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文网 > 作文大全

有格局的写作——谈二月河的创作观

2020-11-22 23:55:01
相关推荐

写人物难,写历史人物尤其难。作家二月河写了,留下了一份文学遗产,他自己也成了历史人物。

一部文学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说很私人,是作者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集中体现。然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一部文艺作品更多的是社会性,要接受读者的审视甚至考问。这些也恰恰是作品的价值所在。一部好的文学作品,总能让读者产生共鸣,这种共鸣是读者对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出的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认同。

二月河的作品正是如此。

他笔下的人物之所以能够引起议论甚至争论,是因为这些人物,更像是生活在我们身边的普通人。这种鲜活的人物形象,读来让人熟悉,仔细一想,却又似是而非。从他笔下的人物身上,读者读出了最远也是最近的距离。你知道他们都是历史中锦袍玉带的人物,但几卷读来,你会发现这些人也有喜怒哀乐,他们也会黯然神伤甚至顾影自怜,他们也会嬉笑怒骂甚至家常八卦。在这群帝王将相的华服之下,亦能看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周遭各色普通人的影子,真实得让人恍惚,这就是出色的文学塑造,而这恰恰又是读者喜闻乐见的。在《雍正皇帝》一书中,雍正请方苞吃饭,怕方苞拘束,自己吃完后,不但找借口先行回避,还嘱咐方苞“能吃就多吃些”。而最后那句“糟蹋了也是暴殄天物”,让读者觉得这位“冷面天子”,脸虽冷,心却是热的。这些随时随处可见的日常的琐屑,让他笔下的历史人物,褪去了神圣光环,从“画像”回归到人,而且是凡人。

凡人化的艺术形象,可以拉近读者与作品之间的距离,但还不够。好的艺术作品,还需要“沉浸”,以语言作为基本载体的文学作品更是如此。这样的作品常常通过情境让读者“沉浸”,而这种情境的表达主要靠故事。优秀的作家往往都是讲故事的高手,二月河也不例外。他通过一个个形象鲜明的人物,建构起跌宕起伏的故事,用故事将读者带到作品中。很多时候他不是在写人物,而更像是在让人物同读者对话,向读者表明心迹,让读者自己有个判断。《雍正皇帝》中,十四阿哥胤禵从西北奉旨回京给康熙奔丧一节,便是如此。路上,胤禵夜宿古庙“脸上早已满是泪痕”。作者笔锋一转,点出他的眼泪并不是为父亲而流,而是为他争夺皇位失败而流。他怨“酒囊饭袋”的盟友,怨奴才办事不力,然而他却忘了夺位是他自己的事,旁人又如何能全心全意替他做。这里没有卓尔不凡的王爷,也没有不可一世的“大将军王”,更没有遭丧父之痛的儿子,只有一个在竞争中落败的失意者。这样的描写,让原本生存于纸面上的历史人物,立体鲜活地走进读者的世界,融入读者心中。

二月河军旅出身,人民子弟兵骨子里那种与人民的血脉联系,不只充分表现在作风上,也可以诉诸笔端。他写的是帝王将相,却都是百姓模样——有什么能比老百姓爱看、爱聊这部作品,更能说明作品本身的成功呢?

每一份职业,都有自己的操守与尊严。如果说“真实”是作家的操守,那么“格局”就是作家的尊严。所谓格局,就是作家对世界的认知;而对周遭环境的深刻认识,则可称之为“有格局”。二月河的写作是有格局的写作。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写作观,作品集中体现了对“人”的关怀。

他以王侯将相之名讲述普通人的故事。在他笔下,皇帝只是穿着龙袍的普通人。这样的身份转换,让二月河笔下的“天下”,更多的是一个“人”眼中的世界,而非“神”眼中的世界。他笔下的“天下”没有完美无瑕的圣人,有的只是一个个明知现实残酷但仍奋然前行的凡人。凡人的世界,注定是不完美的。正是这种不完美,让“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了历史的可能。“天下”是人的天下,天下的故事自然都是人的故事,而人的不完美,决定了这些故事必然会有一根追求完美的红线,尽管很多时候并不尽如人意。在二月河笔下,即便是雍正皇帝也常常被周围人哄骗,“就连下棋这点小事,是赢,是输还是和,都全是假的”。正因为“这日子过得太没意思”,让雍正皇帝更加坚定了改革弊政的决心。

文艺作品是时代精神的使者,优秀的历史文学尤其如此。

二月河早年投身红学研究,字里行间都多少带有点儿“红楼”气:文白间杂,有天上宫阙,更多的还是人间烟火。但如果只是注意到他文本之中的这种自带的所谓“时代感”,未免肤浅。二月河生于1945年,40岁才开始写作,然而并不算晚。一个时代,只有切身的经历,才能有更加深刻的体会。时代的变迁,对二月河不仅是一种记忆,更是一种印记。这样一种印记,让他笔下的康熙、雍正、乾隆,各有不同的面貌,这些面貌又共同构成了一部以三代人为线索的奋斗史。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家应当引领时代的风气,即使是讲故事,也代表着时代的风貌。二月河的写作,以作家的笔触为历史写下注脚。这个注脚,为历史存正气,为世人弘美德,有正能量、感染力,能够温润心灵、启迪心智,也因此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喜爱和尊重。

纵观二月河的写作,最清晰之处就是他明白自己的作品是写给谁看的,更明白自己站在哪里。正是基于这两点,他作品中一切技巧与视角所服务的核心就是读者,而读者正是万千百姓,这种鲜明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正体现了文艺的人民性。(记者赵亦彭)

阅读剩余内容
网友评论
相关内容
延伸阅读
小编推荐

大家都在看

读书真好作文 高考优秀满分作文 微笑作文450字 赞美学校的作文 点滴真情作文 写风景的作文400字 留住什么作文 小学一年级作文大全 我的朋友作文800字 静待花开作文 初二作文题目大全 状物作文400字 舌尖上的美味作文 饺子的做法作文 九年级作文800字 包容作文800字 写景作文开头和结尾 初中作文400字左右 青春的味道作文 为什么点赞作文 爬长城的作文 最温暖的陪伴作文 四年级下册作文题目 橘子洲头作文 一年级作文30字 红色革命作文 梅花的作文300字 描写油菜花的作文 我的童年作文500 珍惜当下作文