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语文学得好 往往对历史感兴趣” 在线教育助力因材施教

2020-11-22 16:05:01
相关推荐

杜甫35岁时在干什么?在长安参加科考,又再次落榜。

无奈之下,心情郁闷的杜甫只好通过向贵人献诗,求得一官半职,诗的名字叫《奉陪郑驸马韦曲二首》。

“‘奉陪’就是陪游的意思。陪谁游呢?郑驸马,也就是有地位的人。目的是什么?求官,说白了,就是在巴结。”

在一堂作业帮直播课上,高中语文老师杨勇这样解读诗的背景,这首诗也是2014年北京高考的语文题。

杨勇老师正在上直播课

2020年春天,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来。随着全国各地纷纷宣布延期开学,各在线教育企业,相继推出免费直播课。几千万来自天南海北、水平参差不齐的中小学生,“涌进”了大大小小的直播间。

这段时间,杨勇就经常在直播课上为高三学生讲解高考试卷中的古诗词鉴赏题。这门课吸引了几十万名高中生听讲。从2月3日开始的一个多月时间里,杨勇和作业帮的同事们,已累计为超过100万名高中生免费教授语文课。

长期以来,面对语文教育“提不起兴趣”“找不到方法”“提高分数难”等情况,困扰了不少学生和家长。

(1)语文:为什么难以得高分?

2016年加入作业帮之前,杨勇在北京一家国家级示范学校,做了10多年语文教师,很受学生欢迎。

“线下课程,不管你讲什么,学生必须听。但线上的课,5分钟之内,这个老师讲的内容,如果学生觉得没意思,或者说讲的方法没什么用,他可能就走掉了。”杨勇意识到,“如果完全按照线下的方式来讲,线上的语文肯定完蛋。”

经过几次摸底调研,他发现,来听直播课的学生,很多来自三四线城市,语文分数,按照标准150分制试卷,大多集中在100分左右。他们对语文谈不上有多大兴趣,只是急迫想要提高分数,却又无能为力。

“我们家孩子一上语文课,就开始犯困。”一位高三的家长很是无奈。一位高三学生抱怨:“课上都听懂了,可一考试全不会。语文永远得不了高分。”

“一道数学题错了,多练几次基本就能掌握类似题目,但语文阅读理解错了,再练习10篇也不敢保证完全掌握。”杨勇说,课内语文枯燥,学习周期长,提分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困扰着不少学生和家长。

“语文学科的‘学考分离’,一方面是我们学校的语文课程需要改变,另一方面学生必须掌握学习语文的正确方法。”曾在湖北省某重点高中担任过多年高中语文教研负责人的罗斐然说,尤其是新高考改革对于语文阅读能力和核心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有意识地、成体系地帮孩子们梳理这些东西,不然,他们自己就像无头苍蝇一样”。

北京市教科院教研员连中国在接受《新京报》采访时则表示,“语文教学既不是教识字,记忆固化的‘知识点’,也非庞杂融汇,搞成‘乱炖’。其核心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内在统一,帮助人们理解汉字的气质与精神。”

(2)“语文学得好,往往对历史感兴趣”

杨勇产生了想要自己开发一套线上语文课程的想法。

他定下了3个原则:第一,有意思,能吸引学生,让他们对语文感兴趣;第二,有知识,不仅是课本知识,而是能拿分的知识;第三,符合孩子成长规律,做出梯度来,让同学们有所收获。

当时,作业帮直播课体系也处于起步阶段。加上杨勇,整个高中语文团队,只有3个老师。

“我坐一边,杨老师和另一位老师坐一边。”邵娜比杨勇晚一些加入作业帮,在此之前,她在山东省某重点高中担任毕业班班主任。现在回忆起4年前的情景,邵娜说:“我们搬把小椅子,往中间一凑。每个人拿一个本子,或者抱着一个电脑,边聊边整理”。

