词、曲、赋、对联、铭文、祭文、传统戏曲唱词等;文言散文如书牍、序跋、笔记、字说、碑志、传状、谢启、贺启等应用文,评论、批评等学术文章,文言游记、文言小说等记叙类文章。骈文也属于广义的散文范畴。目前,人们对诗词、对联等文言韵文写作的传承已有足够的重视。对后者,还处于不自觉状态。当前对文言文写作的传承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在文言文的阅读教学时涉及文言语法或作法。此点中小学语文教学中已有不少内容,而大学中文系的古代文言文献的阅读与教学也多有涉及古人文言文写作法。另一方面,在当前的文言文写作教学中,仅涉及当代如何进行文言韵文写作,对文言散文的当代写作问题却缺乏深入探讨,对传统文言教化在当代的传承问题也缺乏认知与研究。

当前人们对待文言大多采取只阅读不写作的态度,只有少数爱好者写作,文言文章写作呈现的是“古董复制”状态。如古代文史研究者写作文言者为少数;广大诗词写作爱好者也多写文言韵文,不写文言散文,特殊的散文——骈文,写作者就更少。若按职业分布看,从事古代文史教学与科研、编辑出版者较多,一些书法、国画等文艺工作者也写文言文章。若从年龄分布来看,文言文章写作者年龄呈降序。这些写作者大多与从上世纪前半叶出生的文人共时,有共事或共同的学习环境。新近由于国家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有一批青年学子突起,形成新的“文言文写作特像”。如曾有学子以“赤兔之死”得满分作文,当时引起激烈争议,后来被破格录取上大学。又如这几年一出新闻人物就在网上热传的史记体某某传,或仿陋室铭等古文写成滑稽文等。若从当前人们写作的文体分布来看,除了诗词写作涉及文言小序情形外,楹联的写作最多。楹联,可以说是最短小的文言文。铭文文体在当代被运用得也较频繁,这与铭体的歌颂、铭记功能有关。记体也被使用得较多,当前物质文化丰富,大量亭台楼阁、园林场馆等的出现,就需要典雅精练的文言来记述其过程与意义以移风易俗。祭文以其庄重典雅在当代也常用。这与当前祭祖文化的盛行有关,是慎终追远的体现。另外,序跋,与古代文史相关的论著者也多用文言书写。笔记体也是如此。仿写前代名作,也是当代文言写作突出的现象。需注意的是,一些古装影视戏剧也多用到文言。当前的网络语言也多有用文言语汇来增加趣味或节省时间。

文言文写作在当代传承大有必要。当前人们对旧体诗词越来越重视,各地有诗社、各单位有诗社、不少团体有诗社。而同是古代文体,文言文体的教学与学习到了当代却处于无序、不自觉状态。专门的文言文阅读教学有,但写作却被忽视。这固然与文言文章多实用少文采与情采有关,更与大家一直使用通行的白话文写作有关。但这并不是说当前传承文言文写作不必要,相反,本人认为大有必要。其理由与意义主要有六。

其一,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需。优秀传统文化不仅包含哲学经典、史学经典,还应当包括文学经典。而文学经典又可分为古代经典文言作品(韵文、散文)与传统文言文体两种。传统文言文体是千百年来人们发现、发展与运用的表达文体,有极强的生命力。诗词文体如此,其他古代常用的散文文体也并没有消亡,而且还被人广泛使用着。前面所提到的文言写作现状即可说明。

其二,学习文言文写作有助于更好地阅读文言文,理解与传承文言文中的精神与思想。写作多了,语感就会增强,阅读文言文时句读就容易,阅读就更畅快。文言文的写作可以提升学子对国学经典的阅读兴趣,深入经史子集等优秀传统文化文本内部,真正传达出其中的优良精神。传统文化的原始载体基本上为文言文献,有一定的文言写作基础,无疑有利于对这些文献的正确解读。其“以文促学”“以写促读”的作用不可低估。

其三,当前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文化,而文言文写作也是极有特色的。作为文言韵文的诗词写作目前已基本步入正轨,而文言散文的写作却明显滞后。这就需要我们加强。文言文体在当代通常用于庄重的场合。有一定的文言写作水平,可避免在用文言文体表达一些重要的场合、重要的问题时出现不妥、不合传统、有违“立言得体”的情形。

其四,学习文言文写作,对我们真正了解、体会古代经典文学或著作的写作过程与艺术特点有一定帮助。正如对诗词艺术的讲解,有一定的创作经验会更好把握古代诗人之用心、艺术之经营一样,文言文写作是教授、阅读古代文史应当具备的素质。这样也可扭转当前大多数教授文言文阅读的老师在写作素养方面的长期不足,扭转只教字句,不管写作文法及其艺术的局面。