杨勇谈起自己当学生时的体验,“一本语文书发下来,前三天特别有新鲜感,里边的故事,都会先看一遍。”杨勇哑然失笑,“然后等到老师来讲的时候,就发现没意思了,要么睡觉,要么找本小说来看。”

后来,当上语文老师,杨勇发现:语文学得好的学生,往往都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感兴趣。“文史不分家,语文学科的背后,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我们学李白、学杜甫,为什么他们能写出那样的诗歌?”邵娜说道。

以李白为例,都说他豪放乐观,可很多学生不知道,他的诗中也藏着许多“不开心”。比如“五花马、千金裘”,就郁结着“与尔同销万古愁”的烦闷;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霸气侧漏”背后,却是强烈的挫败感;更别提,他在“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呐喊中,又透露出了多少忧虑和关切。

“只有把文字背后的故事和文化脉络讲出来,学生才会对语文产生兴趣。”邵娜说,否则从头到尾死记硬背,学生肯定觉得枯燥。

火苗一经点燃,就熊熊燃烧了起来。“纵横语文”的想法,在日复一日的讨论中,一点点明亮了。

杨勇说,所谓“纵横”,就是纵向深入,借助中国几千年历史文化,带领学生深入透析文本内涵,然后横向拓展,通过增加阅读量,拓宽学生文学视野。

“‘纵横’其实是议论文写作的方法论。”杨勇表示,这个方法论同样可以用在语文课程上,一纵一横,将文化阅读写作融为一体,带着学生一起探讨高考命题规律,名师有大招,解题更高效,“不仅帮学生在考场拿分,还培养他们真正的语文素养”。

(3)“艰难而正确的事”

只是,时间非常紧迫。

“纵横”这个想法,到基本成型时,已是2016年11月末。而2017年1月中旬,作业帮的寒假直播课就要开课了。

这意味着,留给他们的时间,只有一个月。

而且人手紧张。3个老师,3个年级,每个人各出一本教材。从码字、排版、校对,到每一页放什么图都要自己弄清楚。更别说,他们还有日常的教课任务,需要花时间备课、磨课。

最关键的是,市面上没有可参考的内容。“我们找不到哪个地方有现成的东西可用。”杨勇说,相当于他们要从0到1开始重新设计。

“做,还是不做?”

“做!”

“做艰难而正确的事。”杨勇说。

“语文这个学科,不是说没有内容,比如要找一篇文言文,太多了。但是找到一篇合适的文言文,就特别费劲。”杨勇举例,要选择符合“大唐欢歌”的文言文,它必须是盛唐时期,体现“欢歌”,要有大国气象。太抽象也不行,要能够吸引孩子。最关键,得有高考的知识点。

为了增加可读性,还得给选段配文。“比如我们选李白的一首诗,还要介绍诗的背景,讲一点李白的奇闻轶事。”邵娜介绍。

那个时候,他们在网上买了一堆专业资料库的账号,下了一堆材料,还买了一大摞书籍,然后一篇篇筛选,一句句校对。其他学科老师组织团建,都是去吃饭唱歌;语文组的团建是,“比谁更会买书”。

“真的是买了好多书,柜子上、桌子上,全都塞满了各种古籍、小说和教辅。”杨勇笑道。

时间已经很紧张,可还要推倒重来。“我们原先设计的大纲,是用两年时间讲文化史的东西。”杨勇说,直到准备具体内容时才发现有个问题,“一个高二学生,进来之后跟着我们从唐代开始学,那唐代以前的历史文化,他就学不到了”。

“要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杨勇最后决定,调整大纲,将两年文化史压缩到一年,让学生高一时就能把文化史学完。

(4)“最美的文字”

花一个月时间打磨出来的教材,自然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考点不够精细、概括的内容没有提炼成提纲。

“但它让纵横语文有了一个基础,也让我们有了底气。”邵娜说,这也是她最后能坚持走下来的一个重要原因。

之后就是漫长而细致的打磨。

相比线下课程,在线直播班课可容纳成千甚至上万人,对课程质量要求更高。作为从教研转到教学的老师,罗斐然对此深有体会,“其实线上课程很残酷,你所有的课程,都可以被组里所有老师看到。要不断根据反馈复盘”。