其五,文言文写作不仅对教授文史的教师有帮助,对当前秘书以及从事诗书画等传统艺术的人士也有重要作用。一些秘书通常会用到文言文体,特别是在庄重场合运用的文书多用雅训的文言。如为诗词者,将题序写成白话或者不通顺,纵好诗也被辱没、遮蔽;书法家如果写白话文又不合适,总写他人之文也不妥,若能以我手写我文,就比较合适。而画国画者,通常遇到长篇题跋,用白话显然不般配。而文言写作训练正可充实、补缺。

其六,文言写作也是传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文言文写作在当前时代,属于高雅艺术,值得提倡。当前来看,能写好“古色古香”的文言文者少之又少。不能因为当前通行的是白话文写作,就将文言文写作彻底排除。事实上从20世纪20年代到今天,还是有文言写作一直存在的。某种程度上,文言散文写作比之诗词写作已有“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遗产”的性质。诚然,大多数场合,文言写作淡出了,但由于文言文具有典雅、凝练、精致等特点,还是值得我们在一定时空里恰到好处地运用。如与古代文史相关的著述、艺术甚至产品如果用白话文章来相配,就显得违和。新近教育部在遴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时,批准“中华古诗文吟诵与创作基地”项目建设,将古文加上,这意味着从国家层面已意识到文言文创作的传承也当纳入。

为了更好地传承文言文写作这一与古典诗词写作一样的艺术遗产,应有多种方式、多种方法。如大学有中文专业者可开设必修课或必选课,主要培训中文本科、研究生,特别是师范生学习文言文写作。又如创办专门培训班,对青少年喜好文言写作者进行培训。最好与大学中专门从事古代文史工作的学者联合,有理论指导等支撑。在教学方法上,当采取寓教于乐,以激发兴趣为主。还可适当开展文言文写作比赛,引导更多爱好者。尝试文言文教学上的读写同步。一方面加强文言文阅读,只有在阅读大量范文与国学经典的基础上,才能写出更好的古风雅言。另一方面,打破原来只阅读不写作的门限,鼓励文言写作。这样才能真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最后,本人谈一下文言文写作要不要全面普及的问题。文言与白话的论争,在100年前已有结论。白话写作当是主流,这是新民的需要,也是言文合一的需要,更是现代化文明建设的需要。但并不是说,当前不能以文言方式写作。一直以来,文言文写作像古典诗词写作一样从未停歇。但是本人不赞成全面普及文言写作,特别是在中小学全面开展。新近有人提出文言文教复兴与联名上书教育部恢复文言文写作教学之事,对此,本人观点主要有五。其一,当前文言写作是小众行为,正如爱好旧体诗词写作一样,所占全国人口不到千分之一;其二,文言文写作当前生存环境已与它原来的生成与生存土壤大不相同了;其三,当前文言文写作的教师素养也不同过去学堂先生,教授阅读文言文主要目的是方便阅读文言文献;其四,文言文写作已过时,让所有中小学生都学写文言文,在增加他们负担的同时,也有开历史倒车之嫌;其五,文言文写作有必要,对从事古代文史教学、研究者,对从事古代艺术工作者均有必要,而不必全民皆文言写作,正如将古代瓷器艺术发扬光大,只需部分爱好者、志愿者即可。当前文言文写作,实际上有“非遗”的性质,只要有人喜欢、愿意写作,使之真正良好地传承下去即可。也正因此,本人反对用“复兴”一词,主张用传承。传承,其实也就是复兴的表现,若将复兴理解为重新兴起还可以;如果说成文艺复兴一样,窃以为不可,当是艺术传承的新动向。

总之,我们提倡文言文写作在当代按各取所好的方式来开展,当有真正文言写作经验与学术水平的老师来担当此重任。特别是在高校古代文史专业的研究生中当积极推动,广泛展开,这样可培养后备的文言文写作师资。文言文写作教育适度开展大有必要、大有可为,有利于优秀传统文化——文言写作艺术的传承久远!

(作者:曹辛华,系上海大学文学院教授)

来源:光明日报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全神贯注的作文 陕西高考作文题目 小学生作文范例 十一见闻作文 2021高考作文题目 父母的爱作文600字 王俊凯写的作文 泰山游记作文 雨中的故事作文 成功是成功之母作文 包饺子作文600字 缅怀革命先烈作文 母爱话题作文 关于写雨的作文 改变自己英语作文 秋天的快乐作文 写童年趣事的作文 安全伴我行作文 回忆往事的作文 中国梦英语作文 高考满分作文大全 有关雨的作文 五一见闻作文 2022高考英语作文 感恩祖国的作文 作文素材高考版 初中作文网 六级作文模板万能 关于六一的作文 社会公德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