在作业帮直播课的双师系统班,每次直播课后,老师们会坐下来,一起看回放。哪里讲的不好,哪里需要改进,都会被讨论。与此同时,辅导老师也会随时收集学生们的反馈,同步给主讲老师。

“纵横语文”1.0版成型

此外,每个学期结束时,杨勇都会组织教研、教学老师针对反馈的问题,进行研讨。经过10多名老师的打磨,3年多的优化,2019年,“纵横语文”课程体系1.0版终于成型。

“高一以文学发展史为脉络扩展阅读量,高二着重题型讲解和题材延伸,在高一高二基础上,高三剑指高考综合复习。”杨勇说,现在,1.0版才用没多久,2.0版的优化,又被提上了日程。

很多家长和老师都知道,语文需要多阅读,多写作,可具体该读什么,怎么引导,又困扰了不少人。

为解决这个问题,杨勇又组织老师编写了一套《最美的文字》作为辅助教材。

《最美的文字-大明文苑》

这套教辅的主要编写者之一张亚柔老师介绍,这套书随讲义赠送,12本书,按照文学史的发展顺序,精选144个文化名人的代表文章和生平逸事。有文坛宗匠的高歌,也有寒士布衣的苦吟;有来自雪域高原的吟唱,也有来自江南水乡的低喃……

在选择文章时,张亚柔会考虑到学生的喜好。比如在挑选清代的著名作家,纳兰性德和仓央嘉措的诗就被选用了好几篇。

“其实这两个人从文学成就上和曹雪芹肯定无法相提并论。”张亚柔说,但他们的诗,像“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等,很受学生喜爱,“所以会平衡文章的专业性、经典性和趣味性”。

(5)在线教育,增加了“因材施教”的可能

跟罗斐然上了一学期课后,一名学生说,自己从来没有上过如此有趣的课,之后就深深爱上了语文,甚至想考师范类学校,去做语文老师,告诉学生们语文有多可爱。

罗斐然老师正在上课

一个家长反馈:孩子说最高兴的是周六晚上,我以为是不用上学,他说的却是可以听咱们作业帮的语文课。

在线上教了4年多,杨勇对一个学生印象深刻。有一次,他在线上讲完作文的谋篇布局,一个陕西的孩子问他:杨哥儿,高考作文的段落真的可以不是九段吗?

杨勇一头雾水。原来,这个孩子的语文老师,要求他们的文章必须是九个自然段。这样的例子不是唯一。

据了解,中国有1.8亿的中小学生,其中73%的孩子分布在三线到六线的地区,与作业帮直播课的用户构成比例重合。

这些边远地区的孩子们,可以通过在线教育比较线上线下老师授课特点的不同,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老师和课程。也就是说,在线教育时代,“因材施教”有了可能。

而因材施教就是最大的教育公平。著名教育专家、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不止一次指出,从公民个人的角度而言,选择自己最适合的教育,才是最公平的教育。

杨勇非常认同,“在线教育的老师,很自豪的一点,真的是能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他相信,在线教育是推进中国教育公平的一个非常好的途径。(牛广文)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温暖的时刻作文600字 新年快乐作文600字 留一点什么给自己作文 第一次做饭作文500字 关于挫折的作文800字 温暖的回忆作文600字 推荐一个好地方作文300字 放慢脚步作文600字 myclassroom英语作文 最好的时光作文600字 关于过年习俗的作文 关于理想的作文600字 和过年有关的作文 难忘的童年作文500字 关于春天的作文200字 关于诚信的作文600字 以圆为话题的作文 关于大年初一的作文 校园拾趣作文 小学三年级寒假作文 七年级语文作文600字 自我介绍英语作文50字 有梦想才有远方作文 童年的趣事作文500字 小学生作文大全100字 我生活在什么之中作文 暖冬作文800字 我的一天英语作文5句 这里的风景真美作文 最难忘的事3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